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商业文化在美国①

2015-01-28 11:22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时德生
中国商论 2015年14期
关键词:美国广州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时德生

广州商业文化在美国①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时德生

摘 要:广州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享誉古今中外的文化商都,当今美国有不少于25个地名因慕名中国广州而命名为Canton(广州)。美国建国八年后即派送“中国皇后号”首开中美贸易,旧金山淘金热吸引了首批广东移民,随后是成千上万的铁路华工形成第二批移民大潮。这些华人移民成为美国文学作品的刻画对象,形成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而华裔美国作家则努力通过自己的创作为美国华人华裔正名。美国的广州商业文化既考验华人发扬优秀品质的矢志不渝,也考验美国的去民族中心主义意识,当前的广交会成为新时代广州商业文明的窗口,而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下设的商务处成为美中贸易文化沟通的重要桥梁。

关键词:广州 Canton 商业文化 淘金热 美国

美国人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他们一谈到中国的Canton,就浮现出那个举世闻名的东方商都——广州。葡萄牙人在1514年成为首批到达广州的欧洲人,由于当时广州在粤语中叫“省城”,并无具体的名称,而广州当时主要是广府人,他们自称广东人,葡萄牙人就用葡萄牙语模仿粤语“广东”的发音来称呼当时的广州,从而衍生为英语单词Canton。后来又派生出Cantonese特指广东人和广东话。因此,Canton一词由过去的“广州”讹传为“广东”,为此,人们曾用Kwangchow 和Kwangtung对之加以区分,目前在英文中已经由汉语拼音Guangzhou和Guangdong取代。从1800年代至1850年代中国的广州人口数一直排名在世界前四,其中1800年排名世界第一,1840年排名第三,1850年排名第四。

1 美国的Canton现象

美国的“中国皇后号(The Empress of China)”向中国广州出发,开启独立后的美国第一次中美贸易,并于1787年第一次派送政府外交官员到广州。“中国皇后号”于1783年在波士顿建成,1784年2月22日从纽约港出发驶往中国广州,这一天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生日。轮船由几位曾做过美国海军和陆军军官的美国富商资助,载着一个贸易使团,远航18000英里,于1784年8月28日抵达广州。当时美国政府的这一举措是为了打破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经济贸易封锁和半封锁,向东方亚洲进行经贸突围。他们看上了地球对面的中国,并依照当时清政府制定的广东外贸体系(Canton System)与中国广州展开外贸沟通。从英国独立的十三个北美殖民地建立起来的美国受到了英国的贸易禁运报复,欧洲其他国家也不愿冒犯强大的英国而纷纷对美国进行经济贸易封锁和半封锁。“中国皇后号”的广州之行真可谓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美国对外贸易反封锁战策的力挽狂澜之举,在美国贸易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记载,1785年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商人约翰·奥唐纳(John O'Donnell)从广州运回大量商品,这是第一次民间商人自发开展的与中国广州之间的贸易。随后立即掀起Canton商贸文化热潮。从维基百科统计可以看出,美国至少有25个城镇因慕名中国广州而命名为Canton(按:为便于论述暂将此地名英译为“坎顿”),其中最关键的几个是:(1)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坎顿(Canton,Baltimore,Maryland),因1785年约翰·奥唐纳(John O'Donnell)的广州之行而得名;(2)佐治亚州的坎顿(Canton, Georgia),建立于1834年,因当时中国广州以丝绸贸易闻名于世,佐治亚州的坎顿也梦想成为美国的丝绸业中心;(3)加州的坎顿(Canton, California),即1848年美国西岸淘金热(Gold Rush)的原发地,该州的圣弗兰西斯科(San Francisco)被广东人用粤语称为旧金山(Old Gold Mountain)。其他具有典型意义的还包括:1797年2月23日正式得名的马萨诸塞州的坎顿(Canton, Massachusetts);1805年建立的纽约州的坎顿(Canton,New York);1805年建立的另一个因纪念约翰·奥唐纳的广州贸易而得名的俄亥俄州的坎顿(Canton,Ohio);1825年建立的伊利诺斯州的坎顿(Canton,Illinois);1834年建立的密歇根州的坎顿(Canton,Michigan)。

由此可见Canton文化在美国的最初文化印象是一个世界商都和东方奇迹。

2 淘金热时期的Canton文化

1848年詹姆斯·马歇尔(James Marshall)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亚美利加河畔发现金子后掀起的美国西部淘金热迅速吸引了中国广东人,此地遂被命名为坎顿。随后,中国去美国的人数激增,其中1849年增加323人,1850年增加450人,1852年增加20000人,这一年曾经创下一天增加2000人的记录(Ward,1997:147)。这些华人临时工拒绝被同化,他们争取平等权利,他们也因抢走了白人的饭碗而一度激起美国人的反华情绪。

Canton文化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形象自此开始发生变化,并由此形成了美国人对华人的负面刻板印象(stereotype)。那么,中国为何从富甲天下的大国沦为廉价劳动力输出国的呢?这还得从历史上找原因,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签署的南京条约导致广东被迫接受惩罚性税制,大量欧洲廉价商品的输入冲击广州港,经济日益恶化,迫使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大量劳工移民美国,另外福建、上海等地也出现劳工移民美国现象,华人劳工跟华人商人居住在一起,逐渐形成唐人街(Chinatown),唐人街文化以Canton文化为主。这些华人移民及其唐人街文化就成为了美国作家包括马克·吐温,布莱特·哈特和杰克·伦敦等笔下的“中国佬(Chinaman,Chinago)”。也正是这些美国作家对美国华人的描写强化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从而使得第二代美籍华裔急欲为自己的身份正名,其中的重要代表有华裔美国作家赵健秀(Frank Chin)和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汤亭亭的重要作品包括《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当诗人》等,她从不同角度向美国人展现了比较完整的中国人面貌。1965年25岁的赵健秀在接受访谈时以自己的切身经历痛斥美国主流社会强加在华裔头上的种种歧视和压迫以及由此给华裔带来的心理伤害,发誓要以自己的写作为华裔美国人发声,他创作的是一种“华裔美国感性”,先后发表了《唉咦!》《鸡笼中国佬》《龙年》《唐老亚》《甘加丁之路》等作品。赵健秀认为,美籍华裔文学的真正来源是中国的童话、粤剧和传统儒家英雄。1929年陈元柱的《台山歌谣集》、1970年胡照忠的《美洲广东华侨流传歌谣汇编》以及1987年,谭雅伦(Marlon K.Hom)选录金山诗人的诗歌译成英文,结集为《金山歌集:旧金山唐人街的广东诗歌》等都是淘金热时期Canton文化现象的例证。

3 美国铁路劳工中的广东移民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和美国国会批准建立横跨美国大陆的铁路干道,1864年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四巨头”之一的查尔斯·克罗克(Charles Crocker)负责施工,他尝试招收第一批华工,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开始大规模招募华人劳工,其中部分华人为当年的淘金华人,另一部分是直接从广东招募过来的劳工,他们自称去做苦力(coolies)。据估计,1865年底,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雇用的华工数己达7000人,白种工人只有2500人左右,1868年华工人数己增加到10000多人,成为克罗克主要依靠的劳动力。这些华工承担了中央太平洋铁路五分之四的工作,其中包括许多技术性的工作,如爆破、铁匠、驾车、医务人员等。华工领取的工资每月30~35美金,不包吃住,但是他们每个月还能存下20美金左右寄回中国养家糊口。这些华人劳工相互之间使用广东话沟通,外国人用威妥玛拼音模仿广东话给他们取个英文名称,便于书写,这在当时的工资名单上有明显体现。但是,华人劳工也引起了其他劳工的排挤和非难,针对华人的歧视言行再次肆意猖獗。幸好华人劳工的吃苦耐劳得到了美国铁路公司巨头的交口称赞,除了克罗克外,当时的加州州长利兰·斯坦福(Leland H.Stanford)作为推动铁路建设的最重要发起人,1865年向美国总统约翰逊(Andrew Johnson)汇报华人劳工的奉献精神。1868年中美两国签订蒲安臣条约(the Burlingame Treaty)承认中美两国自由移民权,第十四宪法修正案保障了出生公民权和平等保护权。1869年该铁路正式通车,华人劳工作为最主要的代表参与了通车仪式。之后,许多华人劳工又被招聘到其他铁路工作修建铁路。到1870年,被招募到美国的华工数逐年增加,共计有33000多人。中国劳工移民得到美国正式承认后,中国文化也得到发扬。第一代移民的后代接受美国教育,英语成为他们的母语。从淘金热潮开始,第一批广东商人也扎根在加州开餐馆或商店,逐渐形成上文提到的唐人街。可是好景不长,1882年美国通过了《排华法案》,再一次重创华人形象,直到1943年排华法案废除,1965年彻底获得平等移民待遇。

4 结语

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是欧亚非各大陆之间海上贸易的重要东亚港口,是一座享誉古今中外的世界名城。比起欧洲大陆来说,作为新大陆的美国与广州的贸易晚了一千多年,但是,广州却是美国开启东方贸易的第一站。随后的淘金潮产生第一批美国移民,铁路华工成为第二批美国移民,到了教育移民成为主流的当代,美国华人的身份不再以广东移民为主,现在的美国唐人街到处可见川菜馆和湘菜馆。表面上看来,美国的广州文化似乎日渐式微,事实上这是全球化发展的多元文化融合的体现。广州文化在当代作为多元文化的一个重头戏在美国语言和文化中无处不在,美国英语中已经融入了大量的广东文化特征的词汇,这些是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而且,广交会是当代广州商业文明的窗口,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商务处和文化教育处成为推动美中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桥梁。骆家辉作为祖籍广东台山的美籍华人后裔,在担任美国商务部部长和美国驻华大使期间,先后数次率团莅临广州,为美中贸易和广州及广东商业文化的与时俱进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当代Canton现象和广州商业文化必定会越来越展现出美国所重视的多元文化风采,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姜智芹.“中国佬”与“金山客”背后的文化冲突和认同[J].华文文学,2008(05).

[2] 奚国伟.为建筑美国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作出贡献的华工[J].历史教学问题,1994(05).

[3] 张建新.华工在美国西部经济开发中的历史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5(01).

作者简介:时德生(1969-),男,广西桂林全州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跨学科文化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①广东省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指委2013年度立项课题 《职业道德的文化要素透析》(WHSZZ D003)。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5(b)-119-02

猜你喜欢
美国广州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广州路壹号院
我与广州这些年
当代美国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