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团天津市委
天津青年新媒体使用现状及工作思考
文 / 团天津市委
为全面了解我市青年新媒体使用状况,主动介入、积极引导,2014年,团天津市委员会邀请天津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相关教师组成调研组,就新媒体使用情况对全市青年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65份,样本有效率为89.1%。在此次抽样的样本中,男、女性别比例分别为49%、51%,基本持平;城市户籍的样本人数较多,占60.8%;职业涉及企业职员、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学生以及自由职业者;学历以本科及大专居多,占83.1%;月收入层次均有分布,其中无收入者(学生)1800人,占50.5%。同时,团市委将抽样调查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网络调查,回收了万余份网络问卷,这充分显示了天津青年对新媒体的关注。
在能够承载新媒体的众多网络媒体终端中,受访青年中使用频度最高的是手机,电脑以微小差距紧随其后。与之配套的多种软件中,微信成为使用最多的软件。调查发现,我市青年使用新媒体并由其获取信息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通过新媒体关注并获取团组织信息的人数偏少。
1.软件使用及信息关注度
调查显示,QQ仍是使用最多、日均使用时间最长的网络媒体,日均使用时间达114.97分钟。但其聊天功能已经弱化,其中有70%以上被调查者通过QQ来获取新闻。微信成为使用次数最多和最常用的聊天工具,使用次数到达3.43次/天。微博的使用范围也非常广泛,而在不同的微博网站中,新浪微博的使用者最多。浏览时间多为起床后、午休期间和睡觉前,这三个时间段达到所有浏览时间的80.3%。
2.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的相关网络行为
被调查者中,绝大多数青年人都会关注热点新闻,大多数人浏览新闻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而在众多突发事件中,最受关注的依次为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公共卫生事件。60.1%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消息基本可信,62.1%的受访者很少或从不转发真实性不确定的消息,对其他人转发的不实信息62.5%的受访者不予理会。一旦网络信息与官方媒体信息出现矛盾,70%被调查者更信任官方媒体。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天津青年具有较为客观和符合现实的价值判断,更关注环境和民生问题,不会轻易受人误导,更倾向于官方媒体发布的权威信息。
3.共青团组织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的情况
调查发现,多数被调查者主要通过电视新闻关注团组织信息,其中“团组织建设”最受关注,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团组织借由网络开展的活动表示满意。而调查中显示,被调查者认为“就业创业活动”和“青年文化活动”应该和新媒体更多地结合起来。大部分青年希望能发挥新媒体的便捷和即时特性,对打造受众更广、可信度和真实度更高的新媒体平台提出了期盼。
1.在年龄上的差异性评估
调查显示,青少年是人肉搜索、散布网络信息、进行网络语言攻击的主要群体,尤其是20—30岁的青少年,年龄越小,参与度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对人肉搜索的参与则趋于冷淡,传播网络信息和在网络上做出言语攻击的行为显著减少。
2.在学历方面的差异性评估
就学历而言,对于人肉搜索、散布网络虚假信息和做出网络言语攻击行为主要为学生群体,已参加工作的无论学历如何,参与度都低。其中,初中学历者在网络上做出言语攻击行为是最多的。
3.在职业上的差异性评估
对职业的分析中更明显地表明学生对人肉搜索的参与度最高,而其余已工作的不同职业的被调查者对此行为参与度较低。职业状态对做出网络言语攻击行为的影响是显著的。
4.在收入方面的差异性评估
在收入方面,收入偏低者以及中高收入者对人肉搜索参与度较高。高收入水平的被调查者则几乎不会散布网络虚假消息。但是,收入水平不会对做出网络言语攻击行为产生决定性影响。
综上所述,未工作的青少年是参与人肉搜索、散布网络虚假消息、进行网络言语攻击的主体。进一步分析发现,散布网络虚假信息的高行为者主要为男性、年龄集中在20-30岁之间,散布网络虚假信息的方式更多的选择在现实中传播。“在学-工作”状态是此三种网络行为是否出现的分水岭。
1.新媒体使用环境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超过电脑成为人们最主要的新媒体信息终端,人们的学习方式、阅读方式、联络方式、消费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伴随微博的兴起和微信的异军突起,我们迎来了移动自媒体时代;同时,嘀嘀打车、余额宝等软件的广泛应用,对传统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互联网的整体运行环境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即时性、互动性、自由化的趋势。
2.信息传播渠道
在众多即时通讯、娱乐软件和APP应用层出不穷的今天,原来处于新闻读者和传播边缘的受众现在成了信息交互的中坚力量。他们随时可以把身边的事情记录下来、传给他人。信息的传播过程正在发生改变,原来信息的接受者现在借助新媒介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3.大环境的引导作用
为适应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从团中央到基层团组织都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运用新媒体开展青年引导工作已成为共青团社会化动员的新品牌,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又赢得了青年的喜爱、认可和支持。2014年,团中央在微博上发起了“青年好声音——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活动,有39.3万余名网友参与,相关微博阅读量超过1.2亿次;2014年9月,团中央发起的“我和国旗合个影”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4.5亿,超过29.2万网友直接参与讨论。团天津市委2013年组织的首届天津市青年新媒体创意创业节,吸引了全市2.8万人直接参赛,有27万多人次上网浏览赛事情况;团市委会同天津电视台在全市开展“寻找最美青春面孔”活动,《天津新闻》栏目开设专题,共制作23期节目,报道24名优秀青年的先进事迹,在北方网开设的论坛专区中浏览量达600万人次。
1.搭平台,建设有效覆盖各种新媒体工具的网络阵地
一是通过开通青年专属网站、微信报等方式,强化共青团的网络引导和服务职能,努力办好团组织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和新浪官方微博,创新内容和形式,将团属官微做大做强;二是结合青年特点,研发贴近青年的团属APP应用软件;三是探索共青团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开设的新媒体平台(微博、微信)的合作渠道。
2.建队伍,大力培养青年意见领袖
一是努力建设好一支辐射我市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年的网络宣传员队伍,让网宣员成为网上正面声音的“放大器”、舆情信息的“采集器”和负面声音的“消减器”;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团干部的专项培训,让他们成为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工作的行家里手;三是积极在青年中培养意见领袖,有效团结在青年中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大V”,特别是努力将团组织选树的青年典型培养成网络“大V”,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团组织官微的话题讨论。
3.发声音,努力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
一是在重要时期和重大事件过程中,官方新媒体平台要结合传统媒体,敢于发声,抢占舆论高地,积极营造传统宣传与新媒体协同作用的氛围;二是精心策划主题活动,主导新媒体热点话题,有效运用网络语言,拉近与青年的距离,努力打造向上、向善的网络环境,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三是注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将共青团的传统优势项目与新媒体建设相结合,形成双向互动的工作机制。
4.抓源头,积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是要坚持从源头抓起,关注学生群体,加强中学阶段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宣传青年典型,特别是通过选树在青年身边、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优秀青年典型等方式引导青年发现身边感动,增强教育效果;二是探索在中小学开设网络知识与网络规范课程,通过传统教育方式开展网络规范教育,同时,加大对互联网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规范网络行为、促进网络文明。
5.重服务,切实增强引导青年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适应网络新生态,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开展活动,用内容吸引青年、用语言贴近青年、用服务赢得青年;二是根据青年生活习惯调整信息发布时间,集中在起床后、午休和睡前向青年推送信息;三是紧扣青年关注热点,重点推送就业创业,文化活动等青年关注的热点话题;四是按照市委和团中央的统一部署,不断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整合资源、上下联动、主动作为,形成良好的新媒体发展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