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瑞[南开大学, 天津 300071]
何谓“卖萌”?
⊙张 瑞[南开大学, 天津 300071]
萌文化盛极一时,关于萌词性的界定与由来,学界也有争议。本文从两方面论述,首先通过释义、用法、意义等方面分析“萌”;其次,阐释了“卖”夸耀义的由来,“卖+形容词”等结构以及“卖萌”的感情色彩。
萌 卖 卖萌
2011年,萌字在网络上爆红,卖萌更是盛极一时,“这么萌”“萌妹子”“萌萌哒”等等几乎每天都充斥人耳。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萌文化,它最早起源于日本,在风靡日本后,这股风气通过网络很快传到了中国,在互联网上,更是出现了专门探讨“萌文化”的主题贴吧、主题网站。那究竟何谓“卖萌”?卖与萌为什么能结合在一起?
“萌”是从日语中借过来的,日本的动漫爱好者用“萌”形容非常喜爱的事物,特别是日本动漫中的美少女,萌进入汉语以后,有了可爱、性感、讨人喜欢的意思。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萌少女”“好萌呀”“萌死了”等等。
“卖萌”的“萌”属于外来词,是既成事实,但实质上“萌”所表达的内容与中国固有的成分重合了。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萌只是借用了动漫外壳,内容是我们既有的。根据日本权威工具书《广辞苑》的释义:“‘萌’本意有两个,一为春天来了,植物发芽;还有一个意思指存钱涨利息。”此外,“萌”还可作名词,解释为嫩芽,草木发芽,并由此引申为少女刚刚长成,吸引人的目光,给人一种春天降临、心情很好的感觉。很显然,《广辞苑》的释义与汉语辞书对既存“萌芽”的解释是相一致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部》:“萌,芽也。”①萌是一个形声字,形符为,明是声符。《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植物的芽,引《礼记·月令》:“(季春之月)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东汉郑玄注:“句,屈生者。芒而直曰萌。”而其动词义“草木发芽”是由本义“植物的芽”引申而来的。刚刚从土里冒出的嫩芽娇小、可爱充满生机与活力,进而引申出可爱、幼稚等意思。动漫作品的主要受众是小朋友,其人物形象自然要充满孩子气,所以“萌”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动漫通用语。这种不谋而合,也是使“萌”在中国流行甚广的原因。
至于萌的用法,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它既可以受副词的修饰、修饰名词,也可以单独做谓语。例如:
1.羽毛唐有的时候是很萌。
2.这个角色很萌。
3.要不要这么萌?
4.我被萌到了。
5.今天中午我也萌了一下这句。
6.好吧,于是若月你萌了。
萌还有叠用的用法,例如:
1.今天没有吃药,萌萌哒。
本文认为进入汉语的萌是形容词。萌最初的释义是萌芽,为名词,之后引申为动词,指草木发芽,但它作为可爱的意思讲是形容词。它也可以作谓语。在汉语中,形容词是可以做谓语的,谓语并不是动词的专利。形容词、名词都可以作谓语。例如:
1.叶子红了!
2.这个好!
3.今天星期一。
第一、第二个句子中“红”作谓语。第三个句子中很明显星期一名词作谓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萌受副词修饰以及修饰名词是它的基本用法,也是最常见的用法,但它也可以作谓语,例如:萌翻了。不能因为它可以作谓语,就笼统地把它的词性定为动词。
“萌”代表可爱,它本身带有褒义的感情色彩。但有萌字出现的句子,并不一定都表示说话人喜欢这种萌。我们需要依据具体的语境、说话人的语气来进行判别。例如:
1.这个宝宝太萌了,我超爱的!
2.装什么萌?受不了。
很明显,在第一个句子中,萌是可爱的意思,带有说话人喜欢的感情色彩。在第二个例子中,明显看出说话人带有不满的语气,这和萌本身无关,是说话人认为萌的对象不符合萌的年纪,是故意炫耀,装嫩。
“卖萌”是指展示或显露可以触动别人的,使其觉得自己可爱,并喜欢自己的特征。它最基本的意思就是装嫩、扮可爱。下文将具体分析卖夸耀义的由来、卖+名词/形容词结构以及卖萌的感情色彩。
例如:《说难》:与之论细人,则以为卖重。梁启雄先生的《韩子浅解》于《说难》篇的注释引用了《史记》,说此句字作“鬻权”。《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引录了《说难》篇的全文。与传世的《韩非子·说难》上引文字相对应的是:“……与之论细人,则以为粥权。”卖重即鬻权。文中的“重”指权势,故此处应该翻译为夸耀权势。
(一)“卖+名词”表夸耀的格式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例如:
1.“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
(《晏子春秋》)
此处卖权重意为向百姓夸耀、显露自己的权势。
2.“我们姑娘年轻媳妇子,也难卖头卖脚的,倒还是舍看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 (《红楼梦》)
卖头卖脚可以解释为显露自己的手脚,大概意思为在别人面前显露自己。诸如此类的还有卖才(卖弄才华;显才);卖舌(卖弄口舌。即以巧语炫世);卖膏药(比喻说大话、吹牛皮)。
(二)卖+形容词
1“.鄙之适所以见其弄巧卖乖叛经焙道,唯徒自取垢招尤。”
此处弄巧卖乖同义连用,意为卖弄乖巧。
2“.写出倚老卖老情状如画。”
3“.姨太太真个倚老卖老的,说着便转身去了。”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4“.阮公香酣而卖傲翟叟遁形以倏忽”
(唐 房玄龄《晋书》卷七十二列传第四十二)
“卖+形容词”的结构也可以归溯于宋代后期,所以“卖萌”这一结构的出现并非偶然,是有深厚基础的。
综上所述,“卖萌”一词的产生和流行并非偶然,除了与社会生活、人们追求时尚自由的心理相关之外,和汉语的构词法、词义也是密切相关的。它不是一个纯粹的舶来品,是符合汉语实际语法、语义条件的。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一 下),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2页。
[1]杨观.漫谈网络热词——卖萌[J].文史杂谈,2012(4).
[2] 张荆萍“.买”“卖”语义场交集动词演变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24(5).
[4] 顾越“.负、背、买、卖”及其他[J].逻拜与语言,1994(4).
[5] 陈敏.卖有欺骗义[J].古汉语研究,2007(1).
作 者:张 瑞,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方言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