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增强民族自信的大方略

2015-01-30 03:33张亚辉童贤东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小康社会布局

张亚辉童贤东

(1.中共通辽市委党校,内蒙古 通辽 028000;2.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提出的重大治国理政战略部署。建成小康社会、焕发改革精神、增强法治观念、落实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主线,勾绘出的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光辉未来。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我们更加坚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

一、自信来源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思熟虑

(一)运筹帷幄中的有序展开。2012年,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鸿篇巨著,“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中思接千载,追寻中国梦。深圳莲花山,邓小平铜像前再展宏图,激荡改革潮。纪念“八二宪法”颁行,重申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塑造法治魂。力行八项规定,以上率下言出必果,坚守生命线……起笔落墨之际,前进航标已然确立。”[1]

从十八大开始的两年多时间里,几次重大会议,构成“四个全面”形成的路线图: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到去年12月,“四个全面”的提法第一次公之于众,这一战略布局成熟面世。其间,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2月,短短2个月时间内,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1次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并形成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问题。他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

可以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上任的第一时间开始就立足于“全面从严治党”总根基,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全面深化改革”,一手抓“全面依法治国”,逐渐形成了新时期“四个全面”的战略总布局。从这个布局推出的有条不紊,看出了新一届领导集体对执政方略的高瞻远瞩和深思熟虑。

(二)深思熟虑中的逻辑架构。2015年2月2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首次集中阐述“四个全面”逻辑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目标与举措的辩证统一,全局与重点的有机结合,“四个全面”之间具有严谨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一,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它也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努力奋斗的实践。因此我们党强调:新常态下的中国,发展仍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在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的今天,我们要高度重视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着眼于经济、社会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发展既是当今世界潮流,又是当今中国主题。无论是“五化”同步发展,还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都是聚焦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第二,基本动力。改革开放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所以改革开放也是永无止境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成为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动力。

第三,法治保障。我国正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阶段,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党和国家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法治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只有“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才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

第四,领导主体。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和文明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个领导主体地位无可替代。正如习近平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因此,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党的领导是‘四个全面’之魂。战略中军帐之帅。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就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方向指引,防止在大的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就能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政治保证。”[3]

这种总体方略具有“目标、动力、保障、主体”四个核心要素,而且这四个核心要素构成了一个严密、有机的整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提供战略基础,是关键的一步,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动力,是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主体。显然,这一总体方略也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抓住“四个全面”,就抓住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根本、全局和整体。

由上可见,有这样的深思熟虑和科学架构的战略布局,我们有理由相信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一定会带领中华民族有条不紊的一步步奔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二、自信来源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应势而生

(一)现实呼唤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

人民日报社论写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探索和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即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基础上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在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问题基础上形成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问题基础上形成了胡锦涛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把历史的重任交给了以习近平为首的新的领导集体。把理论创新的任务交给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在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创建出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面对这样时代重任,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这样的基本问题,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现实呼唤着治国理政的战略抓手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4]。“四个全面”是从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从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人民群众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它是发展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是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纲。

人民期待着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纲:改革开放之初,亿万人民激情澎湃,誓言找回“失去的十年”;南方谈话后,市场经济大潮涌动,中国迎来城乡巨变;科学发展的十年,面对各种“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中国经济快车毅然转轨。下一个十年中国向何处去,再一次激发了人们的期待。它不仅是中国人留给自己的问题,也是世界对中国提出的疑问。

特殊时期呼唤着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纲:“有人说,当前的中国是浓缩了上下百年、囊括了整个世界的“现代化盆景”。看不到中国之大、之复杂,就无法把握住中国发展的主线。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既有木秀于林的骄傲,也有风必摧之的烦恼;既有‘登高望远’的豪情,也有‘为山九仞’的压力。无论是‘刘易斯拐点’预示的传统红利的消失,还是‘中等收入陷阱’可能带来的发展天花板,都让人不由感慨:未来十年,中国面临绕不开、躲不过的‘惊险一跳’。”[5]当今中国,正处于这样一个不进则退的关键历史时期。如何领导好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如何带领13亿中国人民充满信心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何引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发展中国家阔步迈进世界舞台中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用“四个全面”破题。这是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新的战略思考、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部署。

(三)现实呼唤着长远性的战略布局

这“四个全面”应该说是全面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所有问题。它即关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位一体”的布局,又关涉到党的建设、军队和国防建设,乃至“一国两制”统一祖国问题,对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国防外交,“四个全面”都做出了全面的回答。所以我们说“四个全面”是一个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

这“四个全面”不是一个短期的工作方针,不是暂时的工作格局的布置,不是一个工作项目的部署,它是一个带长远性的战略性布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这一党和国家工作的战略布局,不但要管到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日,也即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日,而且对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也将是长期管用的。因此,我们只有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个战略布局,才能在实践中提高贯彻落实好这个战略布局的自觉性坚定性。

如上所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真的是应势而生,当今中国现实问题的解决呼唤着这个理论的诞生,我们从“四个全面”大布局的应时应势的形成中看到了很好地解决中国问题的百倍信心。

三、自信来源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缜密谋划

(一)自信来源于方略中“目标”的明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小康社会覆盖全中国,涵盖各群体。全面是覆盖人群的全面。这是不分地域和人群的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把13亿人带入全面小康,是决心,也是承诺。全面是覆盖领域的全面,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全面小康,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人民民主,人民群众享有蓝天绿水、健康身心、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着下一步我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进程能否顺利开启。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我们知道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没有改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国际地位。所以我们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下功夫,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开放上下功夫,扎扎实实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来。

(二)自信来源于方略中“动力”的强大

“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中国当下问题的强大“动力”,所以称之为强大,是因为这场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总体部署,提出了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每一句话都是改革,或者是一个改革方向、或者一个改革目标;每一个改革举措,落实下去都会对该领域发展和体制机制发生重大影响,有些甚至带来根本性的变化。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敢于碰硬、勇于担当的改革决心和勇气。因为这场改革的广度前所未有:全面改革领域之多、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在被视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2014年,改革呈现加快推进之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还完成了108项改革任务,共出台370条改革举措……数量之多、频率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6]因为这场改革的深度前所未有:要啃硬骨头、破瓶颈,突破固化藩篱,必须解决深层矛盾。复杂度、敏感度,一点都不亚于35年前。因为这场改革系统性前所未有: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主任习近平带领着全党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着这场改革。充分考虑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的关联性、耦合性,努力做到眼前和长远相统筹、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减少阻力。

(三)自信来源于方略中“保障”的坚固

对于“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同样充满着自信。一是因为有着让人充满信心的理念体系。“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氛围正在形成,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它助力着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的氛围正在形成,它助力着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环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氛围正在形成,它助力着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2014年,检察机关对滥用强制措施、违法取证、刑事逼供等侦查活动违法情形,提出纠正意见54949件次,其中查办政法干警刑事逼供、非法拘禁、虐待被监管人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138人。二是有着让人充满信心的制度体系。比如针对如何防止司法不公问题所建立的制度:防止外部干预制度;建立防止内部干预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等。三是有着让人充满信心的重拳整治。对于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问题,习近平强调:知错就改,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他还说:人民群众受到了冤屈,我们不能为保自己的面子而推卸责任,我们要深深的自责和反省。对于加强人权司法保障:2014年,检察机关对滥用强制措施、违法取证、刑事逼供等侦查活动违法情形,提出纠正意见54949件次,其中查办政法干警刑事逼供、非法拘禁、虐待被监管人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138人。

(四)自信来源于方略中“核心”的坚强

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我们更是充满百倍的信心。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来说,“全面”二字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内容无死角,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二是主体全覆盖,从严管党治党不仅是党中央的责任,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同时,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意味着一把手不仅仅“独善其身”,还要把班子成员管好。三是劲头不松懈,要把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国家统计局在21个省区市开展的民意调查显示,87.3%的群众认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与以往相比有好转,77.1%的群众认为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有力度。这是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下正风肃纪的可观实绩,是党的建设进程中从严从实的初步战果。”[3]有的老同志感慨地说,如果不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怀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意识,强力正风、高压反腐,为被“四风”和腐败严重撕裂的党群关系止血疗伤,重新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支持,我们这个党,我们这个政权,也许少则五年八年,多则十年二十年就要出大问题。说的不错,我们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从全党开展的“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中,从严厉惩治腐败的行动中我们对党增强了百倍的信心。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1]人民日报评论员.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一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N].人民日报,2015-2-25(1).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1).

[3]人民日报评论员.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五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N].人民日报,2015-3-1(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年版.

[5]人民日报评论部.为中国赢得下一个十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思路聚焦之一.[EB/OL].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0318/c1003-20818650.html,2013-03-18.

[6]人民日报评论员.改革让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三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N].人民日报,2015-2-27(1).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小康社会布局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
Face++:布局刷脸生态
车展前后 探底爱信息技术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