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2015-01-29 02:31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年10期
关键词:资产企业

程 蓉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程 蓉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关于资产减值的问题一直受到多方面的关注,也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在资产减值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此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对策

一、资产减值概述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如果资产在企业经营中不能产生经济收益或产生的效益低于预期的时候,就可能发生减值的现象。资产减值对相关信息的质量要求很高,一旦资产发生减值现象,就应该及时反映相应情况,并将差额计入到资产损失,在利润表中加以反映。对于资产减值的会计核算,主要包括确认、计量以及披露三个过程,文章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二、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资产减值的确定具有随意性

新的会计准则只是指出当出现减值现象的时候进行减值测试,但是对于减值现象的阐述没有指定明确的数据比例。同时在可收回金额方面,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但是这需要有发达的资本市场作为依托,在这方面我国还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对于公允价值很难准确的进行计量。而且对于资产减值的确认,还需要涉及到现金流量现值的计算,这就要对资产在未来可能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使用年限以及折现率进行估算,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再者,很多企业的资产并不是单独运作的,只有组合起来使用才能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在新准则中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但是在具体的标准制定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而且在计提跌价准备的时候,是按照单个项目还是按照资产组,企业可以自主选择。以上情况使得企业在实务中涉及到资产减值事项的时候,处理起来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计提减值准则的金额和比例的时候,可能每年度都会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此一来,企业在减值计提和转回方面的合理性,就值得商榷了。

(二)利用资产减值来调节利润水平

资产减值作为当期损益项目,是影响企业利润的一项重要因素。在我国市场,上市身份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项重要“资产”,很多非上市企业往往会借助上市公司这个身份“借壳上市”,以节约上市成本。所以,很多上市公司很看重这个身份。而《公司法》对上市公司在经营方面具有严格的限制,如果连续三年经营都发生亏损的话,就会面临退市的风险。为了保住这一珍贵的外壳,利用资产减值来扭亏为盈,对于企业来说不失为一个重要工具。比如某上市公司,在2010年和2011年都出现了经营亏损,而且2011年的亏损更是进一步扩大。根据规定,如果企业在2012继续出现经营亏损的话,就会面临被退市的风险。而该公司却于2011年,在公司产品市场价格有小幅上升的情况下,依然计提了巨额的存货跌价准备。在2012年又转回了这部分跌价准备,正是这一做法使得企业在当年盈利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三)减值的信息披露不充分

关于资产减值在会计方面如何操作,我国对此进行了相关政策,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如预期那样理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外部监管不到位。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为例,只有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才能对外发表。然而,由于该行业竞争激烈,操作不规范,很多事务所往往为了争取更多客户降低审计费用,导致对很多项目不能进行审计。而在资产减值的认定上,由于涉及到大量的职业判断,所以对于审计的要求水平也就越高。所以,降低审计费用,往往会导致注册会计师对资产减值不能有效的实施审计程序,权威性自然也就不足。虽然新准则明确规定了在附注中应该将相关信息详细加以披露,并说明减值原因。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很多企业仅仅就减值金额的计提和转回进行了披露,但是对于可收回金额是如何确定的以及折现率选择的标准、减值原因甚少涉及,使得外部对于公司资产的价值无法真正了解。

三、改进资产减值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会计准则及相关市场机制

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具有极大的复杂性,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主观判定。所以,对于这方面的相关准则制定自然也就不能一步到位,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完善这方面的工作。至于如何改善会计准则,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对减值的比例进行限制。目前,很多企业在资产减值的确认方面,还是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对此,可以对减值金额占资产净值的比例设定一个限额,以防止企业不合理的计提大额减值准备。但是,这一措施却不利于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所以对于这一措施还应该在通过充分的调研并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再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其次,还应该改进减值转回的相关规定。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资产都可以作为调节盈余水平的工具,而长期资产的减值转回有利于真实反映资产的价值。所以,对于减值的转回,准则不能够简单的用“一刀切”的模式来解决,也可以对减值的转回设定一个上限,防止一次性的大额转回行为。同时对于公允价值的获取,需要一个从成熟活跃的市场环境,若缺乏这一条件,也就无法获取足够的信息。所以,还应该完善相关市场机制:一是完善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商品市场以及金融市场,并定期的将各类商品的价格信息及时公布,以作为资产减值的参考。二是加强市场的信息化建设,以保证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和公允价值相关的信息,以增加企业资产信息的透明度,以使得资产减值的确定更加可靠。

(二)改进市场评价体系

很多上市公司之所以会利用资产减值作为操纵利润的工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市场针对企业的评价单纯的以净利润作为考核指标。此外,我国的股份制是在政府的推动下进行的,所以国家对于上市公司的审核还是比较严格的,对于申请者的经营状况、资产水平和盈利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上市公司身份的稀缺性。所以,在上述两个因素的影响之下,企业为了保住这个稀有身份,自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操纵利润以达到相关指标的要求,其中当然就包括利用资产减值。所以,为了克服这一不足,证券监管机构还需改进现有的业绩评价机制,建立多方位、多层系的评价体系。首先,增加考核指标体系的多样化。除了净利润之外,还应该将其他财务指标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比如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以及资本结构等。同时还可以考虑各种非财务指标,比如市场占有率、发展前景以及行业的竞争程度等情况纳入到评价指标中,形成综合性的考核指标体系,以降低净利润在体系中的比重。其次,提高净利润的“纯度”。企业的净利润,会将非经常损益也计算在内。一般而言,这类损益,缺乏一定的连续性,并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盈利水平。将这种损益从考核指标中剔除出来,方可能更好的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而资产减值作为典型的非经营性损失,将其剔除出来,可以降低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动机。最后,将净利润和现金流量相结合。相对于净利润,现金流量反映的是企业的资金流动能力,管理层很难对其进行操控。所以,减值的转回过程虽然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是过程中并没有产生任何现金,现金流量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将现金流量和净利润综合起来考虑,能够更好的认清企业利润的本质。

(三)加强外部监督力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资产减值的计提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且由于对当期利润影响较大,造成很多企业在计提的时候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而一般投资者由于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所以对于资产减值无法形成正确的认识,这就需要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能力来判断资产减值计提的合理性。为此,还应该完善外部监督制度,加强对资产减值准备的独立审计建设,同时还应该针对企业资产的减值情况,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同时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完善注册会计师的轮换制度,以保证在审计过程中保持足够的独立性,从而达到从外部降低企业滥用资产减值行为的发生。此外,还应该从内部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由于所有者并无权经营管理公司,和管理层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无法对管理层的行为进行足够的监督,给其使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提供机会,健全的治理结构可以有效的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至于如何完善治理结构,则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加强相关的内部控制。首先完善不相容职责分离制度,资产减值涉及到减值的测算、审计以及审批等环节,这些环节和职责要由不同的人员担任,不得兼任;其次,规范授权机制,完善相关的审批制度,包括一般审批和特殊审批制度。一般审批主要是针对日常资产减值活动,涉及金额较小,减值的金额所占资产比例也较小。而对于较大金额或者关联交易,则交由更高管理级别进行审核或进行集体审核;最后,健全相关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以有效防止操纵利润行为的发生。二是建立合理经理层激励机制。将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管理层的个人利益结合起来,防止其短视行为的发生。同时,改变仅仅以营利指标为主的考核制度,将相关非财务指标也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建立综合性的激励机制,降低管理层利用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动机。

四、小结

资产减值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在整个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都需要涉及到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就给其在实际应用和监管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我国在资产减值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计提较为随意,缺乏公允价值应用的环境以及信息披露不完整等。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相关理论的完善,市场机制的健全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

[1]李姝,黄雯.长期资产减值、盈余管理与价值相关性——基于新会计准则变化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1(10).

[2]杨丹,王宁,叶建明.会计稳健性与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基于资产减值角度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11(03).

(作者单位:天津津投租赁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资产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全国国有企业资产主要项目构成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