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黄宝,张 君,张媛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近年来,包容性创新成为重要研究主题,受到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巴西、印度、菲律宾等政府逐渐加大对包容性创新的关注力度,通过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出台相关政策、设立创新基金和创新计划等措施,推动本国包容性创新的发展,试图以此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1-2]。OECD 在2012 年和2015 年专门召开以包容性创新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对包容性创新的政策需求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以期推动包容性创新的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于2015 年也发布了包容性创新最新调研报告,从政府引导、市场探索、资源支持以及促进成果商品化四个方面对世界各国的包容性创新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分析[3]。
21 世纪贫困问题依然是世界各国最头疼的问题之一,目前许多国家的收入不平等程度非常严重,严重损害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包容性创新能够解决贫困问题,提高生活在金字塔底层(Bottom Of Pyramid,BOP)人群的生活质量[4-7]。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指出,世界为了解决贫困问题,亟需BOP、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NGO)、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参与,而包容性创新就是通过这些组织的共同参与实现包容性发展,解决贫困问题。
包容性创新理论建立在包容性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基础之上。包容性增长由亚洲开发银行于2007 年8 月首次提出,2011 年召开的亚洲博鳌论坛正式提出了包容性发展的概念,由此包容性发展的概念逐渐取代包容性增长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包容性发展根本目的是使经济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普通民众,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包容性创新是实现该目的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由此对包容性创新的研究正式产生。
现有研究尚没有对包容性创新进行统一的定义,学者主要从两个视角对包容性创新进行界定:主流组织和学者从满足BOP 需求和BOP 参与角度来定义包容性创新[8-12]。还有一些组织和学者从新思想、新方法的开发与实施角度定义包容性创新[13-14]。
本文认为包容性创新的内涵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为使BOP 群体共享创新成果,企业应为包容性创新的主要驱动者,其针对BOP 群体的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在创新过程中寻求同政府、金融机构、NGO、低收入群体的合作;②在创新过程中采用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机会,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福利以及发展能力;③不同创新组织在创新过程与结果中互利共赢。
(1)创新企业的根植性。企业想要使自身的创新产品在BOP 群体中获得推广,进行包容性创新时就必须根植于当地的低收入社区中,深入了解低收入群体需求[15],而不是盲目地进行产品研发和生产。Halme 等指出根植性尤其表现在经理的聘用上,当地的管理者要很好地观察穷人的社会需求,与地方实体进行沟通并建立信任和网络联系。此外,经理根植地域性的隐性知识对于包容性创新也非常重要;如果公司总部指派创新的团队对当地的知识了解很少,那么可能无法产生一种根植于当地环境的商业模式,从而使创新过程毫无进展[16-17]。
(2)创新过程的开放性。创新过程的开放性是指包容性创新主体间相互交流、反馈和创新环境更为开放[16]。由于BOP 市场代表着全新的创新环境,故对包容性创新组织来说,其创新所需资源多数来自于组织外部。因此,包容性创新平台也不再仅仅局限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及企业的研发部门,一个会议室、一个车间也会成为包容性创新的平台,故企业想要开发出适合低收入群体的产品、服务,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从外部搜索潜在的创新机会,并提高整合外部资源的能力[18]。
(3)创新主体和形式的多样性。包容性创新的主体不再局限于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还包括BOP 和NGO 等,这些主体共同参与包容性创新过程。由于不同性质与类型的约束和障碍同时存在于包容性创新市场中,因此,其创新形式具有多样性[6]。包容性创新不仅包括对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还包括对制度、组织、营销方式等方面的变革与调整。制度创新主要是为了弥补正式制度的缺失而建立全新的交易治理机制;组织创新可以使创新者突破原有组织的约束,充分调动和配置组织内外部资源;营销方式创新是指包容性创新的营销方式要根据其创新低成本特点,突破传统约束,打破常规[5]。
(4)创新的低成本性。由于收入水平有限,价格是低收入群体购买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其次是产品的质量与功能,他们往往不会购买价格昂贵的产品,所以包容性创新须重视成本的低廉性[19]。而政府的支持为其实现低成本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国有银行通过降低信贷门槛,提高贷款限额和附加必要宽限期等途径为包容性创新的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政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企业的创新产品更便捷地到达贫困地区、政府加强对包容性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及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降低包容性创新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等[20]。
(5)创新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性。在包容性创新过程中,穷人不仅是消费者,而且是有潜力的生产者与创新者。他们既能以用户创新的方式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或构建新商业模式,还可以在政府、金融机构的支持下与企业合作,积极推进创新在其他地区的扩散,创新过程为BOP 群体提供了平等的参与市场机会,包容性创新旨在使BOP 群体分享发展成果,企业生产满足BOP 群体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他们的经济社会福利[21-22]。
企业进行包容性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注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只有承担社会责任才能在BOP 市场获得盈利和成功[23]。此外,研究者还从BOP 群体的创新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做了探索,他们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提高有利于创新的成功,企业应该将社会公平、贫困等问题看作是创新的机会而不是需要规避的风险,包容性创新可以引起企业社会责任的回报,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道德框架被正确使用时有利于企业价值和竞争力最大化目标的实现[24-26]。
第二,注重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是在动态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低收入市场环境中获得成功的重要方式[27]。创新性商业模式是价值创造的一种重要来源,Sanchez 和Ricart 把商业模式分为孤立的、互动的两种,孤立的商业模式主要约束是BOP 群体的支付意愿低,此时企业会不断降低成本,低收入群体更易获得低价产品,而互动的商业模式在考虑成本的同时提高BOP 群体支付意愿,企业将内外部资源结合反复学习和实验,这种情况会产生一种有利于BOP 群体的创新型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在满足BOP 更广泛的社会需求的同时为企业创造了经济价值[28]。Schuster 和Holtbrügge 采用不同洲际BOP 市场的103 家企业数据,证明了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可以解决公司面临的困境,提高企业包容性创新的成功率[29-31]。陈元志则以肯尼亚移动支付业务发展为例,探讨了包容性创新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提出应从整个产业生态系统角度设计商业模式,且该模式必须以大量的BOP 顾客为基础[7]。
Foster 和Heeks 认为,包容性创新体系想要获得成功需从包容性创新性质、主体之间的关系、主体扮演的角色及运作的制度环境四个方面对传统创新体系做出修改,特别强调体系中的各主体要加强合作,如企业应与大学、科研机构等合作并在产品设计时考虑边缘群体的需求,政府要与NGO、非营利组织合作帮助提升贫困群体的能力,各组织应协同合作努力营造有益于包容性创新的制度环境[32]。而Altenburg 针对发展中国家包容性创新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发展中国家创新体系常被困在一个恶性循环中,贫困限制了创新投资的规模及高效机构的建立,发展中国家政府机构往往支持寻租而不是创新,他强调在这个体系中NGO 应承担政策实施者和改革驱动者的角色,而非营利性组织和私人企业等在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奖助金计划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他们创新[33]。此外,还有学者专门对包容性创新体系中的一些关键性组织进行了研究,如Sonne 对印度包容性创新进行了研究,指出对印度包容性创新企业来说金融支持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其发展的一个实质性问题,这对创新型小企业来说更加突出,他指出社会企业孵化器和微风险投资两种组织可以弥补印度创新企业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了创新企业融资难题[18]。
国内学者也对包容性创新体系做了研究,邢小强等把包容性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分为创新主体、创新活动与运行机制三类,提出要把BOP 群体纳入到包容性创新体系中来,为BOP 人群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同时通过整合参与方的资源和能力创造全新知识的途径,从而使不同组织和个体获得发展并分享创新成果。而邵希等认为包容性创新体系的关键是参与主体之间的关联性,尤其是企业与区域经济中其他部门的关联性,企业需要将创新活动在区域里变成系统的,即构成包容性区域创新体系,才能顺利开展包容性创新[34]。
各国政府越来越意识到进行包容性创新的必要性,政策缺失将会导致创新不被接受或彼此间的不信任[35],政府正在实施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干预措施,促进本国包容性创新的发展。例如,印度政府设立创新基金会、菲律宾政府设立农业部为包容性创新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孟加拉政府设立乡村银行向草根创新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2]。但Foster 和Heeks 指出,包容性创新政策不同于传统的创新政策,它几乎不受创新政策的直接影响,只是受到其他政策的间接或交互影响,比如竞争、商业和金融等领域的政策[32],因此加强这些相对通用类型的业务政策会很有用。此外,国外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长期以来都把鼓励企业家精神当作一个减轻贫困、促进包容性创新的有利工具,但Hall 等指出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不可预料的消极结果,因为企业家精神会产生有效的、无效的和破坏性的三种不同后果,疲软的政策制度会使企业家从事无效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创新活动,因此提出政府制定政策时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6]。
国内学者对包容性创新政策研究开始较晚,邵希等从政府角度提出包容性创新政策制定应注意的四个重要方面,即提供有益于包容性创新的制度框架、消除包容性创新的特有障碍、提高包容性创新效率与扩散速度及增加贫困群体能力等[34],而陈元志指出包容性创新属于探索性创新活动,尤其需要政府提供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7]。此外,从供给和需求方面来探讨包容性创新政策,也成为研究热点。从供给层面看,赵武等指出政府应当通过转移支付、财政补贴等手段对包容性创新的参与者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为草根创新者提供税收优惠,设立集群创新中心,加大商业支持力度[22];而吉瑞认为供给层面的政策的核心在于激励企业为低收入人群进行创新,因此首先应支持基础研究和创新政策研究,其次才是降低创新风险政策[37];从需求层面来看,赵武等认为政府要通过采购政策加大对包容性创新产品的采购力度,政府应在产品和服务研发阶段确定购买计划以推动产品研发过程,作为一种示范效应促进产品推广;而吉瑞则指出在采用政府采购政策同时,要同时注重价格补贴政策和促进市场交易政策的实施。
本研究发现了目前包容性创新研究有三个特点:①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案例和质性研究;②研究视角上以企业和政府为主;③基于中国情境下包容性创新研究相对较少。
未来的包容性创新研究可能在以下五个方面展开:①企业包容性创新研究;②包容性创新体系或框架研究;③包容性创新政策研究;④包容性创新发生机理及影响评价研究;⑤中国情境下的包容性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
[1]Santiago F.Innovation for Inclusive Development[J].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2014,4(1):1 -4.
[2]郝君超,王海燕.包容性创新的实践与启示[N].科技日报,2013 -06 -17.
[3]郝君超.包容性创新全球实践与研究热度不断提升——原因及国际经验分析[R].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2015.
[4]Hart S,Prahalad C K.The Fortune at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J].Strategy Business,2002,(26):54 -67.
[5]George G,McGahan A M,Prabhu J.Innovation for Inclusive Growth:Toward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a Research Agenda[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2,49(4):661 -683.
[6]邢小强,周江华,仝允桓.包容性创新:概念,特征与关键成功因素[J].科学学研究,2013,31(6):923 -931
[7]陈元志.包容性创新的商业模式:肯尼亚M-PESA 的案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1):156 -160.
[8]Flecha R.European Research,Social Innovation and Successful Cooperativist Ac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y and Service Sciences,2012,4(4):332 -344.
[9]吴晓波,姜雁斌.包容性创新理论框架的构建[J].系统管理学报,2012,21(6):736 -747.
[10]Paunov C.Innovation and Inclusive Development:a Discussion of the Main Policy Issues[R].OECD Publishing,2013.
[11]Smith A,Fressoli M,Thomas H. Grassroots Innovation Movements:Challenges and Contribution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4,(63):114 -124.
[12]陈宝明.进一步促进包容性创新[N].经济日报,2013 -12 -10.
[13]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Europe 2020:a Strategy for Smart,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Growth[R].Brussels:European Commission,2010.
[14]Perez C. Innovation Systems and Policy:Not Only for the Rich[R]. TUT Ragnar Nurkse School of Innovation and Governance,2012.
[15]Hart S L.Capitalism at the Crossroads:the Unlimite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in Solving the World's Most Difficult Problems[M].Pearson Education,2005.
[16]Halme M,Lindeman S,Linna P.Innovation for Inclusive Business:Intrapreneurial Bricolage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2,49(4):743 -784.
[17]Zahra S A,Gedajlovic E,Neubaum D O,et al.A Typology of Social Entrepreneurs:Motives,Search Processes and Ethical Challenge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9,24(5):519 -532.
[18]Sonne L.Innovative Initiatives Supporting Inclusive Innovation in India:Social Business Incubation and Micro venture Capital[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2,79(4):638 -647.
[19]Prahalad C K. The Fortune at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Revised and Updated 5th Anniversary Edition:Eradicating Poverty Through Profits[M].FT Press,2009.
[20]Christensen C.The Innovator's Dilemma: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M].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2013.
[21]仝允桓,周江华,邢小强.面向低收入群体(BOP)的创新理论——述评和展望[J].科学学研究,2010,(2):169 -176.
[22]赵武,孙永康,朱明宣等.包容性创新:演进、机理及路径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6):6 -10.
[23]Davidson K.Ethical Concerns at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Where CSR Meets BOP[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thics,2009,2(1):22 -32.
[24]Rexhepi G,Kurtishi S,Bexheti G.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Innovation-the Drivers of Business Growth?[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75):532 -541.
[25]Arnold D G,Valentin A.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t the Base of the Pyramid[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3,66(10):1904 -1914.
[26]Ramani S V,Mukherjee V.Can Breakthrough Innovations Serve the Poor(bop)and Create Reputational(CSR)Value?Indian Case Studies[J].Technovation,2014,34(5):295 -305.
[27]D'Andrea G,Stengel E.6 Truths about Emerging-Market Consumers[J].Strategy Business,2004,(34):58 -69.
[28]Sanchez P,Ricart J E.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Sources of Value Creation in Low Income Markets[J]. European Management Review,2010,7(3):138 -154.
[29]Schuster T,Holtbrügge D.Benefits of Cross-sector Partnerships in Markets at the Base of the Pyramid[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2014,23(3):188 -203.
[30]Heeks R,Foster C,Nugroho Y. New Models of Inclusive Innovation for Development[J].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2014,4(2):175 -185.
[31]Foster C,Heeks R.Nurturing User-producer Interaction:Inclusive Innovation Flows in a Low-income Mobile Phone Market[J].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2014,4(2):1 -17.
[32]Foster C,Heeks R.Conceptualizing Inclusive Innovation:Modifying Systems of Innovation Frameworks to Understand Diffusion of New Technology to Low-income Consumers[J].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Research,2013,25(3):333 -355.
[33]Altenburg T.Building Inclusive Innovation Syste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hallenges for IS Research[A]B Lundvall,K J Joseph,C Chaminade,et al.Handbook of Innovation System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C].Northampton:Edward Elgar,2009:33 -56.
[34]邵希,邢小强,仝允桓.包容性区域创新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6):24 -30.
[35]Foster C.Does Quality Matter for Innovations in Low Income Markets?The Case of the Kenyan Mobile Phone Sector[J].Technology in Society,2014,(38):119 -129.
[36]Hall J,Matos S,Sheehan L,et al.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t the Base of the Pyramid:a Recipe for Inclusive Growth or Social Exclus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2,49(4):785 -812.
[37]吉瑞.交易成本,政策选择与包容性创新[J].财经问题研究,2013,(4):1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