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欢 (中国文学文化译介研究中心 637009)
国内翻译教材编写问题刍议
余 欢 (中国文学文化译介研究中心 637009)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之下,翻译教材的市场越来越广阔,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社会对翻译需求的日益增长,新世纪以来国内出版的翻译教材也受到了新的挑战。笔者结合多年翻译教学及科研经验,剖析了教材编写中突显的新问题并提出己见,旨在为翻译教材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翻译教材;编写;问题
新世纪以来国内翻译教材百花齐放,为推动我国翻译教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翻译教学不断推进与提高,这些教材也受到新的挑战。穆雷在《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一书中指出: “几乎所有的翻译课教师对现有教材表示不满。他们认为,统编教材内容和译例不够多样; 新出版的教材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令人难以选择; 不容易找到适合学生要求、紧密联系实际的翻译教材; 缺乏规范译文、难度由浅入深的系统练习材料等。”笔者就目前国内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材编写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提出己见,旨在为推进翻译教材建设贡献力量。
就教材中两大主要板块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而言,它们在各部教材中所涉猎的维度与深度也大不相同。有的教材重理论轻实践,甚而理论性太强,让学生觉得理论过于玄妙 ,对实践指导作用不大;有的教材重实践轻理论,在处理理论和译例的关系时,没有适度把握,导致理论和译例脱节。大多数教材在前面一、二章介绍理论,后面各章则抛开理论谈翻译方法和技巧。以上两种情况都有违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材编写原则。“根据九成以上的教员反映,在翻译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缺少反映新时代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先进教材。”
教材例证基本以句子为单位,较少涉及语篇,大部分翻译引例没有语境,这有悖于语言规律。语篇是由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 它合乎语法, 语义连贯, 具有论题结构或逻辑结构。学生仅翻译孤零零的句子,往往会出现歧义,很难避免随意性,致使翻译质量降低;加之一味的词句翻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据笔者统计现今一半以上的翻译教材存在这样的瑕疵。
大多数翻译教材侧重于文学翻译,所选例句基本出自文学名著, 内容较陈旧, 过于学院式。然而,“非文学翻译内容广泛, 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 在推动历史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在现代翻译实践中的绝对优势是毋庸置疑的, 但非文学翻译好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非文学翻译在大多数翻译教材中不是“蜻蜓点水”就是缺失,导致教材实用性不足,学生难以“学以致用”,极不利于应用型外语翻译人才的培养。
翻译教材中例证大量雷同, 读来味同嚼蜡,许多例句的内容已经陈旧过时, 未跟随时代的变迁而添加新素材,创新性不足,与当今时代发展的实际情况存在差距。再者,近年来随着语言服务日益剧增的需求,过去的手工作坊翻译流程已不能适应当今大批量的、团队协作的业务流程。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的语言服务方式。各类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出现让翻译生产力巨大变革,翻译流程不断优化,翻译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科技已经彻底地改变了当前翻译行业的面貌。很多翻译和本地化公司每月百万字级别的翻译项目已经屡见不鲜。业务量之巨大,过程之复杂,时间之紧迫,都对语言服务工作者提出全新的要求。然而绝大多数现行翻译教材仅提供人工翻译的技巧讲解及评价标准,未将机器翻译,翻译软件等计算机辅助翻译列入教学内容之中,导致翻译教学与翻译市场及翻译产业严重脱节,跟不上时代步伐。
新世纪以来翻译教材建设得到迅猛发展,不断有新作问世。在翻译教材建设呈欣欣向荣之势,许多教材中较为突出的漏译、误译等例证问题不容忽视。笔者以两部颇受好评的翻译教材为例说明翻译教材中存在的例证不严谨、不完善问题。
作为高等院校广泛使用的一部教科书,张基培(2009)编撰的《英汉翻译教程》(修订版) 颇受好评,但书中某些译例也存在瑕疵,如:⑵ Grasp all,lose all.(P29)译文:如果你样样都抓,就会一样也抓不到手。(P29)英文原文是简洁的成语,汉语译文却太长,完全失去了成语的味道,不符合成语翻译要求。笔者认为此处可改为“贪多必失”。
而另一部广为推崇的翻译教科书,冯庆华编写的《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2010)同样存在个别例证理解有失妥当。⑶ Her indifference kept all the visitors aw ay from the exhibition hall. (P50) 译文:她的冷漠态度把许多参观者挡在展览馆门外。(P50)“all”应为“全部”之意,因而“许多参观者”应改为“全部参观者”,笔者认为这里出现了明显的笔误。
作为翻译教材的典范,以上三部著作仅存在少数译例有待完善,还有部分其他翻译教材漏译、误译现象更为突出,限于篇幅,笔者不能一一列举。这些教材译文质量较差,不仅起不到示范作用,还严重误导学生。
翻译教材的编写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适合社会的需要;既要有合理的理论架构支持,又要兼具实践性;既要体现科学性,又要呈现时代感,翻译教材的编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张美芳认为:“编者既要有翻译经验和教学经验,又要对社会的需求和翻译研究的发展有较深入的了解。这样艰巨的任务实在不适宜由一个人来独立承担,即使有人毅然要去苦干,也未必能在各方面达到要求。”为了编写出兼具系统性、科学性、实践性、权威性及体现时代特征的优质教材,笔者倡议翻译教材编写者、校对者、审核者和使用者应共同努力,为新世纪国内翻译教材建设贡献力量。
[1]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陶友兰.翻译目的论观照下的英汉汉英翻译教材建设[J].外语界,2006(5):34-35.
[3]王银泉.非文学翻译:翻译教材建设和翻译教学的思维转向[J].外语界,2009(2):41.
[4]俞敬松、王华树.计算机辅助翻译硕士专业教学探讨[J].中国翻译,2010(3):38.
[5]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1949-199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