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宇+胡玉琴
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是想学习而不会学习的人。”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已成为未来社会的迫切要求,学习能力便成为现代社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并且大部分经历了学习上的失败,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因此,培养中职生的学习能力是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首要的任务。长期以来,我们教学改革的着重点往往只放在“教”的方面,而忽视了“学”的方面,可是学习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的功夫下得再多也是事倍而功半。所以,教学改革不仅要在“教”的方面改革,还要在“学”的方面改革。那么,如何培养中职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逐步向技能型人才转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构建适合中职生学习的环境
聚焦中职课堂,我们可以看到:讲台上老师激情满怀,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面无表情,眼神茫然;而有的课堂就像菜市场,学生各行其是,就是没几个听课的;有的学生索性不到教室去,课堂出勤率不到50%。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自卑、厌学,更有甚者根本就不想进入教室学习。那么,我们可以先从改变教学环境来使中职生改变学习的态度。我们可以把教室改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也可以在操场或铺着鹅卵石的林荫小道上教学,只要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各种功能的活动区都可以是学生听课和学习的场所。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环境和和谐的精神氛围中,不再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自主地进行学习或探究活动,这样不但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对学生自主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适合中职生学习的情境
“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说教式”的教学模式,不适合中职学生。由于职业学校专业课比较枯燥,在教学中,单靠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完成教学工作。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没有动力, 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强,所以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创设符合他们心理特征的教学情境,拓展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时, 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 活泼, 同时, 也培养了他们积极思维的习惯和对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师还可以开展表演、辩论、演讲等多种教学活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表现欲。
三、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特点
在人们眼里,中职生从来都和“优秀”无缘,而是“差生”的代名词,其实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没有发现他们所归属的智力类型。就大多数中职学生而言,他们的脑子并不笨,不少学生头脑灵活,只不过在初中应试教育环境下,他们的智力没有得到发掘和培养,甚至根本就没有被发现。很多中职学生非常聪明,却因成绩不好而被家长、老师视为“无用”,学生热衷的很多活动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将学习过程与学生的智力特点相结合,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热情,扭转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理论与实践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学生毕业后直接面对就业市场。然而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 “学”与“用”脱节,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实践教学,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衔接,使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非常重要,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积极、主动学习。
当然,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经常到市场调研,使学校的教育贴进企业,关注企业的需求,了解企业对本专业学生有哪些知识能力要求,不断改进教材内容,把企业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加入到教材中,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我们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而大量的实践也有力地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学习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迫变为自觉,从而感受到课堂的乐趣,并水到渠成地提高其学习能力。
(责编 周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