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江, 张 俊,宁宝坤
· 专家论坛
灾害救援中非专业救援人员培训探讨
张庆江1, 张 俊2,宁宝坤3
近年来,国际范围内非专业救援人员参与灾后应急救援的作用逐步被肯定,而“第一响应人”,即非专业救援人员是早期救援的一支重要力量。提供针对“第一响应人”的培训,有利于填补专业救援队伍到来前的空白;而充分调动、利用“第一响应人”队伍,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的关键。笔者围绕“第一响应人”的定义、职责、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介绍,并就其培训现状与内容,特别是医疗救援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第一响应人;非专业救援;医疗救援培训
灾害发生后存在救援的“黄金时间”,此时间段内,对伤员给予抢救,可显著提高其存活率。灾害的性质不同,其救援的“黄金时间”也不同,如地震救援的“黄金72小时”,创伤救援的“黄金60分钟”,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院前急救中的“黄金5分钟”等。在灾害救援实践中,主要依靠专业救援人员往往存在急救反应时间过长,无法在救命的“黄金时间”内抵达现场的弊端。因此,灾害现场非专业救援人员之间的自救、互救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2004年印尼海啸救援开始,多次参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国内外救援行动,并从2010年开始从事“第一响应人”的培训工作,现就我国“第一时间参与现场救援人员”的培训现状与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
1.1 定义 所谓“非专业救援人员”是指在灾害事件
发生12小时内抵达现场的应急响应人员,如灾区当地的警察、政府官员、消防人员、医护人员、教师、志愿者等,他们往往具有一定的组织、联系、协调、指挥能力,可在灾后的混乱情况下发挥作用。这种“非专业救援人员”也被称作“第一响应人”。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急救医疗服务,以后逐渐演变到所有突发事件和灾害现场中第一时间到达并指挥民众进行救援的人员[1]。他们虽然身处灾害现场,但与灾民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他们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组织民众开展行动,而不是单纯等待救援。
1.2 职责 在发达国家,“第一响应人”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救援力量,活跃在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甚至恐怖袭击的现场。尤其是在院前急救方面,“第一响应人”根据所受培训和获得认证资格的不同,分为社区“第一响应人”和荒野“第一响应人”,分别应对救护车到达前的救护和帮助进行非摩托化转运。我国尚未进行“第一响应人”资格认证制度,目前也不存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对“第一响应人”来说,他们在灾害现场存在救死扶伤的道义要求,同时由于“第一响应人”往往具有公职身份,也有本身公务职责。
1.3特点与矛盾 “第一响应人”的救援填补了专业救援力量到来前的空白,使现场救援更有组织,并尽可能充分利用当时、当地的各种资源,使早期的救援工作更有效率,同时摸清灾情,为后续的救援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如果把突发事件或灾害比作战争,那么专业救援队就是正规部队,“第一响应人”队伍就是民兵。
同时,“第一响应人”作为最早投入救援的人员,其优势与劣势并存。第一,他们到达现场最早,或者本来就在灾害现场,占尽“天时”,并且从大数据统计来看,他们救的人最多[2],但是他们往往不知如何科学施救,从理念到技术都欠缺;第二,他们对现场情况最熟悉,应该说占了“地利”,但是他们大都从未经过培训,救援行动往往出于本能;第三,他们人数最多,占了“人和”,但是装备最差,有可能赤手空拳。这些矛盾造成对救援工作的巨大阻碍,抵消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据报道,灾害发生后,伤员存活率的高低与急救反应时间的长短成负相关[2],也就是急救反应时间越短,伤员的存活率越高,救援的效果越好。如果能够在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响应和救援,存活率能高达50%或更高[3]。因此,在灾后救援黄金时间内,能否充分调动、利用好“第一响应人”这支队伍,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的关键。
2.1 国际情况 联合国国际搜索与营救咨询团(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Advisory Group, INSARAG)多年前就提出“第一响应人员”概念,并要求其下的培训部门(training working group,TWG)酝酿、准备相应的课程,并择机对有关国家人员开展培训。
2008年,经过德、英、美等国救援专家精心设计和开发的“第一响应人员课程”顺利完成,课程对象是各国教育和培训学院的教官。以教官为培训对象是考虑通过其能够以点带面,扩大该课程的受益面。2008年底,为了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该课程的内容和授课效果,在德国联邦政府技术减灾机构的资助下,以及新加坡民防学院的支持下(由学院提供场地、设备和辅助教官),TWG在新加坡进行了示范课程。当时参加示范课程的主要是来自东盟国家的官员,包括孟加拉、泰国、菲律宾、印尼等9个国家在内的16名代表。主教官由TWG成员担任,辅助教官由5名来自新加坡民防学院的人员担任。中国作为特邀代表进行观摩。
国际上,欧美发达国家一直走在救援培训的前列。虽然没有国家或者非政府组织成系统的针对大众的救援培训项目,但是他们先进的院前急救,众多的志愿者队伍,普及到中小学校和军营的救援知识和训练,已经把现代救援理念点点滴滴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同样在日本,家家户户备有救生包,对于各种灾害演习也常抓不懈。但是这些国家一般重点放在教育民众灾害中如何自保,而对于灾民 “自救互救”需要的救援方法和技术更多的是点到为止。可能与他们国家专业救援队伍较多,国土面积有限,救援力量容易到达和聚集有关。
2.2 国内情况 由联合国国际救援组织INSARAG倡议开发,中德政府应急管理项目支持,旨在提高基层应急响应人员的防灾减灾意识、灾害处置能力和基本应急救援能力的“第一响应人”培训项目,由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联合德国联邦政府技术救援署(THW)具体实施。中国是INSARAG选择的第一个国家,也是看准了中国作为一个灾害频发,国土广阔,救援队伍建设不足,人民群众普遍缺乏科学救援观念,但是行政力量强大,救援需求巨大这样的现实情况。因为无论是国际救援还是国内救援,在专业救援队抵达之前,的确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在“时间就是生命”的救援任务中,这段时间应该更好地被开发和利用。考虑到我国国情,由于基层干部等行政人员拥有更多的资源优势,民众长期以来养成依靠政府的思维惯势,而且基层干部作为一个群体,普遍存在着应急管理知识亟需补充的情况,“第一响应人”更多的将基层管理人员作为主要教学对象则更有现实意义。这也是“第一响应人”概念在中国的延伸和发展。
从2010年3月至2014年底,先后在四川省德阳市,都江堰市,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大连市和山东青岛市开展了9期中德合作“第一响应人”培训,共有629名学员参加或观摩了培训项目。做到了从最基层的居民、警察、官员和志愿者等人员入手,切实增强全社会自然灾害应对能力的初衷,大大推动了地方政府应急救援能力和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项目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2014年以后,国务院救援司将该项目继续作为全国推广项目,又先后在福建、云南、湖北、甘肃和宁夏进行了6期培训,以每期40~50人左右的规模,每年在全国推广2~3个省份,促进该课程在全国乃至亚太地区的普及和推广。
结合INSARAG对“第一响应人”任务要求,培训内容包括:(1)现场组织管理;(2)埋压人员求助;(3)作业安全评估;(4)灾情收集上报;(5)外界援助请求。这也成为“第一响应人”培训所必须包含的内容。另一方面,他们需要进行救援人员的召集、救援工作的组织和现场管理;需要具有相应的领导能力、危急关头的掌控力,以及准专业队伍的业务素养,专业素质如灾害危险识别能力、简单搜索救援能力、灾情搜集评估能力。这方面要求不需太专业,但是应掌握常规的术语、符号和概念。基于此,设置的培训内容包括:城市搜索救援队介绍、城市搜索救援环境概览、救援队行动概述、现场评估和勘测方法、危险品判定和评估、灾害现场管理、表面搜索方法、救援技巧初步、伤员救治和管理等。培训课程的设置突出了“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行动”这一目标,把灾后极短时间内的现场情况作为主要场景,着重演练“使用就便器材”,更多传授“徒手技术”。为了增强培训的效果,基本采取课堂教学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室内、室外课程时间各占50%左右。对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均先采取室内教学,介绍基本原理,然后到室外结合仪器设备进一步学习,最后再进行综合演练,以确保学员能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在演练结束之后,还针对演练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足和问题进行点评,强调注意事项和学习重点。
基于“现代救援是科学与医疗贯彻始终的救援”这一理念,针对“第一响应人”可能在现场遇到的伤情,并参考国内外对于灾害医学急救基本技术的要求,设计安排了以下医疗培训相关内容[4]。
4.1 创伤急救技术 包括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几乎所有的创伤急救教材都把这项技术作为重点。在诸多灾害事故中,创伤最多见于地震,受伤部位以四肢为主,创伤类型以挤压伤、骨折伤多见[5]。这四项技术是“第一响应人”进行早期、表面徒手或简单器械救援所需的主要技术。各种止血方法都以实例方式展示,包括指压止血法、压迫止血法、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包扎主要是利用现场的衣物、毛巾、床单等就便材料制作成三角巾或绷带。有效包扎是重点介绍内容。在培训演练中,一般还要设置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伤情,以及大量的包扎、固定和搬运的操作,让学员们进行相应处置,教官现场观察记录并全程摄像,演练结束后,教官针对每例伤员的处置进行总结、分析、讲解和点评,让学员们有更深刻的认识。
4.2 心肺复苏技术 结合我国国情,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在我国国民中并不普及,因此“第一响应人”的培训包括了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重点向学员介绍美国心脏学会《2010版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标准》,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进行“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同时结合心肺复苏模型“安妮人”进行实体教学,让每个学员都有实际操作练习的机会。
4.3 检伤分类技术(triage) 主要介绍了一种简便的“S.T.A.R.T”方法,该方法快速、简单、使用方便、可重复性好,方便学员记忆。同时将分级救治的概念传达给学员,针对群死群伤的现场情况,可以更有效处理群体伤员,增加其得到救治的机会。
4.4 救援人员的卫生防护 由于救援人员可能暴露于烟尘、有害化学物质甚至生化毒物等环境中,因此需要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卫生措施,个人防护意识、技能和装备的使用,对于营养缺乏和脱水的预防,对于寒冷、高温、阳光和昆虫的防护以及心理应激的疏解、心理耗竭的预防和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的认知和处理等。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开展的以“第一响应人”培训项目为主的非专业救援人员培训,不同于针对普通民众简单的科普式教育,也不同于针对专业救援队伍的培训,它是一种适合于我国国情的,针对现场早期救援人员的培训项目,重点是针对灾害发生后,专业救援队伍到达现场之前“自救互救”阶段的普通公民,培养其科学的救援理念和技能,最大程度地“抢救生命,减少伤残”,体现公众参与的“大救援”理念。
[1]雷晓康,贾 伟,张世杰,等. 基于危险源分析的第一响应人制度构建探析[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2015(4): 9-12.
[2]Macintyre A G, Barbera J A, Smith E R. Surviving collapsed structure entrapment after earthquakes: A“ timeto-rescue” analysis [J]. Prehosp Disaster Med, 2006, 21(1): 4-19.
[3]茅志成.医疗救护员[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514-516.
[4]郑静晨.现代灾害医疗救援五项技术[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2):117-119.
[5]Yang C,Wang H Y,Zhong H J,et al.The epidemiological analyses of trauma patients in Chongqing teaching hospitals follow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J].Injury,2009,40(5):488-492.
(2015-09-15收稿 2015-10-10修回)
(责任编辑 张亚丽)
Exploration on the training of nonprofessional rescuers for disaster assistance
ZHANG Qingjiang1, ZHANG Jun2, and NING Baokun3. 1. Department of Urological Surgery,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 Beijing 100039, China; 2. Department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 Divis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mergency Search and Rescue Center of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49, China
Nowadays the importance of nonprofessional rescuers have been affirmed internationally, and they are a significant force during early response after disaster. Providing training for “first responder” has the benefits of filling the gap before the arrival of professional rescue forces. Fully mobilizing and utilizing “first responder” team is the key to improve success rate and reduce disability rate in gold time of post-disaster rescue. In this paper, the definition, responsibil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irst responder” and its development course in our country were introduced, and training content and status, especially medical rescue training, were also analyzed and discussed.
first responder; nonprofessional rescue; medical rescue training
R129
10.13919/j.issn.2095-6274.2015.10.001
张庆江,博士,主治医师,E-mail:wjmalehealth@163.com
1.100039 北京,武警总医院泌尿外科;100049 北京,中国地震局应急搜救中心:2.发展研究部,3.科研开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