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解题策略的培养

2015-01-29 19:06汪涛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解题策略培养小学数学

汪涛

[摘 要]用不同的路径解决问题,是衡量思维水平的重要标尺。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一题多读、一题多用、一题多化、一题多编、一题多补等形式的训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题策略 培养 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45

数学是一门有着严密理论系统和科学方法的学科,知识之间纵横交错,蕴含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数学课堂中,适时渗透一题多读、一题多用、一题多化、一题多编、一题多补、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解题策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而且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一题多读

算式,是从具体的数学语言所表达的数量关系中抽象出的符号表达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抽象出符号表达式,逆向还原为具体的数学语言。这样既有利于显露特定算式的内涵和外延的属性,又有利于学生沟通四则运算内在和外在的联系,架设连接符号算式与数学语言的桥梁。如算式35÷5,教师可启发学生从基本的读法(顺读和逆读)、除法的意义(包含和等分)、乘除的互逆(倍数和因数)、除法的引申(连加和连减)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一题多读。如:(1)35除以5的商是多少?(2)5除35的商是多少?(3)把3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4)35里面包含有多少个5?(5)35是5的多少倍?(6)5的多少倍是35?(7)什么数的5倍是35?(8)5乘多少得35……

二、一题多用

用不同的路径解决问题,往往是衡量思维水平的重要标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用新学的知识解决课本的习题,这样既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展现数学的魅力,又拓展了学生求解的路径。例如,计算7+9,有以下方法:(1)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用“拆数凑十”解,即“把7拆成1和6,1和9凑成10,10加6等于16”“把9拆成3和6,3和7凑成10,10加6等于16”;(2)学习9的乘法口诀后,可“化异为同”,即“把7添2看作9,9乘2得18,18减去多加的2等于16”“把9减2看作7,7乘2得14,14加上多减的2等于16”;(3)学习平均数后,可用“移多补少”法解,即“从多的9中移出1补给少的7,得到7和9的平均数8,8乘2得16”;(4)认识算盘后,可拨珠盘算,即“七上七,九退一进一,结果得16”;(5)学习用“正”字统计数据后,可用“凑五加剩”算,即“7比5多2,9比5多4,5乘2得10,10加2再加4等于16”……这样一题多用,旧题新用,丰富了解题的路径。

三、一题多化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解题策略培养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解题策略实践应用研究
论高中数学的解题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