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2015-01-27 10:15:18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2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临床疗效冠心病

刘 颖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刘颖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90例冠心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住院时间。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冠心病;临床疗效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clinical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Compare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P< 0.05). 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and reduce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Key words】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Coronary heart disease,Clinical effect

近几年,冠心病发病率呈升高趋势,中老年人是高危人群[1-2]。冠心病具有反复发作、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采用护理干预可降低药物使用量及冠心病发病风险[3]。所以药物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本研究选择90例冠心病患者,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66.6±4.5)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3±0.8)年;疾病类型:34例单纯性心肌梗死、6例心肌梗死陈旧期、5例心绞痛间歇期。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67.0±4.8)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5±0.7)年;疾病类型:35例单纯性心肌梗死、5例心肌梗死陈旧期、5例心绞痛间歇期。两组患者性别、病程及疾病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具体过程包括:(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疾病发作入院,从而使其进入了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不仅造成患者缺乏安全感,另外还因其担心治疗效果等方面而产生焦虑紧张情绪,极易引起患者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该提高心理护理力度,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将疾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案、预后效果以及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抚慰其紧张不安情绪。同时护理人员还可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治疗护理依从性;另外医护人员还应建议患者采取有效方式排遣抑郁等负面情绪,使其负面情绪有效释放出来,同时鼓励患者与疾病做斗争;(2)医护人员应通过患者教育程度、生活习惯以及病因等方面制定个体化宣传教育方案。医护人员应协助患者建立保健计划,从患者日常工作、生活着手,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患者应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的食物,为机体的快速康复提供物质基础;另外出院前,医护人员应使患者了解遵医嘱服药、诱发疾病高危因素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知识的重要性,并嘱咐定期复诊;(3)饮食护理:积极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建议患者使用低脂、低钠及易消化等食物,多食新鲜蔬菜。便秘会导致血压升高,诱发心绞痛,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应积极鼓励患者多吃香蕉等并定期顺时针按摩腹部,从而保持大便的通畅;(4)药物指导:因患者年龄往往较大,常常伴有多种基础病,因此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介绍药物功能主治和注意事项,使其意识到坚持服药的意义以改善其治疗依从性;(5)运动指导:应根据临床具体情况,按照个体化差异建立合理科学的运动训练方案,建议患者进行轻体力有氧运动如慢跑、走路等;(6)出院指导:出院前应对患者进行相关指导,指导其自我护理方法,改善其自我保健意识;嘱咐患者按时用药,不得替换药物、降低剂量等;建议改正不良生活方式;如果疾病再次发生相应症状,应及时进行就诊,以免延误治疗。上述护理干预手段均由我院相应专职护士负责,并通过患者具体病情、治疗阶段而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1.3 评定标准

记录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等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78%(44/45),对照组为73.33% (33/45),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2 两组临床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组收缩压、心率、心绞痛发生率、住院时间分别为(131.8±8.8)mm Hg、(74±8)次/分、6.67%(2/30)、(14.8±1.8)d;对照组分别为(168.5±1.04)mm Hg、(96±6)次/分、16.67%(5/30)、(22.3±2.5)d,两组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冠心病是公认的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它是临床中较为多见的无法根治的心血管疾病。药物方法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因冠心病患者治疗周期长,因此需配合综合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常规护理模式往往对不同阶段护理内容关注较少,导致护理过程中针对性较弱,从而使护理质量、效率受到较大影响[4]。护理人员应仔细评估患者,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并提高患者健康意识,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不仅改善了护患关系,还提高了护理满意度[5]。采用护理干预不仅可有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6-7]。因此为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积极做好患者护理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护理人员应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孟欣.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3):65-66.

[2]张璐. 浅谈辛伐他汀治疗中、老年冠心病人100例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4):111-113.

[3]李琳.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3):4-5.

[4]李曾艳,赫丹,房玲,等. 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18-19.

[5]汤鸿鹰,吴玲晓,曹雪.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与康复,2012,11 (3):211-213.

[6]陈亚娟. 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3):55-56.

[7]康荣叶. 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67-68.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22-0208-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22.157

作者单位:15701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IU Y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Mudanjiang City,Mudanjiang 157011,China

【Abstract】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干预临床疗效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智慧健康(2019年36期)2020-01-14 15:22:58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8:20:24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8:07:28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