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付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职业学校应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不断创新。信息技术课不仅要让学生动手进行常规性操作,还应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信息技术课的安排及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创造问题教学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创新是从问题开始,有了问题,然后再动手去尝试、去探究,也就是我们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而是要善于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并敢于与教师争论、交流,要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例如,学生学会了做网页,总想设计一个自己的个人网页,做好了,都想在网上发布,让他们的父母、老师和同学都来欣赏自己的作品。这时,老师可以教他们在因特网上申请免费空间来发布他们的作品。许多电脑知识,既有知识性,又有娱乐性,对学生有很大吸引力,如果电脑作品需要配音,老师应该放手让学生们自己配音,再导入作品中,学生们特别喜欢欣赏自己的配音在作品中的效果。这样,通过动手尝试,他们的心愿得到满足了,这样的电脑课,何愁学生不感兴趣呢?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紧紧围绕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个中心来进行。理论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上机实习过程中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积极动脑思考,要使学生意识到:独特的思考本身就是非常有价值的,它不仅表现在结果的新异上,也表现在形成思想意识的基础以及过程的特殊上。在实习中,往往一个新的方法、一个新的思路、一个不同的见解和认识,就可以看作是创新。教师要及时加以肯定,使学生在创新的思维活动中获得“高峰体验”,从而实现自我的高层次精神报偿。如在计算机辅助绘图教学实习中,学生在刚学习用删除指令删除图元的时候,往往提出这样的问题:“只删除图元的一部分,怎样操作?”这时没有讲授分解和中断指令,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呢?这时就不能生硬地对学生说:“现在还没有学到这里,以后再说。”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机会,启发、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点的基础上掌握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和应具备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感到有所收获,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差。这种情况对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信息技术课要求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我们在教学中为了充分体现这一点,必须让学生多动手,努力克服“我讲你听”的单纯灌输式教学法;在搞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实验操作环境,并通过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键盘的操作与练习时,不是先讲课本知识,讲完后再让学生练,而是使用“金山打字通”教学软件,边讲边让学生练。同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亲自动手,在具体实践中找出不同的答案,最后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例如,在讲主键盘区的数字键和字母键的输入方法时,先讲如何输入单字符键的字符,让学生试一下击双字符键会出现什么。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输入双字符键上面的字符?”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学习主键盘区的控制键的功能,最后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试着输入双字符键上面的字符。
四、放手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所有的知识点逐一讲解,有些内容,我们可以在简单的讲授后再让学生去实践;有些内容,我们完全可以以“任务”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去自主探究。 例如,笔者在讲授“电子信箱的使用”一节时,只对电子信箱的含义及工作原理做简单介绍,而对如何申请一个免费电子邮箱、如何收发电子邮件只字不提。笔者的要求是,每个同学通过阅读教材、浏览网络、相互讨论等方式,申请一个免费电子信箱,并给笔者发送一个电子邮件。课后,笔者打开了自己的邮箱,发现邮箱中不仅有学生发来的邮件,还有贺卡──他们甚至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附件发送、多方同时发送(抄送、暗送等)的操作方法。有的学生在邮件中写到,他们非常喜欢这种自主学习方式,称不仅自己能切实掌握书本知识,而且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时,能培养自己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
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把传统课堂教学中以传授知识为主变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旨在使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 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里,能力已成为一种取代学历、知识与财富的人生资源,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责编 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