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三阳原合配穴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理论初探

2015-01-27 05:54:39吴修玉李春禄王龙136200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28期
关键词:原穴三阳配穴

吴修玉 李春禄 王龙136200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

手三阳原合配穴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理论初探

吴修玉 李春禄 王龙
136200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

目的:本文主要探索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针灸选穴方面的理论依据,从而指导选穴,使穴少而精,提高疗效。本文通过查阅、检索近年来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文献,从理论上进行论述。手三阳原合配穴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穴位配伍合理,易于操作,值得深入探讨。

手三阳原合配穴;中风;手功能障碍

中风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成了这类疾病的最典型特征。中风患者行走功能的改善相对容易,相对更快,而手功能的改善则要慢很多,甚至很多患者终生遗留手功能残疾,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全面、系统的康复治疗,能最大程度的恢复其功能,从而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同时,中医针灸这一治疗方法在手功能恢复方面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如何使选穴更精,疗效更佳,值得深入探究。

经络理论基础

经络学说是古人对沟通人体表里内外、运行全身气血规律的总结,作为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但查阅、检索近年来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文献,发现在选穴方面多以阳经腧穴为主,但具体选穴又有很大区别[1]。

十四经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定穴作为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以特定称号概括的腧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其选穴规律,亦是历代医家研究的重点。其中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的腧穴,分别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五输穴。五输穴是一组具有作用大、疗效高、主治规律性强及适用范围广等特点的腧穴。属特定穴范畴。十二经脉在四肢各有一重要腧穴,即原穴,称为“十二原”,原穴关系到原气,原气来源于脐下肾间,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动力,原气通过三焦,通达全身,散布于表,其在四肢部驻留的部位就是原穴,亦属特定穴范畴。原穴与合穴都位于肘腕关节、膝踝关节附近,从局部取穴角度,此二穴对四肢病症应有好的疗效。今引用有关文献,加以论述,以期取得抛砖引玉的作用。

合穴的作用

《针灸大成》中有“所入为合,合象水之归”的论述。《灵枢·九针十二原》载“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古人用取类比象方法形象的比喻合穴的特点和作用,“合”有汇合之意,经气充盛,从小到大,从浅入深,最终经脉之气经位于肘膝关节处的合穴合并于脏腑,作用于脏腑,恰像百川汇合入海,故称为“合”。合穴属于特定穴的范畴,十二经脉各有一个合穴,其气由合穴之处入内脏和本腑相通,每个合穴成为治疗本条经脉病证的主要穴位,善治本经及所属脏腑的病症。合穴是各条经脉气血流注的地方,合穴所居为气血旺盛之处,具有较强的祛瘀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对疾病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且合穴都在肘膝部,取穴容易,操作方便安全,尤其是此处为经气汇聚之处,针刺后得气明显,针感较强,易“气至病所”。

原穴的作用

《难经·六十六难》云:“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木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灵枢经校释》载原穴“处于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1] 计慧.中药针灸并用治疗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的临床研究[J].科技通报,2014,30(7):48-51.

[2] 张华.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活动能力及生活能力的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5):206-207.

[3] 周光涛.针刺配合心理暗示治疗癔病性肢体抽搐41例[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23):143-144.

[4] 尤敏.督脉中药湿敷对中风病人肢体活动及自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4,28(12):4423-4424.关,四关主治五脏。”《类经》注:“四关者,即两肘、两膝,乃周身骨节之大关也。故凡井、荥、输、经、合穴,皆手不过肘,足不过膝,而此十二原者,故可以治五脏疾也。”从这些论述和记载可以看出,原穴关系到原气,原气源于肾间,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动力,而原穴是脏腑原气留止的部位,其位在四肢。因此,原穴对本经及其所属脏腑病症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与合穴一样,取穴容易,针感强,疗效佳,在腧穴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风的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中风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脑脉瘀阻不畅,失于濡养而致。《医经溯洄集·中风辨》“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所有此疾”。其病性为本虚标实,在本为气血衰弱,在标为气逆血瘀。中风之疾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阳痰火炽盛、气血上菀为发病之标。治以补益肝肾、调和阴阳为大法。脾主四肢皮毛,中风患者进入痉挛期后,表现为上肢:肩胛骨内收回缩、上提,肩关节后伸、外展、外旋;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腕关节屈曲、尺侧偏移,手指屈曲;下肢:髋关节内收、内旋,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跖屈、内翻。概而言之,上肢呈屈肌痉挛模式,下肢呈伸肌痉挛模式,即画圈步态,症显阴急而阳驰[2],治当扶阳以抑阴,故取阳经腧穴为主,可针之,可灸之。

基于以上理论,以手三阳之原穴、合穴相伍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复脏腑原气,通阻滞之经脉。这一方法经多年临床观察,被认为疗效显著,值得深入研究,故拟本文,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中风后手功能障碍针刺选穴,探索更精确、更有效的选穴方案。

[1] 梁永瑛,徐平.浅议原穴[J].中医药学刊, 2006,2(24):298-299.

[2] 贾小红.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研究概况[J].河北中医,2008,3(30):325-327.

Study on Shou San Yang Yuan He Pei Xuem ethod for treatm ent of hand dysfunction after stroke

Wu Xiuyu,LiChunlu,Wang Long
The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HospitalofLiaoyuan City,Jilin Province 136200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acupuncture pointselection in the treatmentof hand dysfunction after stroke,so as to guide the selection ofpoints,make the point lessand refined,and to improve the efficacy.In this paper,we reviewed and retrieved the clinical literature about the treatmentof hand dysfunction after stroke published in domestic chinese journal in recent years, and discussed the theory.Point compatibility of Shou San Yang Yuan He Pei Xuemethod for treatmentofhand dysfunction after strokewas reasonable.Itwaseasy tooperate,and itwasworthy of in-depth study.

Shou San Yang Yuan He PeiXuemethod;Stroke;Hand dysfunction

10.3969/j.issn.1007-614x.2015.28.58

科研项目 2013ZC051“手三阳原合配穴针灸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Resarch project 2013ZC051"Clinical research of Shou San Yang Yuan He Pei Xuemethod for treatmentof hand dysfunction afterstroke"

猜你喜欢
原穴三阳配穴
原穴浅谈
Assessing edge-coupled interdependent network disintegration via rank aggregation and elite enumeration
从原穴角度探讨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思路
《针灸大成》歌赋之对穴配伍规律研究❋
大土三阳书画作品
纪青山教授从脏腑辨证结合原穴治疗原发性痛经
《伤寒论》三阳三阴病证的证素辨证研究
浅析《灵枢经》十二原穴*
陕西中医(2015年9期)2015-04-04 00:02:49
杨金斗松筋点动配穴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经验
环球中医药(2015年4期)2015-02-27 15:02:00
神搜王奇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