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枝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由此拉开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基础教育的课程管理目标一改往日过于集中的状况,开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逐渐朝着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方向发展。十多年来,许多地区在新课程改革方面做出了许多尝试。这不仅使我国各地的基础教育向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方法也得到了施展,而且新课改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习得的方法与能力的提升。校本操作为体育校本课程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现并发展的。长期以来,有关校本操的研究相对滞后,笔者不揣浅陋,尝试对校本操的特征及功能进行探讨,希望能得到方家指点。
“校本操”是在校本课程出现以后,一些学校根据自身特点所编制的运动操。有人称之为“自编操”“校本操”,还有人根据所编排运动操的特点称之为“跳绳操”“篮球操”“足球操”等等。笔者认为,称为“校本操”更具有广泛意义,它囊括了很多具有特性特点的运动操。校本操作为校本课程的一种形式,是以学校为主体,通过师生努力共同创编的一种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有别于全国统一或推广实行的健身操。 事实上,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民主化运动就为校本课程的发展与开发提供了环境,一些国家在多方努力下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如澳大利亚政府还于1975年建立了课程开发中心(CDC);日本开始对传统的课程进行发展,并对一些课程进行压缩或替换为特色课程,开设了戏剧、摄影、旅游、技术、传统表演、传统音乐、茶道等融入“日本文化”或国际元素的课程。相比之下,我国的校本课程则相对较晚,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确保基础教育达到国家规定的“共同标准”和“统一质量”的前提基础上,才开始试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课程决策的部分权利开始逐步下放到地方与学校。尤其是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以及200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对学校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以及这些课程所占用课时进行了规定,为我国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政策理论依据。
与此同时,我国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也成了近年来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其成果也逐渐增多。然而这些成果研究的侧重点并不均衡,大多研究倾向于所谓的“主课”,而对体育课程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一些中小学学校的体育课程正在把极具地域性、传统性、个性化的元素融入体育教学中。这些体育课程的开展极大地充实并丰富了体育课程内容,对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带来了挑战,在社会上以及学术界也引起了不少争论。笔者认为,以上研究无疑有利于体育课程的良性发展。
校本操取决于其作为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和社会需要,并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发展、知识积累和人类需要层次的提高而不断完善,特别是近年来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兴起,人们对学校体育的认识不断提高。校本操作为学校体育运动的一种形式,具有普通学校体育功能的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功能。
校本操的功能不但体现在其强身健体的生物学作用上;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深入,体育的精神、文化价值这些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从宏观上看,校本操作为一项运动项目,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首要目的,而校本操作为学校体育锻炼的一个项目同样具有健身强体的功效。校本操的健身功能与其他运动项目一样,具有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机能等作用。
身体素质教育是校本操的又一功能。由于校本操的形式具有地方性、新颖性、民族性等特点,校本操把身体素质教育与当地民族文化、民俗娱乐乃至新潮的运动方式结合在一起。它能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本民族优秀文化与民俗及建设家乡的乡土情结等功能,因此可以说,校本操这种把健身与教育结合在一起的功能使得其不但具有实用功能,还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校本操所具有的娱乐功能,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校本操本身所特有的魅力;二是学生在参加其活动中所获得的乐趣。校本操在编排与发展中,已经将民族性、地方性乃至时尚性运动元素融入到其活动中,学生在了解本地人文、民俗等知识和娱乐自我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
在一些尤其是以集体形式开展的校本操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了任务。这些活动能够增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增加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也有助于他们在成长道路上建立集体意识、合作意识。
校本操的功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的,同时其功能的实现也是有条件的,不是自然实现的。例如校本操的娱乐性功能,是建立在校本操科学创编以及科学锻炼和训练的基础上的,从属于强身健体与教育功能的,而非毫无约束的娱乐化功能。
表1 校园集体舞、广播体操与校本操三者之间比较
校本操作为地方课程的一种形式,具有地方课程资源的基本特征:资源的广泛性与选择相对自由、课程目标的针对性与课程的实践性。但自编校本操的特点更为明显地体现在“自编”上。毫不夸张地说,创新校园体育运动形式始终贯穿于校本操的整个过程。同时,由于校本操是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其校园体操的创作不但需要学校领导有改革的魄力,更需要创作教师的智慧,同时也离不开学生的配合与反馈。这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校园体操创作与发展的生态链。笔者认为校本操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的老师、学生、校长、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各界人士构成了校本操创作开发的主体。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运动形式,哪种运动形式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创作主体最有发言权。在开发过程中,只有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征得他们的配合,校本操才能得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也只有学生能够积极配合并能在一段时间后,该项运动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校本操的课程资源开发充分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资源的开放性还表现在:资源与地方文化的结合、资源与流行时尚的对接等多个方面。可以说,这种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并尽可能地利用与开发有益于体育教育活动的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必将使校本操的发展更具特色。
校本操的开发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因此在课程开发上,无论是选用、改编或新编课程,不一定要求大求新,而应该要求立足本校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有些运动形式在开展过程中不适应的项目可以适当删减,要充分体现出从学生的健康出发,不拘一格。由于校本操开展是对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因此它在教学实践中必将展现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当然,校本操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展也并非排斥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学校在创造性地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 的同时,应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以教师为主体,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出的多样性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校本操作为校本课程的一种形式,它的出现与发展是在学校课程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完善的。它在发展过程中不但体现着学校、教师、学生等参与者的智慧,还需要他们的配合才能得以顺利开展。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必然会出现科学性、规范性乃至适应性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它的发展一开始就摆脱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大一统”与“一刀切”的局面,是体育教学走向民主化、多元化、体育教育资源开放化的勇敢尝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386.htm.
[2] 胡柏玲.浅论校本课程研发的践行价值与实施方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4):3~4.
[3] 慈鑫.体育项目“进校热”背后的误区[N].中国青年报,2012-0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