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 刘志成 余倩瑜
产业经济Industrial Economy
我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 刘志成 余倩瑜
摘 要: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农业发展的主题,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的严重失调是其研究的重点问题。近年来,我国关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其效益评价的研究很多也很深入。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结合对前人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概括,把握目前研究的热点与方向,对比国内外研究的不同,提出了该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余倩瑜(1990-),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生态与管理方面的研究。
不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稳定、持续地发展农业,同时又保护环境的生态平衡。实践表明,机械农业解决不了这一问题,石油农业只能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和设想。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趋势,资源浪费等问题,中国首要解决的任务就是如何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人口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所以中国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对传统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和顺应国际潮流、履行国际承诺的需要。
1.1 国外研究现状
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是在20世纪中期的瑞士、英国、日本等国。到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末,欧洲农场已经转向生态耕作,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在生态农业问题上都有了较大发展。建设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
1.1.1 生态农业方面的研究
“生态农业”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人A. William(1971)提出,后经由英国人M.K. Worthington(1981)对其概念进行更加规范全面的定义:生态农业是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系统。根据众多国外学者的文献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基础研究和生态工业园研究。
(1)对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研究。以米多斯(Dennis L Meadows)(1972)为首的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明确指出发展不能只追求数量的增长和速度,尤其是经济的发展决不能以无限制地消耗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其后美国政府(1975)出版了《美国农业研究计划书》指出改进农业技术是世界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的唯一途径。日本(1990)走“环境保全型”的农业发展道路是其农林水产省提出“绿色资源的维护与培养”的概念之后开始的。德国政府(2001)提出了“综合农业发展模式” 。根据各国情况,国外学者首先就国家间宏观层面进行了研究,Liu Juan(2007)等比较了日韩中生态工业园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国家和区域背景的不同,建设生态农业的特征和条件也不同,通过对相关的物质和农业的特点以及社会环境进行比较。其次是城市中观层面的生态体系研究。Guillaume Massard和Suren Erkman(2007)提出了在城市层面建立能源共生系统的建议,并以瑞士作为具体案例,将技术、地理尺度和参与者等多种要素考虑在内进行了分析[1]。最后,在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农业社区影响和企业要素影响。例如,Tracy Casavant(2007)分析可持续社区的建立要在绿色基础设施的前提下进行。
(2)对生态工业园的研究。Ernst Lowe (1993)认为生态工业园是一个由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组成的群落。Cote and Hall (1995)认为生态工业园能够并减少生产、物质、能量、风险和处理的成本与责任,改善运作效率、质量、工人的健康和公共形象,它还提供由废物的利用和销售获利的机会,因此它能很好地保存自然和经济资源。学者Anthony 和Gang Yong(2004)认为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缺乏一个完整的认识,生态工业园的良好运行要通过一定的监测工作,但是衡量指标和尺度的不统一使其变得异常困难,从某些方面更是阻碍了生态园的发展。
1.1.2 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
《寂静的春天》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在1962年发表关于生态环境的著作。书中提出农业生产有机氯农药化肥的使用危及生物、危害人类,在矛盾之初就应该引起世人对此类问题的重视。联合国粮农组织(1991)发布的《丹波斯宣言》中明确持续持继农业的战略目标围绕生态的持续性、经济的持续性和社会的持续性三方面进行。印度政府(1992)提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途径”报告,报告中把研制和推广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作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对综合能源计划和喜马拉雅山生态保护计划都开始着手实施,开展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等。
1.2 国内研究现状
1.2.1 生态农业方面的研究进展
我国西南农大的叶谦吉(1982)随美国土壤学家W. Albreche(1970)首次提出“生态农业”后引进这个概念,继而有关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和农业环境等问题研究的工作者也非常关注,他们共同提倡在我国开展生态农业研究试验,并于八十年代初开始具体实施。1985年国务院环委会颁发“关于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85]国环字第006号)”,生态农业正式成为国家的政府行为。我国学者对生态农业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不同,分为理论基础研究、生态农业与产业结构研究、生态农业与生物多样性三大类。
(1)对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研究。卞有生(1998)等认为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某一定的区域内,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2]。宋志军、刘黎明(2011)认为要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叶芬斌、许为民(2012)等人认为从生态迁移是生态农业发展最重要的一步。
(2)生态农业与产业结构研究。杨红等(2013)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区域发展速度不同,各地区差距日益凸显,是由于中国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市场内生性作用逐渐加强产生的,由此催生出了一系列区域发展问题其中主要问题围绕如何处理好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谐发展。提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藕合产业,并以该藕合产业达到产业系统整体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实现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产业资源配置动态最优化为目标[3]。吴易雄(2013)、赵惠芳(2011)等认为生态农业园区要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必须确立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3)生态农业与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中定义生物多样性指所有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生态综合体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骆世明(2010)认为狭义农业生物多样性包括农业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农业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广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全部生物多样性[4]。
1.2.2 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进展
(1)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构架、模式的理解。主要有微观、中观和宏观三种观点。微观的观点认为农业就是农作物栽培业(即种植业)。中观的观点认为,农业是通过人类劳动对动植物生产过程的干预来获得农产品的产业部门它是以自然为基础、以经济为主导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统一。宏观的观点强调农业生产过程与农业生产意外之间存在的技术、经济关联,农业的范围应将与生产过程相关的产前、产中服务及产后加工环节都包括进来。高旺盛(2002)就做过宏观理论的归纳介绍,分析了中国农业面临的三大任务和战略决策。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支撑体系的研究。李炳炎、唐思航(2007)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路径选择就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雷海章(2002)通过分析中西部地区面临的政策背景和制度障碍等构建了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体系[5]。万忠(2008)在研究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中通过借鉴国内外几种模式及基本原则设立了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6]。
2.1 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国外的生态农业建设研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有机农业、生物动力学农业、交叉农业等一些概念和理论陆续出现,同时还出现了小规模的试验。而我国虽然在七十年代已有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类似的概念,但真正开始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是在八十年代初,比国外晚了20年。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却十分迅速,不到十年时间,生态农业在我国已获得蓬勃的发展,全国各个省市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试点,几乎所有的农业院校和农业与环境有关的研究所都开始了有关的研究。
2.2 研究内容丰富,经济、生态、社会三效益并重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研究当前主要还集中在农田营养平衡和病虫害的防治两大方面,而我国研究的内容则十分丰富而广泛,几乎涉及了农业发展和农业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从粮食生产到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从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到良性循环的实现等。在努力提高、发展生产力,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重视对社会的贡献,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并重。
2.3 注重多学科的配合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因子的综合体,它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的农学、生态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工程学,同时还涉及到经济学、管理科学、人文科学等众多学科。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知识的运动和结合,还要十分注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
我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虽然比国外起步要晚,但研究内容相对国外而言更为具体,配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兼顾。但是,还需要在几个方面做好工作: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的生态意识;做好示范点的生态农业建设并加以推广;做好农业资源调查并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农业区划,使产业结构更合理;加强生态农业的科学研究,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Guillaume Mansard,Suren Erkm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Advances in Life-Cycle Approaches to Business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9,Vol.17.
[2] 卞有生.生态农业及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8.
[3] 杨红,董耀武.尹新哲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发展模式[J].昆明: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3(1).
[4] 骆世明.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的原理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5] 雷海章.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6] 万忠.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8(b)-143-03
作者简介:刘志成(1964-),男,汉族,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产业生态与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