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5-01-27 15:48完海明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9期
关键词:泾川县水保水土保持

完海明

(泾川县水土保持工作局,甘肃 泾川 744300)

泾川县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完海明

(泾川县水土保持工作局,甘肃 泾川 744300)

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建设成效;泾川县

泾川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属陇东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为主。泾川县多年来一直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经过近50年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从1965年的1 389.6 km2下降到2014年的296.84 km2。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创新治理模式为动力,以综合治理与开发为特点,具有区域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介绍了泾川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与经验。

1 泾川县概况

泾川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属陇东黄土高塬沟壑区,土地总面积1 409.3 km2,辖14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共215个行政村9.46万户,总人口35.6万人。县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0 ℃,年无霜期174 d,年平均降水量553 mm,海拔930~1 462 m。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52.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12亿元。

2 水土保持现状与成效

2.1 水土保持现状

泾川县属典型的黄土高塬沟壑区,山坡、沟壑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5.8%,山高坡陡,加之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水土流失形式多样。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塬边、沟台、沟坡和沟道等,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塬边悬崖、陡坡沟头、沟边沟道等,以沟头前进、沟底下切、沟岸扩张为主,并相继交替发生。水力侵蚀在塬面以层状面蚀和细沟状面蚀为主,侵蚀程度为轻度侵蚀;在坡面以沟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把坡面侵蚀成细沟,进而蚕食耕地,是主要的产沙区,侵蚀程度为中度以上。沟道也是主要的产沙区,以沟头溯源、沟底下切、沟岸扩张为主的重力侵蚀和溯源侵蚀频繁发生,侵蚀程度为剧烈侵蚀。据2013年泾川县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泾川县土壤侵蚀面积为296.84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1.06%,水土流失以中度侵蚀为主。

2.2 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多年来,泾川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水土保持工作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从1990年开始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01年将“生态立县”确定为全县发展“五大战略”首位,实施了一大批水土保持重点项目,积极探索形成了以县为单位,以小流域为单元,“塬面条田林网化、塬坡梯田林果化、沟壑林草郁闭化、沟底库坝川台化、资源开发效益化”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建成了田家沟、茜家沟、三合沟、崖窑沟、官山沟、凤凰沟等一大批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俱佳的精品示范小流域,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泾川县先后荣获“甘肃省实现绿化第一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截至2014年底,泾川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144.76 km2,治理程度达到82.4%,其中兴修水平梯田4.49万hm2,营造水保林5.54万hm2,人工种草1.1万hm2,封禁治理31.76 km2,建成淤地坝34座,配套修建生产道路814 km、集雨水窖3.98万眼、各类小型拦蓄工程3.68万处。经测算,现有各类水保工程年拦蓄径流3 815.08万m3,拦截泥沙723.84万t,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8 275 t/(km2·a)降低到目前的3 068 t/(km2·a),土壤侵蚀量减少了62.93%,粮食总产量由1952年的4.77万t增加到2014年的17.42万t,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托水土保持生态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全力推进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创建和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基础条件改善、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累计投资3亿多元,建成了以回中文化广场、滨河公园、汭河风情线、南石窟寺景观大道等一批城区绿化美化工程,打造了党原高崖、玉都康家、王村二十里铺等一批生态旅游示范村,城乡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大力发展绿色果蔬、畜牧养殖、林下种养、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建成了南、北二塬果畜互支互促循环农业示范带和田家沟、官山沟等一批集生态观光、文化展现、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风景区,其中田家沟小流域2004年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4年接待游客102.6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达到l.5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 56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594.4元。

3 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经验

3.1 注重治理理念创新,提供持续动力

(1)规划优先理念。按照“改善生态与发展经济同步推进,面上覆盖与点上突破同步安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旅全面发展”的原则,先后完善了《泾川县水土保持区划》《泾川县加快山区开发建设规划》《泾川实现“梯田化”县规划》《泾川县坝系工程规划》等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工作规划;严格执行水保工程前期地形勘察、治理模式确定、当地群众对接和治理效益分析“四步”规划制度,对涉及的新修梯田、淤地坝等具体工程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有效保证了水保治理工程顺利实施。

(2)融合发展理念。坚持治理与开发并重,使治理成果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经济发展效益又为开展综合治理提供物质和技术保证,初步形成了“水土保持+农业产业开发”“水土保持+旅游产业开发”等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了水保综合治理由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转变。

(3)依法治理理念。始终把预防监督管护放在生态建设的突出位置,坚持“七分管、三分治”,在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法、森林法、水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同时,出台了《泾川县封山禁牧办法》《泾川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从严查处水保违法案件,有效保护和巩固了治理成果;各乡村也结合各自实际,完善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预防监督管护的乡规民约,使国家法规得到了全面贯彻落实。

(4)生态品牌理念。始终坚持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作为打造“生态泾川”品牌的重要内容,坚持用品牌的理念和标准,在项目规划、施工组织、质量监督、潜力挖掘等方面,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提升品牌层次,丰富品牌内涵,着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2 注重治理模式创新,找准路子求突破

(1)资源开发型。对生态林木成活率高和长势较好的流域,结合水保防护林体系建设,积极引进速生林种资源,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全面恢复植被,增加森林覆盖率,努力营建乔、灌、草复合型的荒山荒沟多林种植被群落,保持水土,改善生态,培育形成了以官山沟流域、吴家水泉沟流域为代表的一批资源开发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7.13%,林草覆盖度达到59.5%, 92%以上的农田得到绿色屏障的保护。

(2)产业配套型。充分挖掘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产业发展潜力,按照梯田栽树、坡体种草的模式,大力发展塬边梯田地果树经济林基地和畜牧养殖基地,2014年全县果园面积达到3.37万hm2,总产值18亿元,畜牧业总收入达到3.2亿元,初步探索出依托水土治理工程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

(3)生态旅游型。充分利用水土保持治理成果,组装配套各类旅游资源和要素,着力培育了以田家沟生态旅游风景区、红河田赵生态旅游示范村为代表的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典型,形成了以水土保持生态地理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与休闲娱乐相结合,生态旅游、科技示范、文化展现、休闲度假四位一体的生态旅游景点体系,全县建成各类生态示范村107个,探索出了一条依托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发展生态旅游的新路子。

(4)移民搬迁型。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坚持综合治理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相结合,对部分生态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的群众整体搬迁安置,同步编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原则,对实施移民搬迁的村庄进行整体治理,实现了整区域、整村组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全县生态移民9个乡(镇)16个村6 927人。

3.3 注重建设机制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1)高位推动机制。泾川县成立了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县长分别担任正副总指挥,县直农林水牧等16个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工作。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召开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动员会议,对梯田建设、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任务,由县级领导蹲点包抓,逐级签订责任目标,科学制定考核办法,严格进行考核,结果作为评价乡镇工作、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有效保障了任务的全面落实到位。

(2)部门联动机制。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坚持党政齐抓,全民动员,上下配合,社会参与,协同作战,形成了“政府导演、水保搭台、各业联合唱戏”的工作格局。全县在统一“编导”的策划下,既搞“大合唱”,又演“协奏曲”,全民同念“水保经”。国土、发改、财政、扶贫等部门积极整合土地整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源,全力支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林业、农牧、畜牧等部门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建立果品基地,推广农业技术,发展草食畜牧;水务部门结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全力改善水保治理工程供水条件;教育、科技、金融等部门根据各自业务职能,发挥所长,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进一步加快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的步伐。

(3)典型示范机制。县乡每年春秋两季分别确定一批重点示范工程,坚持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劳力、集中连片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四集中、四统一”模式,整乡分片或连村划段,组织成千上万名劳力,一架山、一面坡、一条沟、一条小流域集中治理,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点向面辐射、面向点靠拢、点成线、线成片、片成面、村村相接、乡乡互连、贯通全县、融为一体的综合治理新局面。

(4)群众主体机制。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坚持择优扶持,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多治理多投资,依靠政策引导,调动群众投资投劳的积极性。水保工程建成后,采取由乡村和农户签订合同的办法,对重点工程确定专人管护,落实管护责任,有效巩固了综合治理成果。

(5)综合改革机制。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原则,对不便集中统一管理经营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分户治理经营,颁发林权证书,谁治理谁受益;对农户个人无力经营的,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给大户经营,签订承包合同,集中治理管护,创办开发性经济实体,有效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效益。

3.4 注重宣传教育创新,营造舆论氛围

(1)电视、新闻媒体宣传。以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先后制作了《水保丰碑——泾川水土保持工作纪实》《泾川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掠影》《改善生态环境、铸造水保丰碑——泾川县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二期世行贷款项目实施工作纪实》《山水田家沟、生态大观园》等多部专题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和《甘肃日报》、中国甘肃网等省内媒体对泾川的生态建设进行了集中采访和报道。通过这些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出大搞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

(2)建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田家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2007年被水利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园区布设有科普教育宣传区、水土保持监测区、防治试验示范区、优良植物繁育区4个功能区。在科普教育宣传区,修建了水土保持科技展馆,将泾川50多年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历程、工作成就、水土流失危害、治理体系等通过图片和沙盘模型展示;在水土保持监测区,布设标准径流小区、卡口站、小气象园、土壤监测设施等进行了全方位展示;在防治试验示范区,布设了各类工程和植物措施,直观地展示各类水保设施和功能;在优良植物繁育区,引进栽植银杏、香花槐、杜仲、山萸等优良植物。科技园还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提供了科技平台。

(3)开展水土保持科普教育。泾川县于2004年制订了《中小学生态教育指南》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泾川县中小学生态教育读本编写委员会,编辑出版了《泾川县中小学生态教育读本》,并于2004年纳入全县中小学课程教学体系。2011年泾川县田家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被国家水利部、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为进一步扩大宣传教育、增强公众意识搭建了平台。

3.5 注重科研推广创新,提供科技支撑

(1)开展水土保持课题研究。积极与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长安大学、平凉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合作,完成了“黄土高塬沟壑区县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途径与效益研究”“茜家沟试点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项目”“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红土泄流面防治技术示范项目”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科研课题,先后荣获甘肃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开展示范推广。推广梯田测土配方施肥、丰产栽培、地埂开发、抗旱造林、全膜双垄沟等农业实用技术,特别是“红土泄流面防治技术”在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3.6 注重投入机制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近年来,泾川县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向生态建设倾斜,累计投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资金3.12亿元,其中财政投资1.99亿元、社会融资1.13亿元,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结 语

泾川县多年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表明,坚持科学规划为先导的治理理念,创新治理模式,完善建设机制,增强宣传教育氛围,采用先进的科研与推广手段、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是取得生态文明成果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泾川县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总结出的成功经验,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动和推广价值。

(责任编辑 李杨杨)

S157.2

C

1000-0941(2015)09-0036-03

完海明(1970—),男,甘肃泾川县人,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工作。

2015-05-30

猜你喜欢
泾川县水保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甘肃省泾川县博物馆藏品
扎根基层不动摇 倾情奉献为水保
农村水利水保工程建设难题及解决措施
野蛮时代终结,动保行业要自律,水保协会年会透露出哪些重大信息?
水保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农村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以泾川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