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差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2015-01-30 01:13刘国新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个体价值观

刘国新

(吉首大学 哲学研究所,湖南 吉首 416000)

一、价值差异的存在

(一)价值差异存在的原因

学界对于价值主要从“需要”、“意义”、“属性”、“劳动”、“关系”、“效应”等六个方面进行定义,其中相对恰当且被广泛接受的是“需要”论。用“需要”界定价值,价值就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1](P13)但是,如果我们要在“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这一传统语境中讨论价值问题,就有必要对“需要”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需要是“主体在追求理想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对内外部条件需求的心理反映,它常以意向、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机”。[2](P61)可见,需要不仅仅是客观层面上的,而且表现在主观层面上,即需要通常表现为主客两个方面,甚至很多时候主观层面上的需要比客观的需要更具有优先性、更占主导地位。主观上的需要似乎更接近于我们常说的“欲望”,有人将欲望与需要截然分开,完全割裂二者的联系。但人的需要正是因为有欲望的不断倾注、灌溉,才能超越动物自然本能式的局限,似源头活水般地不断创造、发展人的需要,人类文明也正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

第一,主体需要的主观性造成价值差异。正是由于主体需要的主观性特征,每个人的需要都是不同的,因而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就表现出差异性。如前文所述,需要是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的辩证统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仅仅从需要的客观性出发来判断某一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那么这种价值既可以满足这一主体,也可以满足那一主体,就如万能定理一般适用于任何主体,这一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就是千篇一律的,事物的价值就表现为同一性。

第二,人的三重属性造成价值差异。要想对价值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就必须将有需要的“人”活化为具体的人,从人的三重属性的角度全面综合地探讨价值。所谓人的三重属性,即人的类性、群体性和个体性,“类性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它主要是在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环境中凝聚而成的,群体性作为某一群体的独有特性,它主要是在人类内部群体与群体相区别的环境中形成的,个体性作为个体同一性的证明,它主要是在个人与他人相区别的环境中构筑起来的”。[3](P195)对于个体而言,他的每一个行为都在他的意愿、需要下进行,只要他保持清醒,他就会按照自身需要活动,这些行为对他来说是完全自觉的、有价值的。他人对该主体这一行为认同与否以及认同程度的高低并不能完全规定这一行为对于该主体的“自身的”内在意义,这就是个体的自我感受、判断标准、价值追求等“自身性”“内在性”差别造成的价值差异。以此类推,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类之间,都有其自身特有的欲望意愿、目标需要、行为选择、价值追求等,同一事物对不同的个体、群体和类是否有价值以及有何种价值都是不同的,这就是价值的差异性。由上可见,人的三重属性作为价值差异存在的原因具有高度概括性,个人、社会、历史等等方面的原因都可以最终归因于人的三重属性,即使需要的主观性也可以用人的三重属性中的个体性加以解释,马克思也说人的需要即是“人的本性”。因而,人的三重属性是造成价值差异的重要原因。

(二)价值差异存在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在现实社会中,特定主体的性格、品质、精神状态以及生活的环境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他们怀有各不相同的欲望和需要、受到各种历史文化宗教背影的影响,肯定各个主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自然就会得出价值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

“正是因为具体主体的多元化(包括多层次性)、主体现实利益和需要的多样化、主体现实价值关系的多样性、动态性等基本事实,决定了不同主体的社会价值理想、价值标准不可能完全统一,价值取向、价值选择不可能完全趋同”。[4](P45)现实社会中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是千差万别的,有多少主体,就有多少需要,也相应地有多少价值,即价值随主体的不同呈现出因人而异的特点。例如,各个民族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各个宗教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规范戒律,各个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政治观点,各个行业具有不同的职业特点和价值追求。可见,人作为群体存在时其需求是独特的、多样的,那么作为个体存在的人更是按照自己的信念、利益、需要、兴趣、条件、能力等选择不同的职业和朋友,追求相应的生活方式,培养不同的兴趣爱好,从而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丰富的个性和需要,甚至同一个人也可以在各种社会环境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而且这种趋势已经日趋普遍,这些都展现出主体不同的需要和追求,因而客体对主体千差万别的需要的满足也同样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特点,价值也就更加明显、更加普遍地表现出差异性。

“夫物质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也就是说事物之间的差别、不同是事物的本然性情,事物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价值差异更是如此。在现实社会中,主体多元化、主体现实利益和需要的多样化、主体现实价值关系的多样性等都是一种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存在,它们都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背景下经过不断继承、创新发展而来的,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一种抽象的东西,因而在其基础上产生的价值差异也具有现实性和客观性。可见,价值差异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具有历史性、现实性,我们必须充分理解和尊重每个人、每个群体价值观上的独特性与多元化,这对于揭露形形色色的文化霸权主义、避免无谓的价值冲突、促进持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们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甚至可以说,只有在尊重和保持价值的独特性、多样性、多元化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建立一种普遍的、核心的价值观念。

二、价值认同:由价值差异走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桥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完善与践行的过程。这其中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价值认同作为实现核心价值的必要条件,仅是构建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条件之一,只有价值认同是远远不够的。从另外一方面说,认同本身包含两层意思:认同既可以构建统一的价值观,也代表着对价值差异的包容,价值认同不是否定或消解价值差异,而是对价值差异的理解、尊重和包容。可见,价值认同并不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充分条件。但是,价值认同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法或途径,其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一)价值认同的含义

德文“identitat”是“认同”(identity)一词的最初来源,当时用于证明身份,也有“同一性”、“身份”、“认证”等含义。价值认同是认同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认同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个价值认同,价值认同作为认同的核心问题,无论对国家、社会还是个人的发展都显得至关重要。国内学术界对价值认同主要持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认为“价值认同是指个体或社会共同体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种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是人们对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表现为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5](P12);第二种认为“价值认同即是指价值主体不断改变自身价值结构以顺应社会价值规范的过程,它体现出社会成员对社会价值规范的一种自觉接受、自觉遵循的态度”;[5](P12)第三种认为“价值认同作为一个过程,它是价值主体之间通过变化着的关系(对话、交往、混乱)使自身的价值观念或价值结构获得重新定位和重新调整的过程。”[6](P47)这一切都源于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理解和阐释价值认同问题。虽然学界对价值认同的概念问题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但从中我们仍然能找到一些具有共性的东西,例如,他们都认为价值认同作为一个过程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并不是作为一种结果静止不变,因而认同不仅仅是一种观念、理论,可以被理解和运用,也是一种表现为行为选择的价值实践活动。因而,我们在总结这些共性的基础上,认为价值认同是主体经过价值认知、价值评价、价值选择等一系列活动使自身的价值结构不断调整和更新,实现社会价值观念、价值规范的内化和外化,内化就是将这些价值观念等变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外化就是在实践上践行这些价值观念,将其转变为一定的价值行为。具体表现为在社会中形成一定的共同价值观念,或者社会成员在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等方面表现出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二)价值认同的可能性及其实现路径

如前所述,人的三重属性是造成价值差异的重要原因,这同样适用于价值认同。价值认同存在的可能性理由与依据,实际上也在于主体本身,在于主体的“类”属性。人是类存在物,以其自由自觉是实践活动把自身从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中提升出来,成为一个特殊的类,作为类存在物,所有人都不容置疑地因为属于自身的类而具有共同的尺度,因为相同的生存和实践方式、一致的历史演化过程而具有许多基本的共同点。“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际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做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做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做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7](P45)因此,虽然对于一定的人群共同体、对于人类来说,构成它的个体或群体是多元化的,具有不同的欲望、需要、目的和能力,拥有不同的个性和气质,但是许多关于作为“类”的人类整体利益、价值是客观存在且不容忽视的,这些构成了价值认同最深刻的根源,为价值认同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价值认同不是简单地在价值差异的基础上做出的简单认同和共享,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具体来说,价值认同的实现路径是由认知认同到情感认同再到行为认同的系统过程。第一,人们在认同某种价值之前,首先必然要对其有一定的认知,我们称之为价值感知,它是直接的、表面的、片面的,价值感知再往下发展则形成感性认同,人们在感性认同的基础上分析、加工、处理思维获得的信息,再利用判断、推理等手段对其进行评价和选择,从而达到对于某种价值的间接、深刻、系统和全面的认知。第二,伴随着认知认同的发展,认知主体在情感上对该种价值产生肯定、喜爱和满意的心态,继而产生情感认同,情感认同充满非理性因素,因此具有较强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和导向的影响,因而在这里产生本质的分歧,直接决定价值认同能否实现:认同主体比较容易认同那些能够引起自己积极的情感反应的客体,继而继续发展形成价值认同;而较难认同那些引起自己消极的情感反应的客体,价值认同再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实现。第三,在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即在理智上和情感上都对某种价值产生了认同,如果主体能够将该种价值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并以此作为自己实践活动的行为规范,这就构成了行为认同。行为认同作为价值认同的最高境界、终极指向和最终落脚点,它的形成代表着价值认同的最终实现。

(三)通过价值认同走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体的独立性、多样性以及需要和利益的多元化带来的价值差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价值差异是导致价值多元化的基础,价值观多元可以保证社会发展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不一致甚至冲突。因此,我们必须在价值差异、价值观多元化的基础上建构稳定的、恒常的核心价值观,以应对由价值差异带来的不一致、不和谐,保证社会的良性发展。具体到我国,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并从最根本上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做出科学回答的价值观。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核心价值是主体对自身和他者关系的一种反思和认同,主体在其中体验到一种与他者的共在感。由此可见,从价值差异到核心价值,首先必须走一条平等交流、相互理解的宽容之路,只有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人们才可能相互接纳彼此的观点,共建普遍有效的核心价值观。一个理性、智慧的人类共同体应该承认多元价值、尊重价值的差异性,以一种开放的心态理解价值观“一元”与“多元”关系,并践行多元价值之间更高层次的对话交流。其次是要促进多元价值观之间的交锋与调和,对话交流还只能让价值主体之间互相了解彼此的价值观念,但这些价值观念仍然是自己的,并没有给对方产生影响,要产生这种影响就必须促进不同价值观之间的交锋,深化价值主体对各种价值观的理解与认知,具体的就是要利用社会舆论、新闻媒体在全社会范围内掀起对某一价值观念的大讨论,在讨论中深化对该价值观念的认识,进而在主体内心深处达到价值认同。最后就是要实现多元价值观之间的兼容与交融。价值认同主要是一种作为过程性的存在,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达成一种作为状态或结果存在的价值观,这就要实现多元价值观的兼容与交融,价值差异、多元价值并不一定意味着矛盾和冲突,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实现多元价值的交融,这种交融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可以作为一种核心价值观而存在。但必须强调的是,核心价值观必然兼容多元价值,具有广阔的兼容并包的精神。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在价值主体之间实现价值认同,不断兼容、整合各种主流价值、主导价值,进而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价值差异视域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基本点

(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正视个体价值差异

首先,价值差异是一个事实问题。现代社会,价值主体的独立性、特殊性及其需要和利益的多样性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价值差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正视价值差异的基础上构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共同性、核心性和包容性的价值观念。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正视价值差异的基础上对丰富多样的个体价值的高度统合。虽然价值差异是客观的、普遍的,但因为有价值认同的存在,就必然存在着一种通过对话、交锋、融合而被持不同价值观的人们所共同认同、接纳的核心价值精神,这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实起点。因此,要实现这种统合,就必须正视、尊重个体价值差异,并依靠个体之间的对话、交锋、融合,理解、践行对方价值观念、实现价值认同,寻找某种可以共享的价值观念,以此统合丰富多样的个体价值。

其次,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自上而下的规定性的特点,对个体价值差异认识不足就有可能影响到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根基和群众基础。核心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是站在社会上层的政治家、思想家出于社会治理的目的而向广大民众提出的一种“思想”要求,具有观念性特征,“规定”人们要怎样想。由于核心价值观面对的是某一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人们可以再观念上接受它,但一旦践行起这种核心价值,每一个个体都有不同的价值观,难免与核心价值有所出入,这时如果对这种个体价值差异认识不足,就会影响到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根基和群众基础。

因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正视个体价值差异,而不是片面追求不顾价值差异的绝对同一或者将丰富多样的个体价值简单叠加。核心价值与价值差异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正是因为有价值差异的存在,核心价值才能彰显其导向作用,而离开核心价值,社会伦理道德就会陷入混乱无序。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做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生成方式的统合

前文我们已经提到核心价值观具有自上而下的规定性的特点,社会上层向广大民众提出一定的“思想”要求,“规定”人们怎么想,这本质上其实是核心价值观的一种生成方式。在这种生成方式下,如果对个体价值差异认识不足,则有可能影响到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根基和群众基础。但自上而下的生成方式并不是构建核心价值观的唯一途径,我们要构建一种真正的核心价值,除了自上而下的生成方式外,还必须立足个体价值差异,注重自下而上的生成方式,做到两种生成方式的统合协同。

自上而下的生成方式带有强烈的观念性和目的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强制”色彩,即“规定”人们应该怎么想,但核心价值观并不能仅仅停留在“怎么想”的层面上,必须落实到“怎么做”,即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得到践行。这时,价值差异就凸显在每一个人面前。由于核心价值观这种自上而下的“强制”式的生成方式,个体的价值观与核心价值必然存在一定的不一致甚至冲突,这种生成方式上的缺陷决定了核心价值观在践行上的难度。不仅如此,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根基、群众基础以及个体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和方法都会因此出现问题。可见,这种自上而下的生成方式给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带来一定的问题,主要就是这种生成方式容易造成对社会上层意志的过多关注,而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关注不足。从根本上来说,我国在构建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缺乏一种自下而上的生成方式。

构建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生成方式,仅仅依靠自上而下的生成方式是远远不够的,且会造成诸多问题。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本身就需要通过民间调查,通过不同的社会群体、个人代表的观点陈述,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共识,即一种自下而上的生成方式。具体来说,构建核心价值观关注个人的、各社会群体的不同需求,尤其是利益,通过自下而上的生成方式弥合特殊价值追求与核心价值之间的沟壑。总的说来,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是一种双向的生成,社会上层要正视价值差异,关注人们的现实需要,即有一个向下生根的动作;同时,不同的个体以及群体的价值追求要向某些具有主导性的价值观念提升,即有一个向上整合的动作。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做到这两种生成方式的统合协同。

(三)价值差异的核心问题是利益差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关注利益问题

我们知道,现实的人是一个利益的个体,核心价值观如果过分注重精神层面,对这些利益关注不足的话,其社会根基和群众基础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另外,人们对于核心价值观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精神上的认同,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去践行,一旦落实到现实层面,核心价值就不仅仅是一个“知”的问题,更是一个“行”的问题。人作为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物质需要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构建核心价值观时不得不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我们并不是强调绝对的利益或者绝对的价值,而是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地面对实际情况。所以,不同个体和群体的利益需求应该是核心价值关注的重点。我们应该看到核心价值本身所包含的利益限度,在构建核心价值观时必须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个体利益需求,站在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立场上构建出一个具有坚实社会根基和群众基础的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另外,价值差异的核心问题是利益差异,利益广义上包含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首先,就精神利益来讲,人作为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必然或多或少地具有一定的精神追求,当某种价值观念符合某一个体的精神诉求时,即使这种价值观念与其物质利益需求相背离,他依然有可能认同并践行这一价值观。其次,就物质利益来讲,虽然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人具有精神追求。但是在当前我国物质生活还不是很丰富的情况下,物质利益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占据着更加基础性的地位。所以我们在构建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贴近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需求,而不是过分地强调精神追求,将价值需求仅仅局限在精神方面。另一方面,精神利益也必须以物质利益为基础,人始终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且物质方面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马克思也认为是物质决定精神。只有在物质利益、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才能谈精神利益和精神追求,这不是降低了精神追求的崇高地位,而是面对现实、面对当前我国物质生活还并不丰富的实际情况,这也是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价值差异的根本问题在于利益差异,在构建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更加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努力向他们的切身利益靠拢,夯实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根基和群众基础。

[1]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易小明.关于价值概念的几个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1).

[3]易小明.人的三重属性与人的二重属性[J].学术界,2005(6).

[4]孙伟平.价值差异与社会和谐——全球化与东亚价值观[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贾英健.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6]刘芳.全球化时代的价值认同[J].甘肃理论学刊,2004(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个体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