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分析

2015-01-26 21:35:46杨光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苍白球丘脑帕金森病

【摘要】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患者3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收治的30例帕金森病患者,经治疗显效18例,改善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为颅内核团毁损治疗。脑深部慢性电刺激术,基因治疗和神经组织移植临床应用较少。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5.069

作者单位:161041 齐齐哈尔,东北特钢集团北满特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The Analysis of Stereotactic Surgery Treatment of Parkinson

YANG Guangyu Hospital for Workers of Northeast Special Steel Group,Bei Man Co. Ltd,Qiqihaer 1610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stereotactic surgery treatment method and its efficacy in treatment of Parkinson are to be investigated. Methods Analyz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data selected from parkinson patients who are given stereotactic surgery treatment in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June 2014. Results Of all 30 cases,there are 18 cases of efficiency,10 cases of improvement,and the other 2 cases of ineffectiveness; the efficiency rate is up to 93.33% in total. Conclusion So far,the most widely-used surgical method has been intracranial lesion of nucleus treatment,while,the chronic deep-brain stimulation treatment,gene therapy and neural tissue transplantation treatment are rarely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Parkinson,Stereotactic surgery,Surgical treatment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无法治愈。立体定位仪的应用是帕金森病外科治疗上的一项重要技术改进。外科手术包括脑内核团毁损、脑深部慢性电刺激、神经组织移植及基因治疗。目前主要采用苍白球切开术和丘脑切开术 [1]。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患者3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3~72岁,平均62岁。临床表现震颤型8例,僵直型10例,震颤僵直型12例。

1.2 方法

1.2.1 安置定向仪头环 在局麻下进行,安装时注意头环与OM线平行。如行CT定位,头钉位置应避免对定位靶点的干扰和伪影。

1.2.2 靶点解剖定位 CT或MRI薄层扫描确定靶点位置。在神经影像学基础上,获得初步脑立体定向手术靶点三维坐标的过程,称为解剖定位过程。索取靶点坐标的难点在于定位运用各种临床数据并参考标准图谱精确定位,克服个体差异的过程。这是目前较广泛应用的解剖定位技术。丘脑切开后外侧核的不同部位所获疗效不尽相同。损毁VL的前部或前上部时,以解除少动和强直为主;损毁后部或后下部时,以解除震颤为主。

1.2.3 立体定向手术 常规全头消毒。切口局麻及钻孔,选在眉间后10~12 cm,中线旁开2~3 cm处,作纵形切开头皮、颅骨钻孔、切开硬膜。选择苍白球腹后内侧切开,切口稍靠前外,丘脑切开稍靠后内方。

1.2.4 功能定位或电生理定位 功能定位是指采用电生理技术对靶点的解剖坐标进行功能确认的过程,除了常规应用的阻抗值、电刺激等外,近年来微电极制图技术,包括微电极记录、刺激和电阻监测的电生理手段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靶点坐标的术中确认,使定位精度明显提高,能避免由于个体差异,MRI、CT定位系统误差和术中脑脊液流失引起脑移位偏差所造成的定位误差,是功能神经外科定位技术在帕金森病(PD)定向手术中应用的发展 [2]。使用毁损电极探针作为刺激电极,采用单相或双相矩形波,恒电流刺激器对靶点刺激,使用电流强度可随组织不同而调整。对于丘脑腹外侧和腹中间核刺激,适宜的电刺激参数为6 Hz、3~4 mA或60 Hz、1~2 mA。苍白球刺激参数运动域值为1~3 V,感觉域值1.5~2.8 V。可根据术中情况调整探针位置后重复上述程序。

2 结果

均药物治疗症状不能控制而采用立体定向毁损治疗,震颤型8例震颤均消失,僵直型10例僵直均明显改善,震颤僵直型12例震颤消失,僵直明显改善。

3 讨论

帕金森病外科治疗都不是根治性手术,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改善症状,减轻病情、病程延长,减少患者痛苦。因此,并非所有的帕金森患者都适合手术治疗,外科治疗的患者的经验认为应根据病情程度、全身机能状况、患者的配合程度等决定是否手术,并根据临床类型选择手术靶点和手术方式。

帕金森病外科治疗的适应于年龄一般在70岁以下,无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但年龄尚不是绝对因素。原发性帕金森病至少患有下列4个主要症状中的两个: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齿轮样肌张力增高和姿势平衡障碍(其中之一必须是静止性震颤或运动迟缓)。没有小脑和锥体系损害体征,并排除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经过全面和完整的药物(左旋多巴)治疗,对左旋多巴治疗有明确疗效,但目前疗效明显减退,并出现症状波动(剂未和开关现象)和(或)运动障碍等副作用。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明显减退,但生活能自理,病情为中或重度。无明显痴呆和精神症状,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检查没有明显脑萎缩。无明显的智能障碍,能配合医生完成各种指令或动作。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心、肝、肾等疾病,无明显手术禁忌证。

目前常用的毁损性手术,包括丘脑切开术、苍白球切开术、丘脑底核切开等,一般根据患者的表现选择不同的手术类型。尽管苍白球切开手术特别是苍白球腹后外侧核(GPe),对震颤也有较好的效果,但并不能完全消除震颤,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 [3]。运用苍白球切开术治疗PD,发现其对强直疗效较佳,对震颤疗效较差。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电生理技术、立体定向技术等的进步,定位更加准确,并发症明显减少,应用日益广泛。

反复验证每一数据,术中操作轻柔,随时注意患者的反应,检查患者肢体活动、视力视野等,避免误损伤。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变化及生命体征,若出现嗜睡,偏瘫,应疑毁损灶有出血可能;我们曾有一患者术后7 d突发意识障碍,出现颅内大量出血,行紧急开颅手术后恢复。术后3 d内应用地塞米松;如有高温、呃逆等,应给予降温,镇静药物及对症处理。

猜你喜欢
苍白球丘脑帕金森病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苍白球T1WI信号强度联合MRS图像在新生儿HB病情诊断中的应用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28
人丘脑断面解剖及磁共振图像三维重建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04
MRI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电针“百会”“足三里”穴对IBS 模型大鼠行为及丘脑中CGRP mRNA 表达的影响
丘脑前核与记忆障碍的研究进展
纹状体A2AR和D2DR对大鼠力竭运动过程中苍白球GABA和Glu释放的调控研究
苍白球外侧部生理功能及其对运动调控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