王 杰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苗族传统建筑的“和谐”式特点
王杰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贵州苗族传统建筑鲜明折射着苗族人民力图寻求人与自然之和谐及人与社会之和谐的价值取向。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苗族传统建筑以随用随取、不过度砍伐、尊重自然的天然禀赋为前提,以人生活在山水之间的惬意、舒适为核心,以人融于自然而生、自然走进生活为结果。苗族社会的组织形式、信仰取向、风俗特点等通过建筑艺术体现着其社会功能的关键作用:实现苗族社会的秩序性、仪式性等功能,进而增强苗族社会的和谐性。
【关键词】苗族;建筑;“和谐”特点
在我国广袤的版图上,有一个神奇的省份:它是一片由青藏高原向东方丘陵过渡的缓长斜坡;它有深受东南季风海洋气候影响的爽爽夏季和受到微弱西伯利亚寒流影响的微寒之冬;它具有高原型湿润亚热带季风的典型气候特征;“无三日晴”的特殊天气、“无三里平”的多变地貌造就了它得天独厚的气候……这就是神秘宜人的贵州。贵州之舒适在于冬无骇人之严寒、夏无灼人之酷暑,贵州之独特在于层峦叠嶂间溪流纵横奔腾不息、山高谷深间遍布万壑千沟。良好的生态条件和不易受外来侵扰的山重水复地形使得贵州成为古代人们迁徙、流动的一个良好归宿,成为苗族、彝族、侗族、水族、布依族等47个少数民族世代生息繁衍之地。
苗族在聚居贵州的各少数民族中人口首屈一指,贵州省同时也是我国苗族人口数量最多的省份。在漫长而艰辛的民族迁徙历程中,历经征战屡遭驱逐的苗族同胞在贵州地域获得了安稳的生活,把这里当作他们长久的家乡。苗族传统建筑便是苗族人民民族情感意志的典型物态化表现,苗族同胞们将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生活、美学情感和文化意识凝聚其中,它鲜明折射着苗族人民力图寻求人与自然之和谐及人与社会之和谐的价值取向。
人是环境的产物,建筑往往要因地制宜,建筑的艺术美也是建立在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之上的。苗族各村寨的道路建设往往因山势而自然伸延,既方便居民生活又顺应自然特点;苗族民居也大多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依山就势而建……以多样的山区地貌和独特的环境为前提,体现苗族先祖们建筑智慧的传统建筑呈现出依靠自然、尊重自然的和谐理念。
凝聚着苗族人民智慧的建筑工艺与尊重、适应自然的理念相结合,呈现出以“院落式”、“穹庐式”、“石建筑”与“干栏式”建筑为典型的苗族传统建筑类型。从建筑存在数量和形式运用的普遍性看来,“干栏”式民居为最为流行。这种建筑在取材、结构布局等方面鲜明地体现着人对自然环境的依仗与尊重。在贵州温湿的山间到处遍布着杉树、毛竹、松树等,其中生长周期短、树形笔挺而防腐性又强的杉木是苗族人民主要的建筑用料,而竹木结构的“干栏”皆取材于身边的自然环境。此外,贵州山区地形陡峭,苗族“干栏”民居既要利用多变的地形又要尽量扩大居住及生活空间,往往底层架空以避免潮湿,通过宽敞的前廊设计扩大户外活动空间,也常常通过在楼层建筑中增建“望楼”、“抱夏”、“楼阁”及利用悬挑等多种建筑形式来充分扩充内部及外部空间。这种风格不仅充分考虑了人在山区环境中居住的舒适性,也使得苗族民居呈现出多变丰富的视觉形态,配以居住环境周边的青山绿水而平添不少的灵动风韵。
从建筑的结构特点看,高寒山区的苗族居民因山高坡陡,地基的平整及开挖等都极不容易,此外,砖屋底层的地气浓重而不适宜人类的起居与生活,因而,苗族人民常常会建起通风性能良好、方便生活、适宜居住的干栏式“吊脚楼”。尤其在凯里苗族山寨的民居中,以吊脚楼为主。从选址看,在难以平整的山地斜坡上,只需首先把地面削成一个“厂”字形“土台”,而后,在“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同时根据土台高度装上“穿枋”及“横梁”即完成了搭建的基础,吊脚楼七八米至十三四米不等,占地大多十二三个平方,充分体现着因地制宜、因地取材的建筑智慧。
此外,从空间的分配看,一幢“吊脚楼”一般是四排三间,共分三层。人居于中层,上层主要用于存储谷物等,下层围上圈栏主要用于养牲畜或存放杂物等,通过木质楼梯将住人的一层与上、下两层相互接通。中间层都设有约一米宽左右的走廊通道,堂屋用于迎客而两侧则常常隔为二至三小间作为卧室或厨房使用,侧间有时还会设有供冬天烧火取暖的“火坑”。空间分配既在通风、除湿等方面体现着有效的功能性,也充分考虑了山中居民生活饮食起居的实际需要,融舒适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此外,有的“吊脚楼”会在“正房”外搭一两个“偏厦”,搭建时每排木柱都以“五柱四瓜”的形式排列,中间一层房间往往左右对称并宽敞明亮,中堂前的大门两边各有一窗并分别对称,中堂前檐下都装有人称“美人靠”的栏杆,屋顶大多盖以大方整齐、平顺严密的青瓦等特点,也充分体现着对称的秩序感与随机的变化性的统一,体现着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
总之,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苗族传统建筑以随用随取、不过度砍伐、尊重自然的天然禀赋为前提,以人生活在山水之间的惬意、舒适为核心,以人融于自然而生、自然走进生活为结果。生活在贵州的苗族人民因为有了这样的“家”才有了生活其中的安全感、舒适感,才使贵州成为“苗族同胞的大本营”有了可能;而贵州,因为有了体现着苗族同胞生活智慧和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建筑,而保持并增添了更多的风景美、人文美和环境美。
民族传统建筑作为“历代传承的物质形态”往往在建筑艺术的形式下表达着相应的文化内涵。苗族传统建筑艺术亦集中表现了该民族的经济发展、家庭构成、艺术审美、社会文化和宗教观念等历史积淀。苗族人民平时的刺绣、纺织、祭祀、婚宴等日常生活及生产劳动,亲朋聚会及宗教活动都在具有特色的民族建筑中进行。因而,苗族人民生活中的文化成分往往在建筑形式的表层直接呈现或在建筑形式的内部暗暗隐含,苗族社会的组织形式、苗族社会的信仰取向、苗族社会的风俗特点等既体现于其传统建筑艺术中,也通过建筑艺术体现着其社会功能的关键作用:实现苗族社会的秩序性、仪式性等功能,进而增强苗族社会的和谐性。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别具一格的建筑文化和建筑艺术。在苗族传统建筑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当属“吊脚楼”、桥梁和鼓楼,它们不仅取材于本地盛产的木材,在工艺上往往不花一钉一铆并由苗族建筑工匠们自行设计建造,从社会功能上看,它们也典型地体现着苗族人民生活空间安排的秩序性,增强了族群仪式的形式存在感,它们是追求家庭安康及生活幸福的心理外化,也由此体现着苗族同胞们在社会生活中追求和谐的深层心理。
首先,从苗族传统民居看,处处体现着苗族人民对“家”的普遍认识与美好寄望。
从生活空间的安排看,苗族传统建筑中与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生产工具、牲畜及粮食等虽与人同处一室,但却各有其位:一、三层为生活必需品,二层为人居。因为底层的进深较浅,以通风和为生活提供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为主,所以多装有木枋或厚板,一般只用来关牛、猪,放置磨盘,堆柴放草等,保留着“井干式”建筑的遗风。二楼是住人的一层,也是全家活动的中心。这一层的地基“有实有虚”,炉灶、火塘等往往处于“实基”一面,而半空架起的一边往往用于在楼板上架床当作卧室,人居之室往往择通风朝阳处开窗。其空间安排突显实用性、便利性与稳固性,这也为家庭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了必备的基础条件和根本保障。
从民居装修的细节看,精致些的苗家“吊脚楼”三面走廊环绕之上又配以飞檐翘角,更有喜字格、万字格、亚字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雕于悬出的木质栏杆之上;八方形、八棱形的栏杆悬柱底端也常雕饰绣球、金瓜等;供人居住的房间中,其窗绣以狮子滚球、双凤朝阳、喜鹊闹梅等形态居多……普通民居中,人居一层往往设置较高的大门门槛,意在确保家中小儿的安康少病。又因以农耕为生的苗族人民世代把牛视若神灵,大门上的连楹及腰门上的门斗都有意做成一对木制的牛角形,以确保家人的安然无恙。而传统苗家建筑大门往往上宽下窄,反之,房门则上窄下宽,以此来确保招财进宝。这些细节无不体现着苗族人民祈求家庭幸福、富贵兴旺、和谐安康的美好愿望。
从建筑功能看,苗家诸如满月酒、婚丧、立碑、架桥等各种红白喜事及重要活动都要在家庭举办,很多活动都有主宾共跳踩鼓舞、芦笙舞等关键的民俗环节,大家常常顿地为拍,群而舞之,声势甚强。应这种生活需要,传统苗族民居会以加密立柱、楼枕和加厚楼板的工艺来增强建筑物的坚固性。此外,苗族传统建筑中宽敞明亮的走廊上的“美人靠”是它的一个鲜明特色。远远望去,等距离摆列的几十根弯月形木条向外隆出,每根木条的上、下方分别连接在一根长长的方形横木和一条宽宽的坐凳上,横木、靠背、坐凳及坐登下的楼板便形成一个木制晒台。在这敞亮、舒适的晒台,人们既可吹着暖风避阳小憩,亦可凭栏远眺饱赏苗岭妙景,还可家人、朋友相聚而谈。它恐怕算得上是每个苗家人于劳动之余每日流连最多之处了:孩子们可在此嬉戏游乐、感知自然;苗家女子则在此挑花绣裙、洗染晾晒;苗家汉子会在此谈天侃地、抽烟饮茶……苗家生活的庸常之美与和谐的日常家庭生活画面由此便油然而生。
其次,从苗族的公共建筑看,苗族人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和对社会关系的秩序尊重也同样体现着他们的社会和谐理想。
“人通过桥从另一个世界来到人间”这是苗族人普遍的“巫教”文化心理积淀,因此,对于苗族人来说,“架桥”是给前来投生的灵魂提供便利,遇到河若没有桥来行走,新的生命便无法诞生,因此,“桥”被看作是小儿的保护神。而每年二月初二苗家的“祭桥节”也可以看作是苗家的“儿童节”。其间苗族每家每户都会用家中的各种家禽及鱼、肉等配以美酒佳肴来祭奉具有“生育保护神”意义的附近的旧桥或用桃、李、杉树等架设新桥。每逢此日,孩子们不仅被打扮得很标致得体,而且,有什么愿望父母都会尽量满足。
从建筑要求看,求子护儿之桥不可代劳,必须由桥主自己动手进行修建。而且,这种桥坚决不能拆除而只能维修。若一旦遇到因交通等条件的改变而不能够再维系原桥的情况,也要象征性地在原地平铺三块石头或三块木板以供祭拜之用。而祭桥的小儿头上要缠上代表“命运之绳”的麻线,以确保不会夭折;供祭奉的“桥”一旦被毁则会导致家庭破败、断子绝孙的可怕后果等观念都鲜明地体现出,“桥”这一建筑形式在苗族人的生活中不仅仅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交通功用,他们对“桥”的外在建筑形式虽并无明确界定,但在建筑取材、建筑过程、建筑维护等方面却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性,而围绕着“桥”这一建筑的种种独特观念及仪式中亦深刻体现着苗族人民在这一建筑形式中并非仅仅看重其便利交通的功用,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其中寄托了期盼生活美圆满、世代繁盛的和谐祈望。
独具特色的苗族鼓楼建筑艺术是名副其实的“楼阁形式”,它将“宝塔式”和苗族“吊脚楼”式的建筑艺术巧妙融合。建造鼓楼时,需经历开凿垫柱巨石→栽实四周巨石→架木柱→搭宝塔式楼架→嵌装菱形外壁→外壁雕琢等工序。从建筑外形看,多为三层楼阁,呈多柱多边形立体上尖宝塔形。它是苗族人民审美意识和建筑智慧的创造物,于玲珑俊美之中显现着独到的民族风格。从建筑功能看,鼓楼一般都建于苗寨的中央,其中存放着苗族人节日庆祝的重要器具同时也是苗族人民文化符号象征的芦笙、铜鼓等。一般只有喜庆的重要节日时才会使用鼓楼,适时鼓、乐齐鸣而众人俱舞,具有祭祀仪式的鲜明特点。而人们每每此时所祈求盼望之事都可能通过鼓舞外壁的雕琢图饰反映出来:于自然之间,遍布着形形色色的鱼、虫、飞蝶、花、草、鸟兽,万物自由生长,农夫耕耘于天地之间,苗人吹笙欢舞于这人与自然的和谐万象之中。从建筑位置和使用场合看的审慎来看,它无疑能够代表苗族人民对人生最深刻的期待与面对自己、面对世界时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怀。
此外,苗族人的生活中还存在着其他多种公用建筑,除了用于踩铜鼓、吹芦笙的各种“场”、“堂”等场所及便于青年交往的“云游坪”、“跳花坡”等遍布苗族各聚居地外,在黔中云雾山及黔西的六枝等地,一些苗族会择期建造“坐茶棚”、 “公棚”、“坐花房”、“姊妹棚”、“云游房”等临时社交构筑物。虽然,这些场所在建筑规模和建筑形式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完备,但却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体现着苗族人民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这些建筑场所进行着有效的沟通交流、实现了文化认同,这些场所也从客观上起到了增进苗族同胞社会归属感及人际和谐的作用。
建筑来源于生活,与自然和人类紧密相关——这是建筑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带有的本质属性。中国的传统建筑在理念上强调与环境的协调与映衬,讲究浑然一体的意境。在功能和价值取向上,注重人伦关系的协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人的发展与生活的繁荣等。从对苗族传统建筑特点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古代苗族先民不仅已经认识到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先决条件是人与自然的协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也通过建筑表达了社会的繁盛、稳定与发展取决于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双重和谐的宝贵观念。当今,在人口增长和持续发展乏力的大背景下,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逐步破坏、走向失调,并由此波及人类社会导致社会发展失序、种种危机直接威胁着未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情形下,重视苗族传统建筑“和谐”特点呈现的真正旨归不仅仅在于展示与梳理,更在于提示人们审视自身的存在状态并思考人类生活的前途所在。--
参考文献
[1]徐仁瑶,王晓莉.中国少数民族建筑[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2]麻勇斌.贵州苗族建筑文化活体解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3]施鹤芳.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形态与建筑文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4]潘富.苗族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
[5]蒋维波.贵州黔东南地区苗族村寨空间形态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3.
[6]黄丹.苗族建筑符号的审美价值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1.
[7]金潇骁.两种山地建筑的生态适应性研究——以福建客家土楼和贵州苗族吊脚楼为例[J].贵阳:贵州社会科学,2012.
[8]赵曼丽.浅析贵州民族建筑的文化内涵[J].贵阳:贵州民族研究,2010.
[9]龚敏.贵州苗族民居建筑与规划[J].长春:文艺争鸣,2011.
作者简介:王杰(1979-),男,甘肃两当人,副教授,硕士,现供职于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32C099。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