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015-01-29 23:40董志铭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共产党

董志铭,王 能

(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北京100091)

邓小平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董志铭,王能

(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北京100091)

摘要:邓小平的名字是与党的基本路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主张改革试验,初步奠定了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推动党和国家工作重心战略转移,提出并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大胆选拔任用拥护和支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干部,保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落实;明确三个有利于根本评价标准,为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指明了方向。传承邓小平这些思想,必须正确判断国内外形势,增强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的信心和决心;必须把拥护和落实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德才兼备的重要标准和内容;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地开展反倾向斗争;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关键词:邓小平;共产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内容,从酝酿提出到形成确立,都倾注了邓小平的大量心血。

一、主张“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试验,初步奠定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邓小平党的基本路线思想,可以追溯到1975年。这一年,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和中共中央日常工作,根据毛泽东关于学习理论、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三项指示”,大刀阔斧地进行各条战线的整顿,实际上形成了与“文化大革命”尖锐对立的指导方针,因而成为后来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先导,初步奠定了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一)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是邓小平1975年实行全面整顿的指导思想和根本目标,旨在解决“批林批孔”运动造成的思想混乱和工农业生产严重下降问题。1974年10月中旬,李先念、纪登奎、华国锋3人联名报送一份《关于当前经济情况的简要报告》,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鉴于国民经济面临的严峻形势,又加之四届全国人大召开在即,毛泽东认为解决经济问题迫在眉睫。很快,他在一次会见外宾后的谈话中就提出:“把国民经济搞上去。”[1](P410)1975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批转一九七五年国民经济计划的通知》,第一次引用了毛泽东这一指示。3月,邓小平在中共省、市、自治区委员会主管工业的书记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毛泽东的指示作了进一步发挥,将其提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指出:现在有个大局,全党要多讲。大局就是到二十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全党全国都要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他还尖锐地批评说:“听说现在有的同志只敢抓革命,不敢抓生产,说什么‘抓革命保险,抓生产危险’。这是大错特错的。”[2](P4)同年7月,邓小平又在对中央读书班学员的讲话中提出把毛泽东的“三项指示”作为“工作的纲”,强调“特别是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2](P12)这实际上是对“文化大革命”关于“以阶级斗争为纲”极左路线的否定,其本质是对八大路线的恢复和重申,标志着特殊历史条件下对党的基本路线宝贵探索。

(二)为发展生产力排除障碍:“现在闹派性已经严重地妨害我们的大局”,“要从大局出发,解决问题不能拖”

强调四化建设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首先需要把“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局面扭转过来,全面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为此,邓小平明确提出全国各方面都要进行整顿的任务,强调“要从大局出发,解决问题不能拖”。于是就有了全面整顿这场“改革的试验”。以钢铁工业整顿为例,采取的两项措施都与解决派性问题有关,一个是建立坚强的领导班子,改变原来软、懒、散的问题;一个是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而且要严格执行。1975年8月,邓小平在国务院讨论国家计委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时提出,要整顿企业的管理秩序,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减少浪费,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建立责任制。指出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尤其是要争取多出口东西换回高、精、尖的技术和设备,加速工业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2](P29)根据邓小平的意见,由国家计委补充、修改和定稿的《工业二十条》中,进一步强调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极端重要性,并提出要向外国学习。邓小平还注重走群众路线,要求把关心群众生活放在首位,向人民群众宣传全面整顿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注意汲取群众的智慧,促进整顿工作的进展。邓小平关于克服派性、加强生产、恢复秩序、改善群众生活等重要思想,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来源。

(三)全面整顿取得显著成效:“全国的形势是好一点,还是坏一点,实践可以证明”

全面整顿加强了党的领导,遏制了派性斗争,稳定了社会秩序,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据统计,1975年工农业总产值4467亿元,比74年增长11.9%,其中工业比上年增长15.1%,农业比上年增长4.6%。全年财政收入达到815.6亿元,比上年增长4.1%。通过整顿,使这一年的经济形势成为“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最好的一年。

全面整顿赢得了党心、军心、民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使全国人民看到了希望。病危的周恩来最后走进手术室之前用力与邓小平握手,并近乎喊出的那句话,可以看成是对全面整顿取得成效的高度评价。正是全面整顿和“文化大革命”的鲜明对比,唤醒了人们的良知。1976 年4月,悼念周恩来、拥护邓小平、反对“左”倾错误的群众革命运动爆发,人民群众喊着“四个现代化”的口号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这些是1977年邓小平复出的重要伏笔,为党的基本路线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二、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提出实行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两个基本点,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论框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邓小平1977年的复出及其后来10年的探索和实践,是党的基本路线形成时期。主要是在判断一段时间内世界大战不会爆发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1975年全面整顿的经验。包括:提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把经济搞上去;并努力探索和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路线。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了党的基本路线,表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提出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初,党内外思想还比较僵化,甚至还流行“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两个凡是”导致当时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两个问题——“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和1976年“天安门事件”的定性问题无法解决。邓小平虽然尚未恢复工作,但他时刻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1977年4月10日,他以革命家、政治家的敏锐性和责任感给党中央写信,提出要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其实质就是反对“两个凡是”。同年7月,他恢复领导职务后首次讲话就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强调了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这成为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思想基础。1978年4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引发了真理标准大讨论,从理论上对“两个凡是”形成了冲击。邓小平明确表示赞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仅在1978年下半年,他就先后8次发表谈话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提法。邓小平领导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思想路线的恢复和重新确立。

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三省视察时第一次提出了“解放思想”的命题。要尽快突破僵化的思想,迅速而坚决地停止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揭批“四人帮”运动,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2](P143)强调,民主是解放思想的前提,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这篇文章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恢复,从而为纠正党的错误路线、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开辟了道路。

(二)强调加紧现代化建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的政治路线就是搞四个现代化”

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恢复,加紧现代化建设、实现工作重心转移的任务很快提到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1978年2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到本世纪末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十年规划和二十三年设想。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提出:“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党的工作重点、工作作风都应该有相应的转变。”[3](P112)9月,从朝鲜访问回国,视察东北三省以及唐山、天津等地同各地党政军负责同志的谈话,中心内容之一就是要迅速坚决地结束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揭批“四人帮”运动,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11月10日至12月15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作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预备会,一开始并没有“从1979年1月起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个议题,而且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努力下,这个议题被作为中心议题进行讨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运用解放思想这个武器,实事求是地结合当时我国的国情,重新恢复了“八大”对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判断,认为当时我国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无法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当时的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决定坚决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邓小平认为,加紧现代化建设是解决中国所面临的问题的关键和前提条件,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然选择。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要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必须毫不动摇地贯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条政治路线。正如1987年4月26日他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什特劳加尔时指出的那样:“考虑的第一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力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我们整个工作的重点转到建设四个现代化上来。”[4](P224)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使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这就从实践上解决了党的基本路线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党和国家事业由此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三)抓住两个基本点:改革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1975年,邓小平在实施全面整顿时就有了改革开放思想的萌芽,新时期进一步指出,无论从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经验看,还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看,要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邓小平以一个改革家的战略眼光支持农民搞包产到户的实践活动。他坚决支持万里在安徽公开推行包产到户,1980年5月31日,明确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这打破一些人的思想僵化和畏惧心理,推动了农村改革的发展。1982年底,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这两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占全国农村生产队总数的78%以上。农业改革促进了工商企业的改革,通过放权、让利、大中型企业承包等改革方式,工商企业经营效益明显提高,1987年全国利税比1986年增加118亿元。在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同时,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提出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并对改革的必要性、方向、方针和政策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这是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1986年,他具体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一是党政分开,二是权力下放,三是精简机构。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我国进行了全方位、系统化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开放也是改革,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结果,我国的国情决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对外开放。在1978年邓小平就提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他分析世界形势,在考察鞍山市时说:“有了今天这样的、比过去好得多的国际条件,使我们能够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吸收他们的资金。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所没有的条件。”[2](P129)1979年1月17日,邓小平约见荣毅仁、胡厥文、胡子昂、周叔弢、古耕虞,谈到利用外资的问题,可以采取“补偿贸易”的方法或者搞“合营”。4月,中央工作会议讨论了调整国民经济等问题,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8字方针。在会议上,当时担任广东省委主要领导的习仲勋、杨尚昆向中央提议:广东临近港澳,可以发挥这一优势,在对外开放上做点文章。邓小平指出在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搞一个特区。7月15日,中央确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特区。198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中的第一号特区——深圳诞生。邓小平认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他的这一卓有远见的判断,为开放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1984年4月,把开放政策扩大到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对外的和国内的经济技术交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学会组织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两套本领。1985年2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以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环渤海地带被确定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至此,我国在沿海形成了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的对外开放地区。至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经过9年多的改革开放,我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1978年相比,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两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改革从本质上说是改善党的领导,而不是取消党的领导。针对拨乱反正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思潮,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强调在四项基本原则中,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一条。至此,“两个基本点”思想开始形成。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纲:“坚定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根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加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是提出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前提和首要问题,是提出和确立党的基本路线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立足点。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思考、形成和提出做出了主要贡献。1979年的国庆30周年讲话第一次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阶段问题,认为“同已经有三四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较,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5](P76)邓小平对这个重要讲话稿的起草、修改,进行了指导,提出应当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离开这个基础,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措施、办法,就会是不正确的,就会在实践中失败。1980年4月,邓小平在一次会见外宾时指出: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这就进一步认识到准确把握社会发展阶段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和关键。随后,邓小平主持起草和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做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1987年3月,邓小平对《关于草拟十三大报告大纲的设想》做出批示:“这个设计好。”[3](P610)同年8月,他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4](P252)这表明邓小平作为第二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中国社会主义方向方位的认识已经成熟,从而为十三大制订党的基本路线提供了重要根据。

在关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的思考过程中,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施政纲领也逐渐形成和正式提出。1980年1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发表《关于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率先使用了“总路线”的提法。可以说,党的基本路线科学概念已经呼之欲出。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报告正式提出了“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政治基础。

三、坚决排除来自“左”、右两个方面的干扰,大胆选拔任用拥护和支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干部,保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落实

邓小平在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始终注意防止和克服“左”与右两种倾向。始终重视通过组织路线大胆选拔任用拥护和支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干部,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而支持党的基本路线,从而确保党的基本路线得到贯彻落实。

(一)强调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要统一思想:“有‘左’反‘左’,有右反右”

邓小平一贯重视对“左”和右的倾向进行批判,坚持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来统一全党、全国的思想,确保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使党的基本路线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强调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既要打破“左”的习惯思维,又要反对全盘否定毛泽东思想。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作出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决定。邓小平在起草之初就指出,写这个重要文件的目的是为了“使大家的认识一致”。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这个历史决议,对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纠正了当时存在“左”和右的倾向,统一了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顺应了国际国内大势的发展。

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召开期间,邓小平提出要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写入决议。这说明他已经意识到右倾思潮的抬头。鉴于自由化思潮的泛滥、蔓延,1987年1月,邓小平提出要更加强调反对右倾错误。他认为过去对“左”的干扰注意得多,对右的干扰注意不够,这次学潮运动提醒党和国家要开始注重排除右的干扰。1989年在平息动乱之后,邓小平指出:“这次事件的性质,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四个坚持的对立。四个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精神污染,我们不是没有讲,而是缺乏一贯性,没有行动,甚至讲得都很少。”[4](P305)有“左”反“左”、有右反右,是正确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要求。

(二)强调党的基本路线的落实关键是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

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能否拥有一大批坚决拥护和支持党的基本路线的优秀干部,是党的基本路线得以贯彻落实的关键。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的年龄普遍偏大,叶剑英81岁,邓小平74岁,李先念69岁,陈云73岁。因此,邓小平认为解决组织路线问题,最大和最迫切的问题,是选好接班人,而选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问题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战略问题,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为了做好表率,他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六中全会都坚持推荐比自己年轻的同志出任主要领导职务。

邓小平始终把拥护和支持党的基本路线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首要条件。1979年11月,他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的报告就提出了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一是坚决拥护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二是大公无私,严守法纪,坚持党性,根绝派性;三是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心,有胜任工作的业务能力。”[2](P222)他把拥护和支持党的基本路线放在了第一位。1980年8月,邓小平在谈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问题时再次强调:“我们选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备。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2](P326)

邓小平认为,干部选拔要大胆,要不拘一格。要抛弃“论资排辈”的旧观念,要解放思想,要破格提拔人才。要打破过时的“台阶论”,既要“台阶”锻炼,又要把年轻优秀的干部迅速提拔上来。1982年,党的十二大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大会选举出的新的中央委员会保留了邓小平等6位老一辈革命家,还第一次成立了中央顾问委员会,建立了退休制度,顺利实现了新老干部班子的交替。1987年党的十三大,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实行半退,中央政治局常委班子全部由年富力强的同志组成,加快了干部年轻化的步伐。邓小平认为十三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更新了中央领导班子,保证改革开放政策能够连续贯彻下去,并且加快步伐。1989年邓小平辞去军委主席职务。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干部新老交替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各级领导班子以革命化为核心,体现了干部队伍“四化”的原则,使整个干部体系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三)找到贯彻基本路线的力量源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邓小平认为,中国共产党就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路线,必然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但是基本路线仅停留在理论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实绩取信于民。而且,党的基本路线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够切实得到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实行了转移,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现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践证明,这条基本路线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此,邓小平在1984年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要向世界说明,我们现在制定的这些方针、政策、战略,谁也变不了。为什么?因为实践证明现在的政策是正确的,是行之有效的。人民生活确实好起来了,国家兴旺发达起来了,国际声誉高起来了,这是最大的事情。改变现在的政策,国家要受损失,人民不会赞成,首先是八亿农民不会赞成。”[4](P83)他强调,人民的生活富裕了,政治上又能当家作主,其积极性、创造力就能充分调动起来,为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落实保驾护航。

四、做出基本路线一百年动摇不得的政治交待,明确“三个有利于”根本评价标准,为更加坚定自觉地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指明方向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考验,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明确提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从而打消了姓“资”姓“社”的顾虑,澄清了人们关于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模糊认识,为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

(一)指出国家稳定发展的保证:“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

1989年我国发生政治风波,1991年苏联解体、东欧易帜,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社会主义失败论”甚嚣尘上。受此影响,一部分干部和群众感到迷茫,甚至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有的认为应该搞资产阶级自由化,走资本主义道路,完全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成就;还有一些人认为应该坚持“以阶级斗争为中心”,防止和平演变。党和国家又一次面临着走向何方的严峻历史抉择。面对这种思想混乱的状况,已经退休的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必须把党的基本路线正确不正确,是不是应该坚持,这个最重要的问题讲清楚。

1992年1月,邓小平参观了深圳国贸中心大厦,在充分肯定深圳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绩后,指出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4](P370)首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基础。党的基本路线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其次,党的基本路线是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总结,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中得到科学发展。最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党的十四大正式将党的基本路线载入党章,并且按照基本路线的要求,对部分条文进行更改,使其更适合实际工作,从法规制度上确保了党的基本路线的权威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制定评价基本路线的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

坚持什么样的评价体系,直接关系到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同、理解和拥护、支持。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开始思考衡量改革开放成败标准的问题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标准的问题。1980年5月,他曾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3](P309)这是邓小平对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三十多年的经验总结。1983年1月,邓小平在同万里等人谈话时强调:“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3](P449)根据邓小平的生产力标准的思想,党的十三大进一步进行了阐述:“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6](P13)后来,全国又展开了生产力标准的大讨论,把抽象的理论变成了具体的社会主义成果,使这一思想更加成熟和深入人心,对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党的基本路线及其效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把抽象的理论上的评判标准变成了具体的实实在在的评判标准,使评判标准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和通俗易懂。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增强综合国力是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保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强化群众基础,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总之,三者构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整体,消除了人们对姓“资”还是姓“社”的担心,进一步深化了改革,扩大了开放,推进了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修改的党章把“三个有利于标准”写入了总纲,并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总的出发点和评判标准,这对于全党增强贯彻落实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几点启示

邓小平在提出、确立和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指导意义的思想、观点和看法。这些思想、观点和看法不仅在至今的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对于下一步继续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一)必须正确判断国内外形势,增强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的信心和决心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就是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的历史。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实践雄辩地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完全正确的。相比之下,世界形势却要黯淡得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分崩离析,演变后的这些国家的日子并不好过,生产力遭到极大损失,经济长时期低水平徘徊。资本主义社会金融危机频发,尤其是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性的金融危机,导致了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形成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甚至引起大规模的社会骚乱。因此,无论当代中外发展的横向比较,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纵向比较,我们都应该有一种道路自信。而这种道路自信源自对国内外形势的正确判断,一是在判断国内外形势时要把握住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关键仍然是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二是判断国内外形势必须要具有世界视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两者间的相互影响更是越来越多;三是正确判断国内外形势要注意吸收历史经验,也要深化对国际形势的理解。总的来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能顺利向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二)必须把拥护和落实党的基本路线作为领导干部德才兼备的重要标准和内容

干部队伍建设的德才兼备原则是毛泽东首先提出来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提出,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党执政以后,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强调这一原则,并于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并且要继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德”放在第一位是毫无疑问的,难点就是如何把“德”的内容具体化和标准化。党的基本路线,是党的中心任务、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这就决定了必须把拥护和支持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德”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准和内容。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把拥护和落实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干部考核中德才兼备的重要内容落实得好,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能稳步推进,科学发展;什么时候把拥护和落实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干部考核中德才兼备的重要内容落实得不好,社会就要出大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就会严重受阻。要坚持好德才兼备,一是要把好入党关和选材关,只有在最初的关口把握住人才的德和才,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可塑之才,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二是要加强干部教育,通过理论轮训、讨论交流、典型引导的方式,把拥护和落实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德才兼备的具体内容突显出来;三是要更加注重德才的具体表现,坚持群众公论,在干部考核中增加“加强拥护和落实党的基本路线”的比重。因此,要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就必须拥护和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就必须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与党中央的决策指示保持高度一致。

(三)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地开展反倾向斗争

随着富有革命经验的老一代逐渐淡出领导岗位,排除来自“左”和右两方面的干扰,确保党的基本路线贯彻落实的任务和考验,更为艰巨。这一方面,邓小平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他从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来科学界定“左”和右,认为右就是搞全盘西化,“左”就是把改革开放说成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他强调,“左”和右都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他还指出不能用群众运动的形式来解决“左”、右倾错误,反“左”或者反右都不能走极端。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尤其是颜色革命席卷西亚、北非,对我国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国家西化、分化的手段和方法越来越隐蔽,现实危险性也日益增强,如果不注意睁大眼睛识别,就很容易被蒙蔽。我们必须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具体阶段、具体情况具体地去分析。一是要坚持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地分析问题,做到有“左”反“左”,有右反右;二是要坚持好四项基本原则,尤其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三是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注重把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注重用发展成果,用事实去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四是不能走极端,在防止或者反对一种倾向时,要防止另一种倾向。总之,只要我们坚定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贯彻落实好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能健康发展。

(四)必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解决社会存在的突出问题

人民群众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和主体,也是党的基本路线得以贯彻落实的最直接受益人,只有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切身的实惠,他们才会真心诚意拥护和支持党的基本路线。随着吃饱问题的解决,吃好的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物质问题的解决,精神的需求明显增长。因此,新形势下党的基本路线的成效,决不能单单看宏观的经济指标,一定要对人民群众的需求有新的认识,对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新的理解,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设和谐社会,进一步加大解决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和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现实问题的力度。一是要把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突出出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最广泛地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二是要始终坚持“发展是关键”的理念,而且要实现与时俱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在发展中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三是要更加注重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四是要关注社会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关注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确保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总的来说,只有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把解决社会突出问题放在第一位,才能提高党的威信和公信力,党的基本路线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认可和真正拥护,才能拥有无限的生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才能在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参与下实现。

参考文献:

[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思想年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6]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闫明]

Deng Xiaoping and the Basic Line of Party at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DONG Zhi-ming & WANG Neng
(Army Construction and Military Political Work Department, National Defenc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1, China)

Abstract:Deng Xiaoping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basic line of the Party. Deng Xiaoping advocated tentative reforms, which lai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foundations for the Party’s basic line. He promoted a strategic shift of the focus of the Party and state, and proposed and established the basic line of the Party. Deng Xiaoping advocated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of cadres who support the basic line of the Party, to ensure such basic line can be implemented. He defined the Three Favorables criterion, which charted the cours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rty’s basic line. To inherit Deng’s thoughts, we must judg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properly an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Party’s basic line with great confidence and determination. We must view the endors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rty’s basic line as an important standard for judging one’s virtue and competence. We should launch anti-deviations campaigns on a case-by-case basis and adhere to scientific development.

Key words:Deng Xiaoping; the Communist Party;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basic line

作者简介:董志铭(1955-),男,吉林通榆人,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教授;王能(1983-),男,浙江绍兴人,南京军区联勤部第十八分部司令部直属工作科副营职干事。

收稿日期:2014-10-10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55(2015)01-0113-10

猜你喜欢
共产党
共产党为人民百年千年万年
共产党是好琴手
共产党一心为中国
十谢共产党
十唱共产党
《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
中国为什么会产生共产党
共产党颂
共产党到底是共产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