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娟 (渭南师范学院传媒工程学院 714000)
《钢琴课》被划分到女性电影的行列中,主要是因为其表达女性对于自身命运的抗争的内涵和通过女性视角的叙事手法。在影片中,女主角艾达自身的这种抗争就是靠音乐,而音乐对于表达艾达的情感、推进影片叙事、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影片中,最著名的配乐就是主题曲《the sacrifice》(也名为《the promise》),意为牺牲、献祭,在宗教中指的是基督的献身。这首配乐在影片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文中可以一处一处细说。
在艾达初次来到新西兰岛的段落中,艾达在海滩上等待斯图尔特时,将手从装钢琴的木箱缝隙中伸进去弹了这首曲子《the sacrifice》。只是音乐还未展开,就被涨潮后的一个大浪打断了。完整的主题曲是在斯图尔特一行人来海滩接艾达时出现的,在这里,是以变奏曲的形式出现。变奏曲明显比钢琴曲旋律轻盈明快,能够调节影片开始缓慢、略显单调沉闷的气氛,再者也展现了斯图尔特即将要见到妻子时的忐忑心情。
随着影片叙事的展开,在钢琴被弃于沙滩上后,有两个艾达凝望的镜头都配上了主题曲。这是影片情绪氛围积累的两处。
艾达作为哑女,在这两个段落中并没有台词也没有肢体动作。当她分别站在崖边、窗边凝望钢琴时,仅以画面的表现力不足以体现艾达对于钢琴的浓烈的情感,若用艾达的内心独白来表达其内心感受,就显得太过矫揉造作。这时选择音乐来增强表现力便成了最佳的选择。如此一来,适时在响起的音乐去就成为了艾达内心的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极大地补充了影片的画面表现力。
若说前面两次主题曲的出现是为了情绪氛围的积累,那么贝因带艾达到海边弹琴的段落中主题曲《the sacrifice》的出现就是情绪的爆发。
在海边弹琴这场戏中,主题曲从上一场戏的结尾处开始响起,整个段落长达两分钟,完整地展示出了整个乐章。影片中,压抑了许久的艾达在碰到钢琴琴键的一刻得到了释放。她在海滩上尽情地弹奏,伴随着小姑娘欢腾的舞步、艾达微笑的脸庞、翻滚的海浪以及贝因来回踱步的镜头,将这个段落中的艾达的情感释放得淋漓尽致,将影片情绪氛围推向了一个小高潮。也是在这个情节点,改变了贝因的人物动作,将影片情节转向另一个点。
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主题曲《the sacrifice》是主人公艾达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
我们再从全片看,已经了解到主题曲《the sacrifice》出现几乎都是艾达情绪外露的时刻。但是当主题曲第五次出现时,是艾达给贝因的第六堂课上。这里不是情绪段落也不是高潮段落,那么导演用意又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某种暗
示。
比如,艾达与人交流需要通过她的女儿的翻译,也就是说艾达与旁人始终有一层隔阂。而她在与贝因教一次课换一个黑键从而允许贝因“做些什么”的交易中,艾达的女儿被拒之门外。而她被迫与贝因没有隔阂地交流,音乐就成为了她与贝因交流的语言。不过显然一开始艾达并没有多在意贝因,更多地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她在贝因的家中弹出主题曲时,就已经能够说明艾达的潜意识已经不排斥贝因,如此一来,主题曲《the sacrifice》在这里出现为艾达和贝因的恋情发展埋下了伏笔。在之后的情节发展中也有两处印证了这一点:其一,在此之后的钢琴课中艾达并不再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经常是弹着钢琴还与贝因进行眼神交流,甚至于贝因将钢琴还给她后,独自弹琴时也会忍不住向后张望;其二,贝因送回琴后,丈夫斯图尔特曾要求艾达为他弹奏一首曲子,艾达没有答应,从这里就可以体现出艾达对于两人的差别。
接下来,是主题曲最后两次出现,这两次皆是艾达情绪大起大落的时刻。
其一,斯图尔特得知艾达再次私会贝因,拦在去往贝因家的路上,欲对艾达施暴,此时艾达心里又惊又怕又怒,此时主题曲节奏明快,旋律激昂,十分符合此时影片紧张的情绪节奏;其二,因为此时要表现的画面内容过于粗暴,稍有不慎就会使画面失去美感,而导演使用高速摄影再加上大段激昂动听的音乐,使得一场暴行用优美的视听语言表现出来。
在影片快到尾声时,艾达背着斯图尔特托女儿送琴键给贝因,斯图尔特愤怒之下砍掉了艾达的手指,这个段落无疑是全片的最高潮,戏剧张力最强之处,也是音乐与画面结合的最紧密的一处。音乐从斯图尔特离开工地提着斧头回家时起,快速的横移镜头加上渐起的背景音乐,再次使气氛绷紧。随后斯图尔特回家,对着家里乱砍乱砸,音乐不徐不疾,画面内仍以两位演员表演为主。直到斯图尔特砍下艾达的食指,鲜血溅到小姑娘的脸上,音乐戛然而止。此后这首主题曲再也没有出现。
在这里,艾达在斯图尔特斧头落下的一刻就对影片中构造的父系社会彻底失望。对于这样的世界,她一直在抗争,但最终结果却失败了。从艾达与女儿的交流中我们可以得知艾达是没有结过婚的,她与父亲抗争,并且曾经有一名志同道合、琴瑟和鸣的情人,不过在艾达提出两人结婚时,她的情人却迟疑了,这导致了两人的决裂,这应该是她对父系社会第一次失望;再后来,艾达的父亲因为钱财将艾达远嫁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新西兰,艾达无力改变命运,但坚持带着钢琴,并不放弃抗争,这是第二次失望;而斯图尔特对她的所作所为使她对这个世界彻底失望,连带着艾达对贝因刚刚萌发的一点爱情也被扼死在萌芽状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艾达在贝因来接她时情绪并没有太大的波动,也失望到放弃了她一直坚持的钢琴,甚至于跟着钢琴掉进海里,想要放弃她的生命。在最后时刻艾达挣脱了绳索,重新浮回水面,与贝因快乐的生活了在一起,可惜,这不是童话。
在影片尾,海底破旧的钢琴上,一条绳索紧紧地拴住了穿鲸骨裙的女人。很明显,艾达的灵魂已经与她心爱的钢琴一起葬在了海底深处。艾达的求生欲使她挣脱钢琴上的绳索生存下来,并且遵从父系社会的规则,选择跟随贝因,像所有平凡人一样生活,而钢琴和音乐不是平凡人的生活必需品。从艾达的独白中得知她在Nelson教钢琴,这时钢琴不再是她情绪的抒发,她选择了融入父系社会,钢琴也不再是抗争的表现而是谋生的手段1。艾达最后也在学习说话,她不用靠音乐也能表达情绪,因此《the sacrifice》就被艾达放弃了。这样的大团圆结局何尝不是艾达的悲剧2。
再回到正题,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主题曲就不仅仅是艾达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还代表了艾达的心中的热情甚至是她的灵魂。
其实,不管是音乐亦或是影视中的其他元素,都是影片的外在形式,我们常说“形式为主题服务,主题大于形式”,所以说,音乐应该服务于影片,就像本片名为“钢琴课”,但讲的仍然是人的故事而不是钢琴或者音乐的故事,所以这是一部出色的电影而不是音乐剧。
不管是主题曲还是插曲,起到的都是辅助作用,但这并不是说音乐就不重要了。一部好的电影像是一幅精致的锦缎,那么音乐就是锦上之花;锦上可以不添花,电影中可以没有音乐,但是如果添不好的话,就会拉低了影片整体水平。但在本片,用好了就使整部影片都有了神韵,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注释:
1.王志敏.女性主义的电影实践——《钢琴课》分析[J].影片分析透视手册,2012,(10):249-261.
2.路易斯.贾内梯 .女性主义[J].认识电影,焦雄屏译,2007(1):376-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