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绣丽,盛梅兰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大连 116033
加快公立医院纪检监察“三转”步伐助推行业作风好转
夏绣丽,盛梅兰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大连 11603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作为纪检监察系统神经末梢的公立医院纪检监察部门,如何实现和推进 “三转”,聚焦主责主业,把纪律和规矩挺起来立起来,则是需要我们思考与研究的课题。该文从“三转”的意义、内涵和现存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公立医院纪检监察部门深化“三转”、促进党风院风和行业作风转变有所裨益。
公立医院;纪检监察;三转;问题与对策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to the “Three Transformations” of Public Hospitals
XIA Xiu-li,SHENG Mei-lan
After the 18th meeting of China Communist Party,it's essential for?Discipline Inspection Departments to make effective promotions of function,method and style transformations.As the end level of Discipline Inspection System,the discipline inspection department of public hospital must think about how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from central government to promote the"Three Transformations"progress.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meaning,the intention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Three Transformation”.We hope our investigation can be of some help to the revolution of“Three Transformation” in public hospital.
Public Hospitals;Discipline Inspection System;Three Transformations;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用铁的纪律打造纪检监察队伍”。这既是对新形势下全面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做出的战略决策和部署,也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1]。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作为公立医院的纪检监察部门,必须积极推进“三转”,聚焦主责主业,把纪律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前沿,切实以优良的党风带动院风、以院风助推行业作风好转。
R19
A
1672-5654(2015)08(a)-0190-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5.22.190
夏绣丽(1963.5-),女,大连人,本科,政工师,主要从事医院管理工作。
“三转”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纪检监察部门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这对促进纪检监察部门职能充分发挥、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政治意义。一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三转”是纪检监察部门率先推动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纪检监察部门更好地发挥监督和保障作用的重要抓手,为全党自我革新做出了表率。二是遵守党章的根本要求。推进“三转”实际上是向党章的回归,是依据党章规定的“三项任务”和“五项经常性工作”对纪检监察职能作用的重新定位。三是科学应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任务发展的迫切需要。反腐败斗争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绩,但是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因此,纪检监察部门必须强化改革意识,聚焦主责主业,同全党和全国人民一道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三转”中,转职能是核心,转方式是关键,转作风是保障,三者协调统一,构成了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组合拳”。转职能,要求各级纪检监察部门根据党章赋予的职责,把不该管的事情交出去,把该干的事情抓起来,集中精力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的专职。转方式,要求各级纪检监察部门摒弃惯性思维,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坚持抓早抓小,让管党治党成为日常工作的新常态。转作风,要求纪检监察干部树立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密切联系群众,以无私无畏的勇气揭短亮丑,切实发挥好纪检监察部门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公立医院纪检监察部门虽然对贯彻落实 “三转”的认识不断加深,思想上必须“转”、工作上自觉“转”的意识不断增强,但在深化“三转”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方面,纪检监察干部不愿转。一些医院纪检监察干部不再分管行风等职责以外的工作后,一时感觉单调和失落,并且顾虑专司监督执纪职责既得罪人又影响选票,为了个人成长和今后发展奠定基础,还是希望多参与主责主业以外的一些具体工作或继续从事原来分管的行风工作等,立威立信,提升综合能力,不愿从 “包打天下”向“术业专攻”转变。另一方面,领导不想转。一些医院党委受惯性思维影响,认为纪检监察干部办事认真、原则性强、信得过,常常把一些不属于纪检监察部门主责主业的工作直接交给纪检监察部门牵头或主办。特别是在遇到一些难以推动的工作时,让纪检监察部门参与所谓的协调机构或领导小组,并且经常出现“协调变牵头、牵头变主抓、主抓变负责”的情况,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最终为诸多具体工作当了“开山斧、挡箭牌”[2]。
一方面,理解有偏差。“三转”是纪检监察工作方式方法的一次深刻变革,政策性和业务性都很强,一些医院纪检监察干部受能力水平所限,对“三转”要求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全面、深刻和准确,职责定位模糊。另一方面,缺乏详细的指导方案。各医院纪检监察部门在落实和推进“三转”时,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缺乏具有行业特点的具体化、程序化的操作办法,致使对“三转”后哪些是自己的田,哪些是别人的地,分不清厘不明,想转也不知该怎样转。
一方面,存在畏难情绪。一些医院纪检监察部门组织机构不健全,存在纪检监察干部权责利不对等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现象。还有受人情世故和医院领导不愿意自己单位出现问题的影响,一些纪检监察干部在开展内部监督和查办案件时往往拉不下情面,顾虑重重、畏首畏尾,既怕干扰医院目前中心工作,影响稳定和发展,又怕担风险、得罪人,影响个人政治前程,常常对本单位的一些信访举报件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和“家丑不外扬”的心态处理,监督作用很难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能力不足。“三转”对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但目前各医院纪检监察干部学审计、金融、法律、等专业的较少,且普遍存在“上岗时没有培训、在岗时没空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业务能力素质的提升。同时,由于目前医院纪检监察干部岗位的优越感不强,学习热情不高,工作干劲不足,创新意识缺乏等[3],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查办案件工作力度的需要,想转也不敢转。
一方面,提高认识。上级纪检监察部门要通过组织公立医院党委主要领导和纪检监察干部开展落实“三转”要求专题会议、辅导和讨论等形式,提高大家对“三转”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必须转、坚决转、快速转的思想理念。另一方面,出台具体指导意见。上级纪检监察部门既要结合卫生行业和公立医院特点制定具体化、程序化的“专业版”或“地方版”指导方案,又要保证纪检监察干部权责利对等,解决下级纪检监察部门“不会转”的问题。同时,上级纪委还要加强监督考核。把“三转”工作作为公立医院年度目标任务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开展经常性的专项工作检查,对“三转”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党委纪委实行问责,倒逼落实“两个责任”,解决“不想转、不愿转”的问题。
一方面,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与医院党委的汇报沟通,主动传达各级纪委关于“三转”工作的明确要求,讲清楚推进“三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在纪检监察部门退出有关议事协调工作和机构设置、干部使用、人员配置以及经费保障上争取党委的重视、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纪检监察部门要厘清职责,列好主责主业以外其他业务工作清单,建立工作交接备忘录,在医院党委的协助下转交给相关职能部门。
“打铁还需自身硬”。履行好监督执纪职责,必须有一支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清醒,素质过硬、能力突出、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一方面,强化能力提升。纪检监察干部既要加强党章党规等政治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看家本领,又要结合医院实际,增强改革意识,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摒弃惯性思维,找准职责定位,创新工作方法,将监督执纪问责做实做细,注重抓早抓小,管到位、严到份。另一方面,强化清廉自守。要甘于清贫、淡泊名利,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切实用铁的纪律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为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做出应有的贡献。
综上所述,加快公立医院纪检监察部门“三转”步伐,是形势所迫,使命所然,势在必行,时不我待,决不能出现“上转下不转、明转暗不转、形转实不转”的空转、虚转现象。只有全国“一盘棋”,上下联动,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才能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全覆盖,才能形成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的完整链条[4],才能形成以优良的党风带动院风,不断营造风清气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医疗行业廉政新风[5]。
[1]冯宗敬.对推动纪检监察机关“三转”的思考[J].青海金融,2014(12):42-44.
[2]白广磊.职责外的议事协调机构为何难退出[J].中国纪检监察,2015(8):33-35.
[3]殷宗奎.纪检监察机关实现“三转”的对策建议[J].重庆与世界,2014,31(11):145-146.
[4]李靔.完善巡视格局—上下联动“一盘棋”[J].中国纪检监察,2015(7):47.
[5]魏敦英,李艳.加强公立医疗机构行风建设的思考和建议[J].现代医院,2014,14(3):102-104.
2015-05-09)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当今的医学领域中,医学检验技术已经发展一门独立的技术性应用学科,已经不再属于临床医疗的辅助性学科。同时,随着医学检验技术和临床诊断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医学检验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教学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那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有哪些作用呢?实践教学体系能够配套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还能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依然是传统的教育方式,从而导致毕业生综合素质与实际岗位需求产生了不相适应的现象。而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直接关系着能否实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中职教育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为了进一步创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工学
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5.2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