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闯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北京100037)
中国周边环境变化与外交突破
杨闯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北京100037)
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周边形势?从国际关系的基本矛盾和国际关系格局来看,周边形势与国际格局存在密切关系。冷战后,随着大的国际格局的变化,亚洲的国际形势也在发生变化。本文重点回顾美国在冷战后的战略及其发动的局部战争、南海岛礁问题始末、南沙岛礁复杂化演变的原因、近年中国周边环境变化的多种因素,以及十八大以后的中国采取稳定周边的外交战略和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多种准备。结论是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趋于稳定,主动权操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中国外交;亚洲安全;国际环境;周边形势
中国周边环境一直与国际形势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中国周边形势,从国际关系的基本矛盾和国际关系格局来看,都存在与美国主导的国际关系相互影响的基本因素。因此对中国周边环境的变化分析,不能脱离总体的国际格局与国际形势。冷战后,随着两极格局结束,“一超多强”格局出现,美国单边主义趋势强化,大国之间合作与竞争博弈并存。进入21世纪的亚洲国际关系热点问题,都有美国安全战略与政策导向造成的复杂背景。中国实力上升,美国视中国为挑战其霸主地位的国家。美国对华政策防范、遏制趋势加强,同时不放弃战略对话和经济合作。中国周边形势也随之发生变化。美国利用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争端,中国与越南、菲律宾南海岛礁争端,推波助澜,对中国构成牵制。在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外交主动进取,取得积极成果,周边形势发生向好的方面的本质转变。
冷战后形成“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中、美、俄、欧盟、日本以及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关系相互联动,中美俄保持着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局面,主导国际关系的大局。美国以冷战胜利者自居,不放弃其领导世界的霸权主义政策,干涉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和转型国家的内部事务,连续发动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并支持法国主导的利比亚战争,推动北约欧盟双东扩,加强美日、美韩军事同盟关系。除了老布什总统发动的海湾战争,美国打出维护科威特主权,反对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的道义原则,赢得一些国家的支持与参与外,其他战争都没有联合国的授权,而是利用了北约军事集团的平台,发动一系列不对称战争。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动,同样构成对国际社会稳定的威胁,遭到国际社会谴责。但是国际上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力量还不足以阻止美国的单边主义战争。
科索沃战争期间,美国向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发射5枚远程导弹,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伤,严重侵犯中国国家主权。1999年5月8日的“炸馆事件”直接原因,是美国不让中国获得美国的隐形飞机的秘密,是军方蓄意而为。深层原因是克林顿在美国国会的秘密讲话所坦然承认的,即认为中国是美国在亚洲的对手。
美国小布什上台后,宣示21世纪依然是美国主导的世纪,把中国看作是潜在对手。美国军事侦察飞机不断进入中国南海上空活动,终于发生2001年4月1日的“撞机事件”。克林顿政府的“炸馆事件”和小布什政府的“撞机事件”,两次将中美关系降到双边关系的最低点。虽然中美两国最终通过谈判,以美国正式道歉和赔偿,双方国家层面关系得以化解,但中国民众始终对美国保持警惕。2001年的9·11事件,迫使小布什政府改变大国政策,客观上对中国改变国际环境是有利的。小布什政府在全球发动反恐战争,需要大国的支持,不得不调整对俄、对华战略,美中、美俄关系才得到改善。
9·11袭击事件的深层原因,是美国在中东问题上长期偏袒以色列,没有进行深刻反省和政策调整,积累了阿拉伯国家民众激进主义力量的不满。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中,支持以本·拉登为代表的极端宗教势力。正是本·拉登建立的“基地”组织,于2001年策划劫持美国民用航空飞机,发动针对美国本土的9·11袭击事件。2001年10月,小布什政府以要求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交出本·拉登为名,发动阿富汗战争,推翻了塔利班政权。但阿富汗战争主要战事结束后,阿富汗局势始终不稳。阿富汗的政治重建,始终伴随塔利班卷土重来的威胁。美国从巴基斯坦到阿富汗的战略物资通道不时受到塔利班的袭击。美国看到阿富汗政府只能控制喀布尔周围地区,阿富汗2/3国土在塔利班控制之下,不得不将塔利班与“基地”恐怖主义组织区别开来,默认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政治和解的谈判。
2003年3月,小布什政府以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名,发动伊拉克战争。虽然美国在军事上轻易地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于当年5月美国宣布伊拉克战事结束,却不能轻易从伊拉克脱身。伊拉克战争诱发了伊拉克国内原来就存在逊尼派、什叶派、库尔德人之间的矛盾。美国扶植了一个什叶派的马利基政府,但伊拉克反而与同样是什叶派掌权的伊朗改善了关系。美国发动“反恐战争”是更安全,还是越反威胁越大?美国国内的决策层与智囊莫衷一是。
美国进行“反恐战争”同时,并没有放弃其领导世界的霸权野心,依然推动北约和欧盟的双东扩,加大挤压俄罗斯在中东欧和独联体的战略空间。美国在北非和独联体国家策动颜色革命,打破了那里的原有秩序。上个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经济严重下滑,嗷嗷待哺,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承诺的援助“口惠而实不至”,答应援助俄罗斯的124亿美元没有兑现。美国不会支持一个强大的俄罗斯的出现,反而借车臣问题,要进一步肢解俄罗斯。美国对俄罗斯的持续挤压和北约东扩,迫使叶利钦总统对俄罗斯外交政策改弦更张,变亲西方为东西方平衡的“双头鹰政策”。欧盟、北约双东扩和美日同盟不断加强,是推动中国与俄罗斯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外部推动因素。
奥巴马政府是打着“改变”口号上台的。2008年第二次竞选总统,他承诺要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当奥巴马欲从阿富汗和伊拉克脱身之时,让他没有料到的是,伊拉克逊尼派极端势力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建立了伊拉克黎凡特伊斯兰国。这个由逊尼派极端势力建立的伊斯兰国,在世界各地招募人马,在伊拉克境内与库尔德人、什叶派展开内战,残酷屠杀伊拉克政府军士兵、库尔德人、美国记者、日本人质、叙利亚的飞行员,控制伊拉克的北方石油重镇基尔库克、摩苏尔,控制石油战略通道,和包括萨达姆的家乡萨拉赫丁省在内的伊拉克西北部的一些省份。伊拉克政政府虽然完成换届选举,但面对这股极端势力的疯狂反扑,单靠自己的力量不能保住政权。奥巴马总统在撤出驻伊拉克美国地面部队后,不得不重新动用空中打击力量。伊拉克的内战,伴随石油资源争夺,不仅影响近东的局势,也影响国际油价的稳定。美国智库认为,伊拉克黎凡特国是比“基地组织”更为难以驾驭的脱缰野马。奥巴马发誓要根除这个逊尼派极端势力建立的国家,要派地面部队参战,却受到美国国会的掣肘。在美军顾问重整下,伊拉克政府军战斗力增强。2015年3月,伊拉克政府军在萨拉赫丁省的军事行动取得进展,有望收复提克里特,但进展缓慢。美国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因而美国要把空中打击扩大到叙利亚受阻。叙利亚的巴沙尔政权宣布,美国对叙利亚境内的打击行动,必须得到叙利亚的赞同,否则就是入侵行动。美国应对新的国际恐怖主义越来越复杂化。
在美国与大国关系的博弈中,新现实主义战略起着决定作用,其本质是军事上迷信超级大国的实力和政策上的合作加遏制。美国在欧洲、亚洲、澳洲、非洲布局,足显其不肯放弃自己在全球的军事领导地位。美国不顾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财政困境,大量向中国借债,利用美元中心地位,多次实行“量化宽松”财政政策,转嫁本国的债务危机,并使中国等债权国的外汇储备大为缩水。尽管美国財力捉襟见肘,力量不如以往随心所欲,但仍利用美元中心地位,维持超级军费开支,支撑7支庞大的舰队,在世界各地游弋。美国依仗自己的太平洋舰队的军力,在南海问题上也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岛礁争端,这是客观事实。但历史真相究竟怎么样?为什么会在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争端?究竟是周边国家蚕食侵占中国的领土,还是中国对周边国家进行威胁?这些涉及国家主权的大是大非问题,必须弄个清楚。中国一直主张,在尊重历史事实基础上,通过当事国直接谈判解决争端,但事与愿违。
南海是位于中国南部的陆缘海,是西太平洋的一部分,由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及中南半岛所环绕。除越南称之为东海、菲律宾称西菲律宾海外,国际习惯称为南中国海,简称南海。南海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南北长1800公里,东西宽900多公里,海域总面积356万平方公里。不完全统计,南海有230多个岛、礁、沙滩。面积最大的太平岛约0.49平方公里,由中国台湾控制。中沙群岛、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现在由中国完全控制。
目前,在有争议的南沙群岛岛礁控制情况是:中国大陆控制的岛礁26个(包括中国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和中洲礁)。①26个岛、礁、滩及暗沙为:太平岛、中洲礁、渚碧礁、南薰礁、赤瓜礁、东门礁、永暑礁、华阳礁、美济礁、安乐礁、东门礁、西门礁、西南礁、信义礁、贡士礁、双黄沙洲、小南熏礁、轭礁、安达礁、三角礁、铁线礁、五方礁、仙娥礁、半月礁、蓬勃暗沙、曾母暗沙。中国大陆驻军驻守7礁8点。原文链接:http://junshi.xilu.com/2011/0623/news_343_168736.html。另有一说,中国控制岛礁34个。越南占了29个岛礁;②29个岛礁为:南威岛、鸿庥岛、景宏岛、南子岛、敦谦沙洲、安波沙洲、染青沙洲、中礁、毕生礁、柏礁、西礁、无乜礁、日积礁、大现礁、六门礁、东礁、南华礁、舶兰礁、奈罗礁、鬼喊礁、琼礁、广雅滩、蓬勃堡、万安滩、西卫滩、人骏滩、金盾暗沙、奥南暗沙等。菲律宾控制10个岛礁,在8个岛礁有驻军;③8个岛礁为:马欢岛、费信岛、中业岛、南钥岛、北子岛、西月岛、双黄沙洲和司令礁。马来西亚控制8个岛礁,在5个岛礁有驻军;印度尼西亚没有驻兵,但宣布对5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拥有主权;文莱宣称对南通岛礁拥有主权。中国在南沙海域没有一口油井,而其他国家却有1千多口。
南海自古就有中国人居住或从事渔猎经营,拥有主权权力的历史依据是无可辩驳的。汉代的中国人首先发现了南海诸岛,并对南海有了初步认识,“涨海”的记录频繁出现在汉代历史文献中就是明证。隋、唐两代,“焦石山”和“象石”两地名出现,说明中国人在南海的渔业活动已远至西沙群岛。宋代继承前朝行政设置,将南海列入“琼管”范围。从宋代起,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是中国人经常性进行渔业生产的区域,而且成为水师巡防的重要海域。元代史料将“千里长沙”划入海南岛的管辖范围。明代郑和下西洋曾途经西沙和南沙,并留下了南海海域航海海图。清朝政府将南海诸岛正式列入中国版图,并明确置于广东省琼州府的万州辖下。
中华民国时期就曾与法国殖民当局交涉其侵占南沙岛礁问题,当时的越南是法国殖民地。1933年4月7-11日,法国军舰侵入南沙群岛,先后占领南沙的南威岛、太平岛等九个岛。7月25日,法国宣布这些岛屿为法国领土。第二天,中华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指出“该九个岛屿为中国领土,并已经得到国际间确认,中国政府除进一步探询真情外,对法方此举提出严重抗议。”[1](P451)1934年,中华民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审定公布“关于我国南海诸岛各岛屿中英地名对照表”,正式将南海诸岛分为4个部分: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亦称珊瑚群岛,今南沙群岛)。1935年,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出版《中国南海各岛屿图》,图中较为详细地绘出了南海诸岛,并将南海最南端标绘在大约北纬4度的曾母滩。
二战期间,南威岛等6个岛礁被日本占据。二战结束后,中国国民政府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于1946年12月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并立碑纪念。1946年9月,中华民国政府展开了南海划界工作。负责划界的一艘军舰名为“永兴”号停靠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永兴岛①永兴岛现为三沙市行政中心。因此得名。1947年4月14日,国民政府内政部召集各有关部门讨论《西南沙范围及主权之确定与公布案》,决定南海领土范围最南应至曾母滩。此项范围在抗战前的中国政府机关、学校及书局出版物,均以此为准。1947年12月1日,民国政府内政部重新审定东、西、中、南四沙群岛及其所属各岛礁沙滩名称,正式公布了南海诸岛新旧地名对照表,其中,东沙群岛3个、西沙群岛33个、中沙群岛29个、南沙群岛102个,合计167个岛礁沙滩洲。图示标出的断续线西起北仑河口,最南到北纬4°的曾母暗沙,东至台湾东北,构成了呈“U”型的11条断续线,奠定了中国南海疆界的基本走向。1948年2月,中华民国政府内政部公布《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其附图即《南海诸岛位置图》,该图标志着以曾母暗沙为中国最南端、以断续线标示南海疆域范围,中国南海疆域得以确立和固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承业已形成的中国南海疆域,只是在1953年删减了北部湾的两条断续线,最终形成了目前的南海“九条断续线”。从1947年划界之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南海周边国家一直没有对“九段线”提出异议。这是国际间业已承认的事实,中国对南海岛礁的管辖和所有,是国际法认可的历史性主权。
南海岛礁问题变化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南海海底油气矿产资源的发现。上个世纪60-70年代,深海钻探技术得以发展。1968年,联合国暨远东经济委员会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勘探协调委员会对南海海域、南沙群岛东部和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勘察报告公布,宣布南海地区拥有210万立方公里的油气资源。这一海域资源公布结果,引起周边国家的觊觎,蚕食中国岛礁越演越烈。当时中国处于文革期间,也由于中国自身海空力量有限,无法有效制止。1973-1974年,当时的南越首先动手,相继占领南沙群岛的5个岛礁。1974年中越(南越)在南海打了一仗,中国海军创造了以小艇打大舰的胜利,中国收回对西沙群岛的实际控制权。
1975年越南南北统一后,越南不仅宣布继承南越占领的岛礁,还在1978年、1988年、1990-1991年、1993年多次蚕食占领南海岛礁。从1975年越南统一,到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越南在南海共占领26个岛礁。在中越关系正常化之后,越南又于1993年和1998年分别占领了人骏滩、金盾暗沙、奥南暗沙3个岛礁,[2]总计达29个岛礁。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颁布,增加了南海岛礁归属的复杂性。随着国际海洋法200海里海洋权的承认,南海周边国家相继宣布自己新的领海范围,并对中国南海“九段线”提出质疑。但是,用后来的国际海洋法去否认国际法的领土历史主权,否定两千年以来形成的中国对南海管辖经营的历史性主权权利,否定中国对南海九段线内的海域主权,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周边国家中,越南占领南海岛礁最多,获利也最多。从1977年以来,越南将占据的南沙海域划定180多个区块,在国际范围内招标,先后与前苏联、意大利、加拿大、德国的石油公司签订了合作勘探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的协定,后又将部分油田勘探权出租和授予美国石油公司。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越南开采石油已经超过1亿吨,天然气1.5万亿立方米,获利250多亿美元。从2008年至今,越南政府向南威岛、景宏岛、南子岛等岛屿的居民提供资金,加强民政设施建设,组织旅游,在国际上强化其“实际占有”的形象。并以出口盗采的石油所获得的外汇,不断购买军备,增强岛礁防御作战能力,甚至公开宣称“不惜与中国一战”。可见,越南政府已经将2002年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视为废纸。
中国与越南划定了陆地边界和北部湾的边界,①2000年12月25日,中越两国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与此同时,为解决渔业纠纷,还同时签署了《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这是相互妥协的结果。但越南对此还不满足,欲壑难填。2012年6月21日,越南国会单方面立法,通过《越南海洋法》,将中国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宣布为在越南“主权”和“管辖”范围内,妄图对侵占的中国南沙群岛29个岛礁固定化,永久化。2014年5月9日,越南对在越南的中国公司企业和人员进行疯狂迫害,造成5名中国公民死亡和中国企业巨大损失。中国外交部启动紧急应急机制,动用3架飞机和4艘客轮,将3860名中国公民撤回国内。中国对越南严重交涉,要求道歉和赔偿。中国军方也采取相应的军事调动准备,迫使越南政府收敛,最终通过两党高级领导人的谈判化解矛盾。
紧随越南之后的,是菲律宾。菲律宾在1995年2月挑起第一次美济礁事件、1998年10月挑起第二次美济礁事件,均以失败告终。1999年5月,菲律宾将1艘报废的大型登陆舰故意搁浅到仁爱礁的礁盘上,派出士兵轮流进驻。中方曾多次向菲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菲方拖走该舰。然而,菲方一直不肯拖回,企图永久性地非法占据。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海军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发生对峙。黄岩岛在中国传统“九段线”范围内,②根据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后美国以北纬118°划界,以北为菲律宾领海,黄岩岛的位置约为117°48',也不在菲律宾海域。菲律宾无权干预中国渔民在本国海域的正常作业。随后,中国派出渔政船和海监船,持续地在黄岩岛附近巡逻执法,为中国渔民正常生产护航。菲律宾阿基诺政府也将非法占据的岛礁列入自己的版图,并寻求国际海事法庭仲裁,对中国施加压力,最终没有得逞。
中国一直主张,依据国际法的原则,通过双边外交谈判予以解决,多次提出“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倡议。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各国外长及外长代表在金边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确认中国与东盟致力于加强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强调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有关争议。各方承诺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行动。在《宣言》十周年之际的2012年10月29日,在泰国举行中国与东盟高官非正式磋商会议,讨论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进展情况,认为保持南海形势总体稳定至关重要,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对话和沟通是顺畅有效的,在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方面有着重要共识和重大利益。在《宣言》通过的后续行动中,各方希望制定南海各方行为规则。但菲律宾欲借东盟这一平台,制定东盟南海行为规则,对中国施压。但是南海岛礁争端不是中国与东盟的问题,而是中国与某些少数东盟声索国之间的争端。中国重申,愿意循序渐进地推进制定行为准则的进程,任何有关南海岛礁的争议,都应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双边谈判加以解决。中国与东盟自贸区谈判提前启动,并启动“钻石十年”计划。虽然中国和平努力遭到越南和菲律宾的破坏,但动摇不了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大局,更动摇不了中国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南海岛礁争端的决心与意志。
从以上历史事实回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周边环境变化之所以在2010年以来发生变化,由多种因素造成。
一是,美国提出“重返亚太”和“亚太再平衡”战略,意在牵制中国。2010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当年河内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上,利用南海问题向中国发难,使南海问题迅速升温。在2014年5月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香格里拉安全对话会上,美国国防部长公然指责中国,偏袒菲律宾与越南,挑动越南、菲律宾制造事端。
美国在东海钓鱼岛、南海岛礁争端中都拉偏架。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一方面说对钓鱼岛主权问题不持立场,另一方面,又多次宣布“日美防御条约”适用钓鱼岛,为日本撑腰。最不可思议的是,美国作为二战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对日本安倍政权为代表的右翼势力修改日本和平宪法、颠覆二战后的国际秩序,采取默认的态度,要把日本牢牢绑在美国的战车上,意图十分明显。
事实说明,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表示欢迎中国的发展与崛起,一方面利用越南、菲律宾搅局,与日本加强美日同盟,欲拉印度和澳大利亚结成针对中国的军事同盟,正是由于美国明里暗里的支持,越南与菲律宾才变本加厉,肆无忌惮,不断挑起事端,试图造成中国南海安全局势困境,其目的就是为中国发展设置重重障碍。
二是,越南与菲律宾改变立场。对于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这一问题,越南曾经公开承认是中国的领土。1958年9月4日,中国政府发表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的声明,并称该规定适用于中国一切领土,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三天后,越南《人民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中国政府的声明“是完全正当的”,“越南人民完全赞同”。①见1958年9月14日越南政府总理范文同致中国政府总理周恩来外交信函。越南总理范文同交给中国的外交信函称: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尊重这项决定,并将指示负有职责的国家机关,凡在海面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生关系时,要严格尊重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的规定。这封信函是由越南驻中国大使阮康交给当时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姬鹏飞的。但现在的越南领导人完全罔顾过去的承诺。越南完全忘记被美国侵略、得到中国援助的历史,让眼前的海洋石油利益冲昏头脑,寻求美国为其撑腰。菲律宾也以让美国回归昔日苏比克湾军事基地为代价,在南沙群岛向中国滋事。阿基诺三世在访问中国时信誓旦旦,回到国内就变了另一副嘴脸。在南海岛礁争端问题上,如果没有美国在背后撑腰,越南和菲律宾不会如此胆大妄为,忘恩负义。
三是,美国散布的“中国威胁论”,在某些国家有市场。随着中国的国防力量与科技力量增强,美国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地位,夸大宣称中国的军力,散布大国欺负小国的“中国威胁论”。中国的经济总量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又揭露中国改革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种问题,“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崩溃论”轮番出现,在舆论上对中国打压。
四是,美国对华政策具有两面性。中国对南沙群岛有无可辩驳的法律根据和历史根据。中国的领土被蚕食、侵占,是受害者。明明是越南侵占属于中国的29个岛礁,菲律宾占领属于中国的10个岛礁,美国却对此装聋作哑。美国一方面赞同美中建立“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欢迎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又在利用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的岛礁矛盾,公开支持菲律宾和越南,实际是谋求自己的战略利益。
以上都说明,在中国周边环境的变化中,起关键负面因素的,还是美国的围堵和遏制中国的战略需要。而中国继续维护南海的航行自由,继续致力于通过直接对话协商和平解决争议的立场没有改变。
尽管在南海岛礁争端中,美国频频插手,越南与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不断挑起争端。但笔者对中国的周边形势总体观察分析,认为中国周边环境正在朝着好的、中国掌握主动的方向改变。中国是外交、军事双管齐下,多种准备,加强南沙岛礁建设。主要措施是:
1.外交上阐释新的外交理念。中国通过双边外交与多边外交舞台,展示了中国的外交诚意与和平发展的本质,逐渐消解周边消极因素。2013年10月24日至25日,中国召开建国以来第一次周边国家使节会议,说明党中央对周边形势的重视。会议确定今后5年至10年周边外交工作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为周边外交谋划和布局。在坚持以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贯彻“睦邻、安邻、富邻”周边外交政策基础上,提出“亲、诚、惠、容”的外交新理念。中国对发展中国家释放“正确的义利观”,凸显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和全球大国的责任。
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东盟成员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时,提出“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在“中国和平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基础上,强调“互利共赢”和“和平发展”。在2014年上海合作组织杜尚别峰会上,习近平再次阐述“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观念,倡议“本着对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意识,凝心聚力,精诚协作,全力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朝着机制更加完善、合作更加全面、协调更加顺畅、对外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为本地区人民造福。”[3]
2.宣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利用中国与东盟的10+1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为平台,布局“一带一路”战略目标。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国家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峰会期间,在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10月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大会上,李克强总理以“共同开创亚洲发展的新未来”为题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了中国的亚洲合作政策,并特别强调要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的概念,将中亚国家和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中国西部大开放联系在一起。共同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得到中亚国家的热烈响应。
2015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合作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了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与具体路径,阐释中国的具体政策,受到与会者各国领导人与企业家、智库学者的高度评价。
2014年,习近平主席7次出访,足迹遍及欧亚非拉,共计18个国家。在2014年11月的APEC会议期间,中国与周边国家达成了互联互通,设立丝路基金的共识。2015年中国外交将以“一带一路”为外交工作重点,加强与有关国家的政策沟通。推进陆上丝绸之路铁路建设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支点建设,以互联互通,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为渠道,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为纽带,将会推动“一带一路”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等取得积极进展。
3.坚持对美高层对话与沟通。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峰会期间,中美领导人继2013年在美国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之后,2014年11月12日,习近平与奥巴马在中南海的瀛台进行了一天的亲密坦诚交谈。奥巴马坦言加深了对中国的理解,欢迎中国和平崛起,美国无意遏制与围堵中国,希望与中国一道,建设新型的大国关系。中美军方之间也有对话渠道,并联合进行军事演习,加强相互了解,设立海上相遇进行通报,对分歧或冲突的管控机制。中美关系的大局发展,将使某些小国的拉美国助战的祸心落空。
4.中国用自己的实力维护和宣示了自己的主权。中国将通过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制止日本极端右翼势力妄图改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的图谋。通过对钓鱼岛海域巡航的常态化,中国已经打破了日本不承认钓鱼岛存在争议的谎言。
中日在APEC会议之前,首先达成“中日四点共识”,为安倍首相参加APEC会议扫清障碍。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与安培坦诚交换意见,中日关系又回到三个公报和战略互惠关系的原点。尽管,日本后来又有小动作,但日本事实上承认了中日之间存在关于钓鱼岛岛礁的争端。2013年11月23日,中国宣布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范围涵盖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是对日本军方的反制措施,也是对美国主导的东亚旧格局有力、有理、有节的应答。
5.中韩自贸区启动。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点穴式地专门访问韩国,为中韩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助力,顺利实现了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宣布中韩自贸区谈判结束和自贸区启动的目标。2014年8月,习近平主席专门访问蒙古,欢迎蒙古搭中国发展的快车,为蒙古出口提供陆路和海港运输的便利,两国为在能源、矿业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签署一系列文件。
6.对南沙岛礁巡航掌握主动。已经控制仁爱礁、黄岩岛和美济礁①美济礁行政上隶属于海南省三沙市,归属于三沙市南沙区美济村管辖。2013年2日18日,美济礁守礁人员由渔政部门转为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某些国家觊觎中国岛礁和蓄意挑事的冒险军事行动形成一定的威慑。
7.岛礁建设着眼长远。在军事上,中国在南海岛礁加强基地建设。中国在南沙群岛的南薰礁、赤瓜礁、华阳礁、东门礁、永暑礁、安达礁通过填海,建设6座新岛。2至3年内即可完成南薰礁、赤瓜礁岛上的机场和基础设施。6座新岛的出现,将使中国空军的作战半径大大提升。
8.中国海空军力提升。歼20飞机先进性能,投入值班序列,中国海空军军力大大提升,大大提高隔断美军太平洋舰队围堵的能力。面对这种态势势,越南与菲律宾借美国之手的图谋将会落空,因而在南海问题上也不得不降低腔调,以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因此,南沙群岛岛礁争端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到当事国双边谈判的轨道。
从更大范围回顾2010年至2014年中国的周边形势,我们更可以肯定地说,在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外交主动进取,取得积极成果,周边形势发生向好的方面的本质改变。
首先,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深化稳定发展。2013年和2014年,习近平主席的首访都选择俄罗斯,确认俄罗斯在中国伙伴关系中的首要地位。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核能、金融、农业、航空等领域的合作取得进一步的成果。2014年东线天然气管线已经启动。2015年西线天然气管线协议有望签订。两国边疆地区、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与中国长江流域的合作正在取得积极进展与成果。黑龙江上的多架公路桥和铁路桥会进一步增进两国人员和贸易往来。远东的深水港口建设取得进展。俄罗斯在有关中日领土争端、设立防空识别区、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成果等方面,给予中国很大支持。两国对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活动相互支持,具有共同的立场。两国的民间交流正在深入与扩大。
第二,中国“一带一路”规划的吸引力会进一步加强。截至2015年3月28日,已经有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示参加“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意愿。通过中国外交主渠道的沟通和谈判,阐释建立全球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会取得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金融举措也必将对国际金融秩序的发展与国际关系民主化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第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成为主流。中国的海峡两岸关系是中国内部事务。随着2008年岛内政局的改变,马英九代表国民党当选台湾地区的领导人,两岸三通机制顺利开展并加强扩大。虽然在2014年台湾地区的“九合一”的地方选举中,民进党获得优势,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也受到干扰。但两岸关系不可逆转。在中国与韩国签订自由贸易区协定之后,必然促使台湾方面反思,一定会改变这一局面。海峡两岸都是中国人,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合则两利,这一共识是主流。两岸的中国人都深切感受到两岸和平局面带来的实际利益与好处。台海冲突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美国将台湾作为不沉的航空母舰已经不可能。
第四,美国的紧逼俄罗斯的战略,客观上推动俄罗斯与中国加深加大全面合作。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有利于中国应对未来可能来自美国的军事压力。
冷战后,美国多次将颜色革命扩展到俄罗斯邻国乌克兰,导致欧洲中部的大国从原来的东西方桥梁变成美国、欧盟与俄罗斯争夺的前沿。2013年11月以来的乌克兰危机演变结果,不仅克里米亚重新回到俄罗斯,乌克兰的工业地区顿涅斯克和卢甘斯克分别宣布独立。美国、欧盟与俄罗斯对乌克兰争夺,导致重现“代理人战争”,已经死亡4000多人,受伤8000多人,原有的城镇变成废墟,和平居民成为无家可归的难民,大量逃亡到俄罗斯。
乌克兰危机以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行军事、政治、经济制裁与军事对抗,使黑海与波罗的海形成新的国际热点。但美国、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的结果是“敌损一千,自损八百”的后果,由于美俄之间贸易额相对较小,而欧盟国家与俄罗斯的能源相互依赖关系密切,美欧已经出现分歧,促使欧盟主要大国法、德重新审视对乌克兰冲突立场。德、法、俄、乌四国领导人签署两个明斯克协议,有利于乌克兰东部的顿涅斯克和卢甘斯克州的战火停息,也必将促使乌克兰当局通过宪政改革,维护国家领土完整。
第五,随着中国高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促进中国军事工业发展和军力提升。在积极防御的安全战略指导下,中国在南海岛礁的建设顺利。中国辽宁舰航母舰队投入战备训练。中国的舰队走向深蓝水域,参加索马里海域反海盗军事行动。中国经济深入调整和保持中高速适度发展,中国共产党主导的国内反腐和社会治理,都深得人心,国内凝聚力大大提高。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说,中国周边安全局面的主动权,已经牢牢掌握在中国自己手中。
[1]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辞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时永明.南海问题与中越关系[J].和平与发展,2011,(6).
[3]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9/12/c_1112464703. htm,2014-09-12.
[责任编辑闫明]
Changes of China’s Peripheral Environment and Breakthroughs in Diplomacy
YANG Chuang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Beijing 100037,China)
How do we view the peripheral environment of China?In terms of the basic contradiction and general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peripheral environment of a country has been under great influ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After the cold war,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Asia went through great changes with the twist and turn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ty.The paper briefly reviews regional wars started by the U.S.and the cause of the territorial disputes over the islands of the South China Sea.With the analysis of major factors related to the changes of China’s peripheral environment and the country’s diplomatic strategies adopted since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in seeking core interests and stability of peripheral environment,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peripheral environment is tending towards stability with China seizing the initiative.
diplomacy of China;Asian security;international situation;peripheral environment
D829.12
A
1674-0955(2015)03-0073-09
2015-03-13
杨闯(1944-),男,辽宁开原人,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外交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