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明清山东方言再举证

2015-01-28 20:17吴佩林
蒲松龄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醒世姻缘传红楼梦

摘要:《醒世姻缘传》是明清时期山东人写的长篇白话世情小说,它成功地运用山东方言土语,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场景。通过《醒世姻缘传》与《红楼梦》中共同存在的二十五个典型山东方言词汇的对比,再次证明了《红楼梦》中大量吸收和使用了明清山东方言的事实。研究《红楼梦》中的明清山东方言,对考证《红楼梦》作者、人物、历史背景与写作素材等或有一定参考价值,当成为《红楼梦》语言研究的一部分,学界应予以足够关注。

关键词:醒世姻缘传;红楼梦;山东方言;明清小说

中图分类号:I407.37 文献标识码:A

《蒲松龄研究》2013年第4期刊登拙文《〈红楼梦〉中的明清山东方言举证——基于蒲松龄聊斋俚曲作品的对比》,它以《聊斋俚曲集》和《红楼梦》中共同存在且频繁使用的二十个方言词语为例,试图证明《红楼梦》中吸收和大量使用了明清山东方言 [1]。文章写作期间及刊发后,多位同事、读者曾与笔者交流;借助教学的便利,笔者还调查了部分学生对这些方言词的认知情况。笔者发现,来自山东的读者普遍认可这些方言词语;对于对照明清文学作品来研究《红楼梦》语言特征的做法,均认为是可取的。但也有人因不熟悉蒲松龄的聊斋俚曲作品,或受红学专家们“北京方言说”的长期影响,在对举证的“明清山东方言词语”的认知上尚存疑虑。聊斋俚曲主要流传于山东淄博的部分地区,这种供演唱的作品不便于阅读,若没有了音乐的效果,其曲文就失去了流传载体,这是聊斋俚曲远没有《聊斋志异》那样知名的原因之一。为此,笔者感到有进一步举证的必要,并特意选取广为流传的清代小说《醒世姻缘传》作为对比分析的参照。

《醒世姻缘传》的作者西周生实系何人,目前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但《醒世姻缘传》已被公认为是明清时期山东人撰写的长篇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成书于清代前期。诗人徐志摩在介绍这部书时说:“书是真妙,我们逢人便夸,有时大清早或半夜里想起书里的妙文,都掌不住大笑。” [2]1435 “你要看《醒世姻缘》,因为它是(据我看)我们五名内的一部大小说。有人也许要把它放得更上前,有人也许嫌放得太高,那是各人的看法。‘大是并指质和量的。” [2]1445 “全书没有一回不生动,没有一笔落‘乏,是一幅大气磅礴一气到底的《长江万里图》,我们如何能不在欣赏中拜倒!” [2]1447

诗人是最善于用语言表达对事物的内心感受的,徐志摩给予《醒世姻缘传》如此高的评价,除了小说具有感人的情节外,更重要的当是小说语言的魅力让诗人折服。《醒世姻缘传》语言(特别是对话)生动活泼,幽默诙谐,酣畅淋漓,极富生活气息和真实感,读来让人如同置身故事情节之中。毫无疑问,山东方言是让小说具有如此感染力的依托,大量山东方言土语的运用,准确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使整部作品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醒世姻缘传》从清代以来一直广为流传,有多个年代不同版的刻本和石印本保存下来,今散见于国内外各大图书馆中。国内多家出版社已相继出版了它的校注本或标点本,如上海亚东图书馆标点本(1933)、上海古籍出版社黄肃秋校注本(1981)、齐鲁书社校点本(1980,1993,2008)、上海古籍出版社同德堂刊本(1994)、三秦出版社校点本(1996,2012)、岳麓书社本(2004,2014)、中华书局李国庆校注本(2005)、北方文艺出版社本(2013)、黑龙江美术出版社本(2014)等,人们对《醒世姻缘传》的熟悉程度远超《聊斋俚曲集》。

《醒世姻缘传》中的山东方言是明清文学作品中山东方言的典型代表,是研究近代汉语口语词、明清山东方言方音等不可多得的宝贵语料。1985年,山东师范大学董遵章教授编著《元明清白话著作中山东方言例释》,从十余部古代白话著作中选取了2622条山东方言词(包括俗语)、5000多条例句,该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方色彩,是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古代作品中的山东方言词语的权威工具书,并为汉语研究者提供了宝贵资料。董教授是山东寿光人,以山东人治山东方言,不论选词、例句还是注释,均极具权威性。这部著作在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并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优秀社科成果奖,该书中大部分的方言词和例句即来自《醒世姻缘传》 [3]。

关于《红楼梦》的成书年代。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和高鹗首次以木活字排印《红楼梦》(程甲本),高鹗在《叙》中说:“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者,几廿余年。”次年,二人又复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后再次刊行(程乙本),其引言中记道:“是书前八十回,藏书家抄录传阅几三十年矣。”从乾隆五十七年(1792)上溯三十年,为乾隆二十七年(1762)。一部作品从成书到广为流传,一般都需要一个过程,故《红楼梦》的成书年代可能还要早。胡适先生当年考证甲戌本是“海内最古的《石头记》抄本”,书中“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之“甲戌”,被认为指它最初底本的年代,即乾隆十九年(1754),故多数红学家判断《红楼梦》的成书年代为清代乾隆朝早期。所以,《红楼梦》与《醒世姻缘传》在写作年代上接近,利用《醒世姻缘传》来佐证《红楼梦》中的明清山东方言是十分恰当的。

今重新选取《醒世姻缘传》和《红楼梦》中共有的二十五个方言词,再证《红楼梦》中吸收和大量使用了明清山东方言。这些方言词语不但均为《醒世姻缘传》和《红楼梦》中所共有,且大部分在今山东话中仍使用。文中《红楼梦》例句取自启功先生主持校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记作“红”),《醒世姻缘传》例句取自李国庆校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记作“醒”)。中华书局是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享誉海内外,上述两校注本的质量足可信赖。对于每个方言词,《醒世姻缘传》中例句在于表明该词当属明清山东方言词;《红楼梦》中例句既考虑取自不同章回,又做到同一方言词的例句不重复出自同一人之口,旨在证明该方言词在《红楼梦》中被广泛使用。

为便于覆案,每个例句后均详注出处,格式如“醒·二十六·343”,表示“书名·章回·页码”。部分特殊读音的方言词,据鲁中地区典型地方话的读法,标注了参考方音。个别例句,笔者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重新标点过。举证的每个方言词语,在《醒》和《红》中均多次使用,有的多达五六十次;但限于篇幅,每个方言词的例句总数以六个为限,并就这些例句对该方言词予以简单释义;有的方言词一词多义,本文只列举其独特方言用法的意义和例句。例句中的着重号均为本文作者所加。endprint

1.见方:表示面积,指以某长度为边的正方形。

(1)每人都做一根小小的矮板凳,四寸见方的小夹褥子,当中留了一孔,都做这个营生!此事只好看官自悟罢了,怎好说得出口,捉了笔写在纸上?(醒·二十六·343)

(2)却说那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红·一·2)

按:脂本《石头记》中此句为“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方经”又作“方迳”或“方径”,无“见方”语。关于程本《红楼梦》此处“见方”,周汝昌先生说:“‘程本妄删,有故意篡乱,不学无识,不懂雪芹字法句法,总是聪明自作之嫌。”“原是24×24×12方丈之匾形立方体,‘程篡转费解” [4]15。然周先生此言差矣,“见方”不仅见于《醒世姻缘传》《红楼梦》《儿女英雄传》《老残游记》等古典名著,更为现今山东等北方民间所普遍使用,且《现代汉语词典》亦有收录,程伟元绝非“不学无识”,程本亦非“篡转费解”。

(3)薛姨妈先接过来瞧时,原来是个小匣子,里面装着四副银模子,都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红·三十五·409)

2.营生(y í ng shengr):事情,职业,工作。

(1)丁利国又问:“你可肯教书么?”回说:“教书是我本等的营生,怎的不肯?”丁利国道:“你又肯到我庄上,又肯教书,你这三口人过日也不甚难。”(醒·二十七·347)

(2)薛如卞说:“你这瞎话!咱来时,刘毛还在家里没起身,你合刘毛的魂灵说话来?你背着俺干的不知甚么营生!”(醒·三十八·488)

(3)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来历,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红·一·10)

(4)李纨道:“你还是你的旧号‘绛洞花主就是了。”宝玉笑道:“小时候干的营生,还提他作什么。”(红·三十七·428)

(5)(宝钗)这些没营生的妈妈们也宽裕了,园子里花木也可以每年滋长繁盛;如此,你们也得了可使之物,这庶几不失大体。(红·五十六·678)

(6)凤姐一面又骂贾蓉:“天打雷劈、五鬼分尸的没良心的种子!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成日家调三窝四,干出这些没脸面、没王法、败家破业的营生。”(红·六十八·818)

3.影响(y ǐ ng xiangr):踪迹,些微线索,传闻或打听来的消息。

(1)(伍小川)一面叫他那些女将到计巴拉婆子身上、卧房里,没一处不搜到;外面将计巴拉浑身搜简,那里有一些影响?(醒·十一·144)

(2)狄希陈还有不死的念头,将计就计,依允坐下。谁知秦敬宇在家,这孙兰姬别要说见他的影响,你就再要听他声咳嗽也杳不可闻。(醒·五十·650)

(3)那霍启也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那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好;再使几人去找寻,回来皆云影响全无。(红·一·15)

(4)袭人、麝月、秋纹等也不敢叫人知道,大家偷偷儿的各处搜寻。闹了大半天,毫无影响,甚至翻箱倒笼,实在没处去找。(红·九十四·1110)

(5)袭人等却静静儿的听得明白,头里虽也听得些风声,到底影响,只不见宝钗过来,却也有些信真。今日听了这些话,心里方才水落归漕,倒也喜欢。(红·九十六·1128)

(6)宝钗道:“说起那和尚来的踪迹、去的影响,那玉并不是找来的。头里丢的时候,必是那和尚取去的。”(红·一百十六·1307)

4.卷子(ju ǎ n zi):馒头的一种,底为长方形。制作时,先将发好的面团揉成长条状,再用刀切成五厘米左右的小段(谓之切卷子),醒二三十分钟后,上锅蒸熟即成。

(1)他却与晁住、李成名的娘子结了义姊妹,打做了一团,只等晁大舍略略转得眼时,溜到厨房里面,帮他们捍薄饼、涝水饭、蒸馍馍、切卷子,说说笑笑,狂个不了。这晁住与李成名的娘子,将大卷的饼、馍馍、卷子与几十个与他。两口子吃不了,都晒了来做酱。(醒·十九·242)

(2)(贾母)因让薛姨妈吃,薛姨妈只拣了块糕;贾母拣了一个卷子,只尝了一尝,剩的半个递与丫头了。(红·四十一·486)

(3)贾母笑道:“你带了去,给琏儿放在屋里,看你那没脸的公公还要不要了!”凤姐儿道:“琏儿不配,就只配我和平儿这一对‘烧糊了的卷子和他混罢。”说的众人都笑起来了。(红·四十六·549-550)

(4)凤姐儿笑道:“……说不得我自己吃些亏,把众人打扮体统了,宁可我得个好名儿也罢了。一个一个‘烧糊了的卷子似的,人先笑话我,说我当家倒把人弄出个花子来了。”(红·五十一·613)

5.左右:反正,大不了,无论如何。作副词用。

(1)宋其仁道:“老爷速急求了当道的书去。曹一佳与宋其礼两个的罪是不敢求免的。左右在华亭也住不得了,倒不如问个充军,泄了众人的恨、离了众人的眼也罢了。”(醒·七·91)

(2)胡旦二人道:“我们去是半步也行不得的。没有分文路费,怎么动身?只好死在这里罢了!左右脱不了是死!”(醒·十五·200)

(3)(宝玉来探病)凤姐道:“左右也不过是这样,三日好、两日不好的。老太太、太太不在家,这些大娘们,嗳,那一个是安分的?”(红·六十四·770)

(4)(薛蝌)写毕,看了一回,意欲拿来粘在壁上,又不好意思,自己沉吟道:“不要被人看见笑话。”又念了一遍,道:“管他呢,左右粘上自己看着解闷儿罢。”(红·九十·1073)

(5)平儿道:“……我们起迟了,原该爷生气,左右到底是奴才呀;奶奶跟前,尽着身子累的成了个病包儿了,这是何苦来呢!”说着,自己的眼圈儿也红了。那贾琏本是一肚子闷气,那里见得这一对娇妻美妾又尖利又柔情的话呢?便笑道:“够了,算了罢。他一个人就够使的了,不用你帮着。左右我是外人,多早晚我死了,你们就清净了。”(红·一百一·1176)endprint

(6)紫鹃听了,冷笑道:“……若是我们有什么不好处呢,我是太太派来的,二爷倒是回太太去,左右我们丫头们更算不得什么了!”(红·一百十三·1284)

6.好生(h ǎ o sheng):仔细,认真,小心,好好地。

(1)晁大舍道:“我适才已是再三分付详细了。你二人好生与我送去,不可误事。”两个衙门人“诺诺”连声,替他抗了褥套,去了。(醒·十五·197)

(2)狄员外教家里另取过茶去吃了。讲话中间,倒象似旧日的相知一般。狄员外别了回家来,分付教人好生答应。(醒·二十五·322)

(3)于是众奶姆伏侍宝玉卧好了,款款散去,只留下袭人、秋纹、晴雯、麝月四个丫鬟为伴。秦氏便吩咐小丫鬟们:“好生在檐下看着,猫儿打架!”(红·五·69)

(4)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馔来,摆在东边屋里,过来带了刘老老和板儿过去吃饭。凤姐说道:“周姐姐好生让着些儿,我不能陪了。”(红·六·100)

(5)(宝玉)一夜竟不知所之,直至天明方醒。翻身看时,只见袭人和衣睡在衾上。宝玉将昨日的事已付之度外,便推他说道:“起来好生睡,看冻着了。”(红·二十一·260-261)

(6)宝玉胡乱吃了些,焙茗也吃了,二人便上马,仍回旧路。焙茗在后面只嘱咐:“二爷好生骑着。这马总没大骑,手提紧着些。”(红·四十三·517)

7.有的(d ī)是:很多,足够,充足,现成的。同“多的(dī)是”。

(1)又且庄上有的是那鸡蛋,多的是那烧酒,每次回家,狄希陈必定白煮十数个鸡蛋,携带一大瓶浓酾的烧酒。(醒·六十一·787)

(2)你有的是银子,你山里多的是石头,或在镇上或是城里,青云里起的牌坊盖的两座,这也不枉了驰驰名。我说的是呀不是?你姑夫再想!(醒·八十三·1067)

(3)(门子)薛家有的是钱,老爷断一千也可,五百也可,与了冯家作烧埋之费。那冯家也无甚要紧的人,不过为的是钱;有了银子,也就无话了。(红·四·61)

(4)孙行者笑道:“……可巧我到阎王那里去,因为撒了一泡尿在地下,你那个小婶儿便吃了。你们如今要伶俐嘴乖,有的是尿,再撒泡你们吃就是了。”(红·五十四·658)

(5)隆儿便笑道:“我是二爷使我送月银的。交给了奶奶,我也不回去了。”鲍二的女人便道:“咱们这里有的是炕,为什么不大家睡呢?”(红·六十五·785)

(6)那小太监便说:“……有现成的银子暂借一二百,这一两日就送来。”凤姐儿听了,笑道:“什么是送来?有的是银子,只管先兑了去!改日等我们短了,再借去也是一样。”(红·七十二·862)

8.色色(sh ě ir sheir),或作“一色一色”:件件,样样,全部,一件一件。

(1)(晁大舍)听了陪客董仲希计策,另收拾了一处房子,做衣裳、打首饰、拨家人、买婢妾,不日之间,色色齐备,将珍哥居于其内。(醒·一·9)

(2)狄希陈知道自己有了不是,在家替素姐寻褥套、找搭连、缝衮肚、买辔头、装酱斗,色色完备,单候素姐起马。(醒·六十八·882)

(3)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儿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这叫做《负荆请罪》。”(红·三十·365)

(4)李纨道:“恐怕老太太高兴,越发把船上划子、篙、桨、遮阳幔子都搬了下来预备着。”众人答应,又复开了门,色色的搬了下来。(红·四十·467)

(5)平儿如今见他这般,心中也暗暗的敁敠:“果然话不虚传,色色想的周到。”又见袭人特特的开了箱子,拿出两件不大穿的衣服,忙来洗了脸。(红·四十四·524)

(6)这老道士专在江湖上卖药,弄些海上方治病射利,庙外现挂着招牌,丸散膏药,色色俱备。亦长在宁荣二府走动惯熟,都与他起了个混号,唤他做“王一贴”。(红·八十·967)

9.兄弟(x ì ong di):弟弟,与“哥(哥)”对应,非指“兄、弟”二人。

(1)晁大舍道:“……可说如今的世道,儿还不认的老子,兄弟还不认的哥哩!且讲甚么天理哩、良心哩!”(醒·十五·195)

(2)(郭氏)我也知不道咱户族里还有这几位,也不知是大爷、叔叔、哥哥、兄弟的,我只当就止一位三奶奶,来送了一两银子,我换了钱,搅缠的抬出材来!(醒·五十三·688)

(3)秦氏笑道:“嗳哟,不怕他恼,他能多大了,就忌讳这些么?上月你没有看见我那个兄弟来了?虽然和宝叔同年,两个人若站在一处,只怕那一个还高些呢。”(红·五·67)

(4)宝玉留心看时,并不见纺线之女。走不多远,却见这二丫头怀里抱了个小孩子,想是他的兄弟,同着几个小女孩子说笑而来。(红·十五·182)

(5)黛玉冷笑道:“难道我也有什么‘罗汉‘真人给我些奇香不成?便是得了奇香,也没有亲哥哥亲兄弟弄了花儿、朵儿、霜儿、雪儿替我炮制。我有的,是那些俗香罢了。”(红·十九·245)

(6)正值宝玉走来,见了这般形况,问:“是怎么了?”贾环不敢则声。宝钗素知他家规矩:凡做兄弟的,怕哥哥。却不知那宝玉是不要人怕他的。(红·二十·252)

10.走动:亲戚朋友间的来往,串门子,走亲戚。

(1)这个杨太医平日原是个有名莽郎中,……行止又甚不端方,心性更偏是执拗;往人家走动,惯要说人家闺门是非,所以人都远他。(醒·二·22)

(2)这海会也常常走到计家。这将近一年,因晁大舍不在家中,往计氏家走动觉得勤了些,也不过是骗件把衣裳,说些闲话,倒也没有一些分外的歪勾当做出来。(醒·八·102)

(3)(刘姥姥)如今王府虽升了边任,只怕二姑太太还认得咱们。你何不去走动走动?或者他还念旧,有些好处亦未可知。(红·六·93)endprint

(4)凤姐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有人似的。”(红·六·99)

(5)贾琏忙道:“……我虽如此说了这样行,到底也得你姑娘打发人叫他女人上来,和他好说更好些。不然,太霸道了,日后你们两亲家也难走动。”(红·七十二·860)

(6)婆子道:“你是那里来的个黑炭头,也要管起我们的走动来了?”包勇道:“我嫌你们这些人,我不叫你们来,你们有什么法儿?”婆子生了气,嚷道:“这都是反了天的事了!连老太太在日,还不能拦我们的来往走动呢;你是那里的这么个横强盗,这样没法没天的?我偏要打这里走!”(红·一百十一·1265)

11.精湿:很湿,湿透。精:特别、很、彻底,作副词用。又如:精干净,精小心。

(1)(宝光)穿了精湿的衣裳,垂头丧气,走了四五里路,一座龙王庙里,问那住持的和尚要了些火烘焙衣裳,又搬出饭来与他吃了。(醒·三十·390)

(2)薛三槐媳妇看着素姐收拾,梳了头,换了鞋脚,一脚蹬在尿盆子里头,把一只大红高底鞋、一只白纱洒线裤腿、一根漂白布裹脚,都着臭尿泡的精湿,躁得青了个面孔。(醒·五十九·755)

(3)小珍珠端着一铜盆水,……身子酥了一酥,两只手软了一软,连盆带水吊在地下,把寄姐的膝裤、高底鞋、裙子着水弄的精湿。(醒·八十·1026)

(4)众人上来看看,已咽了气,身子底下冰凉精湿一大滩精,这才忙着穿衣抬床。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大骂道士,“是何妖镜!若不毁此镜,遗害人世不小。”(红·十二·154)

12.烦:找,请,劳烦,烦托。用于“烦某人做某事”句型。

(1)薛教授怒道:“这们没家教!公婆在上,丈夫在下,自家的老子在傍,如此放肆!”望着狄周道:“管家,烦你把这丫头送到我家去,已是打的不中了。是为怎么来?”(醒·四十八·623)

(2)狄希陈道:“老丈原说是禽堂五星,烦你再与我两人看看禽是甚么?只怕禽还合的上来也不可知。”(醒·六十一·784)

(3)王夫人忙道:“他一个小孩子,何曾经过这些事?倘或料理不清,反叫人笑话,倒是再烦别人好。”(红·十三·165)

(4)那长府官先就说道:“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皆因奉命而来。有一件事相求,看王爷面上,敢烦老先生做主。不但王爷知情,且连下官辈亦感谢不尽。”(红·三十三·389-390)

(5)袭人笑道:“可是又忘了!趁宝姑娘在院子里,你和他说,烦他们莺儿来打上几根绦子。”宝玉笑道:“亏你提起来。”说着,便仰头向窗外道:“宝姐姐,吃过饭叫莺儿来,烦他打几根绦子,可得闲儿?”(红·三十五·410)

(6)丰儿忙上来回道:“林姑娘打发了人下请字儿,请了三四次他才去了。奶奶一进门,我就叫他去的。林姑娘说:‘告诉奶奶,我烦他有事呢。”凤姐儿听了方罢,故意的还说:“天天烦他!有什么事情?”(红·四十六·547)

13.亏了(liao):多亏,幸亏,含赞赏、感谢之意。

(1)晁书娘子道:“……‘八十年不下雨,记他的好晴儿。那一日,不亏了徐大爷自己来到,如今咱娘儿们正鳖的不知在那里哩!”(醒·二十二·282-283)

(2)众人道:“亏了这个好人拾了,要不是,那庙里没有屈死的鬼?这卖酒的赔银子罢了,难为这们长胡子都采净了!”(醒·二十三·308)

(3)(李纨)你这个东西,亏了还托生在诗书大宦人家。做小姐,又是这么;出了嫁,还是这么着。若生在贫寒小门小户人家,作了小子、丫头,还不知怎么下作呢!(红·四十五·529)

(4)众人见贾母不喜,不免又往上踏践起来,弄得这尤二姐要死不能,要生不得。还是亏了平儿时常背着凤姐与他排解。(红·六十九·827)

(5)贾母见他进来,便问道:“你前年那一次大病的时候,后来亏了一个疯和尚和个瘸道士治好了的。那会子病里,你觉得是怎么样?”(红·八十一·974)

(6)贾母想了一想,也笑道:“可见我如今老了,什么事都糊涂了。亏了有我这凤丫头,是我个‘给事中。”(红·八十五·1022)

14.褒贬(b ǎ o bi ā n):批评,指责,埋怨。无“褒”意。

(1)若是内中有分把姿色的,紧紧圈将住了,一个说道梳得好光头,有的说缠的好小脚,有的说粉搽得太多,有的说油使得太少,或褒贬甚么嘴宽,或议论甚么臀大,指触个不了。(醒·七十三·941)

(2)凤姐虽然如此之忙,只因素性好胜,惟恐落人褒贬,故费尽精神,筹划得十分整齐,于是合族中上下无不称叹。(红·十四·175)

(3)第一个凤姐事多任重,别人或可偷闲躲静,独他是不能脱得;二则本性要强,不肯落人褒贬,只扎挣着与无事的人一样。(红·十九·235)

(4)黛玉笑道:“这样的诗,一时要一百首也有。”宝玉笑道:“你这会子才力已尽,不说不能作了,还褒贬人家。” ①黛玉听了,并不答言,略一仰首微吟,提起笔来一挥,已有了一首。(红·三十八·455)

(5)贾母笑道:“……咱们好歹别落了褒贬,少不得弄个新样儿的。叫芳官唱一出《寻梦》,只用萧和笙笛,余者一概不用。”(红·五十四·656)

(6)(凤姐)心想:“……虽没有了对牌,这种银子是现成的;外头的事又是他办着。虽说我现今身子不好,想来也不致落褒贬,必是比宁府里还得办些。”(红·一百十·1252)

15.行动:动不动,动辄,一贯地。作副词用。

(1)狄希陈道:“你行动就是哨我,我也不合你做这个,咱一递一个说笑话儿,咱使一个钟儿轮着吃。”相于廷道:“就依着哥说,咱就说笑话儿。”(醒·五十八·749)

(2)天是“王大”,你就做了“王二”,把两个正经管家反倒欺侮起来,开口就骂,行动就嚷,说管家是个真奴才——他是央倩的人客!(醒·八十八·1141)endprint

(3)(黛玉)半日说道:“你只怨人行动嗔怪你了,你再不知道你怄人难受。就拿今日天气比,分明今日冷些,怎么你倒脱了青肷披风呢?”(红·二十·254)

(4)湘云道:“大正月里,少信口胡说这些没要紧的恶誓、散话、歪话,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人、会辖治你的人听去!别叫我啐你。”(红·二十二·270)

(5)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得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日连袭人都打了,今日又来寻我们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红·三十一·371-372)

(6)(薛蟠)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红·三十四·404-405)

16.撂(li à o,li ǎ o),《醒》作“撩”:扔,投掷,快速或用力地放下。

(1)众人又缩住了脚,拾了一块石子,说道:“你不答应,我撩石头,打中却不要怪!”又不做声。将那石子刚刚打在身上,只听“梆”的一声,绝不动弹。(醒·二十八·360)

(2)孙兰姬把丫头支在后边,从新走到客厅后头,张看没有别人,探出半截身去,袖里取出一件物事,往狄希陈怀里一撩。狄希陈连忙藏在袖中。(醒·五十·649)

(3)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去吧。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什么没有?仍旧把花遭塌了。……”(红·二十三·288)

(4)有一个丫头说道:“那块绸子角儿还不好呢,再熨他一熨。”黛玉便把剪子一撂,说道:“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红·二十八·340)

(5)王夫人吩咐:“把他贴身的衣服撂出去,余者留下,给好的丫头们穿。”又命把这里所有的丫头们都叫来,一一过目。(红·七十七·917)

(6)宝玉忍不住,拾了一块小砖头儿,往那水里一撂,“咕咚”一声,四个人都吓了一跳,惊讶道:“这是谁这么促狭?唬了我们一跳。”(红·八十一·973)

17.行子(h á ng zi),《醒》作“杭子”“夯子”“杭杭子”“夯杭子”:家伙(指人)、东西(指物),称不喜欢的人或物,含轻蔑之意。

(1)小献宝把那银子沉沉的放在魏氏面前,说道:“叫俺舅自己买罢;我这不长进的杭子,只怕拐了银子走了。”魏氏见他不是好话,随即改口。(醒·三十九·509)

(2)有那不忠厚的,瞪起眼来看他两眼,说:“那里来的这村杭子!只怕是个骚子,缉事的不该拿他厂卫里去么?”所以再冬空打听了半日,没打听出一点信来。(醒·七十七·993)

(3)袭人低头一看,只见昨日宝玉系的那条汗巾子系在自己腰里呢,便知是宝玉夜间换了,忙一顿就解下来,说道:“我不希罕这行子,趁早儿拿了去!”(红·二十八·346)

(4)紫鹃便说道:“从此咱们只可说话,别动手动脚的;一年大二年小的,叫人看着不尊重。打紧的那起混帐行子们背地里说你,你总不留心,还自管和小时一般行为,如何使得!”(红·五十七·684)

(5)宝蟾也怕见官受苦,便说:“我们奶奶天天抱怨说:‘我这样人,为什么碰着这个瞎眼的娘,不配给二爷,偏给了这么个混账糊涂行子。要是能够同二爷过一天,死了也是愿意的。”(红·一百三·1195)

(6)贾琏道:“什么身子!现在日用的钱都没有,这件事怎么办?偏有个糊涂行子,又在这里蛮缠,你想有什么法儿?”(红·一百十四·1288)

18.背晦,《醒》作“悖晦”:糊涂,不明事理,不讲道理,冤枉好人。

(1)他母亲说:“待我明日起个五更,自家征他去。我捞着他不打一个够也不算!把那老婆,我也挦他半边毛!”狄员外道:“这不是悖晦?你儿不动弹,那老婆就知道明水有个狄大官待嫖哩,我寻上门去?”(醒·四十·515)

(2)龙氏道:“哎哟!你小人儿家只这们悖晦哩!你爹八十的人了,你待叫他活到多昝?开口只说是他气杀了他;要不气杀他,没的就活到一百?”(醒·六十·771)

(3)大家侧耳听了一听,林黛玉先笑道:“这是你妈妈和袭人叫唤呢。那袭人待他也罢了,你妈妈再要认真排场他,可见老背晦了。”(红·二十·248)

(4)凤姐儿听了,忙道:“……老爷如今上了年纪,行事不免有点儿背晦,太太劝劝才是。比不得年轻,做这些事无碍。”(红·四十六·540)

(5)凤姐道:“老祖宗和太太们在前头,那里有我们小孩子家说话的地方儿?……这也得太太们过去求亲才是。”贾母笑了,邢、王二夫人也都笑了。贾母因道:“可是!我背晦了。”(红·八十四·1013)

19.怪:程度副词,比“很”“非常”“极”略弱些。无“奇怪”之意。

(1)狄员外道:“昨日我合他大舅散了,弟兄两个吃到那昝晚,我倒怪喜欢的。这们顽起来了,虽是也不该,可也顽的聪明,好笑人的!”(醒·五十八·752)

(2)再冬道:“这两日只怪恶心,饭通吃不下去。二位哥哥若不早救,这死只在目下。”薛如卞、薛如兼寻了别的下处,晚间着了人看管再冬。(醒·八十九·1148)

(3)宝玉推他道:“我往那里去呢?见了别人就怪腻的。”黛玉听了,“嗤”的一笑,道:“你既要在这里,那边去!老老实实的坐着,咱们说话儿。”(红·十九·245)

(4)一时凤姐儿来了,因说起初一日在清虚观打醮的事来,约着宝钗、宝玉、黛玉等看戏去。宝钗笑道:“罢,罢!怪热的。什么没看过的戏,我不去的。”(红·二十九·349)

(5)宝钗笑道:“也亏你耐烦。”袭人道:“今儿做的工夫大了,脖子低的怪酸的。”又笑道:“好姑娘,你略坐一坐,我出去走走就来。”(红·三十六·420)endprint

(6)湘云笑道:“傻子,你来尝尝!”宝琴笑道:“怪腌臜的。”宝钗笑道:“你尝尝去,好吃的很呢!你林姐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他也爱吃。”(红·四十九·583)

20.敢自,《醒》作“敢仔”:当然,自然。与“自己”无涉。

(1)狄希陈道:“你割舍不的,敢仔我也割舍不的。”相于廷道:“你割舍不的震俺嫂子,我也割舍不得气俺姑娘、打俺表兄哩。”(醒·五十八·746)

(2)晁夫人道:“怪带孩儿们!我活了一百单五岁,古往今来,普天地下,谁有似我的?你两口儿还哭,是待叫我做彭祖么?”晁梁道:“俺的心里敢仔指望叫娘做彭祖才好。”(醒·九十·1165)

(3)贾母听说,就笑道:“既这么着,我同你去。”凤姐听说,笑道:“老祖宗也去,敢仔好!可就是我又不得受用了。”(红·二十九·349-350)

(4)(贾环)只摔手说道:“你这么会说,你又不敢去。支使了我去闹,他们倘或往学里告去,我捱了打,你敢自不疼的!”(红·六十·715)

(5)(柳家的)吃腻了肠子,天天又闹起故事来了。鸡蛋、豆腐,又是什么面筋、酱萝卜炸儿,敢自倒换口味!只是我又不是答应你们的……(红·六十一·724)

(6)贾蓉道:“我说的是当真的话。”贾琏又笑道:“敢自好。只是怕你婶子不依,再也怕你老娘不愿意。况且我听见说你二姨儿已有了人家了。”(红·六十四·778)

21.湃(b á,b à),《醒》作“拔”:把食品或饮品放在冷水里,使之变凉。作“冰拔”时,并不用冰,也是放在冷水里,“冰”仅形容凉的程度。

(1)若是那一样打爷骂娘的逆子、打翁骂婆的恶妇、欺君盗国的奸臣、凌虐丈夫的妻妾、忘恩背主的奴婢、恃宠欺嫡的小老婆、倚官害民的衙役、使凉水拔肉菜的厨子:这几样人,阴间看他就如阳世间的响马强盗一样。(醒·六十四·819)

(2)相主事即时差了相旺前去,正见狄希陈递了诉状,正从南城来家,走的通身是汗,坐着吃冰拔的窝儿白酒。(醒·八十二·1054)

(3)童奶奶道:“这天热。旺官儿,你也到前头厅上脱了衣裳,吃碗冰拔白酒,凉快会子,可合你狄大爷同走。”待了一会,打发相旺吃了酒饭。(醒·八十二·1055)

(4)(晴雯)才鸳鸯送了好些果子来,都湃在那水晶缸里呢,叫他们打发你吃。宝玉笑道:“既这么着,你也不许洗去,只洗洗手拿果子来吃罢。”(红·三十一·374)

(5)说着,芳官早托了一杯凉水内新湃的茶来。因宝玉素昔秉赋柔脆,虽暑月,不敢用冰,只以新汲井水将茶连壶浸在盆内,不时更换,取其凉意而已。(红·六十四·768)

22.尽(j ǐ n,j í n):最,很,极。如:尽上头、尽下面、尽后边。

(1)那池中元宝都是些小刺猬乱跑。尽后边跑出一只狼来,望着狄希陈扑咬。惊醒转来,恰是一梦。(醒·七十七·990)

(2)把小珍珠锁在尽后边一间空房之内,每日只递与他两碗稀饭,尿屎都在房里屙溺,作贱的三分似人、七分似鬼。(醒·七十九·1022)

(3)拣尽后头座空房,收拾的里头干干净净的,请进你去住着。你一定也不肯善变进去,我使几个人抬进你去,寻把严实些的锁儿,把门锁上。(醒·九十五·1226)

(4)晴雯道:“……我送去,三姑娘也见了,说好看,连碟子放着,就没带来。你再瞧,那槅子尽上头的一对联珠瓶还没收来呢。”(红·三十七·434)

(5)(贾母)又命李纨:“你也只管坐下,就如同我没来的一样才好;不然,我就走了。”众人听了,方才依次坐下,只李纨挪到尽下边。(红·五十·598)

(6)黛玉笑道:“咱们数这个栏杆上的直棍,这头到那头为止,他是第几根,就是第几韵。”湘云笑道:“这倒别致。”于是二人起身,便从头数,至尽头止,得十三根。(红·七十六·905)

23.凡百:全部,一切,大量,所有的。

(1)晁大舍喜他伶俐,凡百托他,一向叫伎者、定戏子、出入银钱、掌管礼物,都是他一人支管。(醒·六·72)

(2)那禁子也就慨允了,番转面来说道:“晁相公,你放心回去。娘子在内,凡百我们照管,断不叫娘子受一点屈持。但凡传送什么,尽来合我们说,没有不奉承的。”(醒·十三·178)

(3)(贾母)上上下下,那不是他操心?你一个媳妇,虽然帮着,也是天天‘丢下笆儿弄扫帚。凡百事情,我如今自己减了……(红·四十七·551)

(4)(凤姐)虽然看破些,无奈一时也难宽放。二则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凡百大小事儿,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却一年进的产业又不及先时多。(红·五十五·669)

(5)李十儿笑着回道:“老爷说的也不错。京里离这里狠远,凡百的事都是节度奏闻。他说好,便好;说不好,便吃不住。……”(红·九十九·1158)

按:胡文彬研究员认为,该句中“凡百的事”不通,原文中抄漏了一个字,应该是“凡百姓的事”,并说:“令我感到迷惑不解的是,这样明显的脱文直到二十世纪末诸种由‘红学家执校的或注释本、或评点本,也采取不理不睬、依样画葫芦送给读者的态度。” [5]218-219胡文彬先生如若多了解些山东方言,就不会感到迷惑不解了。

24.老鸹,《醒》作“老瓜”:乌鸦。

(1)相于廷道:“我夜来拿了个老瓜,捆着翅子哩。咱拿了来,头上也绑个炮仗,点上撒了他去,看震得怎么样的。”狄希陈喜道:“极妙!在那里放着哩?叫觅汉取去。”(醒·五十八·745)

(2)狄希陈正从外面回来,浑身肉颤,两眼如梭;刚刚跨进大门,一个铁嘴老瓜飞在上面,连叫数声,一泡大屎拉在头上,淋漓了一巾。(醒·六十三·807)

(3)湘云、黛玉二人听了,方笑道:“这人也太会想钱了!姨妈家当铺也有这个不成?”众人笑道:“这更呆了!‘天下老鸹一般黑,岂有两样的?”(红·五十七·696)endprint

(4)柳氏啐道:“发了昏的!……你舅母、姨娘两三个亲戚都管着,怎不和他们要去,倒和我来要?这可是‘仓老鼠问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倒有?”(红·六十一·723)

(5)(兴儿)三姑娘的混名儿叫“玫瑰花儿”,又红又香,无人不爱,只是有刺扎手,可惜不是太太养的,“老鸹窝里出凤凰”。(红·六十五·791)

(6)只听见檐外老鸹“呱呱”的叫了几声,便飞向东南上去。宝玉道:“不知主何吉凶?”黛玉道:“人有吉凶事,不在鸟音中。”(红·九十一·1082)

25.应承(y ǐ ng ch è ng):答应,认可。

(1)内中有一个文明,说:“要打围,我们竟到晁大哥庄上。一来那雍山前后地方宽阔,野兽甚多;也还得晁大哥作个东道主人方好。”晁大舍遂满口应承。(醒·一·10)

(2)自己到四衙里辞了典史,送了十两别敬,托那典史看顾;……又送了典史的奶奶一对玉花、一个玉结、一个玉瓶、一匹一树梅南京段子,典史欢天喜地应承了。(醒·十四·188)

(3)至次日,薛姨妈命人请了张德辉来,在书房中命薛蟠款待酒饭。自己在后廊下,隔着窗子,千言万语嘱托张德辉照管照管,张德辉满口应承。(红·四十八·562)

(4)凤姐儿道:“虽如此说,但宝玉为人不管青红皂白,爱兜揽事情。别人再求求他去,他又搁不住人两句好话,给他个炭篓子戴上,什么事他不应承?”(红·六十一·730)

(5)贾琏道:“刚才也问过了。太太想,别说他干了没有,就是干了,一个人干了混帐事也肯应承么?但只我想芹儿也不敢行此事。”(红·九十四·1104)

(6)次日,薛姨妈回家,将这边的话细细的告诉了宝钗,还说:“我已经应承了。”宝钗始则低头不语,后来便自垂泪。(红·九十七·1136)

《醒世姻缘传》是清代前期山东人写成的世情文学作品,大量使用山东方言是其突出的语言特色;而《红楼梦》与《醒世姻缘传》的写作时代相近,故存在于《红楼梦》中的上述方言词语当属于明清山东方言。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当被问及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评价时,他说:“也有说《金瓶梅》的作者是诸城人,用山东南部的方言,《红楼梦》里的方言可能也是山东方言,‘才刚就是刚才。《红楼梦》的方言处理很文学化;《金瓶梅》的方言很土,原生态,骂人的话太好玩了。山东的文学传统有两个极端,一是《红楼梦》《金瓶梅》这种特别土、特别乡俚的语言,另一种是蒲松龄这种很典雅的文言,也是一个难以超越的境界。” [6]莫言先生是山东高密人,他对古典文学作品中山东方言的认识和理解应该是准确的,上述方言词语及其例句也佐证了莫言先生的观点。山东方言为《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增添了光彩,学界对此应予以足够重视,以使《红楼梦》的语言研究更臻完善。

参考文献:

[1]吴佩林.《红楼梦》中的明清山东方言举证——基于蒲松龄聊斋俚曲作品的对比[J].蒲松龄

研究,2013,(4).

[2]徐志摩.醒世姻缘传序[M]∕∕西周生.醒世姻缘传.黄肃秋校注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董遵章.元明清白话著作中山东方言例释[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4]曹雪芹.石头记会真(卷一)[M].周祜昌,周汝昌,周伦玲,校订.郑州:海燕出版社,2004.

[5]胡文彬.读遍红楼:不随黄叶舞秋风[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

[6]李乃清.莫言:他人有罪,我也有罪[J].南方人物周刊,2012,(36).

[7]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启功,张俊,等,注释.北京:中华书局,2010.

[8]西周生.醒世姻缘传[M].李国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

(责任编辑:李汉举)endprint

猜你喜欢
醒世姻缘传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浅谈《醒世姻缘传》名词性四字格词语的语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