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创新之作——评介于雁鸣的《辩证唯物主义新论》一书

2015-01-30 00:00曹林
知与行 2015年4期
关键词:新论辩证唯物主义矛盾



与时俱进的创新之作——评介于雁鸣的《辩证唯物主义新论》一书

曹林

最近我认真拜读了于雁鸣同志的专著《辩证唯物主义新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正式出版),使我联想到他长期以来酷爱哲学、博览群书、刻苦钻研、认真思考、勇于探索的追梦精神,令我感动、令我敬佩。

一、可贵的钻研、探索和创新精神

于雁鸣同志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工企自动化专业,在上大学之前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信仰并产生了浓厚兴趣,大学期间除了学好本专业外也努力汲取课外思想的精华,特别是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仍然坚持理论学习,结合实际读了不少中外哲学著作,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并试图从理论与实际结合上说明问题、解决问题。但又觉得原来的理论对现实问题不能完全给予说明,一些具体观点与现时代精神,新的任务又不完全适应。“造成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的分离。现有理论不能高瞻远瞩地指导实践,哲学与思想的创造性呈减弱之势,本应是自然知识与社会知识最高精华和人类最高智慧的哲学都出现被边缘化的危机,实在值得反思。”(作者语)他在反思过程中,“出自使命感,对哲学的重要领域、哲学的根本问题等展开全新视野、全新方法的深入研究,希冀一方面将哲学推向新的高度,达到时代的要求和希望,另一方面将哲学拉近与群众、与现实的距离,希冀用哲学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解决现实中更多的问题,使哲学恢复应有的崇高地位。”(作者语)正是在这种认真反思和使命感的驱动下,为了聚精会神、全心聚力地实现哲学梦想,他毅然辞去领导职务与工作,走上专心治学的学哲学、用哲学之路。他紧密结合时代发展与现实变化而提出了种种问题,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探求创新,做出应用理论的新阐释。从而补充、完善、丰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内容,使其更具有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现实价值,一句话是使理论更具有生命力。这就使他经过认真反思、艰苦钻研,出版了《辩证唯物主义新论》一书。他力争突出重点,解决迫切的现实问题:一是“解决为何坚持和坚持什么的问题”;二是“解决为何创新和创新内容的问题”;三是“解决理论与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四是“解决实现和谐社会的方法论问题”;五是“解决‘六个为什么’的问题”;六是“解决和谐理论的确立问题”;七是“解决理论难点的突破问题”。作为一名业余哲学研究者,其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其成果是值得肯定的。

二、对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应用路径的新阐释

这本书虽然称作新论,但不是反对、否定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新作,而是结合时代的新发展、新变化、新特点和现实实践展现的新情况,对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应用方向、应用状态与重点问题做了一些详论,结合实际做了新解读、新阐释,也可以说是辩证唯物主义应用论。从而补充、完善、丰富与发展了原来的理论,更加突出了理论的实践价值,其应用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一是矛盾新论。对矛盾理论创新的要求来自时代的变化,在作者看来,传统的矛盾理论是革命的斗争理论,在阶级斗争激烈的历史时期,对于指导实践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现今世界的主题已是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上,互利双赢、合作共存已成为主导潮流;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亟待完成的任务。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单纯讲对立斗争已不能指导实践的进行,因此要对矛盾理论进行创新。根据这种认识,作者将差异与矛盾做了分离,提出了隐性矛盾与显性矛盾的新概念,认为在相对静止阶段“差异”主导事物的运动,事物处于隐性矛盾时期;在质变的显著变化阶段,“矛盾”主导事物的运动,事物处于显性矛盾的时期。据此提出了差异统一规律,认为差异统一规律与对立统一规律结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说明运动的发展与周期。二是位置论。狭义的位置概念是事物所在或所占的空间。而哲学上的广义位置是指客观事物和人类的思维观念所占有的重要程度。位置理论在《辩证唯物主义新论》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创新都与位置理论有着密切关系。在作者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应是“位置”概念,它反映着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物质统一于位置,实践落实于位置,实践的目的是为了争取位置,不同的位置是矛盾的基础,争取位置产生矛盾,是发展的动力。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与国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清位置、找准位置。作者由此来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认清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殊位置的结果。而科学发展观首先确定了时代位置和经济发展程度的位置,这样才能避免发展的错位现象,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同时位置理论可以解释发展中的定位、错位、坚守位置、争取位置等诸多问题。奔向远大的宏伟目标是争取位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坚守位置,发生腐败是错位,确定基础和出发点是定位,实事求是是使事物回归原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明辨事物的特殊位置等。三是辩证法新论。对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做了评说,指出“不足”和“缺欠”,对每一规律都进行了创新的诠释。将对立统一规律细化为两个对立阶段和两个统一阶段,形成四个阶段的运动状态和运动周期;将质量互变规律的量变——质变——新的量变诠释为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四个阶段,并形成完整的事物运动周期;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诠释为肯定——否定——否定之肯定——否定之否定四个阶段形成完整的事物运动周期。如此将三个规律统一于事物运动周期,使每一个规律都能从头至尾地诠释事物的完整运动,三个规律也能同时诠释一个事物的完整运动。根据思辨与实证的原则,根据位置论的思想,作者提出了位置辩证法,它“超越了人群的限制,超越了时间、空间、观念与传统的限制,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的超越。”使辩证法更加体现其精髓。在新诠释三大规律的基础上,作者又诠释了对应的差异统一规律,位量同变规律,肯定之肯定规律,并发展出整个辩证唯物主义新论的体系。四是整体理论。作者通过整体新论力图建立中西合璧的哲学,既包括中国现代思想与西方哲学的结合,也包括中国古代思想与西方哲学的结合。在作者看来,对立统一理论是偏重斗争的理论,体现的是西方哲学向外扩张、进取的思维方式,它只主导事物运动周期的矛盾阶段。而差异统一理论是偏重和谐的理论,体现的是中国哲学偏重安定和保守以及不争及大同的思维理念,主导运动周期的差异阶段,二者的结合形成覆盖运动全过程的理论,既体现了事物运动的整体联系,又体现了把中西文化结合起来思考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按照这种认识,作者创立了阶段运动规律、阶段理论指导规律、运动周期规律等理论,从矛盾产生机理、发展、激化、消除等方面论述了整体运动的理论。这一理论包含整体形态、整体运动、整体思维、整体原则等多种内涵:差异与矛盾是不同的形态,构成分歧的整体形态;差异统一与对立统一构成运动的整体形态;分歧与统一构成存在的整体,正因事物是整体的存在,所以要全面认识事物就必须进行整体思维。而整体原则包括了整体行为原则、整体思维原则和整体发展原则等。为了说明这种整体性,作者又提出了事物运动的止变、速变等六个规律作为整体演变规律:矛盾增生、收敛等六个规律作为整体循环规律,以此来充实整体性理论。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新论》一书,以矛盾新论、位置论、辩证法新论和整体新论为核心内容,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创见和新思想,力图依据新时代的特征与新情况对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作出新阐释,其特点是理论体系新颖、内容充实具体、结合实际突出、应用路径清晰。但是有些问题如矛盾新论等分析还不够全面,对原来理论的不适应性分析还不够深入,一些论断还不够完整,一些创立的理论层次、阶段等又显得繁琐等,但作者热爱哲学、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精神是极其可贵的。他立足于实践,紧密结合现实来说明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是理论生命力的源泉,也是作者创作的动力。正如作者所说“本书的完成,经过六年多的写作,经过二十多年的思考,在我面前是不可预测的鸿沟,跳过去就是我的胜利,也是国家的胜利;我用战争时期为国贡献的精神进行一个人的战争,我的心里是满足的,我为国家奋斗过,我为民族的繁荣兴旺增加了一次可能。愿为此付出我的全部。”这是多么可贵的奉献和追求精神。为此,我也写出我读后的真实感受,与大家共享。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原副校长、教授,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崔家善〕

著作评介

猜你喜欢
新论辩证唯物主义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东汉郊祀新论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马克思“世界观”的新突破
新论速览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新论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