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ICD-10的编码选择

2015-01-27 13:48:5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病案管理科100050
中国卫生统计 2015年6期
关键词:脑膜自发性小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病案管理科(100050)

朱晓东

·学术讨论·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ICD-10的编码选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病案管理科(100050)

朱晓东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人类致残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作为ICD-10脑血管病(I60-I69)这节中的第一个类目(I60),其分类的特殊性和代表性,值得我们对此类目的编码进行深入探讨,以便对ICD-10有更深入的理解,有助于提高编码水平,更好地为医、教、研、防等各方面服务。

定 义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来源于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分为外伤性(S06.6)和非外伤性(自发性I60.-),本类目仅涉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SAH)是指非外伤原因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发病及症状严重,预后不佳,急性期病死率为25%~50%,约三分之一患者存活后生活不能自理。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较多,其中主要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其次是动静脉畸形,其余为颅内肿瘤卒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烟雾病、凝血障碍、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形成、颈段或上胸段脊髓动静脉畸形、脑干前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AN)、小的浅表动脉破裂以及一些利用目前手段还不能查明的原因。

逐亚目说明

1.I60.0颈内动脉虹吸部和分杈部蛛网膜下腔出血

指来源于颈内动脉虹吸部到分杈部(大脑前动脉和中动脉分叉处)病变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血液主要积聚于脚间池,CT表现为鞍旁及脚间池为主的高密度改变。

2.I60.1大脑中动脉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指来源于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的病变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液多积聚于一侧外侧裂附近,CT表现为外侧裂为主的高密度改变。

3.I60.2前交通动脉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指来源于前交通动脉和胼胝体周围动脉的病变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特别是在双侧前动脉来源于一侧颈内动脉或前交通动脉开放时容易发生,血液多积聚于视交叉、侧裂前部。CT表现为前纵裂为主的高密度改变。

4.I60.3后交通动脉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指来源于后交通动脉的病变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常见于后交通动脉自颈内动脉出发后,后交通动脉开放时容易发生。如为胚胎大脑后动脉的动脉瘤应归入他处。CT表现为环池和颅底为主的高密度改变。

5.I60.4基底动脉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指来源于基底动脉大的出血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还包括椎基底动脉结合部和起源于小脑上动脉或小脑下前动脉的动脉瘤,不包括大脑后动脉部的出血,多为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CT表现为脚前池及桥前局限性的高密度改变。

6.I60.5椎动脉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指来源于椎动脉颅内段的出血(包括此段的动脉瘤)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包括起源于小脑下后动脉和脊髓动脉的动脉瘤破裂。CT上显示在脑桥、延髓蛛网膜下腔高密度改变。

7.I60.6其他颅内动脉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累及多个颅内动脉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指来源于除以上所述动脉的病变,并且通过影像学确诊。例如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远端、小脑下前动脉远端、小脑下后动脉远端、迷路动脉供血动脉等在进入脑实质前的病变,均可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像学证实为多个动脉(包括以上所述的动脉)均存在和其他特指颅内动脉瘤,均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定义为累及多个颅内动脉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8.I60.7未特指颅内动脉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小动脉瘤破裂、大脑交通动脉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指来源于没有特别详细说明或者诊断不清颅内具体哪个责任血管病变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包括多处大脑动脉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所有已经详细诊断出责任血管病变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不能归类于此。

9.I60.8其他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出血、脑动静脉畸形破裂)

(1)脑膜出血:很模糊的诊断,神经科较为早期的诊断名词,指出血累及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及相应的间隙,或者在无法分辨清楚的情况下,只依靠腰穿结果诊断,出血的原因常不清楚。(2)脑干前非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PNSAH),也称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确切病因尚待证实,可能由于脑桥周围小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所致,CT出血点在中脑前方(脚间池或桥前池),不存在前纵裂出血,无明显脑室内出血,初次脑血管造影结果阴性。(3)脑动静脉畸形破裂:是脑血管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位于脑的浅部或深部。畸形血管是由动脉与静脉构成,有的包含动脉瘤与静脉瘤,脑动静脉畸形有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其大小与形态多种多样。多见于额叶与顶叶,其他如颞叶、枕叶、脑室内、丘脑、小脑与脑干也有发生。此类动静脉畸形也可以发生在硬脑膜。常表现为癫痫与自发性脑出血。出血进入蛛网膜下腔,即可表现为SSAH。DSA是诊断的金标准,MRI见病变区无信号迂曲成团血管影(蜂窝状),MRA可见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及引流静脉蜂窝状。(4)细菌性动脉瘤破裂:通常多位于远端小血管,特别是大脑中动脉分支,可出现在脑动脉分叉。当细菌破坏性浸润时,可在动脉瘤形成前发生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5)脑动脉夹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夹层动脉瘤在中动脉最常见,有时也可见于颈内动脉末端和前动脉,病变可以累及一支以上的动脉,椎-基底动脉均可受累。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少见。(6)由于肿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瘤卒中是指脑肿瘤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肿瘤病理类型、高血压病史、凝血机制、分流手术、外伤、肿瘤部位、全身性疾病、地域因素等)而发生肿瘤出血形成脑内血肿,有时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偶尔脑室内出血或硬膜下血肿。

10.I60.9未特指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大脑动脉瘤破裂)

仅在不能获得出血动脉或病因等信息时使用该亚目。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不伴有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或其他原因。

此文中论述的观点,难免会有偏颇之处,不一定适合所有医院,仅供广大编码人员在实践过程中参考,希望能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疾病的编码工作带来帮助和启示。

[1]赵继宗主编.血管神经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16,475.

[2]董可辉主编.脑血管病国际疾病分类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2.

[3]世界卫生组织,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编译.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96-397.

[4]董景五编译.国际疾病分类神经学分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4-247.

(责任编辑:郭海强)

猜你喜欢
脑膜自发性小脑
新生儿小脑发育与胎龄的相关性研究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动动小手和小脑
哈哈哈哈,请跟着我大声念出来
哲思2.0(2017年12期)2017-03-13 17:45:04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40:00
家畜的脑膜脑炎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52
1例以小脑病变为主要表现的Fahr’s病报道并文献复习
西南军医(2016年2期)2016-01-23 02:14:10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
西南军医(2015年6期)2015-01-23 01:25:57
自发性血胸治疗体会
不同病因致脑膜强化特点的MRI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