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西部丧葬民俗初探

2015-01-30 00:10王晓哲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6期
关键词:礼制

王晓哲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宝鸡市分校,陕西 宝鸡 721004)

关中西部丧葬民俗初探

王晓哲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宝鸡市分校,陕西 宝鸡 721004)

【摘要】关中西部丧葬民俗中保存了许多古代礼制特点,具有繁缛复杂、内蕴深厚、格调悲戚的特点,主要过程为小殓、请相师、报丧、大殓、祭奠、下葬等,这些传统民俗包含了哀而不伤、次序分明的生命意识和纲常伦理,是封建宗法制社会形态的重要特点,深刻影响了民众的生命意识和宗法观念。摈弃落后迷信的民间风俗,发扬积极有益的民俗精神,构建和谐有礼的当代民族风貌,是研究关中西部丧葬民俗的重要历史使命。

【关键词】丧葬;礼制;宗法

陕西关中西部地区遗存着大量古代民俗,蕴藏着浓郁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关中西部俗称西府,与以渭南为代表的东府相对,现属宝鸡市所辖区域,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狭长而肥沃的地形特点和辉煌沧桑的文化积淀,使关中西部成为极具鲜明特色的文化符码。”[1](P20)在这个相对封闭安定的环境里,肇启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时代。杨向奎先生说:“虞夏商周四代共同融合成华夏族,虞、商代表了东夷集团,而夏、周代表了华夏集团。周代的文化承袭了夏、商,到孔子时代还是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又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2](P4)周公姬旦在岐周故里制礼作乐,汇集礼乐文化制度,制定了周礼。周礼规范明确了个体的社会地位,强化个人健全的心理和合理的行为,倡导和谐有礼的社会秩序,极大地影响了华夏先民民族性格的形成,在几千年历史演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迨周以降,儒家文化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的进程。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大多数历史文化现象已不复存在,但也有极少数历史文化遗存在民间,固化为民俗。礼失而求诸野,如果以关中西部农村遗存的民俗为现实基础,以文献记载为理论依据,通过历史和文化阐释,沟通民俗与生活方式、生存信仰、文献依据的关系,就能解读关中西部民俗本原的历史文化意义,对发挥关中西部民俗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关中西部民俗中,丧葬民俗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老人辛苦操劳一生,把子女抚养成人,其功其德,足令后人追慕铭记终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世界上没有比失去亲人更让人悲痛欲绝的事情了,这种悲痛欲绝复杂难言的内心痛楚需要一定的仪式来表达,需要一定的过程来从容控制、合理释放,既要表达对已故亲人的留恋、感恩和爱戴,又要让生者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总结和反思,这就形成了形式繁缛、内涵深厚、格调悲戚动人的关中西部丧葬民俗。死人谓之“丧”,尸体安放谓之“葬”,从丧到葬的过程为丧事活动。丧服丧事用品全用白色,故又称丧事为“白事”。

概括起来,关中西部丧葬民俗的主要过程依次为小殓、请相师、报丧、大殓、祭奠、下葬等,下面依次介绍如下:

一、小殓

当老人快去世时,尽量在他尚有体温时擦洗身体、梳头、穿老衣、剃头。当咽气后,就要“复、楔齿、缀足、饭、设饰、帷堂并作”[3](P111)。“复”是招魂;“楔齿”是在人死而未僵时用角楔置齿间,以便“饭含”;其中“饭”又叫“含”,是在死者口中置币,现在的具体做法是,用一红线穿上古币,挂在亡者脖子上,再把古币放进亡者口中。《春秋·公五年》记载:“五年春王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赗。”经下注:“于死者以珠玉等物实于其口中,其事曰含……公羊此传何休注云:‘孝子所以实亲口也,缘生以事死,不忍露其口。天子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碧(御览礼仪部二十八引春秋说题词作璧),士以贝,春秋之制也。文家加饭以稻米”[4]。在老人咽气后,要把尸体搁置在床板上,身体用红布固定,“缀足”是用燕几将脚拘住使其不致变形;“设饰”是沐浴理发修指

甲穿衣。“帷堂”是设帏于堂,布设灵堂。此时起要献上饭食花果,点起长明灯,接受亲友吊唁。本宅大门前竖门牌,通报死者的生卒时间及安葬日期,下附男性儿孙姓名,儿孙越多说明家族越兴旺。封建社会重男轻女,家族重大事务和仪式都由男丁承担。同时挂起两丈多高的“望冥纸”,起招魂的作用,也是通知白事的标识。

在丧葬的整个过程中,孝子悲迷,无心理事,故不参与具体事务。丧葬事务全部由宗族人完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宗族会在此时发挥巨大的作用,宗族人会全力以赴协助孝子处理全部事务。为首者叫“执事”,多是宗族中德高望重办事麻利者,他代替孝子决断事务,安排族人进行请“相师”(阴阳先生)、报丧、造坟、迎祭、下葬等一系列的活动。

二、请相师(阴阳先生)

“请相师”就是请来阴阳先生掐时间、看风水、择墓地。阴阳先生根据亡者生卒的具体时间,推算出成殓、祭奠、起丧、下葬、出煞(古时迷信认为人的魂魄会在死后某个时辰回家辞别)等整个丧事的时间安排,并开具“七单”等。人死后每隔七天祭祀一次,即首(头)七、二七、三七……至七七四十九日,“七单”上写出各个七日及百日的时间,并张贴于屋墙之上,供家属和亲友牢记照办。《礼记·问丧》:“或问曰:死三日而后殓者何也?曰:孝子亲死,悲哀志懑,故匍匐而哭之,若将复生然,安可夺而敛之也。故曰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孝子之心益衰矣;家室之计,衣服之具,亦可以成矣;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是故圣人为之决断以三日为之礼制也。”[3](P738)丧事时制考虑到死者在三天内可能复生,也考虑了孝子期待亡者复生的心情,远方的亲友准备祭品也需要时间,所以一般在三天后大殓。如果天气不热,也可在五天或七天后下葬。阴阳先生赴坟地依照昭穆次序勾画墓穴的具体位置,又叫“勾穴”。亡者长子在划定的地方用镢头开挖动土,然后族人开始挖土掘墓。

三、报丧

根据相师确定的时间,族人要将亡者的噩耗及丧事安排遍告亲戚朋友。报丧一般在门外通知,不可深入门内。接到噩耗的亲友要吊唁并抓紧时间准备丧葬用品。

报丧的同时,主家(亡者之家)要抓紧时间制作丧服并给亲戚“散孝”。“散孝”就是根据亲戚和家族的远近关系散发孝布,血缘关系越近,丧服越隆重,故而散发的孝布就越多,反之散发的孝布就少。死者的子、女、外甥、姑侄及家门子侄散给孝褂、头巾、缦布鞋;远房及其他亲戚多发头巾、孝帽。丧服的制作保留了简朴粗糙的风格。《仪礼·丧服》:“丧服。斩衰裳,苴绖、杖、绞带,冠绳缨,菅屦者。传曰:‘斩者何?不缉也。苴绖者,麻之有蕡者’”。[5](P297)斩谓裁割布料如刀斩般粗糙,所以丧服边缘粗糙,寓哀痛不绝之意,故意留絮。衰为上服,裳为下服。“绖”者实也,用来象征内心实实在在的哀思。绖是麻做的丧带,原来系在头上或腰间。“斩衰,括发以麻。为母,括发以麻,免而以布”[3](P431)。子侄头戴“麻冠”,女性头戴尖尖的丧巾(又称“尖尖”),腰系麻丝。丧服都不用纽扣而用布纽。《礼记·丧大记》:“小殓大殓,祭服不倒,皆左袵结绞不纫。殓者既殓必哭。”[3](P584)

四、大殓

大殓又叫成殓,是把死者遗体装入棺内,意味着死者要永远和世人隔绝。本家族和亲戚要全部参加,送别亲人。死者入殓时,棺内铺灰,上铺柏朵,再往上铺褥子,褥子是很多本家族人送的,依次向上铺放,然后将尸体平置褥上,头下垫红色灰包枕头,脚下蹬麯,身侧左右用灰包夹紧,再在尸体上覆以衾被,再在棺内放置日常喜爱的陪葬品。入殓后先不封口(棺材不上盖),让亲属瞻仰遗容,特别要等至亲看后方能封口(男的等舅家人,女的等娘家人)。成殓封口后,子女在灵柩侧旁铺草跪坐守灵,俗称“跪草”、“坐草”,以报答父母生育坐草之恩。

五、祭奠

奠是停放的意思。下葬前一天,主家要在十字路口设奠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同时招待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这天下午,要进行“迎祭”活动:在村口的十字路口设下祭奠牌位,孝子、侄孙等男丁全部着白色丧服,手拄“丧棍”(缠绕白色纸带的柳枝,取哀痛难支之意),在家门口组成队伍等候祭奠的亲戚。远方的亲戚挑着“铭旌”, 抬着食摞(食盒)、花圈等祭品来祭奠。“铭旌”又作“明旌”,就是一人多高的竖条形旌旗,上书诸如“大德望张老大人逝世安息之铭旌某某敬挽”等字样。《礼记· 檀弓下》:“拜稽颡,哀戚之至隐也;稽颡,隐之甚也。饭用米贝,弗忍虚也;不以食道,用美焉尔。铭,明旌也,以死者为不可别已,故以其旗识之 ……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于用殉乎哉。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3](P125)食摞内盛放的祭品有麻叶(油炸面食)、献祭(大白面馒头),献祭上插面花(面粉加水揉成花果、虫草、鸟兽等形状,上笼蒸熟,乘热用各色颜料点染而成),旁插柏叶。献祭品还有纸扎的殉葬品,诸如童男女、摇钱树、金银斗、纸锞、白马等。亲戚到达村口时,族人鸣报,乐工(唢呐、长号等鼓乐)奏乐,孝子们组成的队伍前往村口迎接。如果儿孙(包括同族子侄)越多,那么队伍越长,昭示家族后继有人人丁兴旺之象。孝子们行三叩之礼,表达对祭奠者到来的感谢,族人

抬回祭品,孝子队伍再迎接亲戚回家,谓之“迎祭”。祭奠的亲戚到灵堂叩头焚纸点香,坐草的男女孝子陪哭还礼,共同表达失亲之痛。亲戚众多的主家,前来祭奠者络绎不绝,来一家亲戚要迎接一家,迎祭的队伍整个下午要往返于村口和家中。封建宗法制社会里,迎祭时间越长说明亲戚越多,外戚势力越大,一定程度上也是家庭外际关系的展示,村人争相围观。

下葬前一天晚上,乡邻们送来纸张为死者焚香化表,乐工吹奏哀曲,主人设酒食招待。这天晚上要“稽草”(方言,在村十字路口设奠处铺草,亲友在此为亡者行稽颡痛哭大礼):天黑后,亲戚和家族众人按长幼之序排一长队,长子居首,依次是二子、三子、孙、侄、侄孙、婿、外孙等,男子完后再是长女、次女、侄女等等。队伍行进后,每人左手拄丧棍,右手执香,开始嚎啕大哭。平日强隐悲痛的孝子这时往往悲恸难支,无法行进,故需提前安排两人搀扶,行至村十字路口草堆处,众人大哭到极点。如丧考妣,此之谓也。此时点燃柴草,大火熊熊而起,长长的队伍最后叩首再拜,绕火堆返回。返回时族人要收去众人手中之香,并要求孝子们止住哭泣,防止孝子痛哭过度损劳身体,包含着哀而不伤的古礼。很多村民当晚会一直陪伴哀伤的家属直到拂晓,谓之“暖丧”,就是温暖亡灵家属的意思。亲戚或朋友出小钱“点曲子”,让乐工吹奏哀乐,表达悲哀怀念之情,直至凌晨。

六、下葬

葬礼要在天亮前完成,所以凌晨五点左右主家就鸣放哀乐,令全村都能听见,起到召集村民的作用,村民都会前来帮忙,将棺抬入椁内,棺椁沉重,须几十个精壮小伙合力抬起赶赴墓地。长子头顶纸盆(烧纸钱的瓦盆)出门,在出村后的十字路口把纸盆摔碎。孝子和亲戚以白布索挽棺木扯拽灵柩前行,其他亲戚村人持花圈、明旌等葬品随后。《礼记·檀公下》:“吊于葬者必执引,若从柩及圹,皆执拂”[3](P121)。进入坟地时天还正黑,点燃火堆照明。村民把棺材从椁中抬出,套上绳索下葬。铭旌和男子的“麻冠”全收集起来交给孝子,孝子下到墓穴,将铭旌全铺在棺上,再置麻冠于其上,放进陪葬品等物返回地面,然后再用砖封闭堂口。最后,村民一齐动手回填坟土,村民众多,坟土会很快回填完毕。此处必须说明的是,亡者生前得罪过的人是不来参加葬礼的,如果一个人在村里树敌过多,那么死后来送埋的人就很少,埋葬的过程就会拖得很长,民间俗语谓之“死了没人埋”,浅显直白地说明人要团结邻里、和睦村民的道理,这和“里仁为美”的儒家思想是相通的。柳木棍、花圈等全插于墓堆之上。柳,留也,有挽留哀戚之意,又柳棍发芽有新生希望之意。其他丧葬品都在坟地焚烧。众人回时天才放亮,孝子及亲戚要在路口处跪拜村民表示感谢,并设宴招待亲朋、故友和执事帮忙的村民。中午设丰盛的宴席,主家和所有亲友这时才可以舒缓一下,这是依古礼防止家属体力衰竭的安排。

人最终要回归大地,生命的终结就是入土为安。农人能平静地理解生死,也能从容地处理后事。有些身体状况恶化的老人,晚年生活都已无法自理,只能忍受病痛的折磨,所以年龄较大的老者去世谓之“喜丧”。近年来随着国家推行火葬政策,丧葬民俗活动已经大为简化。这些延续千年的传统民俗包含了哀而不伤、次序分明的生命意识和纲常伦理,是封建宗法制社会形态的重要特点,深刻影响了民众的生命意识和宗法观念。摈弃落后迷信的民间风俗,探索发扬积极有益的民俗精神,构建和谐有礼的当代民俗,应是研究关中西部丧葬民俗的重要历史使命和文化责任。

参考文献:

[1]仵军智,赵德利.关中西部乡村春节习俗嬗变的文化心理透视[J].科学·经济·社会,2010(4).

[2]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3]王梦鸥.礼记今注今译[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杨天宇.仪礼译注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王晓哲(1976-),男,陕西宝鸡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宝鸡市分校讲师,古代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学。

【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礼制
给现代人参考的古代礼仪
从《太常因革礼·庙议》后妃袝庙问题看北宋的礼制运行
Contents and Abstracts
The Hands
《红楼梦》宴饮描写中礼制与人情的二元共生关系探析
衣冠之治与华夏文化
青铜祭曲
浅析青铜鼎与列鼎制度的若干相关问题
经典诠释与制度重建
土默特地区礼制的研究状况与研究价值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