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离退休人员分级分层管理的思考

2015-01-27 01:55陈晓勇
金融经济 2014年12期
关键词:离休干部管理机制部门

陈晓勇

离退休人员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它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服务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关系着离退休人员职工的晚年幸福、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关系着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能否认真贯彻落实。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基层央行离退休人员数量每年都在递增,如何利用有限的人财物资源管理和真心实意做好离退休老年人的管理工作,是一个值得探讨与商榷的问题。

一、株洲中支离退休人员管理模式的现状

目前株洲中支全辖有离退休人员81人。其中离休干部4人,退休干部76人,工人1人。享受副厅级待遇1人,县处级11人,科级40人,一般干部27人。离退休人员平均年龄65岁,最大的90岁,最小的52岁。在全辖离退休人员中生活特别困难的17人,其中离休干部2人,退休干部15人,与子女同城生活在一起的75人,居住国外1人,独居的7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于离退休人员少,各地市中支没有建立专门的老年管理部门,而由人事部门代管。近几年,虽然随着各单位离退休人员的逐步增多,但负责离退休人员职工管理的工作仍由中支人事科负责。随着政府、社会各界对老年人养老意识的增强,各单位也加强了对离退休老年人的关注、关照,重视程度逐年提高。株洲中支就推行了离退休人员信息库,经常组织开展各项与身心健康相关的活动,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与规模化。

二、株洲中支离退休人员管理模式面临的问题

1、离退休人员居住分散,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拿株洲市中支机关来说,如今有54个离退休人员居住分散,从机关老院到新家属院,从县内、市内到省内、省外甚至国外,都居住有离退休人员。他们有时独立居住,有时又随子女居住,居住场所不固定,导致中支管理起来点多线长,不在辖区内的离退休人员照顾难度大。

2、离退休人员年龄越来越大,管理服务的内容没有改进。按照联合国公布的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数的10%,就算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改善,高龄的离退休人员越来越多,株洲中支离退休人员就是目前这一现象了。作为中支为老年人服务的人事部门,就应该改变以前的服务方式方法,增强他们的温暖度。除继续做好与离退休人员子女的联系制度外,更应与离退休人员聚居地附近较好的医院,建立长期联系机制。但就目前的管理模式来说,达不到与医院的这种长效联系机制,甚至有的小区附近还没有一个较好的医疗机构,就更谈不上联系机制。

3、庞大的老年队伍,已成为单位的一种负担。由于央行系统人员组成的特殊性,八十年代的人员较多,这些人员基本上都是六十年代初期出生的人员,再过几年,这些人员都将逐步达到退休年龄,退休人员将会大幅度增加,增幅之大前所未有。解决老年人心理、民生问题的重任必定落到各个单位头上。因为这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和客观现实。如果墨守成规,依然用静止、孤立、片面的方法去处理问题,那么不仅有悖自然规律的发展,也不利于党和政府“尊老爱老”政策的贯彻落实。但随着离退休人员的不断增加,原本想为离退休人员多做好事的单位,对离退休人员投入越多,负担就越重。2011年1月起,总行为了规范离退休人员职工的津补贴,仅株洲中支全年给离退休人员职工增资47万多元,人均离退休人员津补贴又增加近500多元,而这部分增加的经费支出至今都由中支自筹,在中支经费及其紧张的状况下,显然已经成为中支的一个沉重的负担。

三、离退休人员职工管理服务的发展设想

笔者结合实际,就如何根据离退休人员具有数量较大、层次不同、居住分散等特点,对健全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机制谈几点建议。

1、建立分类管理机制

所谓分类管理,就是把离退休人员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和管理。这种管理方法是科学有效的。建立分类管理机制,不仅具有强化管理的作用,而且对加强党的建设,促进社会发展和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建立离休干部管理机制,为离休干部提供重点服务。

因为离休干部从生活待遇、医疗待遇、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等方面都与退休人员有较明显的不同。如果笼统地把离休干部和退休人员一起管理,显然不利于老干部政策的落实和推动。为了更好地做好离休干部管理工作,应建立离休干部管理岗位,负责离休干部的管理,如做好住院探访、重大节日走访、解决医疗待遇难题、带领离休干部健康疗养、组织开展活动等工作。通过重点做好离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让离休干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照顾。

(2)建立退休人员管理机制,丰富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

建立退休人员管理机制,把退休人员管理工作开展的丰富多彩。一是建立小组管理机制。按照其退休前所在的部门和性格爱好等特点,分成若干个退休管理小组,挑选年轻化、精力旺盛、古道热肠的退休老同志担任组长。让他们负责协助离退休管理部门做好各类活动前的电话通知、活动开展、老干部情况通报等工作。这种分块管理的模式,缓解了管理压力,减轻了管理负担,是一种值得继续加以研究和推进的管理方法。二是建立活动管理机制。组织观看各种演出、组织合唱团演出;参加书画比赛、乒乓球赛、趣味运动赛、老年门球赛;通过举办多种茶话会、庆三八节活动、敬老节系列活动、老年趣味运动会、书画摄影展;为老寿星举行集体祝寿会等等。各式各样的活动,丰富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

(3)建立自治管理机制,让老同志发挥余热贡献力量。

建立自治管理机制,可以逐步形成退休人员“老有所为”、“自我管理”的习惯。从现有退休人员中民主推荐几名人员,让他们认真负责和协助离退休管理部门做好老干政治学习的组织管理和活动策划,并相应给予部分补贴,形成“自我管理”制度,发挥他们的才干,形成齐心协力做好离退休工作的氛围。

(4)建立离退休党支部管理机制,发挥老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目前,离退休党员人数占退休总人数的四分之一。所以要充分发挥老党员的作用,应建立离退休党支部管理机制,把党员分设离休、退休机关党支部进行管理。通过建立开展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组织的建设。在组织生活会,为大家建立起了解央行事业发展、学习上级文件、交流生活心得的平台。这种党员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掌握离退休人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化解思想问题,还可以让“离休不离党、退休不退党”的观念警钟长鸣,确保离退休党员履行职责,坚定信念,发挥共产党员在退休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带头作用。

2、建立社会化管理服务机制

(1)在管理模式上,以目前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化。就是对中央单位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主要是指干部职工退休后,其工资实行社会化统筹发放,交由当地政府管理,人员仍实行各单位管理服务,福利由各单位负责。使离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在经济上有了保障。目前,国家已经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完善社会化统筹服务,今后离退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将有统一的组织管理和规范化的服务,因此,央行离退休人员管理也要逐步适应“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据了解,目前在上海、杭州等东部沿海城市,市区街道、乡镇基本上都建起了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退休人员在社区里有看病的医务所、领工资的银行、锻炼的器械、搞活动的场地,还有专职的工作人员为老人们服务。

(2)要完善各项保障设施。全社会建立统一的保障体系后,还要在软硬件的建设上加强投入,比如增加各种档次的敬老院、老年公寓,配备必须的健身、医疗、购物设施,招聘专业的医生、护士和其他高素质的服务人员,保障离退休老年人的衣食无忧、医疗无忧。

(3)单位要给予足够的温暖。一旦社会化统筹服务体系建立,离退休的单位不能担甩手柜,要更加完善和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保障离退休人员有来自单位的组织的关心和照顾。

四、加强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措施

(1)坚持不懈地推进老年管理部门建设,努力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各级领导层。优化老年管理部门结构,要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把选用干部的标准同老年管理工作发展的要求统一起来,大力选拔那些在实际工作中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致力于发展、埋头于发展、积极谋求发展、努力促进发展的人,也就是那些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的干部。

(2)突出阵地建设,做到活动开展多样化。离退休人员解决温饱之后,最大的需求就是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它有利于职工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形成团结向上的氛围;有利于增加离退休人员与管理部门干部之间的了解;有利于形成健康文明的工作和社会环境。因此,中支管理人员一定要迅速巩固发扬过去已经形成的好传统和好作法,扎扎实实的抓好离退休人员的各类文体活动,不断增加离退休管理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建立岗位激励机制,完善岗位管理机制。离退休管理部门之所以不能成为单位的重要部门,有其客观原因,也有其主观原因。从客观上看,管理部门既不处在一线业务的主战场,也没有人财物的管理权。从主观上看,管理服务对象众多,工作琐碎繁杂,容易造成身体疲惫;与其他管理部门比起来无优越感,是“清水衙门”,容易造成心理失衡;经常处理老、病、死等事务,很压抑,容易造成心理郁闷。这种状态下,如何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就是摆在当前的主要任务,一是实行岗位激励制。在职务提拔上一视同仁,给他们一个实现自我的机会;二是实行岗位补贴。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做为嘉奖,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对他们加班加点给予补助,体现领导的关心。三是实行岗位轮换。在离退休管理部门工作久了,容易造成一些心理疾患,对他们进行工作轮换,是对干部的爱护,也是对干部培养。从以上几方面入手,完善岗位管理机制,增强干部信心,稳定干部队伍。

(4)建立信息化管理机制,实行科学化管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现代化管理手段发生了质的飞跃。离退休管理要与时俱进,就要利用先进科技进行科学管理。要进行科学管理,就要优化管理手段,让管理者在得心应手的前提下做好工作。一是建立数据库。各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计算机把信息资料分门别类建立文件夹,这种管理手段准确、详尽、快捷、低耗,非常好。二是建立宣传网络。离退休工作是边缘工作,容易被忽视。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扩大宣传效果,以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老干管理部门可以利用报刊、杂志加大宣传力度。并以各自的特色建立起老干部工作网页,让全行都知晓离退休工作,从而为扩大央行的影响力,带动全行形成“尊老敬老”之良好风气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离休干部管理机制部门
奉献一生捐资助学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观山湖区增加离休干部定点医疗机构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铜仁市为离休干部开通外购药绿色通道
离休干部护理费标准提高到了多少
7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