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大学生转专业现状分析

2015-01-28 22:58郭敏万杭
科教导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反馈机制学分制

郭敏 万杭

摘 要 截止到2014年9月,湖北省高校“学分制收费”已扩至六所,其他省份也陆续有高校实施此类收费政策。这意味着我国高校从原先的学年制及过渡阶段的学年学分制向学分制又有一个较大的跨越,在学分制逐步推进和完善的过程中,专业对学生整个高校学习过程中影响越来越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换专业也与学分制的贯通息息相关,甚至当学生走出校园,专业对其今后的职业发展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学分制 转专业 专业选择权 反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1.087

1 开放转专业工作的意义

多年来来自教育一线的各种声音始终在呼吁,当前学生转专业的需求和各高校转专业的规定已经成为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开始进入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或专业方向学习,专业教学有规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培养方案是以一定的学分要求作为衡量学生能否完成所在专业的学习。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采用的培养模式是学年学分制,它既保留了学年制计划性强、专业分类严密完整的特性,又具有学分制的某些长处,比如,在对课程的选修方面,给予学生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度。从高校设置专业角度而言,专业设置必须按照国务院制定的专业目录开设,并且新增专业必须在审查批准完成后才能开设。每个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是按照现有经济发展条件下,通过调查社会各个行业和单位所需人才的数量与类别决定的。专业对口的概念,即专业设置较多的强调对口应用,社会上有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对象,就设置与之对应的专业。从学生个体角度而言,专业选择权是学习权的一个延续,是受教育权概念和性质的衍生发展。而转专业的权利,就是专业选择权的后续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本科生的学习状况总体让人堪忧,根据厦门大学校内问卷调查发现,因为不喜欢所学专业而厌学的学生高达40%的比例,只有30.9%的学生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被第一志愿录取的,而被调剂专业录取的占42.2%。从教育学的角度而言,不同的专业选择引导着人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既然专业选择对学生个体影响巨大,那么高校是否允许学生转专业,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上,更要谨慎的对学生起到因势利导的作用。

学生个体与专业之间存在匹配问题,有改变专业的意愿,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兴趣因素,(2)就业导向,(3)家长意愿及人际关系网,(4)跟风因素。首先,如果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进而缺乏学习动力,或是性格能力与专业要求不匹配,都可能会加剧学生的学业适应不良,甚至给学生的生活和人际交往适应带来消极影响。所谓的学习兴趣,必须建立在认真投身于某专业阶段学习后才能得出结论,未有投入,无以谈兴趣。如高中时迫于高考压力,学生在为之努力时可能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于是在填报志愿时兴趣盎然的填报了数学专业,可进入大学学习后发现,较高等数学更难更抽象的数学分析课程与之前所学的初等数学有着天壤之别,而恰巧此时学生刚刚进入大学校园,大多数学生面对眼花缭乱的社团活动,亲身感受了远离父母的无拘无束,学习难免放松,一个学期下来,原先对初等数学产生的兴趣难免被成绩单打击得体无完肤,恰在此时又听闻数学专业就业面极窄,心里难免产生戚戚然,转专业的想法便由此产生。其次,由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同时期对于人才需求量的不同,导致大学里产生所谓的“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多数学生就读某一专业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如果某专业对应的工作机会因社会需求量较小而导致学生就业较为困难,那么该专业的学生也会有较强烈的转专业意愿。再次,服从专业调剂的学生可能被调剂到学生本人和家长都不熟悉的专业领域就读,在当今社会就业情况供大于求的状况刺激下,家长寄希望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或者积累的人际关系网能给孩子提供最大限度的就业帮助,那么在新生入学完毕后,各种家长代替学生咨询转专业的情况便会见诸各大高校的相关部门。另外,新生入学年龄大约在十八岁左右,处于成年和未成年的边缘,尤其是一些家庭情况一般的学生,在入大学之前对专业没有概念,也无法从家庭得到指导,在看到其他学生有转专业意愿时也会出现跟风的情况。

近年来国内大学对于转专业的政策不断放宽,那么国外大学对于学生申请转专业又有怎样的要求呢?根据互联网查询以及留学机构提供的资料显示,美国大学转专业可选范围总体较广,但如果学生转专业跨度较大,那么应提前修读一些和将要申请专业相关的课程,并建议学生在大三前提出申请;在英国大学转专业与所在哪所学校无关,只与所读专业相关,一般而言文科专业转理科专业较困难;加拿大不鼓励学生转专业,即便一定要转也要去原专业成绩一定要符合相关要求方能申请;韩国大学则规定本科阶段不能转专业。由此可见,各国高校对于学生转专业绝不是完全开放式的,而是有诸多考虑和限制的。

2 转专业工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既然学生转专业意愿如此强烈,那么高校是否可以实现允许学生“零门槛”转专业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完全取消转专业的门槛会导致诸多问题出现。

(1)学分制贯通尚难实现。转专业与学分制的贯通有关,如果学生在转专业时存在较多新专业的必修课未修读,那么后期想要实现顺利补修较困难,因为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毕业学分要求较高,对应的学时和课程较多,那么学生补修转专业前未修的课程将与转专业后的课程有较大冲突,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直到大四也无法将前期课程补齐,并且缺失的基础课程可能让学生在后期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遇到诸多障碍。

(2)学生自身对转专业规划性不强。学生对专业了解程度参差不齐。根据作者针对中南地区某高校转专业的学生所进行的随机调查发现,近三年的申请者对所读专业了解程度不高,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转专业的大有人在,甚至对申请转入的专业了解更少,超过40%的被调查者申请转入经济管理类专业,但大多数申请者对所申请的金融工程,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几乎没有了解,前备知识及专业发展更是知之甚少,对此类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就业形势也没有清楚的认识。

(3)导致高校学科发展不平衡。“零门槛”转专业不可能让所有学生转专业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大部分热门专业的容纳能力有限,报名转入的学生数量远远超过可以接纳的数量,如果完全按照学生的要求不加控制的转入,会导致热门专业更热,冷门专业更冷的两极分化现象,使一些国家需要的基础学科受到冷落,以至后续乏人,从而导致学科发展失衡。

(4)引起教学管理秩序混乱。学生转专业的实现需要高校各部门的协调一致、通力配合,将涉及到招生就业部门、学籍管理及学生工作处、财务部、设备处、宿舍管理处、图书馆、实验中心及各院系等部门,几乎涵盖高校所有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如果不加限制的允许学生转专业,则必然影响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不利于校园的稳定团结。

3 建立健全转专业反馈机制

3.1 转专业门槛设置

大多数学校都将申请者的当前专业成绩作为审核标准,那么只有目前优秀的学生才有资格转专业,那些对原来专业不“感冒”但在申请转入的专业领域可能有潜质的学生,极有可能被无情地拒之门外,这就违背了高校设立转专业制度的初衷。高校应适当降低申请转专业的成绩门槛,改由各院系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组织不同形式的测试对申请者进行考察,以判断学生是否具有该专业的发展潜能,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同时设置转专业门槛时还应考虑两点,其一,学生是否属于指定专业的定向培养生,根据国家政策,此类学生更换专业是不符合国家政策的;其二,考虑学生自身条件,如身体、心理素质等条件是否符合新专业的要求,真正做到对学生负责,让“二次选择”落到实处,而不仅仅是一种华丽的形式。

3.2 学生利益优先,兼顾专业发展

针对转专业的学生,在审核学生获得学分时,应本着学生利益优先的原则,即在规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承认学生已获得的学分,在原专业修读完成的课程,可通过课程置换或学分认定等方式转化为新专业的要求学分,以免学生耗费大量时间重复修读。同时也要兼顾专业发展,现如今高校会以各种手段统计毕业率、就业率,如果某热门专业无限制招收转专业的学生,部分本身存在学习问题,不愿投入学习精力,而只想着通过转专业来改变命运的学生,可能在新专业学习时会面临同样的学习问题,如若对此类情况不加以控制,那么接收的学院势必面临各种统计数据下滑的危险,同时部分冷门专业及院系也势必面临学生大量流失的风险。

4 结语

需要强调的是,转专业并不是百试百灵的“万用药”,如果我们无限制地允许学生转专业,不仅会造成教学管理工作的混乱, 更会助长学生动辄想要换专业以逃避问题的惰性, 频繁地转换专业也不利于学生培养起稳定的专业兴趣和建立专业承诺。对于那些盲目转专业或转专业并不能解决其问题的学生,可以从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着手来展开工作,比如帮助他们认识专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发现自身的专业优势, 又或者通过指导他们提高人际交往技巧来提高他们的总体适应性等等。总而言之,转专业的目标始终是通过指导学生发现和重新选择适合的专业, 来帮助学生建立起稳定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承诺,从而提高学业适应性和学习效能感,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获得充分而长远的发展。高校应从自身角度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更加主动、积极、灵活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基金项目:中南民族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学分制条件下民族类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现状分析”(JYX13008)

参考文献

[1] 李文君.“零门槛”转专业时代[J].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1(5).

[2] 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7).

[3] 文辅相.中国大学的专业教育模式及其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0(2).

[4] 雷树祥.我国高校转专业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07(5).

[5] 金劲彪,刘斌.大学生专业选择权保障的若干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

[6] 党明远.大学新生总体适应状况及转专业对其的影响[J].心理研究,2011.4(6):56-61.

[7] 刘彤,孟凡波.浅谈高校学生自由选择专业的利与弊[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23-27.

猜你喜欢
反馈机制学分制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大学生课程考试反馈机制的研究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数据结构课堂上教学信息反馈机制研究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高校实践育人学分制模式构建研究
学分制下的校院教学运行管理思考与实践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