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任:衡量社会凝聚的重要指标
石海波1,郭明2
(1.黑龙江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80; 2.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公安情报系,沈阳 110035)
[摘要]社会凝聚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团结与否的重要体现,是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享有共同认同感和信任感的综合反映。这其中,社会信任是其他价值和规范的基础,是社会凝聚力的核心。转型期社会信任模式分为传统的人际信任模式和普遍的制度型社会信任模式,两种信任模式均是衡量社会凝聚的重要指标。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普遍的制度型社会信任模式的欠缺会影响社会凝聚的发展,所以应积极发挥社会团体组织的中介作用,建立有利于社会凝聚发展的社会信任。
[关键词]人际信任模式 ; 制度型信任模式 ; 社会凝聚
[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5)02-0000-04
[收稿日期]2015-09-10
[作者简介]刘晓杰(197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硕士,从事教育管理、旅游管理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我们也迎来了风险社会,新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面对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房价的飞涨、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出、网络事件的层出不穷、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社会认同危机的出现,人与人交往的基本信任程度越来越低,人与人交往的网络和频率出现分化,人们的政治组织等活动参与越来越少,人们的安全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上述指标综合反映了社会凝聚的重要性,而社会凝聚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团结与否的重要体现,是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享有共同认同感和信任感的综合反映,其中信任是其他价值和规范的基础。它在社会网络和社会认同环境中发挥基础作用,是社会凝聚力的核心。在当前背景下,社会信任模式面临巨大转变,即从传统的特殊社会信任向现代的普遍社会信任转变,而社会凝聚也会相应地受到挑战。
二、社会凝聚的相关研究
1.社会凝聚的相关理论及研究
社会凝聚一直都受到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政策决策者的广泛关注。有关社会凝聚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迪尔凯姆。18世纪到19世纪是资本主义社会大转型时期,出现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迪尔凯姆通过研究发现了社会失范的根源,并在其博士论文《社会分工论》中提出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概念,他从社会分工入手,针对社会复杂现象研究社会团结问题。在分工论中他提到考察个人人格与社会团结的关系问题:“为什么个人越自主,他就会越来越依赖社会?为什么在个人不断膨胀的同时,他与社会的联系却越加紧密?”[1]迪尔凯姆所要研究的是社会团结何以可能的问题,他认为在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范围较小,大都是有血缘或地缘关系的,同质性很强,人们很容易团结在一起,迪尔凯姆将这样的社会称为机械团结的社会。这种团结只能是小范围的,不能推广到全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分工的产生,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复杂,依赖性增强,陌生人之间的互动也随之增加,信任感和认同感逐渐成了社会团结和凝聚的向心力,迪尔凯姆把此时的社会称为有机团结。 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方式的社会凝聚的向心力会有不同的社会团结形式,有关团结的论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社会凝聚的代名词[2]。
在迪尔凯姆之后的很多的社会学家也开始研究社会团结,但是对社会团结概念一时很难得到一个普遍的认可,操作起来也很困难。后来就有学者直接把社会团结定义为社会群体的凝聚力,是心理和结构的团结或凝聚。社会凝聚力在欧洲得到了延续和发展,特别是在社会福利在欧洲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发展以后,社会凝聚力作为社会政策研究和社会福利研究的一个重要考核维度越来越受到重视,原因在于社会凝聚力涉及个人、集体、组织、制度和国家之间关系的协调,社会凝聚力强调社会融合、社会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价值[3]。社会凝聚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社会经济的不均衡发展会日益加剧社会整合功能的衰弱,社会中各种矛盾和冲突危害到社会和谐发展;二是强调社会的向心力,强调社会各部分紧密结合和互相适应,通过社会关系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认同感等共同促进整个社会团结和凝聚[4]。
2.社会凝聚的发展与应用
随着欧洲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快速发展,欧洲社会凝聚力的研究也逐渐转向社会实践层面,这主要体现在欧洲社会政策的制定上。1957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签署的《罗马条约》中提出社会凝聚的理念, 其后《欧洲共同体条约》将社会凝聚力作为章程的核心理念加以明确阐述[5]。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欧盟学者提出了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新概念“社会质量”,1997年又通过了欧洲《社会质量阿姆斯特丹宣言》。截至目前,社会质量有了统一的概念:“社会质量是指人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其共同体的社会与经济生活”*张海东,《社会质量:社会发展研究的新视野》,《光明日报》,2010。社会质量概念内在包含四个条件性因素:一是社会经济保障;二是社会凝聚;三是社会包容;四是社会赋权。上述四个条件性因素构成社会质量的四个基本维度[6]311。其中社会凝聚力作为社会质量的第二个维度主要是指具有共享价值观和规范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可以通过社会信任、社会规范价值、社会网络和社会认同等要素来反映[7]。其中社会信任是核心概念,主要是通过社会信任的类型、程度以及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的联系来解释这一核心概念。在具体的操作指标上,主要是人们对一些制度和组织以及专家、企业和产品的信任来反映社会中人们的行为规范的价值基础,而这一基础对构建社会生活的模式和社会关系的整合具有重要的作用[6]318。 这之后社会凝聚的研究则开始走向实践层面,即本文使用的社会凝聚概念。
近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的价值观念也跟着变化,并逐渐趋于多样化,严重影响了社会团结和凝聚,为此很多学者纷纷借鉴欧洲的社会质量和社会凝聚力研究中国社会问题。中国的社会凝聚力研究是定位在和谐社会理论框架之内的,它是指与现代社会、经济和生活相适应的一种良性运行的状态[8]。有关社会和谐的研究很多,大多数是从不同角度来论证和谐社会理论的合理性,其中林卡等人从社会凝聚力的角度来解读和谐社会理论,并把社会凝聚力作为和谐社会理论的基础,这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有关信任的研究
信任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按照市民社会和公共生活领域的区分,将信任分为个人信任和社会信任。个人信任指私人或个体的生活领域,更多地体现为情感信任,如情人之间的信任关系,社会信任是指社会生活和交往,体现在制度或组织的社会信任,或是对于陌生人的信任,而人又作为社会人而存在,个人之间的信任也就成为了社会信任,所以信任通常是指社会信任[9]6。
关于信任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最早可以追溯到齐美尔,他认为“没有人们相互间的享有的普遍信任,社会本身将会瓦解”[9]178。这之后很多学者从不同维度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其中最早把社会信任定位在社会资本的研究的是布迪厄,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现实或潜在的集合体,它从集体的角度讲是每个成员可获得信用的“信任状”[10]。真正对社会资本进行理论上的论述的是科尔曼,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与他人互动的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是由社会共享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高低来决定个人利益是否融入集体利益中的,信任就是其中一种很重要的共享价值观[11]。把社会信任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普特南,他通过对意大利南部的考察得出结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社会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是社会资本的体现,它们共同合作起作用[12]。后来,福山直接就把社会资本等同于社会信任,他通过对中国、日本、韩国、意大利、法国、美国六个国家的研究,发现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不仅仅依靠社会制度和法律契约,最重要的是依靠社会成员中的普遍信任程度[13]。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社会信任作为一种价值观,特别是整体意义上的共享价值观,对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有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凝聚的核心。
国内关于信任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较晚,但是近年来受国外的影响,信任在国内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对国外的学者福山等人的回应研究,代表人物李伟民、梁玉成等人;二是关于本土化的研究,主要是探讨信任和中国的人际关系的研究,代表人物是杨中芳、彭泗清等人;三是从对比的角度来研究,张建新等人研究的是北京、香港地区和美国的大学生对亲人的信任程度,还有就是王雪飞等人的中、日、美三国城市居民的一般性信任的研究;四是针对农村居民信任的研究,代表人物胡荣 、林聚任等人;五是从区域上研究信任,对不同地区(上海、天津、武汉、深圳)的居民的信任状况研究,代表人物王绍光、刘欣等人。国内关于社会信任的研究多集中在中国特有的人际关系“差序格局”,即从不同的地区和关系网络来论述社会信任的程度问题。而社会信任对社会秩序和进步的影响是从社会结构的角度论述的,在国内本土化的研究,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研究社会信任,主要体现在社会信任模式的研究:现代社会处在社会转型之中,社会信任模式也逃不出这个大背景,这样社会信任模式的研究就具有了时代性。目前社会信任模式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点:一是关于中国传统社会的信任模式的研究,传统社会的信任模式是以血缘、亲缘为中心,以实用理性为内核的差序结构[14];二是中国农村地区的社会信任模式,研究发现,随着改革的进行和经济的发展,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传统的社会信任模式开始面临挑战,正逐步向以组织参与和道德文化为主的现代的社会信任模式转变[15];三是中国社会信任模式从传统的人际信任向现代的制度信任转变[16]。
从上述社会信任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以人际信任为主的中国传统的社会信任模式有一定的局限,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新的以制度信任为主的普遍的现代的社会信任模式还没有建立,即中国处在一个现代社会信任模式的转型期,两种社会信任模式并存。本文主要从现代社会信任模式入手,研究现代的制度信任。
四、信任模式对社会凝聚力的影响
伯纳德·布朗指出:“传统的社会结构比较简单。家庭是支配一切的社会单位,并以(通过部落、家庭或封建秩序的)面对面关系作为整个社会的特征。”[17]传统社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人们生活在一个较封闭的生活圈子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主要是人际信任,这是一种最基本最简单的信任模式,即人格信任,其实质上是一个以亲而信的社会信任模式[18]。依照传统的社会信任模式来分析现代社会信任模式,仍然具有传统社会信任模式的影子。根据以往的研究,传统的人际信任模式只相信家人,对外人不信任,在中国差序格局的关系社会中这种特殊信任起到了一定的凝聚作用,但是社会凝聚是指共享价值观和规范的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关系,这些关系可以通过社会信任、社会规范和价值、社会网络和社会认同等要素来反映。传统的特殊信任模式没体现共享价值观和规范,而是集中体现了社会网络和社会认同这些要素。
现代化的社会信任模式应是一个制度普遍型的社会信任模式。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普遍的社会信任模式是构建并维系社会共同秩序,可以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整合。现代社会信任是国家民主宪政和法治的伦理基础,是实现平等而自由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必要条件。目前,普遍信任模式的发育过程是依靠外在制度的建立健全来实现和推动的。转型期的这种普遍社会信任的社会信任模式有增强社会凝聚的作用,但是现代社会中的普遍的制度型的社会信任模式还处在初期,并不完善,这对社会凝聚的加强有很大的影响。
从道德规范的角度来看,普遍主义信任是一种道德信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对社会和世界的乐观态度,这种态度倾向会给人更多的信任,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实质是基本价值观的相同,同样会遵守其他的规范行事,没有理由不信任别人,甚至是与陌生人打交道行事。现代的社会制度普遍信任的欠缺,再加上交易中的社会风险和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其他规范的使用。
以人际信任为主导的社会信任模式,对普遍的社会信任的建立和推广有很大的阻碍作用。传统的人际信任是以关系网络的半径为基准的,对外人很难建立信任关系,这种社会信任模式影响着人们对社区、社团或组织的参与以及对其他群体的认同。社会凝聚的形成总是以某种社会团体为载体,社会团体或组织是抽象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的具体的载体,人们通过团体的生活和互动,逐渐学习和接受社会规范和制度,而这需要人们对社会团体或组织的参与。传统的人际关系网络制约着人们对社团或组织的参与,进而影响着社会凝聚力的提升。
卢曼把社会信任看作是一种复杂社会的简化机制,从这个角度讲,高度复杂的现代社会需要一种简化机制,即普遍信任。现阶段中国式的社会信任模式处在转型期,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实现,除了内在的社会价值规范作用外,还需要外在的社会制度和专家系统的推广,更需要社会团体或组织的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1][法] 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1.
[2]张蕾 .全球化视野下的社会凝聚:理论与实践的探索[J].世界民族,2010,(3).
[3]贺春临,周长城.福利概念与生活质量指标——欧洲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和结构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 2002,(1):52.
[4]周健华,李庆瑞.基于社会凝聚的和谐社会建设[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8,(3).
[5]冯兴元.欧盟与德国: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的方法和思路[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70-71.
[6]彭华民.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311,318.
[7]Berman Y & Phillips D. Indicators for Social Cohesion[EB/OL]. European Foundation on Social Quality, 2004[2008-02], http://www. socialquality. org/site/ima/Indicators-June-2004.
[8]王威海 .由“社会团结”看“和谐社会”——一种关于“和谐社会”的社会学解读[J].学习与实践, 2006,(10).
[9]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10]张文宏.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3,(4).
[11][美]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12][美]罗伯特· 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3][美]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14]季建霞,金雪飞.中国传统社会的信任模式探讨[J].创新,2010,(31).
[15]陈鹏程,黄景强.转型期的中国农村信任模式重构[J].甘肃科技纵横,2009,(1).
[16]马俊峰,白春阳.社会信任模式的历史变迁[J].社会学研究,2005,(2).
[17][美]西里尔·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杨豫,陈祖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8]白春阳.传统社会人格信任及其局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8,(1).
〔责任编辑:徐雪野〕
基金成果传播
[基金项目]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下高职新型高端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TYEPT201454);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高职院校会展专业实践课课程改革探索”(TYEPT20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