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琳
青年是环境保护的生力军,是公益领域的新鲜血液,是NGO领袖的后备力量。我们关注环保青年,正是因为他们身上带有一股初生牛犊的冲劲,怀揣一颗饱含理想情怀的心。青年的环境素养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球的未来怎么样。
本期人物特别策划“新锐环保力量”,一位是致力于让绿色文化流动起来的环保NGO“绿爪子”创始人汤历漫,一位是希望以独立研究者和观察者身份为生物保护事业做贡献的耶鲁青年学者高煜芳,还有一位是参与式旅行的发起人,引领大众关注自然新需求的“Ecoaction生·地·行”创始人罗鹏。
他们是如何成长为专业环境工作者的?人生又有哪些机缘巧合让他们走上了环保之路?怀揣憧憬和理想的他们,又经历过哪些沮丧和挫折,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本期人物讲述他们的故事。
从兴趣爱好走向公益宣传汤历漫:坚持成就梦想
今年31岁的汤历漫经营着一个没有正式注册的绿色环保组织——“绿爪子”,致力于将环保、生态理念以漫画、动漫形式表达并传播出去,核心成员3个人。
这是一个怀揣理想和雄心的青年人,完全凭借一己之力运营着这家环保组织。过去两年间,汤历漫和他的小伙伴一起,克服着资源稀少、资金紧缺、时间紧张等困难,以“兼职”的形式参与策划了多个公益传播项目,让“绿爪子”渐渐走上了向前发展的轨道。
有趣的方式
无论是工作中还是休闲时,环保都是汤历漫生活的主题。工作时,他是一名新能源汽车产业从业者;业余时,他是一名公益环保人。
在他的心中,环保的宣传不能用“垃圾分类好”或“不准随地吐痰违者罚款”这些简单的标语及口号,不仅苍白而且无力。这刺激他思考,如何让绿色健康环保变得有深度、有趣而且有创意。思考的结果是,漫画是满足上述要求的最好表达手段之一,它能让环保的理念以调侃、哀求、严肃、警醒等不同视角加以展现,既可以是善意的提醒和快乐的传达,也可以是有趣、骄傲并且有益的事情。
在系列漫画《有车的日子》里,他设计了一个穿蓝色西装的城市青年形象,为了买车愿意付出一切,于是整天忙于加班、出差、带病工作,终于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小车。然而,买了车之后,蓝西装青年才发现,车带来更多的是堵车的痛苦、保养的昂贵、环境的破坏,这才幡然醒悟,“既然是人,何必装扮‘龙虾,过着一天又一天?”
相比较枯燥的文字、简单粗暴的说教,汤历漫以通俗易懂、简单有趣的方式,一下子让人记住了少开车的好处。
还有一幅“小鱼挂饰”主题的漫画。有一次,汤历漫看到有人在街上卖活鱼挂饰,卖点就是封闭在透明空间里来回游动的小鱼。不过,这样的小鱼如同“判了死刑”,挣扎两三天就会死去,十分残忍。仅用了一天,汤历漫就把漫画设计了出来。漫画中,身处自由空间的是拟人化的金鱼形象,而被封闭在聚酯玻璃中的是现实中的人。漫画下端,汤历漫写到,“如果角色反转了,你还觉得小鱼挂饰好玩么?”
两年多的时间,汤历漫创作了200多幅原创绿色乐活动漫作品,坚持让他领悟到力量,并从中看到了希望,“即使什么都有了,也要改造穷山恶水为山清水秀的崇高境界”。
团队的凝聚
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汤历漫环保漫画的创作只能更多以个人行为的方式存在。
2012年10月,朋友闫凯传给汤历漫一份“创绿家计划”申请表。这是一个由SEE基金会发起,专门支持创业期环保公益团队的资助计划。汤历漫一看,没有丝毫犹豫,利用半天时间填完了表,递交了上去。没想到,初出茅庐的他们竟然获得评委的青睐,进入第二轮。闫凯专门从西安赶来,几人筹划下,汤历漫他们成立了民间公益团体“绿爪子”。
之所以选择“绿爪子”作为组织的名字,汤历漫解释说是因为“爪”在北方也被形容成爬山虎,一种紧紧扒着墙壁生长的绿色植物,他希望“绿爪子”发布的环保漫画能像爬山虎一样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而非枯燥的口号。
获得他人认可让汤历漫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与感激。郑重之中,他把创业计划书写得认真而又真诚,细致列出了组织发展所需要的每条款项,并说明用途,拟出了一个2.75万元的资金申请报告。朴实的态度获得了创绿家评委的认同,未经第二轮面试,他们直接获得了资金申请。
拿到资助后,汤历漫和小伙伴们一起展开了“让绿色文化流通起来”的一系列活动:一是绿色创意的形成孕育,帮助大小10多个公益组织设计漫画动画及海报等创意;二是依托“绿爪子”自身力量开展社区活动,进行绿色公益宣讲,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更有效地传播绿色理念。
他们与石景山等社区开展了暑期少年绿色环保乐活绘画沙龙,帮助十几家公益组织设计了宣传册和卡通动漫形象等。很多时候,这些工作没有报酬,但汤历漫说,他的目的是让绿色文化流动起来,如果能挣钱当然好,但环保始终是第一位的。
一生的事业
如今的汤历漫已经很久没有用“忙”字表述自己的状态。在他看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挤就会有的。他学习利用时间,也终于学会利用时间,明白把事情分割到时间的碎片中去做,往往比拿出一整块的时间来更高效。
有一次,他一个月连续出差20多天,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各个城市。为了完成坚持的乐活漫画,他把漫画的线稿扫描到电脑中,只要有一点时间,就调出来上色。漫画配的文字有时涉及专业知识,他就利用任何一个空档去查资料。
汤历漫说,他很庆幸“绿爪子”和正式的节能环保工作都是他喜欢的事情,绿爪子能够利用创意,实现社会绿色公益充满意义的传播,这是另外一种方式的休息和个人修炼。
2014年6月,汤历漫和他的“绿爪子”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联合北京石景山等社区以及某著名咖啡连锁机构,在其北京的10多家分店开展了“低碳社区居民调研行动”,只要任何一家分店参加低碳调研,就可享受一定的咖啡购买优惠。汤历漫给活动的定义是“如果过去你只是爱咖啡的文艺青年,这个夏天,你来定义你的低碳咖啡时尚。”通过微信和微博平台,这个活动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endprint
“你只有好了才能更好。”这是汤历漫对自己和“绿爪子”现阶段的要求。他说,生活就是这样,只有走好这一步,才有机会去走下一步。所以,性格中略带坚毅的他始终珍惜生活给予的每一次成长和机遇,努力往前走。就像他的名字那样,“历经漫漫旅程取得成功”,年轻的汤历漫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从国际视野到本土实践高煜芳:不走寻常路
2014年6月16日晚,北京鸿芷咖啡馆。一场鸿芷微信平台临时发布的讲座即将举行。在场的三四十人抬头看着大屏幕上播放的视频,静静等待一场关于保护非洲象的分享会的开始。
7点钟,分享会的主讲人高煜芳登场。他体型偏瘦小,身穿简单T恤和牛仔裤,带一黑色边框眼镜,语调平和。此次,刚刚毕业于耶鲁大学的他,带着两名肯尼亚从事大象保护的青年人Resson Kantai和Christopher Kiarie到中国开展巡回演讲,希望分享他们所做的研究与工作,介绍非洲象的生存情况和在肯尼亚进行的象群保护工作,让更多中国人了解遥远的非洲土地上象群的命运。
这是高煜芳自筹资金所做的巡回演讲,城市包括广州、深圳、厦门、福州、泉州、北京和上海。就在北京演讲的前两天,世界最巨型大象、非洲象王萨陶被猎杀,面部连鼻带牙被割掉的新闻充斥了各大媒体。这无形中增加了分享会的话题感。
分享会结束后,现场听众团团围住了高煜芳。有的人好奇他为什么会去做非洲象保护,还有人只是跟他打声招呼,表示感谢。“没想到有那么多人这么热情。”在自己的微博上,高煜芳写下了对公众的感激。不过,头顶名校的光环,内容新奇的演讲,人们在关注非洲象保护的同时,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位不走寻常路的耶鲁毕业生。他有怎样的人生故事?为何走上这样的保护旅途?就在演讲结束两天后,这位从北大走到耶鲁,又从耶鲁回归的青年科学家,将去往那个曾经工作过的藏区,开始他新的研究征程。
状态:尝试不一样东西
2008年,北大校园,刚刚完成大学一年级学习的高煜芳做出了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选择。即将升入大二的他,主动选择休学一年,加入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WCS)中国项目部全职实习。
对向往事业的追求成为选择背后的主要原因。在高煜芳看来,按部就班地完成本专业课程,拿到学位,与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并不是一个概念。他经常去听北大吕植教授的保护生物学课,在那里,他了解到,原来有这样的职业、这样的人从事着深入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环境的事情。
他还读到了一本书,乔治·夏勒的《最后的熊猫》,一本讲述乔治·夏勒接受中国政府邀请,在四川研究野生大熊猫的经历。信息的点滴积累逐渐开始拼凑成型。就在这时,他获得了“保育领袖计划”的实习生奖。休学一年的时间里,借助WCS平台,他跑遍大江南北,在东北参与保护东北虎,在长江下游做扬子鳄社区宣教,还到藏北羌塘了解人和棕熊的冲突情况,以学生的身份在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和英国剑桥的学生保护生物学大会上做科学报告。
间隔年的益处以一种缓慢且持久的方式显现。2008年的间隔年,让高煜芳熟悉了国际保护组织的工作方法,并且对中国的自然保护形成宏观整体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人生道路。
于是,2011年,大四毕业后,本可以选择出国的高煜芳又做出了间隔年的决定。他成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第一届三江源研修生,在青海年保玉则与一群可爱的藏族喇嘛们工作生活了一年。这一次,他深入了解了一个具体地点面临的保护问题以及基层草根组织的生存现状。
高煜芳曾说,自己不喜欢在同一个地方待太久,而是希望尝试不一样东西。如今看来,当初每一步看似追求新鲜的决定,都仿佛更清晰、更准确地帮助他靠近了一生的研究事业,在新事物的体验过程中,磨炼自己,收获成长。
定位:独立的研究者和观察者
对于高煜芳来说,保护问题的背后都涉及到人的问题。从学科的角度出发,无论研究哪一个物种,其知识、经验和思路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通性。这种感受,在耶鲁投入两年时间的象牙研究中体会得更为明显。
初到耶鲁,高煜芳在《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象牙贸易的长文。文中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民众收入增多,象牙制品成为受欢迎的消费品,巨大的需求也引发了规模巨大的走私。
面对这一话题,有着一定野生动物保护经验的高煜芳,明显感觉到了中外对于象牙问题的不同认识,西方认为是中国对象牙的需求导致了大象猎杀的日益严峻,而大部分中国人却觉得是西方NGO和媒体夸大了事实,指责中国。高煜芳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到底真相是什么?
在第一个秋季学期,他做了关于国际象牙贸易的话语分析,了解中外如何谈论和看待国际象牙贸易。同时收集了关于非洲象盗猎和中国象牙市场的许多定量数据,建立统计学模型,研究这两者的相关性。在第二个学期,他分析国际象牙贸易的社会过程,了解这个问题都有哪些参与者,他们有怎样的观点和诉求,又是如何调动资源达到期望的结果。
在导师和保护圈朋友的帮助下,第二年,他开始沿着整个象牙贸易的链条在非洲和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作田野调查。在肯尼亚桑布鲁保护区,他目睹了一头大象的死去;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他装成象牙买家,和非法象牙贩子谈生意;在香港和内地的几个城市,他走访合法和非法的象牙市场,观察象牙交易方,分析他们的消费心理;在美国,他参与学术交流,被邀请见证象牙销毁行动,和许多国际组织的高层分享研究成果。
借助耶鲁的资源和自身学术的强大能力,身为学生的高煜芳获得了他所能利用到的最大资源,取得的成果也得到了很多肯定,更因为自己中国人的身份获得了众人的关注,他说:“这个领域需要更多的中国面孔,需要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
他还记得在香港做田野调查时见到的那个小女孩。在别的小朋友还贪玩的年纪,只有14岁的何岩佳(音译)表现出了异常成熟的一面,行动力惊人,她发起了“保护非洲象,拒绝象牙”的行动,并独自作词作曲,创作了歌曲《this ache》。喜爱她的人把她叫做“elephant girl”,利益被触及的人则给她寄来了恐吓信。endprint
然而,就是这个小小年纪的何岩佳告诉高煜芳,不要害怕那些人伤害你的肉体,最重要的是灵魂保持强大。这与高煜芳藏区朋友扎西桑俄的一番话异曲同工,“你有多少时间在做自己的事情,有多少时间帮助别人,帮助众生?”
在自己的博客里,高煜芳给出了一个回答:“我已经走在路上了,从只关注自己的小宇宙,开始学着真正地去关心这个世界。”他相信自己的实力,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去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
从巧合走向注定罗鹏:遇见未知的自己
四川,雅安,碧峰峡熊猫基地。一场生地保护体验行正在进行。
饲养人员来到熊猫笼子前。看到熟悉的身影,本还在远处的熊猫爬了过来,用臀部支撑起身体坐在了栏杆前,将两只毛茸茸的前爪缓缓地伸向了栏杆,轻轻握住。憨态可掬的样子让现场的人大呼可爱。这时,饲养员微笑着把食物喂给了熊猫。这让现场的一位高中生惊奇不已。
“为什么熊猫会主动伸出爪子?”她问。
“我们会定期给熊猫抽血检查身体。为了方便抽血,我们就利用喂食的方式培养它主动伸手,这样抽血就方便很多了。”工作人员解释道。
高中生觉得很有意思。这一幕,被站在一旁的体验组织者罗鹏看在了眼里。
罗鹏告诉这位高中生,“你可能觉得大熊猫伸出手来拿吃的行为很可爱,也避免了它的痛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人为的后天训练已经干扰了大熊猫的行为表达。作为一个物种,保护熊猫的核心价值不是让人认同它的可爱,而应该是尊重熊猫作为一个物种的权利,尊重它的差异和自由,让其在野外自由生存。”
听到不同视角的观点,高中生仿若恍然大悟,眼中闪烁着若有所思的光芒。
对于“生地行”创始人罗鹏来说,这正是她做项目的目的,即让大众在项目中真正有所收获,帮助其关注、了解环境保护,并从中获得成长。也正因为此,罗鹏目前所致力的事业都是基于需求加以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了解环保,热爱环境。
这与她一路走来,三段环保旅程,两次转变背后的原因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有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断去探索、发现,才能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认清自身优势,做最擅长的事情
罗鹏环保之路的第一次转变是硕士毕业时,她从原本科研的道路走向了环保NGO。
2006年夏天,罗鹏进入中科院动物所鸟类生态研究组攻读硕士学位。她的研究课题是“红交嘴雀与松科植物的协同进化”,大意是这个具有独特喙型的鸟儿为方便取食松子,交叉的嘴会产生一定的进化适应,而松科植物为了抵御鸟儿的取食破坏,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对抗变化。
出于研究的需要,罗鹏来到甘肃省莲花山保护区。她发现,在生存与保护之间,科研没有办法解决当地穷的问题。她们所驻村的村长,40岁出头就当了爷爷,每年的收入除了偶尔为保护区修路、外来科研组请他帮忙外,再没有其他渠道。
科研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保护物种吗?罗鹏开始觉得,保护自然更重要的是解决人的问题。
如果说,这次短暂的野外锻炼只是让罗鹏产生了思考。毕业前一次大型的锻炼机会让她更明确了自己的方向。
2008年,罗鹏的导师接手了第23届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的筹备工作。英文出色的罗鹏成为组委会的一员。整整一年多的时间,罗鹏参与了会议的组织、策划、项目的设计,这让她找到了自己另外的可能性——组织、协调、交流的能力以及外向的性格才是自己最擅长的。而这些让她在NGO中得以充分发挥。
三年五进青海,人生再次转变
2009年底,罗鹏进入本土环境NGO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相比于有基金会支持的大型环保机构,道和在资金、人脉、渠道上都处于劣势。罗鹏担任环境教育领域的项目负责人,工作非常具有挑战。有时,她恨不得自己一夜之间生出翅膀,多个脑袋。
开始的两个月,罗鹏走得无比小心,熟悉工作环境,埋头写研究报告。不过,地皮踩熟了,胆子就大了。慢慢地,罗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她与政府、学校、公司,官员、教师、商人、学生等各方进行交流,写计划、做培训、写报告、写书,积累了诸多经验以及对NGO的思考。
2010 年夏天,受香港成长希望基金会邀请,罗鹏到西宁针对教师开始环保培训。她联络北京的专家、青海当地的教授以及青海的继续教育、项目学校,从教师集中培训到学校自身活动设计,展开了一幅宏伟的蓝图。活动开展两年多,她五次进青海,活动一直进行得有声有色,这让罗鹏十分骄傲。
改变发生在第三次进青海时。当随行的北京动物学专家跟藏族学校的领导、老师交流时,提到在教学中加入动物保护的内容。藏族校长说,因为信仰,藏族文化中有很多从小就深入人心的观点,比如爱护动物、珍惜水源等。
一席话让罗鹏开始深刻反省:这就是基于当地文化的乡土教材、校本课程啊!很多传统文化都有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容,深植在当地人的骨子里,教育怎么能脱离当地的文化和实际而只空谈理论和美好愿望呢?
不能一直做自己以为有意义的事,而应该先了解什么才是对方最需要的,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需求,建立真正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创意和模式。罗鹏开始了环保道路的第二次转变,转身进入“Ecoaction生·地·行”的创业。
一个大于自己的目标,服务更多人
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罗鹏“Ecoaction生·地·行”事业的核心,就是幸福感、保护、社区,“通过负责任的旅行,整合资源,期望更多的人了解自然、欣赏自然,并为自然积极行动”。
罗鹏说,以前,人们看到美好的东西,比如一朵绽放的野花,第一反应往往是占为己有。然而,美好的东西不一定要拥有,尊重差异,欣赏自由,留存记忆才能更久远。她希望能够通过参与式的活动,引导大众新的需求——关注自然。
为了这个目标,罗鹏一点点地学习与调整。2014年初,在很多专家和朋友的支持下,她完成了一次长线项目的踩点,途经4个省、11个城市、5个自然保护区,很多项目的想法和计划也一步一步具体和细化起来。尽管很累,但人生一旦有了一个大于自己的目标,并坚信所做的事情能服务于更多人,就有了无尽的动力,不断去进步。她说自己还在路上,未来期待更多人加入探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