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方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歌剧音乐剧学院 450000)
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特征与价值探析
李元方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歌剧音乐剧学院 450000)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特征和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价值功能,以期不断丰富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和表演形式,将我国现代民族声乐推向一个新高度。
现代民族声乐;特征;价值
民族声乐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现代民族声乐作为一种演唱艺术,在演唱风格上融入了我国的本土文化,对展现我国民族精神和民族个性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各民族的语言、地域和风俗习惯等都各有不同,这就形成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声乐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声乐的声音美
民族声乐的声音主要指的是音质,它主要包括音色、音量、音域,而音色美是人们对音乐感兴趣的关键,是歌唱者在练习和表演中不容忽视的基本元素。音色有着任何乐器都无法比拟的震撼力,它是人们情感最直接的表达。在音乐表演中,歌唱者很容易凭借音色强大的震撼力引发听众在情感上的共鸣。民族声乐对音色的要求并不是刻板僵化的,它对不同的音色有着不同的要求,每一种声音的音色都有可取之处,声音可以甜美柔和,也可以粗犷洪亮,但只有一点的统一要求,就是歌唱者的声音要铿锵有力,吐字要清。歌唱者要想成功,需要具有自己独特的音色。在我国,音色的地域和文化色彩主要体现在,陕北人音色腔调洪亮朴实,江南人音色腔调柔和清新等,但只有当歌唱者在自己的音色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后,歌曲才具有很强的美感,这样才能打动观众、吸引观众。
(二)民族声乐的语言美
人类是通过语言来进行思想表达和情感传递的,民族声乐中语言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声乐与乐器演奏、文字诗歌等具有很大的不同,它将音乐与语言进行有机的结合,造就出了具有语言美和音律美的歌曲,为听众在听觉上创造出了美的享受。由于歌曲中赋有文学气息的语言文字,这就要求歌唱者在表演过程中要保证吐字清晰、发音标准,确保每一位观众都能听懂,这样才能准确表达出歌曲的主要内容。我国民族声乐主要是依靠汉语演唱的,汉语具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它有音调、有音节,它还能够在语言上押韵、对仗、平仄,歌词的创作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以实现民族声乐的语言美。语言能够体现民族声乐的艺术性,在民族声乐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声音与语言的和谐统一,才能实现民族声乐的声音美。
(三)民族声乐的情感美
情感是民族声乐的灵魂,歌唱者在进行民族声乐表演过程中不仅要把歌词完整清晰的唱出来,更重要的是将歌词中所包含的情感传递给观众。只有具有情感的民族声乐表演,才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歌唱者在民族声乐表演中要做到声情并茂,准确传达出歌曲中的情感,避免单纯的追求歌唱技术而造成观众在倾听过程中产生索然无味的感受。歌唱者要依靠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感悟能力认真体会歌词中所包含的情感,通过表演将自己体会到的情感传递给观众,从而使观众与歌唱者在情感上达到共鸣。歌唱者在表演前必须对歌曲进行充分的分析,理解、感悟歌曲中所包含的情感,在演唱中依靠声音将歌曲的情感表达出来,实现以情动人的效果。此外,民族声乐在不同时期所表达的情感也是不同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声乐作品主要激励人们团结一致、共同抗战;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声乐作品主要鼓励人们为新中国的建设而努力拼搏;社会发展到现阶段,其情感表达的内容更加宽广,教导人们孝敬父母、热爱家乡、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等。
(四)民族声乐的视觉美
视觉美主要是对演唱者服装、动作等方面的要求。歌唱者在表演过程中通过视觉美可以对歌曲起到促进作用。伴舞是民族声乐表演的一大视觉形式,动作娴熟、体态优美的舞者可以有效吸引观众对歌曲的倾听。歌唱者的眼神、肢体语言也是民族声乐视觉美的具体体现,眼神可以在表演中实现与观众的交流,而灵活的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增强民族声乐的表演性,为观众塑造一个生动鲜活的形象。此外,我国各民族基本上都有自己特有的服装,歌唱者穿着自己本民族的特色服装也可以给观众带来视觉美感。民族声乐是一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在歌曲创作上要接近听众的某个经历或某种情感,并唱到观众的心坎里,使观众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眼前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为观众带来视觉美感。
民族声乐在我国已走过了很长的一段发展历程,它对传承和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起到了巨大作用。民族声乐发展到现阶段以具有极为丰富的价值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承文化
民族声乐在我国具有很长的一段发展历程,它在传承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文化和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与音乐密不可分。我国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千百年来,我们祖先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的民族声乐文化被世世代代的子孙传递下来,现有的传统民歌都是对传统文化继承的体现。民族声乐的发展和创新都是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而进行的,这样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可以丰富民族声乐的歌唱技术和演唱形式,促进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
(二)树立了多元化的审美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民族声乐的目的一直是让观众形成对美的追求和欣赏。民族声乐也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树立了多元化的审美,通过形式多样的唱法和表演形式,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传统的民族声乐具有“声、腔、气、韵、味”等审美特点,随着人们对民族声乐需求的多样化,其与西方音乐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形成了今天民族声乐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视觉美的审美特征。民族声乐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逐渐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新格局。
(三)弘扬时代主旋律、振奋民族精神
民族声乐的歌唱内容主要是赞颂祖国、人民、时代发展等方面。民族声乐歌曲是对历史发展的记载,民族声乐发展到今天,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依旧体现在弘扬时代主旋律、振奋民族精神。如从《爱我中华》到《祖国万岁》《绣红旗》等,这些记载着历史的民族音乐都是弘扬时代主旋律、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依靠民族声乐来鼓舞人心,引导人们健康向上,实现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逐步得到提高,民族声乐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与西方现代声乐艺术的融合,不断丰富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和表演形式,将我国现代民族声乐推向一个新高度。
[1]王元鹏.谈中国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J].音乐生活.2010(01).
[2]王志昕.从原生态元音乐看我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
[3]王志昕.谈民族声乐的表象信息及其对受众审美取向的影响[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