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法之我见

2015-01-28 14:41
学周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乘法分配律布娃娃亲亲

“乘法分配律”教法之我见

古元勇 (河北省怀来县桑园中心校 075441)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运算定律,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一个运算定律。为了让学生较快地掌握这一运算定律,笔者通过让学生分析数学乘法分配律→形象教学乘法分配律→ 引导学生形象表演乘法分配律的反用→ 反复练习,让学生熟记于心→ 拓展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最终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运算定律,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乘法分配律 形象表演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数学课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其中,运算能力是最基本也是必须掌握的重要方面。具体来讲,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运算定律,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一个运算定律。学生学会使用乘法分配律,可使计算更加简便。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学习整数乘法分配律、小数乘法分配律和分数乘法分配律。对于这种情况,教材中这样解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分数同样适用。”这说明只要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配律,那么过渡到小数、分数,就能轻而易举地掌握了。但事实上,很多学生到五六年级,对于乘法分配律的内容,仍然错误百出。追根究底,主要是在四年级学习整数乘法分配律时没有学好、学通、学透。因此,如何让学生正确掌握这一运算定律,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和计算能力,便成为了我一直以来探索的主要方向。

一、分析教学乘法分配律

在实际教学中,我先给出题目(36+64)×25和36×25+64×25,然后让学生分组计算。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计算结果相同,根据右边相等,左边也会相等的道理,自然而然地得出:(36+64)×25=36×25+64×25。最后,我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边算式的特点,学生轻松得出: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右边是两个积相加。

二、形象教学乘法分配律

为了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通过“亲亲爸爸,亲亲妈妈”的情境游戏,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特点:左边是3个数,右边是4个数,其中有一个因数相同,而这个因数25,就是一家三口中的孩子,用字母c表示,36和64是一家三口中的爸爸和妈妈,分别用字母a和b表示。因此乘法运算定律可表示为:(a+b)c=ac+bc,读作a+b的和乘c,等于ac的积加bc的积。接着,继续做“亲亲爸爸,亲亲妈妈”的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爸爸a、妈妈b和孩子c,游戏开始:爸爸和妈妈手拉手(a+b),一起到学校接孩子c,回到家后,孩子c先亲亲爸爸ac,再亲亲妈妈bc,之后三口人手拉手一起回家。让学生多做几次这个游戏,提醒他们见到一家三口(a+b)c,就让孩子c先亲亲爸爸ac,再亲亲妈妈bc,通过反复几次做游戏,发现学生很乐意去表演,并在游戏中较快地掌握了这一运算定律。这时,我告诉学生a、b、c可以表示任意整数、小数、分数,并概括出:两个数乘一个数,等于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最后提问:如果是两个数的差乘一个数时,右边怎么表示?学生经过思考,很快得出是两个积相减,也就是括号里的符号与积中间的符号相同,不影响三口之间的关系。

三、引导学生形象表演乘法分配律的反用

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36+64)×25=36×25+64×25这一形式,我让学生自己编游戏。结果表明,游戏表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的学生这样表演:上学前先亲亲爸爸,再亲亲妈妈,等自己进入学校,爸爸和妈妈便离开学校。这时,爸爸妈妈为了孩子的安全,随手关好校门(添上括号)。

四、反复练习,让学生熟记于心

学生在练习的环节中,每三人为一组,各自表演上学和放学时“亲亲爸爸,亲亲妈妈”的情境游戏。与此同时,我还鼓励他们自编自演,创编类似的情境游戏,以检验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学生这样创编:把a和b当作姐姐和妹妹,c当作布娃娃,布娃娃睡醒了,姐姐抱一抱布娃娃,妹妹抱一抱布娃娃,这样就得到了右边ac+bc。如果是乘法分配律的反用,即ac+bc=(a+b)c,学生是这样表演的:布娃娃困了,要睡觉了,姐姐先亲一亲布娃娃,妹妹再亲一亲布娃娃,给布娃娃盖上被子,姐妹俩悄悄离开卧室,还不忘关上房门(添上括号)。

五、拓展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

当遇到特殊题目,像题中有一个隐藏的1时,如25×3+25,绝大多数学生能想到1,即在25后面乘1。惊喜之余,我请学生讲明原因,他们说1乘任何数都得原数。如果让孩子25也能亲亲妈妈1,之后和爸爸3一起回家,那样多么幸福啊。这样既没改变原题大小,又能方便简算,学生掌握得也比较好。就在他们兴奋之时,我瞅准时机说道:“还有一道题,你们一定很难算出来。”学生纷纷跃跃欲试,我飞快地在黑板上写下:(1/2+2/3-3/4)× ,说明先在下划线上填上合适的数,之后再计算。学生稍作思考,多数想到填2、3、4的最小公倍数12或是12的倍数,但填12最为简便。而在小数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学生总是碰到较复杂的题目,如35.4×4.67+3.54+53.3,对于这种题型,学生多数能想到只要对其中的一个因数稍加变形就能解答出来。又如103×42,我引导学生先观察,并让他们想一想:能不能把其中一个因数拆成两个数的和,并且使其中一个加数是整百、整十数?多名学生站起来发言,我相机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103×42=(100+3)×42=100×42+3×42=4200+126=4326。最后,学生总结出:如果两个加数分别要乘以一个数,而这两个加数中有一个整十数或整百数,就先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乘以那个因数再相加比较简便。

通过这次情境游戏教学,班内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与此同时他们也与数学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学习起来格外努力。

古元勇,男,1977.6.1,汉,河北涿鹿,本科,小学高级教师,小学教务主任,提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责编 冯红伟)

猜你喜欢
乘法分配律布娃娃亲亲
握手亲亲
亲亲你
布娃娃
基于学情,把握本质,深层建构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小学阶段《乘法分配律》的有效教学策略
《乘法分配律》教学探讨
布娃娃脏了
可爱的布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