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玉胜
摘 要:本文基于江浙“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相关数据对比,分析了制约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内生因素,从企业家因素和治理结构改进的维度,为新常态下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思考模型和参考路径。
关键词: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制约因素
一、浙江、江苏民营企业发展比较分析
浙江、江苏都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从2006-201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据看,江浙企业进入500强名单的企业总数呈总体下降趋势,企业总数由2006年的316家减少到
2014年的234家,占有500强中的比例由63%下降到46.8%。江浙作为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地位短期无法改变。研究两地民营企业的转型特点,无疑为后发区域发展民营经济提供参照坐标。
浙江省工商局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2年间,全省GDP从124亿元增至7796亿元,增量的70%是由民营经济创造的。2003年民营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创汇额、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户数等五项指标位继续居全国第一,被誉为“个体私营经济大省”。2004年民营企业在总量上首次超过广东,次于江苏。
我们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为样本,浙江曾在2006创下203家的最高上榜数量纪录,可以抗衡当年江苏、山东、广东3省总和。自2006峰值之后,浙江2007-2014年度入围企业数量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占比也由2006年的40.6%持续下降到37.6%、37%、36%、28.8%、28.4%、27.8%、27.6%。
江苏民营经济发展起步比浙江晚,但是江苏民营经济发展更是迅速。江苏民企在500强中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从2006年的113家增加到最高2010年的129家。由于出口市场的回落,2012年进榜企业比2010年减少21家,2013年、2014年分别为93、96家。
表1 2006-201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江浙企业上榜数据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营企业
500强”数据整理
我们选取2011—2014年民营企业500强中前50强标本进行数据对比(见表2)。从两地上榜企业数目来看,浙江企业数接近并且超过江苏企业;从前50强营业收入增长来看到,浙江的营业收入从2011年41555185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88572342万元,增长113%;江苏营业收入从83011062万元增加121108902万元,增长45.89%;前50强企业两项数据对比,浙江民营企业发展迅速远高于江苏民企业。但从上榜企业的营业总收入占全国500强营业总收入比值和苏企资产总额占全国500强资产总额的比值来说,这两项指标的绝对值和占比,江苏均为全国第一。
表2 2011-201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江浙50强企业上榜数据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据整理
从500强企业的前10排位来看,近4年只有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位置从2011第6位降至2014年第9位,且营业收入总额超过1500亿元外,其余广厦控股集团、娃哈哈集团、海亮集团、浙江恒逸集团等虽然营业收入突破700亿元企业但是排位下降仅处于前20位。相反江苏民营企业的沙钢集团、苏宁电气集团连续名列前10名。江苏沙钢集团、苏宁电器集团营业收入总额超过2000亿元。
表3 2010和2013江浙民营企业营业收入比较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据整理
结合地方GDP增长排行,广东、江苏、山东稳居前三甲,2014年上半年,江苏经济总量超过3万亿,经济增速8.9%。浙江在四强中继续垫底,经济总量超过1.79万亿,经济增速7.2%,大有“标兵渐远,追兵渐至”的局势。
选取2011-2012年浙江江苏民营企业500强中百强企业的行业结构样本分析,浙江民企百强行业结构目前仍然以传统轻工制造业为主,主要集中在化学纤维制造业、电气机械、汽车制造业及纺织服装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第三产业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商品流通业、建筑业)。原来通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已经逐步衰落;黑色、有色金属加工业与江苏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相比规模小、数量少。江苏化工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纺织业、房地产业都优于浙江。
表4 2011和2012年浙江江苏民营企业500强百强企业行业结构表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据整理
中国民营企业成本压力明显增大,迫切需要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和投资驱动向主要依靠资源节约和创新驱动转变,从传统产业低端低附加值生产方式向现代产业高端高附加值生产方式转变。民营企业500强来自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建筑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房地产业以及批发业所占比例最大。江苏民企500强有向高端化、重型化发展趋势。浙江第三产业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比重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相反金融、房地产等新兴行业脱颖而出。浙江省2014年入围中国民企500强的企业数杭州市50家、绍兴市22家、宁波21家。
2014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榜单中,浙江占了118席,连续16年全国第一。
二、浙江民营企业的内生制约因素
(一)浙江民营经济市场诱发型机制的先天优势正在减弱。浙江民营经济由“草根经济”演变而来,表现为市场诱发型的制度变迁。在温州财富效应下,民营经济先浙南浙中后浙东浙北,由一个不大的范围向四周扩散,形成了强县强镇经济为特点的块状经济格局。当前不得不承认那些决策灵活、效率较高、产权清晰等先天优势正在减弱,同时民企内部管理薄弱、人才不足、决策随意、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逐渐暴露。endprint
相对浙江市场诱发型的模式,江苏民营企业主要发端于政府引导的国有和乡镇企业“苏南模式”的改制。江苏民企“次生型”发展模式是一个显著特征。江苏民企对政策把握性较强,吃透党的方针政策,就能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机遇优势。江苏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处于全国首位,江苏省却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苏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率先制订《“十二五”加快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特别是江苏省不惜动用财政资金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培育大企业、大产业方面政策优、投人大,一批规模较大的旗舰型民营企业集团脱颖而出。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政府行政力量推动产业调整将强于市场力量的作用。
(二)浙江企业家创业心态创新基因遭遇危机。浙江民营制造企业存在严重锁定于低产业选择、低附加值出口、低研发驱动的路径依赖。部分企业家认为自己“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活着有钱赚”,“不创新是等死、创新是找死”的心态让他们纠结。这种“小富即安”的心态下,企业家不能充分认识到信誉与企业命运的关系,企业员工也缺乏共同的价值理念。大多数浙商创业的原始动力是个人致富,这种财富属性为“生物性财富”,在财富积累动力消失而“溢出”的财富可能转化为灰色甚至黑色消费。第一代创业主体现善抓发展机遇的秉赋,但竞争加剧使他们处于“有动力、缺实力”的窘境,于是乎从直接创造财富的实业家蜕变为食利一族。同时,浙江业家创新基因还遭遇着传承危机。更多的创二代热衷于“虚拟经济”,对网络、电子商务、VC(创业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等投资方式兴趣浓厚,对创办实业、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等则兴趣不足。近年面对要素成本的“节节高攀”,又苦于迟迟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部分企业家便用热钱围猎地产、股市期货等非实体经济,导致浙江资本在“离制造业”的同时,也流露出“离浙江化”的信号,大量资本持续流向省外、境外,从而导致浙江本土投资减少、产业后劲不足,甚至隐现“产业空心化”的苗头。
(三)传统型家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阻碍着管理创新与产
业调整。浙江民营企业大多采用家族管理模式,企业产权往往与企业家的个人产权混合在一起,即使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持股者也多为家族成员或少数亲戚。首先,这种以“人合”为基础的产权结构,产生了阻碍资本联合与技术创新需要资金之间矛盾。同时“任人唯亲”与创新需要专业化人才又一对现实矛盾。这样文化必然造成对企业未来“不稳定”的预期,容易造成技术人员的流失、研究项目的失败和知识产权的外流。其次,传统家庭企业的管理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程序,管理和决策有较大的随意性。
用辩证思维来看待浙江民营企业,既有上述影响发展的制约因素,又有着江苏民企不具备的优势。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蝉联全国各省区首位,浙江省城乡统筹发展好于江苏。同时浙江坐拥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以及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这些政策、制度层面的创新,给予浙江民营企业最大的转型升级的机遇。
三、促进浙江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建议
(一)政府构建倒逼机制,以“创新驱动”突破民企转型的瓶颈。浙江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既需要浙江民企的自我转型升级,更需要浙江政府改进管理模式,从政策的供给者向制度环境的制造者转型,运用资源杠杆和政策手段,驱动民营企业调整行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政府构建倒逼机制,就是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受体,通过政策制度安排和调节经济变量,迫使企业吸入负熵或是向外“排出”熵增,增强企业创新行为的内源性动力和自组织性的路径。政府倒逼机制实施最有效的驱动力来自于市场环境。曾经“中国制造”低成本与国际资本、技术相结合创造的全球化红利时期已经接近结束,随之而来的将是美欧制造业回归国际产业的“逆转移”与新兴发展中国家以更低成本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供给替代”两大新挑战。浙江民营经济市场诱发型优势不断减弱,把危机作为“倒逼”发展机制的机遇,正在成为从政府到企业界的共识。
首先,政府还原土地能源劳动等缺乏性资源的价格约束能力,构建催逼企业调整产业布局的市场环境。一是坚持实施“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战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三个浙江”的发展,促进“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融合。引导民营企业根据国家间资源禀赋确定海外投资方式,建生产企业或营销中心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做好“引进来”工作,重点推进地区总部经济发展。二是量力推进产业集群,走生态集约发展之路。产业集群理想是参照德国、韩国、新加坡模式,必须严控新建园区用地规模,主张完善供应链网络组织,用信息化整合和提升现有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在做大都市圈空间经济过程中突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且各大都市在主导产业上要实行差异化发展,减少产业同构现象。第三,集群发展与块状经济协调发展。浙江“块状经济”充分发挥了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量大面广的民营企业依托区域特色产业的专业化协作是浙江经济的优势所在。两者之间不可顾此失彼。因此,要培育“块状经济”中的龙头企业升级为一批品牌响、国际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引领产业发展导向,将上下游的中小企业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形成以技术、资本、品牌等为纽带的关联产业网络体系。其次,制定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构建催逼民企行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机制。实施扶持自主创新的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和公共服务购买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构建会员制民营企业创新平台,促进民营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姻”和协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二)塑造民营企业家责任担当的企业文化。一是加快培育民营企业家责任担当的文化品质。未来国家居民收入倍增政策的实施,作为与民生关联最紧密的民营企业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吸纳更多人员就业、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和福利的同时,还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公益事业等。对民营企业来说,企业的价值观取决于企业家的主观倾向。目前浙商客观上存在着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而对员工、顾客、环境、上下游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考虑不全面,行为规范性差,社会角色意识不足,缺乏形象创造能力和文化塑造力。又叠加创二代“接班鸿沟”和“代际风险”,迫切需要培养企业家和创二代的履行家族责任、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相统一的企业文化品质,主动投身于发展海洋经济和产业转型的实业经济建设中,尤其将社会责任内化为企业的整体价值观,把企业的发展战略与承担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构建以企业家为核心、以企业的管理团队与科研团队为支撑、以技术工人为中坚的人才供应链。实现“制度留人”,建立技术入股、科技人员持股经营等制度,探索采用创新收益分成激励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励人才在企业创新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endprint
(三)全面建成多元开放有活力的法人治理结构。从国际经验看,“家族制”企业必将长期存在。存在的基础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管理大师德鲁克在《大变革时代的管理》中指出:成功的企业不会采用一人当家的做法,而是有一个良好的经理班子。家族企业要能生存和保持有效运作,在高层管理人员中,无论有多少家族成员,无论他们多么出色,也至少要有一位非家族成员。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必须从企业内部进行制度创新,变革家族管理模式,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环境,从而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
鼓励民营企业在内联外合、资本经营、组织结构创新等方面走出新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一是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适时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产权主体多样化,吸纳社会资本来满足企业研发、技术创新所需资金。产权主体多元化不仅要做到解决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问题,更重要的能够形成创新的风险共担机制,打开转型升级的快捷通道。如浙江天通公司在产权结构改造中,采用“股权换技术”的方式,出让56%的股权给上海宝钢集团和信息产业部第48研究所,以此换取对产品关键原材料和核心技术的控制,从而增强公司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二是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站在全球的高度配置资源,走出内联外合、资本经营、组织结构创新的新路。如世界500强吉利集团的发展,得益于从2002年到2010年
9次资本并购和治理结构调整,形成总部设在杭州,在省内台州、宁波及省外的上海、兰州、湘潭、济南、成都等地有生产基地,建有北京吉利大学、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在澳大利亚拥有
DSI自动变速器研发中心和生产厂,跨国并购了沃尔沃吉利集团的“全球分工图”。三是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中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尤其在企业交替过程中,保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核心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一个稳定的管理班子、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领导者变动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傅金龙、朱李鸣、潘毅刚、何垒、陈王进.加快转型升级中力保平稳较快增长——2012年一季度浙江经济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J].浙江经济.2012(8):16-19.
[2] 江苏省统计局.“十一五”江苏民营经济发展回顾与“十二五”展望[R].中国中小企业江苏网(www.smejs.gov.c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