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伟(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八中学 266100)
对一例缺乏人际安全感女生的咨询辅导手记
王克伟(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八中学 266100)
该女生喜欢女生'但又不排斥男生'她怀疑自己有同性恋倾向。而实际上'她是不良家庭教育的受害者'不是同性恋患者'而是人际安全感的严重缺乏者。
人际安全感同性恋心理咨询
2013年某天,我收到了一个学生的短信,信中说:“王老师,我是您的学生,我现被一个问题困扰着,可以用短信的形式和您聊一聊吗?”我明白求助者的心思,她不想让我知道她是谁,可又想让我帮她解决心理困惑。我说可以,愿意为你提供心理学帮助。
她说:“我是一个女生,也不管了,什么都跟您说了,我以前喜欢过几个男生,但是我现在喜欢上了一个女生……很可笑是吧!本来我很担心……但渐渐地,我好像就是喜欢她,但又不是对男生完全没有感觉。老师,我是怎么了?请你帮帮我。”求助者显然并不完全信任我,她的描述基本停留在表面。她显然怀疑自己有同性恋倾向,为了深入了解她的人际交往情况,看她是否有这种倾向。我问:“与你喜欢的男生相处,和与你喜欢的这个女生相处,两者有什么不同?”她说:“和男生交往不是很自然,和女生交往就很自然,但除了她之外。”又接着问:“这正常吗?”求助者正处于17-18岁的青春期中后期,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基本阶段,属于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成年早期阶段,渴望了解异性,获得爱的品质是重要特征。她有喜欢的男生,却转而封闭自己而突然喜欢同性女生,这其中肯定有着更深一步的问题。
于是,我试探着问:“你在与男生的交往过程中是否有过感情上的创伤?你的父母情况好吗?你的童年很快乐吗?”她告诉我:“我在感情上没有创伤,父母关系还不错,我的童年不算快乐,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这和我的童年没有什么关系吧?!在此之前一切都很正常,直到有一天看到她很帅气,好喜欢,渐渐就不能自拔了。”
求助者和男生不敢深入交往,从以上回答中可以排除异性交往感情创伤带来的阴影。可是,她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重视:“童年不算快乐,这是为什么?”我意识到这很可能是她心灵深处不愿意告人的秘密,也是引起她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我立刻问她:“和你的童年有密切关系,希望你能告诉我童年不快乐的具体原因。”她陷入了沉默,也许她正在进行痛苦的思考与选择。我又强调了一句:“我不知道你的姓名,也一定为你保密。我知道这就是心理咨询中常遇到的阻抗现象。”我鼓励她一定要说出来,这样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她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却又补充了一个情况:“老师,我查过,有百分之三十的人有同性恋倾向。我以前没对任何女孩有过这种感觉,就对她,看到她,心跳就会加快,有时候我想,和女生在一起比和男生在一起好多了……”
求助者认为自己有同性恋倾向,她觉得自己就是那30%以内的人,但不敢确认。对此,我无法回答她什么,因为喜欢一个同性别的漂亮女生,这并不能说明什么。我还在等待她的回答。终于,她告诉我:“我的童年很朦胧……特别是小学时期的记忆,就好像被故意删掉了一样。我小的时候,不好的事情很多,不知道你要的是哪一种。”我说:“关于你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关于你的父母关系的一切情况。”
求助者继续说:“我小时候可以说是个自闭、自卑的小孩,很少和同学说话。为此,一二年级时,老师体罚过我,一辈子也忘不了!高年级时,你知道吗,因为我性格古怪而被嘲笑过,我好难过!父母在我小的时候总是打架,最狠的一次我爸把我妈打得满嘴冒血……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在求助者的心灵深处,父亲好恐怖,童年的记忆让她无法忘却:作为女性的妈妈在作为男性的父亲面前是多么无能、渺小和受欺辱。这种家庭的暴力行为对求助者人格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影响,致使她自卑、自闭,缺乏人际交往的安全感,从而出现了“小学时期的记忆,就好像被故意删掉了一样”的情况。童年时期对父亲的恐怖在进入成年期渴望与异性交往时期泛化成为害怕一切异性,与异性相处没有安全感,这就是深藏其心灵深处但又无法意识到的造成她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我想进一步证实求助者是不是真的讨厌男生。于是,我又问她:“和你喜欢的男生是否有过较深的交往?”她说:“交往很浅,本来很喜欢他,最后他提出要和我在一起时,我却回避了,我不敢面对……”求助者的回答,再一次证明:与男生相处,她根本无法找到安全感,喜欢却又不敢深入交往。
求助者又问我:“老师,同性恋是不正常吗?我还是认为这和过去没有什么联系,没有人规定女生必须喜欢男生,不是吗?”
根据以上分析,我告诉她:“你不是同性恋,童年时期的经历,使你在潜意识中对父亲充满了恐惧和对男性的不信任感。在和男孩相处时,致使你无法体会到信任感和安全感,所以不敢和男生深入交往。而和女生相处,你很有安全感、信任感,这一现象出现在青春期以后,所以你的这种感情可以理解。”
看了我的分析,她很惊喜:“原来是这样!我从不和男生深入相处,有过男朋友,但因为我的冷淡,关系越来越远。我不敢尝试和男生密切相处,仔细想来就是这种原因。”她又问:“老师,我想知道,我以后怎么办,怎样面对她?”我告诉她:“你喜欢她,可以把她当做你的知己好友,可以与她分享你人生的痛苦与欢乐,摆正她在你心里的位置,继续交往,当然是可以的。”
为了帮助她及早摆脱对父亲的“恨”情以及对男性的不信任感,我给她布置了一个作业:与父亲进行一次朋友式长谈,了解父亲的过去,深入了解父亲母亲的早年生活,以加深对他们的理解。
没想到,在求助者表示感谢的同时,她又告诉我:“我有个亲姐姐,好像也恨男生,不想和男生交往。”我非常感慨:早年家庭暴力对孩子心理健康的破坏性影响,可以延迟到十几年以后,这对我们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来说,不能说没有深刻的启示。
一般说来,家庭暴力给青少年成长带来的问题有以下几个种类:首先是情绪和行为问题。遭受了家庭暴力的青少年表现出更多的恐惧、焦虑、愤怒、低自尊,过度担忧或抑郁,缺少解决冲突的技巧,与其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差,明显缺乏人际安全感。其次,有明显的认知问题。遭受过家庭暴力的青少年可能会在学校里表现得差,不愿意学习,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他们上课的注意力和知识的理解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暴力教育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理上大都会产生问题。他们不愿意与家长和教师沟通,甚至于对家长教师抵触。家长要做的事情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尊重孩子,与孩子做真正意义上的朋友,让孩子自由成长和发展。打骂只会拉开心与心的距离,鼓励才是让孩子自己去改变的最好办法。
(责编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