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从琳
摘 要 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是新时期高校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文化阵地。不断增强高校网络文化氛围,并且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首要途径。做好高校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网络服务的职能引导当代大学生,对大学生实施正确的德育教育是值得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1.005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大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获取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及宣传与开展多样化的学生活动,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正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优势,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牢牢抓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不断提升教育水平,积极构建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1 当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基本问题
1.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亟待加强
在全球信息化时代的推动下,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大学生作为与网络接触最密切的群体越来越容易受其影响。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进行德育教育、构建互动交流平台的责任,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兴网络媒介的使用频率与程度均与大学生有一定差距,这个根本性问题导致了高校教育工作者不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也难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
1.2 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阻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
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这给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带来机遇,同时也面临挑战。大学生是一个有活力的群体,思想价值观念紧跟时代,网络信息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但没有经过加工的原始网络文化良莠不齐,甚至带来错误的导向。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使当代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产生扭曲。作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面向群体,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动态直接影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开展,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通过优质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来规避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提升德育教育水平。
1.3 校园传统文化缺乏与网络文化的创新结合
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因其开放性的特点,与传统校园文化截然不同。传统校园文化活动无法及时地与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相结合导致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相分离,不能及时抓住学生思想动态,也削弱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导向功能,这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校园文化活动在网络文化平台的全面应用相对较少,虽然很多校园活动通过微平台等新媒体发布公告、新闻等作为宣传方式,但全面利用网络文化平台(诸如网上在线课堂)的却少之又少;二是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与网络平台的结合较少,缺乏创新性的交流与互动,没能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展校园活动。
2 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传播网络正能量
在新形势下,高校在依靠传统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应积极开拓网络平台新领域,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建立官方微信平台等新媒体网络文化平台,鼓励、扶植校园内相关团体、组织、个人等建立网络文化宣传途径,有重点地开展网络文化平台的相关栏目建设和内容完善。高校网络文化管理应在“贴近学生校园生活”、“贴近师生网络文化需求”的工作理念引领下,在完善现有的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合理整合多种网络平台并探索平台建设新模式,以打造集信息发布、学科前沿知识传播、网络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互动式网络文化平台。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2.1 健全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机制
优秀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离不开健全的机制,而机制的核心在于责任的细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高校大学生校园网络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和完善高校网络管理办法,开展文明上网倡议,对网络文化平台的运营管理、内容发布做出规定。通过坚持队伍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外出学习与内部交流相结合,开展网络沙龙、网络讲座、网络研讨会等相关活动,保障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2.2 打造专业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队伍
为了提高网络文化的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和指导性,强有力的网络文化工作队伍必不可少。将网络文化建设队伍的专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紧密联系,加强对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网络技术培训,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既有专家教授分享的学科前沿信息又有院校领导实时进行正确舆论引导,既有骨干教师的答疑解惑又有学生骨干发挥带头作用的网络文化工作队伍是推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必要保障。
2.3 积极拓展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平台
网络平台建设与管理的立体化是高校网络文化的核心内容。在各方面的筹备下,利用“四微阵地”,逐步形成了以“学校—教师—学生—其他”为载体的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增强高校网络文化教育的覆盖面;同时在内容的编辑和选择方面做到符合当前高校大学生的需求,形成认可度高、影响力广的综合立体平台,增强高校网络文化的影响力与认可度。
3 建设与管理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开辟精品网络文化新阵地
高校网络文化将传统校园文化和网络的创新性相结合,借助校园网络平台的支撑形成一种新的校园文化方式,较于传统校园文化,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突破了建设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更具广泛性、便捷性、丰富性。构建一个成功的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3.1 专题网站和主题网页
随着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更新速度的增快导致现有的校园官方网站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要,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降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基于现有官方网站发挥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的要求,坚持引领性,构建国内时事、党建等主题网页,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路线,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其次要坚持国际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不能能仅仅局限于关注国内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应具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更为独到的思想,了解国内外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现状,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最后要坚持时代性,紧密联系国内时事热点与国际动态,使其不仅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更是一种时代特征。
3.2 网络文化社区
网络文化社区受到当代大学生的追捧源于其具有互动性、公共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有助大学生实现相互交往与沟通。网络文化社区一般包括校园BBS、微博等。而随着网络文化社区的发展,网络暴力等现象也逐渐出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规范网络文化社区,合理利用网络进行思想引领,构建高校精品社区文化,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坚持实行实名制原则,通过积极宣传为网络社区健康发展、文明上网、合法办网提供必要的基础。二是要坚持精品导向原则的网络社区管理,高校教育工作者建设特色栏目,从各方面进行思想引导,促进大学生身心道德健康的全面发展。三是坚持以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为主的网络法纪和自律教育原则。注重将网络行为等内容纳入到新生教育以及日常教育中,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规范网络行为。坚持上述三个原则,从大学生思想的实际出发,积极发挥高校网络文化的引导作用,将社区建设成大学生喜爱的精品网络文化新阵地。
3.3 微信公共平台
在网络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下,微信公共平台作为最引人注目和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中得到极大重视。如何利用微信平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打造优质高校网络文化平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明确定位,打造品牌。作为传播校园文化的媒体,微信平台与引领大学生的思想密不可分。打造一个服务学校、服务学生、思想与娱乐并重的具有品牌效应的微信公平台是长期目标。二是创新内容,注重内涵。内容是一个网络文化平台生存的根本源泉,微信平台应在注重报道校园新闻等内容的同时关注创新,寻找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话题。三是灵活时间,增强互动。除了在固定的时间利用微信平台推送校园相关内容,还需要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提升平台在学生中间的知名度。加强网络文化平台建设的多样性、丰富性,在强调专题网站、网络文化社区等网络文化平台建设与管理的同时,还应顺应新媒体的发展,紧扣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潮流,开展全方位的平台建设,以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手段才能真正做好网络文化平台建设与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任祥.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2).
[2] 李勍,于游.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2(3).
[3] 申小蓉,李怀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网络思想政治教育,2011(10).
[4] 陆伟华,张社强,陈洪涛.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