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摘编
中国新闻网2014年12月10日刊登了对陈雨露的采访文章。他认为,“新常态”的内涵是从传统稳态增长向新稳态增长迈进的“大转换时期”,与发达国家“新常态”所讲的“危机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有很大的差别,并不是重返危机前繁荣状态的恢复过程,而是全面结构性改革进程中重构新的增长模式和新的发展源泉的过渡过程。潜在经济增长在波动中逐步回落,而非迅速步入新的稳态增长路径。因此,“新常态”不是增速不变的常态,是增速变化的常态。“新常态”不仅是“去杠杆”、“去产能”的危机救助过程,更重要的是结构问题在不断凸显中得到重构,风险在不断暴露中得到缓释,因此,中国新常态的主题词是“改革”和“结构调整”。“新常态”还意味着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与宏观治理系统之间失衡的改革与大重构过程,因此“新常态”是全面改革与全面结构优化。这也决定了“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必然与传统政策框架有着本质区别。
《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第46期刊登了厉以宁在“第十四届中国经济论坛”的发言,他认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两项改革最为重要:一是国有企业改革。分两个层次开展。高层次的改革,着重在改革资本配置机制,用活国有资产,让资本发挥更大作用。国家应该管资本,把资本用活。第二个层次是必须分门类、分行业,因为各行业是不一样的,有些行业是公益性的,有些行业是国家特别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还有一些是竞争性行业。按行业区分,共同的目的是把企业搞活,通过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独立的市场主体。二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解决四个问题,土地确权问题,特别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加快土地流转,建立家庭农场制;受雇者和雇主之间要形成合理的议价机制,工会要发挥作用;农产品的采购商和农牧民之间要有合理的议价机制,建立完善合作社基础上的社联组织,提高农牧民集体议价能力;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实现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
汪锦军在《公共行政》2014年第12期撰文指出,不同层级政府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且政府间的关系一直影响着社会治理成长的轨迹。纵向间政府关系的视角提供了理解中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新路径。纵向间的政府结构与近些年新的发展变革,都是社会治理机制建设的关键制度背景,这种制度背景既是制约因素,也是新的社会治理成长的出发点,需要在这种纵向权力关系结构与社会的互动中探索社会治理的未来。一是从纵向间政府职权变革中理解社会治理的发展。如果纵向间事权与财权都能明晰界定并有机统一,那么可以减少纵向间事务的逐级发包,由此减轻基层政府的负担,也可以减少基层政府行为不确定带来的权威下降问题。二是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有赖于中间连接机制的创设与成长。这种机制可以是社区自治能力的建构,也可以是新的社会组织的成长,以及各种组织之间的网络化连接。三是政府体系对社会的回应机制变革正在改变基层政府的行为模式。政府需要对社会有更好的回应性,这种自下而上的压力正逐渐改变着政府间的关系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