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晋云 徐 亮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464000)
茶人与茶事,当其进入艺术,有了文化的意味之后,我们就可将其称为“茶文化”。笔者以为,“茶文化”除了茶事、茶人外,还应该包含茶境。当然,这里的茶境是包含环境(空间)和境界(道)两个方面的。
据文献记载,信阳茶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东周时期,名于唐,兴于宋,盛于清。茶叶最初从云贵传入四川,进而向北迁移达陕西。因为气候和交通条件的限制,茶叶的种植只能一路向东南方向推进直至河南,并在当时气候温和的河南南部生根,这就是信阳茶的前身。据民间传说,陆羽在写《茶经》前,曾对申州义阳郡钟山县(今信阳市平桥区、浉河区一带)、光州黄头港(今光山县杏山、独山一带)、固始祁门山(今固始县段集乡齐山一带)等地的茶叶茶事做过考察。陆羽《茶经》中所提及的淮南茶区主要就是产自淮南道的茶,根据唐代当时的道、州、郡、县的设置,淮南茶区所属地理范围就是今天的河南信阳茶区和皖西茶区。
“淮南茶,信阳第一”,这是宋代文豪苏东坡在品尝过信阳毛尖之后的赞誉;1915年一举夺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新中国成立后信阳毛尖被誉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90年信阳毛尖茶荣升国家金质奖;1991年被杭州首届国际茶文化节授予“中国茶文化名茶”称号。
话说信阳毛尖独具一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信阳毛尖茶生长土壤好。《茶经》有云:“上好的茶生长在烂石黑土之中,中等茶生长在夹杂砂石的砾壤中,黄土壤中生的茶最差。”按照陆羽给信阳茶的分类,光州第一,义阳郡第二,与这两种茶相适应的土地一为烂石黑土,二为砾壤,这两种土壤是信阳茶区土壤的主要类型。第二,信阳毛尖茶水好。《茶经》中对水有多种论述,集中于“五之煮”中对水进行分类:“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信阳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尤其在山区,山泉水、山溪水到处可见,信阳一带有“ 浉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之说,说明信阳人冲泡茶推崇浉河水。浉河是淮河的一个支流,发源于信阳西南部山区,是由山泉水、山溪水汇流而成,自然是煮茶好水。第三,信阳毛尖茶贵在“毛尖”二字。信阳毛尖茶以鲜嫩茶芽为原料,具有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的外形,是绿茶中的珍品。普通的绿茶一般使用瓷质的茶具冲泡,唯独信阳毛尖茶用上好的玻璃茶具最佳,可以上等的信阳毛尖茶从制茶、取茶、洗茶、泡茶各个环节中都能让人赏心悦目,清香扑鼻,流连忘返。这一点是信阳毛尖茶独具的形、色之美,是别的绿茶无法比拟的。
信阳茶文化纵使同时具备“历史悠久、享誉中外、别具一格”三大品质,然而今天在喝信阳茶的人,又有多少懂得什么是毛尖?毛尖的精气神为何物?茶文化为何物?信阳被列为“全国十大茶都之一”,然而信阳在全国十大茶都中又能处在在什么样的地位?难道在信阳只有在广告和茶叶展销会里才能听到“茶文化”一词?笔者认为,茶文化的关键在于茶魂。那么什么是茶魂?茶魂不在于个体的品茗杯盏之间,也不在于一年茶产量多少,更不在于一年一次的斗茶大会之上。它应该是存在于人们和茶的朝夕相处之中,存在于人们对茶的热爱和深刻了解之上,存在于人们对茶道如痴如醉的追求、入骨入髓的传承和创新。人们对茶的了解和热爱,凝结出了茶魂,创造出了茶文化。相反,茶文化也要通过茶道反哺人们,人们理解了茶魂,明悟了茶道,茶文化才有了生命。所谓“道法自然”,茶道存在于人们的举手投足之间。
为了解开这一课题寻找答案,我们走访了全国各大茶都,最终我们在广州似乎找到了些渊源。
为什么是广州茶文化,而不选择北京、苏杭、上海、成都?原因在于我们要研究的不是单一的“茶文化”,而是基于茶文化的蕴养和推广,来探讨茶文化影响下的餐饮空间设计。而将“茶”与“食”文化结合的最好的当属广州,现我们一起走进广州,共同探讨“茶”与“食”的文化渊源。
广东人对茶可谓情有独钟,饮早茶、午茶、夜茶,外地的朋友称广东人是泡在茶里的。熟人见面多以“饮茶未?”互致问候,或以“得闲饮茶再倾”而结束谈话。得闲去饮茶?其实广东人闲与不闲都爱饮茶。
广州人对一切能入口的东西都概称之为“食”。吃饭固然谓之“食饭”,抽烟也称之为“食烟”,吃药称之为“食药”,小食店铺集中的地方叫“食街”等。那么为什么在广州“饮茶”不称之为“食茶”呢?这正是由于广州饮茶之意不仅仅指品茗,还包含有饮食的意义在内之缘故。广州人爱饮早茶,一大早便到茶楼去品尝一盅茶,几样点心,既饮了茶,也吃了早餐,早茶市往往座无虚席。
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之重要及其和饮食的密切关系。广州人视茶为“长乐、长寿”的饮品,他们把饮茶视为一种美的享受。在广州,饮茶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如同吃饭一样。在同一桌上,无论谁要斟茶,总是先给别人斟,即使他的杯中茶已较满,也要略斟少许,以表敬意。同时在给别人斟茶往往只能斟七、八分满,斟满溢出反为不敬。广州人接待客人以“请饮茶”作为较隆重的礼节而形成风俗,这里的“请饮茶”同样还包含一层“吃饭”的含义。不论是远方来客,还是左邻右舍,家中有客至,必定以茶款待。不然,就是怠慢客人或缺乏教养。以茶待客,既有为客人洗尘之意,又表示对客人的敬意,同时也使气氛更为融洽。广州民间中,还流传男女谈婚论嫁以茶为礼的习俗,男方向女方馈赠茶叶等物品,称下茶礼;女方接受聘礼,叫做“受茶”,或称“茶定”。并有“一女不受两家茶”之俗语,以示贞节的德行。举行结婚典礼时,男女双方都要向前来贺喜的宾客敬茶,并要恭恭敬敬地向长辈献上香茗,以示孝敬之意。
八十年代以来,广州百岁茶楼之一的“太白楼”“一乐也茶楼”等,还恢复了睽违已久的焗盅茶,顾客可以点选最爱喝的茶叶,配上焗盅茶具,慢饮细吸,品味传统香,加上几样精美点心,便更加津津有味。茶点之余,扪手茶盅,面对知己,款款交谈,更觉心旷神怡,别有一番情趣。
从以上四点,我们起码可以得到两点启示:第一点是广州的茶文化已经与人们的生活达到入骨入髓的状态;第二点是广州茶馆把“茶”与“食”文化完美糅合在一起,互助共生,其将会对信阳茶文化影响下的餐饮空间设计提供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茶文化影响下的餐饮空间存在形式最为典型的当属茶馆。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茶馆也在演绎着不同的角色,承载着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茶餐吧、茶会所、茶社等新角色因应而生。
据数据统计,在近二十年期间,信阳全市现代茶馆的数量从零星增长到目前的近200家。不同类型的茶馆在信阳的分布情况如下:(1)兼营品茶与吃饭的茶餐厅主要分布在浉河区的体彩广场、平桥区的龙江大道;(2)传统的茶馆沿申城大道及平西大道分布;(3)茶艺馆主要集中在申城大道和东方红大道上;(4)信阳高档茶馆较少,中低档茶馆分布较多。信阳规模最大,茶文化嵌入相对较好的当属浉河区金牛山文化公园内的一杯茶茶楼。茶楼建筑蛰伏在整个公园中,设计较为考究,庭院中吸收了园林造园手法,开辟了人工湖、假山、亭台楼榭等。抛开它的布置和设计手法不说,这样的茶楼折射出来的气势和神韵绝对不是信阳市里由一般的平房改造出来的茶空间所能比拟的。信阳国际茶城是茶商较为集中的地方,那里也有些茶餐厅,然而因其本身过于商业化,所谓的茶餐厅就变成了纯粹渴了喝茶,饿了吃饭的地方。浉河区北京大街与统一街间有个地方叫中国茶文化第一街,也许当初规划的时候是很好的,至少定位不是信阳第一而是中国茶文化第一,这气魄着实可嘉,看来这里的广告文化还是深得中国广告精髓的。诸如文新茶艺馆(浉河区中山街与申城大道交叉口)、紅木缘茶舍(浉河区湖东大道信阳国土局西侧)这样的地方与其去谈文化如何,不如说是卖茶的地方,每天的客流量更不是餐饮空间可比的。
笔者对信阳100多处茶文化影响下的餐饮空间进行设计调研(其中囊括了大中小和中高低档空间),从茶文化室内设计推广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六点问题:(1)建筑空间局限。大多数茶餐空间由低矮的平房改造而成,设计后显得压抑又小气。(2)选址局限。大多数经营者习惯上在闹市中开店经营,一方面经营成本问题导致门面过小,另一方面街区太吵闹不利于茶文化的蕴养。(3)规模局限。信阳的茶楼、茶餐吧分布上较为零散,毫无规律,这同样不利于茶文化的蕴养和传播。(4)经营模式局限。经营模式上过于保守,要么是倾向卖茶,要么倾向饮食,没有做好茶和餐共融共生。(5)设计局限。设计上堆叠、复制、生搬硬套的现象严重。如果是平房改造,那一定是大量的木线条,花格,宫灯,茶色,擦色漆,清漆,堆叠古建元素,火烧板,碳化木,牌匾,辟邪神兽或抱鼓石等;如果是兴建土木,建筑要么走北派(以徽派建筑为代表),要么南派(以江南园林建筑为代表)。起湖造园,亭台楼榭,移花接木,雕梁画栋,东拉西扯地造。(6)茶文化局限。在这样“四不象”的空间里,很难去谈文化融合,意境,禅意这样的东西的。试想一下,你能用一个沾满污垢的碗去品味清水的纯净与甘甜吗?空间设计中茶文化的植入,首先前提是要有一个对的空间,而后文化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信阳茶文化影响下的餐饮空间设计可以借鉴,但不能一味模仿广州模式,理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忌讳生搬硬套,因循守旧。
北宋画家郭熙曾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阐明了山水与人的重要关系。而“山水”一词道出了“茶”的本质和渊源。笔者以为品茗有三境:“茶产于山水”为一境,是好茶品先决;“取山水煮茶”为二境,是品好茶先决;“品茗于山水间”为三境,是品茗悟道先决。
信阳为山水之城,可因地制宜的就是这山水之优势,这一点是广州茶馆最为缺乏的“山水灵韵”。故而信阳茶文化影响下的餐饮空间设计可以定位山水之间。山水之间可以品井水,沐乡气,望炊烟,听鸟语,闻花香,话家常,何尝不是一个让人们在餐饮同时品茗论道的佳所。欲求返朴归真,雅俗共赏之境,非自然山水所不能承载。信阳茶文化影响下的餐饮空间依山傍水而设最佳,最好是小丘陵环绕的地理。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之下空间能群居潜伏,即可做到连绵不绝,又能达到时隐时现,一步一景,隔而不断之妙。
[1]赖功欧.茶人、茶事、茶文化辩证[J].农业考古,2013(05).
[2](英)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叶春生.岭南风俗录[M].广东旅游出版社,1988.
[5]冯明泉.富有地方特色的广州茶楼业[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
[6](明)文震亨.图版长物志[M].重庆出版社,2008.
[7]柳冠中.设计的本源就是“创新”[J].装饰,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