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倩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 430065)
原穴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该篇主要介绍五脏之原,并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由心包代受邪气,故心经原穴由手厥阴心包经原穴大陵代替。《灵枢·本输》及《难经》等著作又补充了六腑之原。至晋代,《针灸甲乙经》正式确定神门为手少阴心经的原穴,至此,原穴的具体内容比较完善。十二经脉各有一原穴,统称为十二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言:“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疾也。”原穴主治五脏六腑之疾,在中医脏腑学说中有重要地位[1]。本文拟对原穴进行浅析,以期能对其特点及应用有进一步的理解。
1.1 原穴的解剖结构特点 从解剖位置来看,原穴的分布多位于动脉结构附近,如太渊、太溪、神门、冲阳、太冲等,该部位的通畅与否能对气血运行起决定作用。其次,十二原穴基本都分布在腕踝关节处,且阳经的原穴多位于肌肉丰厚、筋肉汇聚处,该处的活动量及频率高于其他部位,能量消耗的量和频次相对较大,经脉中的经气在此处相对活跃[2]。穴位的作用与其所处部位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原穴的特殊解剖位置体现了原穴调整经气的特殊作用及重要性[3]。
1.2 原穴在经络结构上的特点 原穴与五输穴均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与“标本根结”理论中“根”“本”的观念及经脉以四肢为重的特点相合。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由远端至近端分布在四肢末端,表现为十二经脉经气由浅而深、由微而盛的向心性留注的特点[4]。《灵枢·本输》补充六腑所属六阳经经脉的原穴,认为阳经经脉阳气旺盛,故阳经原穴位于本经输穴之后,即“所过为原”,而阴经原穴因“以输代原”,输穴与原穴并同,位列井穴、荥穴之后。在五输穴中,输穴、经穴的阳气最盛,是脉气盛大之处,阴经的原穴与输穴相合,阳经的原穴位于五输穴的输穴、经穴之间,可见原穴位于阳气最盛之处[5]。无论是“所过为原”还是“以输代原”,都表现出该部位经气开始旺盛、充盈的特点,也体现了原穴位于经脉经气旺盛部位的特点,为原穴沟通脏腑经络气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1.3 原穴的生理特点 原穴作为脏腑间原气留止和输注的部位,对原气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原气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脏腑,是十二经的根本[6]。《难经·六十六难》言:“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难经·八难》言:“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因此,原气自命门发生之后,其通行途径和流经四肢的部位,是通过原气→三焦→五脏六腑→原穴这一途径完成的,故原穴成为反映原气盛衰的一个重要穴位[7]。《灵枢·九针十二原》言:“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原气是人体的先天本原、生命的原始动力,又是正气之本[8]。
2.1 共性作用 阴经的原穴主治与五脏相关的疾病。例如,太白主治“腹胀食不化,呕吐,泄泻,大便难”(《针灸聚英》),具有改善脾虚的作用;太渊主治“咳逆烦闷不得卧,胸中满,喘不得息,背痛”(《针灸甲乙经》),具有调节肺脏气机的作用。研究发现,手三阴经原穴中的大陵、神门的红外辐射变化能够反映心肌缺血、缺氧的病理状态,说明大陵和神门与心密切相关[9]。阳经的原穴以治疗外经病为主。例如,腕骨主治“肩臂颈痛,项急……五指掣不可屈伸”(《针灸甲乙经》),阳池主治“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颈痛”(《针灸甲乙经》),京骨主治“腰髀枢痛,善摇头”(《针灸甲乙经》)等,均体现了阳经原穴对外经病如颈肩腰痛等疾病的治疗作用。现代亦有不少相关文献报道,如姜义明[10]通过针刺手太阳经原穴腕骨治疗落枕,潘庆兵[11]通过缪刺手少阳三焦经原穴阳池治疗踝关节扭伤,徐基民[12]通过针刺足太阳经原穴京骨治疗背肌筋膜炎,均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总之,在治疗上,阴经原穴主治五脏疾病,阳经原穴对外经病的治疗作用更为突出[13],这对于指导脏腑病及外经病的选穴有重要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抓住腧穴特点,突破穴位的常规运用,是取得效果的关键步骤。
2.2 原穴与六经气化 十二经脉称谓内含有三阴、三阳,三阴经、三阳经统称为六经,而六经又分为开、阖、枢。“开阖枢”为三阴三阳经脉各自功能的体现,决定其功能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部位,或从内,或从外,或内外之间;二是所含物质及含量,即气血有多少,异用[13]。《灵枢·根结》言:“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开阖枢”理论揭示在有形的经络、脏腑之中还存在着无形的营卫气血的气化过程,反映了六经的气化特点[14]。原穴有与本经对应的气血多少的变化特点及“开阖枢”的气化特点。太阳是盛阳之气,为开,主三阳之表,使阳气宣发于外并敷布卫气,抵御外邪。《针灸聚英·杂病十一穴歌》言:“汗出难来到腕骨,五分针泻要君知。”从太阳为开的气化角度而言,手太阳经原穴腕骨能通阳行气,发汗解表。阳明为三阳之里,主阳气内蓄,为万物化生之本,故主阖,阳明经又为多气多血之经,故足阳明胃经原穴冲阳的命名与其血气皆盛有关。冲,通道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言:“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交也。”冲阳为足阳明胃经阳气之通道,能温阳行气,治疗中焦虚寒相关病证,如《针灸大成》言:“腹大,不嗜食,冲阳主之。”少阳为枢,为阳之半表半里,能够输转阳气于表里之间,调整气机,输布津液。贺普仁教授以手少阳三焦经原穴阳池治疗失眠,取其疏通少阳、调理气机、输布津液之意,津液得调,则心神可安,失眠可愈[15]。三阴也有开、阖、枢。太阴为开,为在里之出,能运化水湿,宣气调气。足太阴经原穴太白健脾利水,手太阴经原穴太渊宣肺行气。厥阴为里之阖,主阴血、敛藏。手厥阴经原穴大陵补益心血,足厥阴经原穴太冲养血调经。少阴为枢,水火升降,阴阳调和。手少阴经原穴神门平秘阴阳,足少阴经原穴太溪滋阴潜阳。总之,“开阖枢”反映了经脉之气离合、升降、出入的运动规律[16],是对六经气化内容的高度概括。明白“开阖枢”之理,以之解释病理,统领治则,将其中的气化机制与原穴的应用相结合,不失为临床执简驭繁的好方法;正确运用好“开阖枢”,使开者能开,阖者能阖,枢者能枢,能使气机协调[17]。
2.3 原穴与五行生克 阴经原穴与输穴相合,故基于五行生克理论指导补泻,主要用于六阴经。输穴五行属土,根据五行相克中“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理论,输穴有“补金”“泻火”的作用。太渊为肺经原穴及输穴,能治疗咳、喘、胸闷等与肺经、肺脏相关的肺系疾病,是“补金”作用的体现;太白为脾经原穴及输穴,也可健脾补肺,治疗因脾虚而致的肺系疾病,即是借五行生化达到补土培金的目的。熊太昌[18]通过针刺太白治疗慢性咳嗽,取得良好效果。神门为手少阴心经原穴及输穴,有补泻的双重作用。根据原穴的特性,神门能温通手少阴心经的原气,有补益心气的作用,主治“惊悸怔忡,呆痴,卒中鬼邪,恍惚振噤,小儿惊痫”(《针灸大成》),即通过调整心脏原气而治疗心气不足的惊悸、怔忡等心脏问题及因心藏神功能异常而出现的痴呆、惊痫等神志病。根据输穴的特点,神门又可以清泻心经浮火,具有引火归原的作用,故能治疗口舌生疮等心火上炎之症,如韩国红等[19]应用神门等治疗火热循经上扰的小儿鹅口疮收到满意疗效。神门为治疗失眠的主穴,对于虚火扰神的失眠更为对症[20]。五行生克理论并不能作为所有原穴的指导原则,但对于太渊、神门、大陵而言,这一理论赋予上述原穴更多的特异性,为辨证施穴提供了更精确而广泛的思路。
2.4 原穴与脏腑别通 明·李梴《医学入门·脏腑条分》转引《五脏穿凿论》曰:“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为主),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泻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土为主),肺与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后用分利清浊;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兼用吐法),肾与三焦相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肾与命门相通(津液胃虚,宜大补右肾),此合一之妙也。”从上段文字可以看出,脏腑别通是脏腑间除表里关系外的另一种气化联系,其理论与“开阖枢”理论也有密切关系。杨维杰认为,脏腑别通理论由六经“开阖枢”理论推衍而来[21]。通过三阴三阳的“开阖枢”特性建立的“脏腑别通”在生理和病理上存在的联系,其范畴已跨越现有的表里经概念,补充了中医学理论中非手足同名经、非表里经之间的联系,如少阴少阳为枢,故手少阴心经与足少阳胆经相通,足少阴肾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通,其他诸经排列方法皆与此同[22]。总之,脏腑别通不仅反映了脏腑间的气化沟通关系,也体现了经脉间的气化关系。由于互通脏腑之经气相互连通,则一条经上的穴位可治疗相通经或其循行部位的疾病[23]。相通经脉上的原穴能够调整和加强彼此之间的作用。例如,阳明经和厥阴经皆主阖,厥阴为阴分之里,专主在里之阴,又属于少气多血之经,偏于补血调血,养血调经;阳明经为三阳之里,专主在里之阳,有温煦肌肤之作用,又属于多气多血之经,偏于补气、行气、活血。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和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组成针灸学中的“开四关”,有开闭通关之意,能通阳行气,散寒止痛,回厥救逆,主治急危重症及内、妇、皮肤科等多种疑难疾病[17]。《标幽赋》言:“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针灸大成》言:“四关穴即两合谷、两太冲是也。”合谷主升,太冲主降,一升一降,使升降协调,阴阳顺接,调动周身气血归于平衡状态[24]。太冲养血,合谷益气行气,可以调节人体气血阴阳的升降平衡,使机体气机通畅,升降协调[25]。再如,足太阴、手太阳经皆主开,脾与小肠相通,脾主运化水湿。手太阳小肠经原穴腕骨有清脾湿、退黄疸之功,为治黄要穴,针刺之能调整足太阴脾经的气化作用,从而加强人体水湿的代谢能力。成青青等[26]认为腕骨为祛湿通便要穴,对单纯性肥胖有一定治疗作用,这与腕骨能协助调节脾脏气机,加强脾脏运化的功能相关。少阴和少阳皆为枢,肾与三焦相通,肾生发原气,三焦转输原气。艾灸手少阳三焦经原穴阳池能调理下焦,治疗子宫脱垂[27]。从脏腑别通理论的角度思考,阳经原穴的应用不囿于主治外经病,在选用阴经治疗脏腑病时配合对应阳经原穴能加强其气化作用,增强临床疗效。
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及窦汉卿的《标幽赋》等古代文献都体现了特定穴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地位,且针灸医家对选穴应有较高的要求,对穴位的特点进行分析能够为选穴奠定基础。从常规思路出发,阳经的原穴可用于外经病的诊疗,而将五行生克理论及不同的气化理论运用到原穴的特点分析中,可以发现,阳经的原穴亦能治疗相通脏腑的疾病,甚至强化相应脏腑的气化功能。这为临床针灸诊疗、穴位选取等提供了更多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