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宏梅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2B-0075-01
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必须将语言文字历练与运用落实在教学之中。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本语言的关键点和核心点进行悉心体悟,并在慢慢品味与积淀过程中增强语用意识。而这一切都必须依托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咬文嚼字。怎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厘清文本线索,在文本内容的串联中咬文嚼字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思路创作而成的。这种思路正是作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抒发自我感情的纽带,同时更是教师建构课堂教学、遴选课堂教学方式的基础。它如同串联珍珠的项链,串联着重要的教学资源价值点。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深入研读教材文本,找准文本字里行间蕴藏着的文本脉络,就可以依循作者的写作思路完成课堂教学的构建。
例如在《金蝉脱壳》一文中,作者以“开始脱壳了”开始对金蝉如何脱壳详细描述。教学中,教师相机提出:作者以怎样的关键语言描述金蝉脱壳?从而依循作者的思路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文本的语言文字之中,提升了学生的言语生命质量。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将作者描写金蝉脱壳的过程作为建构文本的核心线索,合理而简洁地整合出具有价值的内容,使得教学的思路与文本的脉络相得益彰。
二、整合文本板块,在文本情韵的碰撞中咬文嚼字
文章每个自然段都是气韵相连、逻辑相通的,或者拥有共同的构段方式,或者情感思想彼此相互交融,形成情感的共鸣共振。在教学这些段落时,教师可以对教材文本的内容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将相映成趣的文字出示在学生面前,从而通过内蕴相同但文字不同的比照辨析,引发学生体悟文本内涵以及作者遣词造句的艺术。
例如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教学中,教师洞察文本通过借物喻人的手法展现了宋庆龄高贵品质。执教者则将展现樟树外形的段落与评价人物品性的段落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人与实物的对应下进行有效的联系和对比,从而引导学生紧扣文本中的关联词“即使……仍然……”“如果……就……”,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文本语言的内蕴中,在咬文嚼字中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
基于单列自然段的教学是引导学生进行解读式的品味,而如果将两个自然段联系起来,则是在学生感悟品析的基础上实现认知的情感升华。这种基于学生认知碰撞交融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拓展了感受范畴,提升了学生的认知品位,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质量逐步提升。
三、拓展文本资源,在文本信息的印证中咬文嚼字
互文策略率先运用于学术界,是学术考证的重要方式。学术研究者通过对相同主题不同文本进行对比考证,从比照的视角得出学术结论。这种互文考证方式一旦运用到阅读教学中来,学生阅读能力能得到较大的提升。学生通过互文的阅读,通过不同文本的对比阅读,尤其是在细节比照中,发现言语表达的细微差别,从而提升学生对于文本语言的敏感程度。
《三打白骨精》是根据著名小说《西游记》删减改编之后入选教材的。编著者依循当下白话文的语言习惯,尤其是小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对其中相关的语言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原著片段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在教材文本与原著的对比阅读中感受教材编著者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修改,尤其是直接删除的内容以及添加的内容对于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有着怎样的帮助,从而让学生懂得文章的一切语言都要为中心服务。
这样的教学始终浸润在文本语言中,学生阅读的是语言,思考的是语言,洞察的也是语言,让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才是适切而鲜活的语言。
四、演示文本内容,在文本形式的转换中咬文嚼字
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很大程度上处于形象直观化的思维模式之中。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尤其是在高年级段,课文中已经出现了较多的抽象思维材料,给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知理解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能够在抽象的语言文字之中注入鲜活的直观形象元素,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就拥有了比照的对象与平台。
仍旧以《金蝉脱壳》中描写金蝉脱壳过程为例,文本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生动细腻地展现了这个过程。而很多学生难以感受到其具体的形态,此时教师如果通过视频将这一过程形象而生动地再现于学生面前,学生做到胸中有其形,眼中有文字,视频与文字的联系对应就为学生咬文嚼字搭建了感知的平台。于是,学生才能真正感受作者运用动词的匠心独运,咬文嚼字也才拥有鲜活事例。
总之,咬文嚼字是聚焦学生的认知核心与心智运用,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度品析和细致体悟的过程,不仅迎合了语文课标的精神,也契合语文学科的本质规律,更满足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内在诉求,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