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书
摘要:蒲诗的总体特色是醇、美、雅、趣。醇者,诗意清醇、醇厚;美者,诗作求美,意、情、语皆美;雅者,格调高雅;趣者,诗作灵妙,看似平淡细味趣味盎然,潜藏许多妙悟。与前贤名作比照蒲氏深沉的孤愤,从内容到艺术,蒲诗都不让前贤;与当时名家作品比照,蒲诗的出新个性化之处在于温厚中含谐趣,感愤中寓放达,又老中显表春活力,儒家底蕴,诗人气质,跃然纸上;与自己小说中的诗作比照,自然而有情致,淡泊风趣,艳而不腻,密而不俗,真是慧心妙手,既有柳永之亲热,又有苏轼之淡泊。
关键词:蒲松龄诗作;醇;美;雅;趣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蒲松龄《聊斋志异》在我心上的地位和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这四大名著一样,是我终身膜拜、常读常新、研索无休的。听前辈说,我几岁就坐在门槛上,一套一套的说“三国”给大人听,可见是“三国”迷。而我自觉我们兄弟俩(家兄林书)最喜欢的共同研讨得最多的是《聊斋》。我清楚记得八九岁的样子,一次坐在门口看《聊斋》,被一位父辈私塾先生看到,惊奇地赞扬:“这么小就能看《聊斋》了,好!”当时只觉得书中鬼狐好的多,令人想不到的好,恨不得自己也遇上这么个狐鬼。20岁左右,工作不久,就大胆写了个小册子,选了20几篇聊斋故事,进行评赏,有20万字,并自己精装(同时也有散文名篇欣赏)。文化大革命声起,我就拜托好友替我保管几本书稿,文革后我询问期望取回时,好友告诉我怕受连累,烧了,我也只好浩然长叹。但对《聊斋》喜爱未减,家兄也和我一样。粉碎四人帮后,我们就认真研读《聊斋》,并尝试写点研究文章。后来越读越爱,越写越多,并出版了《聊斋谈美》、《聊斋纵横》、《〈聊斋〉名篇欣赏》等专著。《蒲松龄研究》分别给我们兄弟做过专版专家介绍,将我们排进中国研究《聊斋志异》的专家行列。只是本人自觉深入研究不够,特别是对《聊斋》作者蒲松龄了解太少。更遗憾的是,八年前,我的《聊斋》研究同盟家兄林书去世了,两年后,我也身患重症,研究《聊斋》各事戛然而止了。手术五年过去,我竟奇迹般生活得很好,医学上说是进入康复期了。这是给我补尝研究蒲松龄的机会了。
2014年春夏之际,蒲松龄纪念馆为纪念蒲松龄诞辰375周年,特约我写纪念文章,并特快寄来我需要的《蒲松龄集》(诗文集),我就拟写读蒲诗的感受。我觉得这一论题以往论者不多,又切合我现在对口的工作(我现任江苏《江海诗词》、北京《诗国》等诗刊副主编),对研诗极有条件。
我想蒲公的诗虽不及他的小说、杂文多,但也有上千首,研读深感内容丰富博大,趣味很多,现分几个问题来漫谈心得,与同好共享。
我觉得蒲诗的总体特色是醇、美、雅、趣。醇者,诗意清醇、醇厚;美者,诗作求美,意、情、语皆美;雅者,格调高雅;趣者,诗作灵妙,看似平淡细味趣味盎然,潜藏许多妙悟,现从三方面来探讨。
一、与前贤名作比照——察其渊源与师承
经常读诗和研究诗的,都会感到诗人诗集中最见情志和功力的是咏史、怀古、友谊、情爱这些方面,应酬即事咏唱,而且多在此类诗中倾注全部心力。笔者也就这些方面将蒲诗与前贤诗作做些比照:
(一)关于咏史、怀古
可以说凡是知识分子,上过学的,或自学的,无不读过许多有关历史知识的书,无不了解许多历史人物故事,也就无不对这些历史人物、故事作评价,发感想。诗人对此更强烈、更敏感,这类诗也就写得多。这类诗也很能显示诗人的识见、才能、修养。《蒲松龄集》中咏史、怀古诗选列如下:
良马非不骏,盐阪徒悲鸣;美玉非不贵,抱璞为世轻。高士卧隆中,畴乃知其名?从容起南阳,谈笑魏吴惊。男儿事蚕桑,后世有何称?
织者常苦寒,耕者常苦饥。人生不行乐,朱颜日以衰。云台冠群英,弱龄为帝师。白首不封侯,猿臂数何奇?谋岂有臧否,穷达数所为。寒蝉饮风露,相安无越思。高岸可为谷,性拙终不移。
宴笑友朋多,患难知交寡。范叔辱魏人,断协弃厕下。谁者溺其头,无乃是须贾!南箕不可扬,北斗不可把。虽有杵臼交,不如同根者。
(《咏史》)
怒河堤欲决,大捷不能堙;冬寒地欲坼,烈火不能温。诸葛隐南阳,抱膝掩柴门。有桑八百株,有田足耕耘。岂不谙时势?难酬三顾恩。蜀中无寸土,白手定三分。秋风五丈原,千载泪沾巾!不必泪沾巾,存亡固有因。天将灭炎火,昭烈无后人。此乐不思蜀,哀哉无道昏!武侯即长生,安能为大君!
(《读〈三国志〉》)
项王祠外晓冥冥,灵跡荒唐不可听。一曲离歌征月暗,千年恨血楚江腥。深房雾暗吹阴火,秋草烟寒落湿萤。有客凭临多涕泪,恨无尊酒酹空庭。
(《霸王祠》)
马懿临终厌老媪,绝世红颜老便休。三十八龄殉社稷,还留风韵在千秋。
(《杨妃》)
从以上诗作可见蒲松龄的非同凡响的史识、史才,既就史实出新见,又关注民生,联系(巧联)现实作比照,语言深入,但不过火。有对历史宏观综论,有对具体人物(项羽、诸葛亮、杨妃等)的评说,都自出己意,从无拾人牙慧之语。诗中隐约含蓄自己的“孤愤”。试与下文列举的前贤诗作相比,即可立见蒲公妙诗特色。
前贤关于咏史、怀古的诗作极多,现选列几首脍炙人口可与蒲诗“对号”的名作: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endprint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郑畋《马嵬坡》)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李商隐《咏史》)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
历览名臣与佞臣,读书同慕古贤人。乌纱略戴心情变,黄阁旋登面目新。翻笑腐儒何寂寂,可怜世味太津津。劝君莫作闲居赋,潘岳终须负老亲。
历览冰山过眼倾,眼前崒嵂有谁争?三千罗绮传宫粉,十万貔貅拥禁兵。白发更饶门户计,黄金先买史书名。焚香痛哭龙门叟,一字何曾诳后生!
(郑板桥《历览》三首选二)
吊龙逢,哭比干。羡庄周,拜老聃。未央宫里王孙惨。南来薏苡徒兴谤,七尺珊瑚只自残。孔明枉作那英雄汉;早知道茅庐高卧,省多少六出祁山。
(郑板桥《道情》十首其一)
从以上杜甫到郑板桥的咏史、怀古诗作看来,令人惊奇地感到蒲诗与它们“惊人地相似”。从内容说,综合评史也好,评古代帝王将相、美女名士也好,都相似,但不雷同。从艺术方面说,议论之辩证,角度之选择,描写之生动,都堪为蒲诗之范,蒲诗正是力追这些诗作,力求成为“伯仲之列”是为目的,也是实际。
这两组诗作令人深思的是都对忠贞亮节的诸葛亮充溢了敬佩之心,对项羽英勇直率充满了赞叹,对名士美人承受着不应承受的谴责的反拨等等,都寄托着蒲氏深沉的孤愤,从内容到艺术,蒲诗都不让前贤,值得我们赞叹和细加嚼味。
(二)关于友谊、爱情
这两方面的诗作,在蒲诗集中友情多于情爱,但不论多少,都浓烈深沉,一唱三叹,令人感佩。先看蒲作:
志异书成共笑之,布袍萧索鬓如丝。十年颇得黄州意,冷雨寒灯夜话时。
(《次韵答王司寇阮亭先生见赠》)
花辰把酒一论诗,二十余年怅别离。曩在游仙梦中见,须眉犹是未苍时。自从供帐角巾还,春树萱云日日看。不是梦魂迷中道,徒缘惫骨怯征鞍。
(《王司寇阮亭先生寄示近刻,挑灯吟诵,至夜梦见之》)
长史马豆真堪笑,忽得渔洋惠好音。最爱挑灯吟白雪,妄因数齿梦黄金。
(《王玉斧赐〈蚕尾集〉,久许不与。偶因渔洋惠近诗,夜梦索之,戏柬一绝》)
风雨怀人晚尤剧,可堪长在别离中!十年老友晨星散,百岁韶华逆旅同。历尽艰难消壮节,凋残鬓发感秋蓬。何时一话南游快,共放寒灯彻夜红?
(《辛巳冬,闻历友自湖北归,怀以二律》其一)
薄幸郎,牵马洗春沼。人声远,马声杳;江天高,山月小。掉头去不归,庭中空白晓。不恨别离速,但愁欢会少。眠何处,心作沾泥絮。便是不封侯,勿向临邛去。
(《薄幸郎》)
因恨成痴,转思作想,日日为情颠倒。海棠带醉,杨柳伤春,另是一般怀抱。甚得新愁旧愁,刬尽还生,便如青草。自别离,只在奈何天里,度将昏晓。 今日个,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拚弃了!芳衾妒梦,玉漏惊魂,要睡何能睡好?漫说长宵似年;侬视一年;比更犹少:过三更已是三年,更有何人不老!
(《惜余春慢·春怨》)
人生原只等浮云,朝露方晞日已曛。不寐鳏鱼真似我,先驱蝼蚁最怜君!分明荆布搴帏出,彷佛嚬呻入耳闻。五十六年琴瑟好,不图此夕顿离分!
自嫁黔娄艰备遭,家贫儿女任啼号。浣衣更惜来生福,丰岁时将野菜挑。怜我衰髦留脆饵,哀君多病苦勤劳。幸逢诸妇能相继,井臼无须手自操。
(《悼内》)
五十六年藜藿伴,枕衾宛在尔何之?酸心刺骨情难忍,不忆生时忆病时。
(《绝句》)
以上诗作大致三种类型:一是怀赠友朋,一是咏唱情爱,一是悼念妻子。这三类都堪称入史之作,不可多得。从前贤诗作比照可见。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杜甫《贫交行》)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渴疾由来亦易消,山前酒旆望非遥。夜深更饮秋潭水,带月连星舀一瓢。
(郑板桥《访青崖和尚,和壁间晴岚学士、虚亭侍读原韵》)
从这几首咏友诗看,诗人韦、李、杜与朋友间情谊事迹正同蒲与王渔洋、张历友等知己的“样板”的交往“文字缘同骨肉深”。只是细味蒲、韦、杜诗情味重于李白对友潇洒情怀。另杜甫、张谓贬友二诗正可印证参考蒲之友谊诗作。
关于情爱的诗作,蒲氏情深意厚,风采不弱,细味下列各诗,可知一二。这里例举的黄仲则、纳兰等的几首情爱诗,可见对所爱者的真挚,尤其是郑板桥的“有所感”,可与蒲氏“惜余春”词并美。洞见诗人襟怀,不亚柳永、苏轼,蒲氏悼亡诗作,与元稹悼亡相比,伤感醇厚,如出一辙,亦可见其师承,秉承孝悌之质,继绍前贤优品,正是蒲诗特色!前贤有关情爱诸作,选列如下:endprint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尽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无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遣悲怀》三首)
遮莫临行念我频,竹枝留涴泪痕新。多缘刺史无坚约,岂视萧郎作路人。望里彩云疑冉冉,愁边春水故粼粼。珊瑚百尺珠千斛,难换罗敷未嫁身。
(黄仲则《感旧》四首之二)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天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纳兰性德《临江仙》)
绿杨深巷,人倚朱门,不是寻常模样。旋浣春衫,薄梳云鬓,韵致十分娟朗。向芳邻潜访,说自小青衣,人家厮养。又没个怜香惜媚,落在煮鹤烧琴魔障。顿惹起闲愁,代他出脱千思万想。
究竟人谋空费,天意从来,不许名花擅长。屈指千秋。青袍红粉,多少飘零肮脏。且休论已往,试看予十载醋瓶齍盎。凭寄语雪中兰蕙,春将不远,人间留得娇无恙,明珠未必终尘壤。
(郑板桥《玉女摇仙佩·有所感》)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蒲诗美境,细品上列各诗,可以心领神会“伯仲之间”,并非虚誉。
二、与当时名家作品比照,察其出新与个性
为了更好领悟研索蒲诗特色,再将蒲诗与同时代的名家作品作些比照,我想会更好察知蒲诗的出新之处和艺术个性。
清初康乾盛世,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呈现“诗隆唐宋“的局面,诗词名家辈出,作品更是佳作如林,不胜枚举,这里只举王渔洋、龚自珍、黄仲则、郑板桥四位有关类蒲诗作来做些比照,先看蒲作:
一枕秋风画掩关,树声萧瑟满庭间。不交游为衰逾懒,长读书因老得闲。闭户遂如卧丰草,登台时一见青山。犹余文事为人役,身外俗情已尽删。
(《咏怀》)
漫向风尘试壮游,天涯浪迹一孤舟。新闻总入《夷坚志》,斗酒难消磊块愁。尚有孙阳怜瘦骨,欲从元石葬荒邱。北邙芳草年年绿,碧血青燐恨不休。
(《感愤》)
树无百年屈,人无百年顽。苟能辨菽麦,暴弃宁自安?汝等皆长成,非复襁褓间。纵不惜分阴,亦当解研赞。红窗尚高卧,懵然无肺肝!我既远奔波,朝夕教诲难。听汝岁虚废,念汝心悲酸!人生各有营,岂必皆贵官?但能力农桑,亦可谋豆箪。游手而游食,安所致两餐?贫极易流落,指笑十指攒,谓是某人子,贻羞及盖棺。念此心戚戚,言之涕汍澜!
(《示诸儿》)
我自五十鬓发苍,六十肤皱眉毛长。近得龙耳无角听,但见人语吻翕张。有时问马对以羊,嗤然一笑群哄堂。为语傍观勿相哂,人生到此嗟可悯!
(《老叹》)
人生知足无烦恼,能得逍遥贵贱均。大赦姑除酷吏虐,白头喜作太平民。入城恐以真为怪,疏节或缘老不嗔。架上书堆方是富,尊中酒满不为贫。老妻供客挑新菜,小仆篝灯网细鳞。幸有男儿知纸笔,可无庆吊苦风尘。陶公雅在羲皇上,邵叟真为快活人。沃壤犹堪留种黍,粗衣幸不至悬鹑。世间乐地盈天壤,何用劳劳役此身!
(《老乐》)
白首穷经志愿乖,惭烦大令为悬牌。老翁若复能昌后,应被儿孙易作柴。
(《十一月二十七日,大令赠扁》)
这里举了蒲氏六首诗,有人生感慨的,有叹老嗟卑的,有“示儿”告诫的,总之都是身边事、眼前景,口头语,淡中有味,亲切感人。有的极有风趣,《大令赠扁》诗不仅仅是达观,而是自豪中寓达观,视名利如浮云。
当代名家(王渔洋、龚自珍、黄仲则、纳兰、郑板桥五位十首诗作)诗作例举如下:
姑妄言之妄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孤坟鬼唱时。
(王渔洋《戏书蒲生〈聊斋志异〉卷后》)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王渔洋《秋柳》其一)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嶺上云。
风云材略已销磨,甘隶妆台伺眼波。为恐刘郎英气尽,卷帘梳洗望黄河。(龚自珍《己亥杂诗》)
仙佛茫茫两不成,祗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自注:或戒以苦吟非福,谢之而已)
(黄仲则《杂感》)
几回契阔喜生还,人老凄风苦雨间。今夜别君无一语,但看堂上有衰颜。
(黄仲则《别内》)
绿叶成阴春尽也,守宫偏护星星。留将颜色慰多情,分明千点泪,贮作玉壶冰。 独卧文园方病渴,强拈红豆酬卿。感卿珍重报流莺,惜花须自爱,休只为花疼。
(纳兰性德《临江仙·谢饷樱桃》)
秋风昨夜渡萧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尘埃。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endprint
(郑板桥《题竹》)
这五位诗作,从内容说与所举蒲诗有相类相近之处,尤其是“感怀、感愤”和与友情谊诸作,名章隽句,垂范后世,比照蒲诗,虽警句稍逊,而韵味、意象、情致、趣味,如出一家。都具传神写照为一体,有弦外之音。“长读书因老得闲”、“贫极易流落”、“有时问马对以羊”、“架上书堆方是富”、“应被儿孙易作柴”等蒲公佳句,正可与“姑妄言之妄听之”、“亦狂亦侠亦温文”、“惜花须自爱”、“百无一用是书生”、“任尔东西南北风”等时贤锦句依然相伯仲也。仔细品味,蒲诗的出新个性化之处在于温厚中含谐趣,感愤中寓放达。又老中显表春活力,儒家底蕴,诗人气质,跃然纸上。
笔者研读蒲诗时,深感要深入探索蒲诗艺术奥秘,还必须从其“小说”中有关诗作来品味。
三、与自己小说中的诗作比照,察其才能与功力
品味蒲松龄诗作、探讨其情状和特色时,不能不关注另一类重要的作品,那就是《聊斋》中的许多诗篇,我认为这是评价蒲氏诗作的一个难得的又是不可或缺的参照。当我们悉心投入《聊斋》中的诗作时,就会发现蒲氏像写《红楼梦》的曹雪芹一样,一手擎着多支彩笔,栩栩如生地绘着不同的才艺警众的诗人个性、形象。
当我们读品“昔日罗裳化作尘,空将业果认前身。十年露冷松林月,此夜初逢画阁春。”“白杨风雨绕孤坟,谁想阳台更作云。忽启缕金箱里看,血腥犹染旧罗裙。”诗作时,我们会看到屈死的倩魂,对人生美好的依恋,正是对屠夫的反抗,虽然这种反抗充满了伤心,无可奈何,令人黯然心伤,久久不忘!与公孙九娘相类死于强暴的倩魂眷恋“画阁春”的,还有林四娘,她在与心爱者欢会之后,也情不自禁吟出诗来:“难将故国问青天,泣望君王化杜鹃。”对人间欢乐眷恋,对爱人热烈的情爱,她的个性比公孙九娘强烈,因为还承载着故国之痛,国仇家恨,当倍胜战乱屈死者!
这是屈死的才女诗作显示了个性的不同。对那些欢乐轻喜剧中的女主角不同身份、不同心性如何在诗中表现的呢?且看《香玉》、《巩仙》、《凤仙》、《瑞云》这几篇中的妙作:
良夜更易尽,朝霞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
(《香玉》)
连袂人何在?孤灯照晚窗;空山人一个,对影自成双。
(《香玉》)
何事求浆者,蓝桥扣晓关;有心寻玉杵,端只在人间。
(《瑞云》)
凄风冷雨满江城。
(《嘉平公子》)
何事“可浪”?“花菽”“生江”,有婿如此,不如为娼!
(《嘉平公子》)
侯门似海久无综,谁识萧郎今又逢;袖里乾坤真个大,离人思妇尽包容。
(《巩仙》)
《香玉》中“栖处自成双”道尽了香玉与心爱者同床的欢乐!“对影自成双”则表现了挚友(可以代人作妇)的同情之心,同怀之念。这对姊妹花的不同的“冷”“热”个性,在小诗中流出。“何事求浆者”这首小诗写出了才艺双绝的名妓遇到“白马王子”的迫切盼嫁的情愫。
《巩仙》中一首诗,虽由二人合作,各人两句,但个性还是很鲜明的,惠哥的“侯门”二句写自己的思念和重逢的惊喜。尚生的二句,虽是写实,但亦见对惠哥的情有独钟和相逢不易的惊喜,又担心后会何在?历历如画写出。
《嘉平公子》里的一句带一首小诗,是蒲公的得意笔墨。“凄风雨”句诗情画意不亚于“满城风雨近重阳”、“秋风秋雨愁煞人”,完全可入郑板桥的所谓的妙难重见的“断句诗”,可以“细贴群贤断句诗”,既表现了温姬的追求知己的决心,又表现当时实景,为后文启开门路,为后文大笑话蓄势。下面几句小讽刺诗,是嘉平公子“错别字”的组合,妙不可言,可以入无双谱!既是却鬼的灵符,更是刺骨之标枪,不学无术,鬼也讨厌!可见蒲松龄对纨裤子弟心态的指斥!
从以上几组小诗的解析,展示出蒲松龄小说中诗作的几个特点:一是符合主人翁声口,像《红楼梦》中薛蟠出口的诗作,总是粗俗不堪,这就是他的声口。《聊斋》中诗作符合各人声口,已如上述;二是自然而有情致,如《香玉》中几首和韵诗(书中四首,本文只选了两首),都一气呵成,非常自然而有情致,一点也不勉强凑合,纯是大匠手笔;三是淡泊风趣,艳而不腻,密而不俗,真是慧心妙手,既有柳永之亲热,又有苏轼之淡泊,真是大诗人风范。
通过以上三大方面的比照考辨,虽只是初步研究探索,尝一脔肉知一鼎之调而已,但可看出其诗作醇美雅趣的独特风格,独具魅力十分鲜明。让我们深感蒲公诗作的思想艺术绝不亚于《聊斋志异》的思想和艺术。《聊斋》是蒲公呕心沥血之作,蒲公诗则是咳唾成珠之作,正应该和《聊斋》一样享誉千秋。
(责任编辑:陈丽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