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蓓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数学教学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
0114-02
从课堂教学效率来说,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学生的学习效率,二是教师的教学效率。本文拟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探求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效率。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针对学生的年龄特质进行教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这就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是不同的。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课堂上爱动爱笑,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一点声响或者有人经过都会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因此,教师应运用多种形式来教学,切实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部分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却对此不以为然,他们为了管理和教学的方便,要求学生必须保持“正襟危坐”的姿势,以简单的说教来控制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他们的天性。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功能过于随性
有些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由于轻视其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对教学目标的设置过于随性,很多时候还牵强附会,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他们认为一个课堂的目标不需要有明确的指向,甚至还会随意设置超过学生实际认知水平、不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过高的教学目标要求,很容易导致教师认为学生笨或不配合教学工作,而学生也会认为自己怎么也学不会,影响他们学习的信心。有的教师还会生搬硬套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三维目标”,每个环节都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其实,不同的课程内容有不同的特点,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认知程度也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不一定要求全求同。另外,有的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缺乏系统性,对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教什么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三)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机械教学
有些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此,他们在教学中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不愿意尊重、宽容和理解学生,认为那样会让自己失去威严。具体表现在教学中,往往只会机械地按照教案教学,忽略了教学中生成的资源,没有学会利用课堂生成来调整教学节奏。例如,在学习测量长度时,教材里是要求学生量课本的长度,很多教师也就要求学生按照教材的方法去量,虽然有的学生有更好的方法,但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也没有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寻找更多的方法。
二、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转变思想,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观念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教学也有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也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要从自身出发,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观念。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框架、能力水平和个性特征等方面来进行教学;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课堂教学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氛围,使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变得更轻松,使课堂焕发出不一样的生命力和活力。例如,在让学生认识钟面和简单的时刻时,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由教师转动钟面的时针、分针和秒针,让学生说出对应的时刻,再由学生或教师一起来评定答案正确与否。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自己思考和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可以更多地参与到认识这些时刻的教学活动中。
(二)钻研学生,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如何确定?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准确把握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于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是要达到了解或理解或掌握的层次?知识点的技能目标是什么,情感目标又是什么?这都需要教师把握好。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征,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注意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框架和认知水平,熟悉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日常行为模式,将每个学生的情况都记录下来。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给学生做一个数学学习档案记录,为教学做好准备。同时,教师还要认真专研教材,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准确把握课堂的动态生成,及时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以便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
新课程标准提倡,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比如认识“小数点”或“元角分”的时候,可以创设“小小商店”的情境,让孩子们在“购物”中认识小数和“元角分”。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等方式来设计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例如,教学“十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圣诞节到了,住在森林里的小熊想去探望小兔子,便用漂亮的袋子装着10个水果出发了。一路上它兴奋地跟蝴蝶妹妹打招呼,蹦蹦跳跳地走着。当它看到孔雀哥哥在优雅地散步时,忍不住上去跟孔雀哥哥拍照。拍完照片后,小熊送了2个苹果给孔雀哥哥。当小熊走到河边时,发现小猴弟弟在伤心地哭泣着。为了安慰它,小熊把3个橙子送给了小猴弟弟。小猴弟弟拿到橙子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小猴妈妈为了感谢小熊就急急忙忙地从家里拿了5个桃子给小熊。小熊愉快地接过桃子,唱着小曲继续向小兔家走去。小熊一边走一边在算着自己还有多少个水果。可是小熊是个糊涂虫呀,它怎么也算不清楚。各位热心的同学,你们可不可帮一帮它?这样生动有趣的情景故事很快地吸引住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对他们要运用特别的教育教学方法。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点经验,如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道路上走得更宽更远,还需要广大同行的共同努力。
(责编 黄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