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背景下产业投资环境实证分析

2015-01-29 16:51:07韦春丽
2014年36期
关键词:实证分析新常态

作者简介:韦春丽(1988.12-),女,壮族,广西河池,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产业经济学。

摘要: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是中西部唯一一家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区。新常态背景下,外部投资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本研究构建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其产业投资环境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新常态;科技产业园;产业投资环境;实证分析

新常态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主流特征;我国已进入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政策变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背景下,产业投资环境也发生巨大变化。产业投资环境是影响科技产业园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发展概况

1、海峡两岸科技开发园的发展历程

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于1992年成立,1998年经国台办和科技部批准正式成为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园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西南侧,控制面积45平方公里,包括核心产业区、科教产业区、中央商务区、总部办公区、配套产业区、柳河信息产业园、天府高新技术孵化园、金马西湖旅游休闲区等功能区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园区初步形成了以电子机械、食品饮料、生物制药、印务包装等为代表的四大主导产业。

2、海峡两岸科技开发园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海峡两岸科技园已引进各类项目700余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家,亚洲同行业最大企业8家,中国驰名商标企业22家,中国名牌产品企业28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投资5亿元以上企业25家,投资上亿元企业逾百家。代表企业包括中立数据、品胜电子、科伦药业、科创药业、统一、康师傅、哇哈哈、青岛啤酒、中粮包装等。

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小,生产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服务业产值较低,生产服务业营业总收入为285252万元;生活性服务营业收入为167159万元。科技园二三产产业结构比例为89.3:10.7。

二、园区产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评价指标选取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与双重评估法,选取政治环境、产业发展环境、法律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文化环境等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64个三级指标构建产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之所以要这样选择是因为仅取一级指标来评估,显得过于笼统;仅取二三级指标评估,要素间显得毫无关联,也会导致结论的偏误。因此只有采取多层次的因素统计分析,才能达到既准确分析下层因素、又能宏观概括总结产業投资环境的目的。

2、数据来源说明

在选取指标后,对于其中一些无法得到确切数据或无法简单的用数值衡量的指标,本研究以咨询表形式向专家学者、园区管理委员会以及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咨询,对第四层指标总共86项指标元素对上层元素的重要性给予评分;由高至低评级为:8-10优,6-8良,3-6中,0-3差。

3、体系的构建

经过专家在判断矩阵上的打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第四层指标的评分求得平均值后作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分值,剩余指标通过查询《四川2014年统计年鉴》及《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发展规划》等相关数据,并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14》进行处理后最终得到以下体系:

三、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了层次分析法确立各个指标权重,并进行了各层指标以及总的判断一致性检验,得出以下模型:

Qi=∑ni=1Wifi(i=1,2,3,4,5)

其中Wi为第四层指标中的i个指标的得分,fi为第i个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将体系数据代入上述公式中计算得到:

Qi=∑ni=1Wifi(i=1,2,3,4,5)

=0839332+2353309 +0798768+1206729+0540433≈574

从计算结果来看,成都市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的产业投资环境处于中上水平。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得分相对较高,折合成10分的评价等级标准后得分分别为6.45、5.34、6.76,但受制于权重较低,因此最终得分都没有超过0.8;基础设施对指标的权重较大,占到0.18,折合成10分的标准后得分为6.70,说明园区基础设施良好;在产业发展环境中,经济发展水平、产出指标、经济效益和固定资产投资得分均较高,折合成10的标准后得分为6.52、6.3、5.75和5.69,然而产业配套指标得分3.34,说明园区产业配套不足,产业发展潜力指标也受制于金融支持率而偏低。

四、产业投资环境发展对策及建议

综上,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的产业投资环境评价体系中,虽然产业基础好,政府支持力度大,科研优势明显;但是产业层次不高,产出水平低,资源相对紧缺,产业布局凌乱,商业商务配套欠缺,服务业发展不足。因此,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应充分把握好宏观环境、利好政策和区域发展带来的机会,加速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统筹资源整合,优化功能配置,加快园区产业的提升发展,实现园区产业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永杰,柴博.对企业集中战略分析工具应用的比较研究[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12月第13卷第4期.

[2]田江海.投资体制改革30年[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51期.

[3]温江科技产业开发园管委会.成都温江科技产业新城发展战略规划——多规合一[R].成都温江科技产业新城发展战略规划,2013(09).

猜你喜欢
实证分析新常态
安徽省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电子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23:37:20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8:15:42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7:41:44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