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旗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文化研究·
微信舆论场中主导性政治文化的消解与重构
李尚旗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微信舆论场中主导性政治文化的消解主要表现为公民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思想的变化,导致这些问题的缘由是政治体系控制力的削弱、政治思想多样化的冲击、主导性政治认同的衰退、政治社会化功能的缺失。微信舆论场中主导性政治文化的构建策略在于,凝练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规范和引导亚政治文化,重视微信舆论场中的政治社会化。
微信舆论场;政治文化;消解与重构
“微信舆论场是数量庞大的微信用户对于社会现象或显示问题的描述和反映,借助人际社会网络的复杂关系交叉勾连形成共同意见,间接并隐含式推动舆情发展,产生强大的群体说服作用。”[1]它的发展契合公众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阅读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并且一个人分享一个观点后,其他人可以从微信圈中继续分享给他人,从而逐步形成群体意见。2014 年2月,人民网舆情检测室《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以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移动互联网在一些突发事件和公共议题上开始成为新信源,我国移动舆论场已初步形成。”[2]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各类政治文化都在努力地证明自身在社会变革中的价值,我国社会主导性政治文化即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具有六亿庞大用户的微信作为我国网络发展中新的事物,也必然会成为各种政治文化表现的舞台。因此,如何认识微信舆论场中主导性政治文化发展的现状,探寻微时代我国主导性政治文化的构建路径,是本文的旨趣所在。
政治文化的发展程度与政治现代化和民主化的程度呈正相关性关系,它不仅体现了整个社会的政治功能的协调发挥,而且成为公民政治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与传统的国家、社会中心网络的政治文化形成与传播的场域不同,微信舆论场是以个人为中心而形成的多圈群串联的小核心大范围舆论场域,随着微信用户量的猛增,微信舆论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公民获取政治知识和进行政治表达的重要场域,它可以是主导性政治文化传播的利器,也会给主导性政治文化建设带来重重压力。在这一场域中,社会主导性政治文化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与消解,主要表现在:
(一)政治认知的变化
政治认知是政治文化传承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政治文化的形成都是从培育公民的政治认知开始的。微信舆论场中,集通讯平台、社交平台、资讯平台、记录表达平台为一体的微信为社会成员的政治认知的形成提供了便捷渠道,但是,微信舆论场也使社会成员原有的政治认知受到巨大冲击。一是在政治认知的获取渠道上,微信舆论场中,信息的传递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工具的落后性、信息传播渠道的单调性、信息传播速度的缓慢性和信息传递方向的单向性等落后特点,给人们的政治认知提供了一个移动传播便捷、传播速度即时、传播主体地位变化的全新的途径。微信传播环境下,个人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点,每个手持移动终端的个体都是一个传播点,打破了传统政治认知活动中社会成员被动接受认知渠道安排的状况。二是在政治认知的内容安排上,传统政治生活中,政治体系通过控制、筛选信息来达到影响受众政治认知的目的。政治体系垄断各种政治信息,会根据自身的利益要求来安排符合其意识形态的内容来进行政治认知教育,用单一的信息内容来塑造形象、统一认知,从而形成统一的政治文化内容。在这种环境下,个人很难有效传播自己的政治观念和评论。与传统的官方政治认知教育的可控性不同,微信舆论场中的微信圈具有半封闭性结构,外部缺乏有效介入的手段,因此,政治信息传播的控制难度加大,大量的与政治体系安排截然不同的信息通过微信不断发酵,从而改变传统的政治认知,也在瓦解着主导性政治文化。
(二)政治情感的变化
“人们在政治认识和政治实践的过程中,对政治现象不是无动于衷的,总会产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或喜悦高兴,或忧愁悲伤,或欣赏赞扬,或厌恶憎恨,或激动愤怒,或恐惧绝望,这些心理现象都是人的各种形式的政治情感。”[3]政治文化包含了各类政治主体对政治生活的情感内容,因此,政治情感发生变化,政治主体的政治文化价值取向也必然会产生变化。微信舆论场中,公民政治情感变化的表现主要有两种:一是政治需求的变化。从心理学上讲,政治需求是人们对各种政治主体、现象是否符合自身需求以及满意度的态度体验,这是因为现实的政治认知对象和人们的政治需求之间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可以说,政治需求是政治情感产生和变动的心理原因,政治需求满足与否决定了政治情感的质性。但是,人们的政治需求是多样的和复杂的,不同的社会阶层和个体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需求不同,政治需求也不同,因此,往往很难形成政治共识,这种冲突和分化在微信舆论场中表现得更加突出。与传统的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出发点的政治需求不同,微信舆论场内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的表达已经成为常态。我们经常可以从微信舆论场中看到,大量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对同一政治现象的评价由于一定利益基础上的政治需求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评价和反应,而政治需求不统一自然会造成政治情感的变化。二是政治评价标准的变化。政治情感中的喜欢、厌恶离不开特定范围内政治评价标准的确立。传统社会中,社会成员的政治评价标准往往与政治体系在政治社会化过程所灌输的评价标准相一致。但是,微信舆论场中,在更加自由的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条件下,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开始觉醒,独立的政治人格逐步形成,个人在政治评价的价值选择和参照标准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社会成员不再以官方的政治评价标准为唯一的评价参考,对政治发展的认识和政治行为的评价标准,也会与传统社会环境下政治体系所灌输和安排的有所不同。
(三)政治态度的变化
政治态度包含了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及其政治文化或支持或反对的倾向状态,政治态度的变化与社会主导性政治文化的维系休戚相关。微信舆论场中社会成员政治态度也容易发生新的变化:一是社会成员政治态度容易受“态度群”的影响。拉斯韦尔在对权势人物进行分析时提出了“态度群”的概念。他把技能、阶级、人格和态度分别当做一个参照系统,认为强调和偏爱某个参照系统所得到的见解也常常不同。他认为,人们对许多事物的态度是有关联的,这些态度构成了态度束,而由关联的态度束合成为“态度丛”,即有关一类事物的总态度[4]。微信圈中虽然也包含通过“查找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等方式所形成的弱关系,但是,在同事、同学、亲戚、朋友之间经过微信用户相互确认而形成的强关系是微信舆论场中主要的社会关系。这种基于熟人的信息传播更容易使信息的传播具有说服力和聚合性,某些信息就会经过碰撞讨论后脱颖而出。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成员比较容易受到微信好友所传递的政治信息和政治态度逐渐形成的“态度束”的影响,因此,在微信圈这样的场域下,同辈群体起到的影响作用更大。二是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态度暗示和模仿样本。政治态度的形成除了有政治主体的主动性原因外,也与各种暗示和模仿有关。因为“态度的形成也可以是被动的,社会所规定的奖惩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态度的形成。例如,教育者的强制性要求甚或言语的暗示都带有很强的态度指向,经过人的条件反射系统而形成固定的倾向性”[5]。个人的政治实践范围和经验都有限,微信舆论场中各类政治议题的传递往往是以个人价值判断为出发点,通过微信圈中成员的“共同兴趣”而形成由“议题多元”向“议题统一”的过程,这种强大的政治信息传递和互动沟通功能就为大家提供了间接的学习对象。虽然没有直接经验和亲身感受,但是,微信圈中的成员可以在观察别人情绪反应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态度,进而导致政治体系在社会成员政治态度形成中的主导作用逐渐消解。
(四)政治心理的变化
政治心理是政治主体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力,表达了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及其政治文化的最稳定的心理反映。由于政治心理的不同,政治主体对政治问题的认识、理解和判断也必然不同,进而影响政治主体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微信舆论场中,公民政治心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独立的政治人格和政治群体意识的形成两个方面:一是独立的政治人格逐步形成。我国历史上,一般民众一直处于政治的边缘人格地位,他们往往人微言卑,也缺乏政治参与机会,因而容易形成对权威人物的依赖心理,政治人格缺乏独立性。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后,虽然政治心理分化的经济基础——剥削的生产方式不复存在,但是,传统的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依然存在,如神化的权威人格,“文革”中对领袖的神化和崇拜所掀起的狂潮等。加之政治参与和民主制度不完善,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边缘地位的广大民众,“不得不在心理上认同这种权威主义者政治,表现为一种顺臣的心理和对君王权威的认同及民众的独立人格和政治自主意识的萎缩”[6]。但是,微信舆论场中,与微博传播的“点对多”、“多对多”的“蒲公英”传播结构不同,微信传播具有精准投放和单向传播的特点,在以个人为中心的单线式传播链条中,公民可以轻易从中获取各种政治启蒙思想和政治评论,大家在自由发表意见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善和形成独立政治人格,减少领袖崇拜,增强政治参与意识,对政治生活的期望不再寄托于精英人物的出现,因而更加相信制度的力量,公民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二是政治群体意识开始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利益分化的时代,基于特殊利益基础上的政治群体意识逐步形成,这种政治群体意识在微信舆论场内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和巩固。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渠道,为公民自由表达个人意见提供了更多机会,基于共同的政治诉求、现实利益和文化背景,人们按照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在虚拟环境中寻求心理慰藉和互相帮助的平台,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形成政治群体意识。
微信舆论场内各种政治文化都在寻找自身发展的机遇,在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主导性政治文化与亚政治文化、本土政治文化与国外政治文化相互激荡碰撞的过程中,主导性政治文化不断消解。
(一)政治体系控制力的削弱
当前,基于互联网对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如何治理互联网络已经上升为一个事关社会和谐的全局性问题。微信作为新型的网络社交平台具有特殊的人际传播模式,个人在信息源的选择方面具有重要的主动权。虽然微信公众账号接受关键字屏蔽和举报监督,但是,微信舆论场中的个人朋友圈却是半封闭的“灰色地带”,如“新民族语言”输入法的应用以及语音、图片等传播形式,导致公共事件发生时,不同微信圈的意见倾向差异较大,外部议题难以有效介入。政府各种引导信息如果不能被个人所信任,那么,它就很难在微信舆论场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很难对微信舆论场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控制,这就成为主导性政治文化消解的原因之一。
(二)政治思想多样化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单一的公有制所有制模式和分配领域的大锅饭、绝对平均主义,加之封闭的社会环境和严格的社会控制,让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成为一枝独秀。但是,改革开放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所有制和分配领域都出现了多样化模式,我国社会开始出现利益分化现象,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政治思想需求。同时,随着中西交流频繁,西方政治思潮也开始对国人产生影响。作为社会舆论场延伸的微信舆论场,各种政治思想的传播速度更加便捷,每个人都会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相应的解读文本,或学习或转发,但与以往的政治思想传播路径不同的是,个人不再仅仅是单一的政治思想的被动接受者,转发是如此便捷,每个人都可以是某种政治思想的传递者。在微信舆论场内,我们可以看到自由主义、新左派、新儒家等各类政治思想的传播,这必然会对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一元化领导产生冲击,消解主导性政治文化。
(三)主导性政治认同的衰退
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特定社会的政治生活中产生的情感上的依赖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公民越是认同于政治系统就越会积极地关心和参与政治[7]。传统社会中,由于利益表达权利的渠道相对不足,统治者很容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根据自己统治利益的需求来灌输有利于自身统治的政治思想,从而获得民众对政治体系的政治认同。但是,在微信舆论场内,民众很容易得到更多的政治信息,政治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传统的政治认同的构建模式受到极大挑战。这对主导性政治文化的消解起到重要作用,主导性政治认同因而出现衰退。一是政治体制的认同危机。微信舆论场内,代公众更容易受到知识界精英分子对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批判的影响,更加关注当前政治体制的发展进程,然而,美好的政治期望和令人不满的政治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往往导致半封闭式的圈内讨论有时候会强化部分人对现有政治体制的认识与评价,一些人原有的政治体制认同包括对国家、政府的权威的认同开始动摇。二是政策制定的认同危机。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显现,改革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政治体系的政策制定因为缺乏公众的有效参与而很难调节社会各阶层公众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经过微信舆论场的发酵后,自然会使公众降低对现有政策制定的认同感。三是政治符号的认同危机。传统主导性政治文化的传播需要各种先进人物来充当政治符号,各种红色经典中的英雄角色曾经激励了无数的中国人,同时也促使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同主导性政治文化。微信舆论场内,各类政治信息汗牛充栋,其中不乏各类对传统主导性政治文化中的政治符号进行污名化和消解的信息,历史虚无主义泛滥其中,政治体系缺乏有效的介入手段。在这种情况下,主导性的政治符号评价等外部议题很容易被微信圈成员过滤删选而进入不到微信舆论场的议题设置中去,公民政治符号的认同危机由此产生。
(四)政治社会化功能的缺失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8]政治社会化在主导性政治文化的传承和构建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进入微时代后,政治体系的政治社会化功能的效果受到极大挑战。一是政治社会化的环境发生变化。传统的政治社会化环境往往主要发生于由学校、传统传媒所构成的相对封闭和容易掌控的场域内,在这种环境下,政治体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安排民众的政治社会化内容和程序。微信舆论场内,微信圈虽然是联接网络舆论场和社会舆论场的桥梁,但是,它的闭合场域性特点使之更难以被有效控制,个人微信圈所具有的特殊的隐秘性特点使得政治体系的政治社会化过程难以有效渗透,因而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政治体系难以按照自身意愿来完成政治文化的传承目标。二是政治社会化缺乏有效手段。我国传统的政治社会化往往由政治体系来包办,而且注重采用“灌输”的方式来进行政治社会化工作,手段的单一性往往容易引发社会成员的抵触。在微信环境下,社会成员的主体性增强,对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安排有自主选择和独立安排的能力,如果政治体系缺乏有效的政治社会化手段,不能有效分析微信舆论场内政治社会化工作的特点,进而采取有效的政治社会化方式,必然会遭到社会成员的抵制。
“政治文化的作用,主要是赋予政治制度以规则,给予个人行为以社会意义,使个人的政治行为按照一定的方式运行,使政治体系具有价值取向,保证政治体系具有某种统一性等。”[9]由此可见,政治文化对政治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随着我国微信用户的不断增长,微信舆论场中主导性政治文化的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凝练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
微信舆论场内,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对其核心价值的凝练。总结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使之符合社会各群体利益并被社会各群体所接受,能使传统的以国家为中心的政治文化传播与微信舆论场内以个人为中心的政治文化传播相互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核心即是人民的平等精神。这种以平等精神为核心的政治文化把实现人性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当做最高的政治理想,把人民民主当做根本的政治规范,把集体主义当做基本的政治评价标准[10]。微信舆论场内,政治文化的构建更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来凝聚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而这些核心价值必须能体现人民的利益诉求和愿望。这需要执政党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批判地借鉴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与人类历史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的内容。
(二)规范和引导亚政治文化
在主流政治文化之内或之外,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亚政治文化,这是社会结构多样化的必然结果,而且是一种历史进步,为各种社会群体表达自己的政治文化需求、促进政治文化生长提供了条件。随着我国政治结构的分化,微信舆论场内传递的不仅仅是社会主导性政治文化,而且有大量的亚政治文化的存在。“一个稳定的政治体系一般都具有鲜明的主导政治意识以及与之相和谐的亚政治文化。”[11]如何处理微信舆论场内社会主导政治文化和亚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这关系到政治体系的稳定。当前,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人群、不同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亚政治文化,这种现状在微信舆论场内趋势更加明显。在微信环境中,各种亚政治文化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象,主导性政治文化不能对各种亚政治文化的存在视而不见,通过摒弃靠政权强力垄断推行的方式来扩大主导性政治文化的空间,而是应以法制来规范亚政治文化的发展,以政治文化的逻辑性以理服人,对亚政治文化进行有效的引导。2013年4月开始,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十多家主流媒体开始进驻微信;2013年10月 11日,由国务院办公厅主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开通[12],这说明我国政府已经开始以主动的意识积极进驻微信舆论平台,通过官方和主流微信平台介入政治文化的规范和引导,从微信环境中政治文化形成的源头——各类信息的安全保障入手,不断提升政府和主流媒体在规范和引导各类亚政治文化中的话语权。
(三)重视微信舆论场中的政治社会化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维持中国传统社会等级秩序的稳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得以延续两千余年的重要因素之一。政治体系需要保
持稳定发展,需要通过政治社会化工作来塑造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构建新型的政治文化。要想构建新型的政治文化,政治体系必须通过政治社会化来改变社会成员对各种政治角色、政治结构的地位以及行为规则形成比较稳定的认识和态度。在微信舆论场内,政治体系需要根据政治信息传播和社会成员接受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政治社会化工作方案,重视微信环境下个人价值取向在政治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政府和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放弃填鸭式的整体性政治社会化动机和目的,采用碎片化价值嵌入的方式来获得个人的接受和承认,抛弃围堵、恐惧、敌视的态度,以更加自信和宽广的胸襟来面对微信的挑战,并能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抛弃不合时宜的政治价值观念,构建新的政治意识形态来符合政治体系的发展。
[1]王玉珠.微信舆论场:生成、特征及舆情效能.情报杂志[N].2014 (7):146-150.
[2]刘鹏飞.2014:移动舆论场初长成[EB/OL].(2014-03-10).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0310/c382561-24589140.html.
[3]徐建平,王建成.当代青年学员思想政治素质生成发展规律研究[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10:59.
[4]尹继武,刘训练.政治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3.
[5]A.W.Staats and C.K.Staats.Attitudes Established by Classical Conditioning[N].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V01. 57,1958.
[6]上海市政治学会.上海政治学论坛(5)[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04.
[7]陈明明,陶东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63.
[8]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 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91.
[9]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7.
[10]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转变中的中国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14.
[11]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85.
[12]中国政府网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开通[EB/OL].(2013-10-11).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10-11/5363435.shtml.
责任编辑:王 珊
D6
A
1002-0519(2015)03-0071-05
2015-02-20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10022);2013年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YQ2013109)
李尚旗(1980-),男,山东烟台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社科部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党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