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伟,蒋小龙,王雪晗
(沈阳医学院社会科学部,辽宁 沈阳 110034,he11on14@163.com)
关于医学院校学生信仰调查的分析与研究*
刘伟,蒋小龙,王雪晗
(沈阳医学院社会科学部,辽宁 沈阳 110034,he11on14@163.com)
目的 了解医学生的信仰状况,判断其在信仰问题上的整体认知,探索医学生信仰教育全面而有效的策略。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医学生信仰的调查问卷,对医学院校医学生信仰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生的信仰状况总体上呈现积极向上的良好状态,但存在一些信仰缺失、信仰迷失、信仰呈多元化和功利化倾向等不容乐观的现象。结论 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医学生积极树立崇高的信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医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缺失;信仰教育
医学生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未来作为患者性命的依托者,需要坚定的信念来指导人生。当前的社会环境,各种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如失业、腐败、收入公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医学生的主流信仰,另外社会上的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在医学生群体中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广泛,医学生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趋向功利化和实用化。一部分医学生在人生信仰的道路上逐渐迷失了方向。[1]如何使青年医学生在实践中树立科学的信仰,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所在。因此,深入了解医学生信仰的现状,准确把握医学生的信仰问题及成因,探讨医学生信仰教育的对策,引导医学生主流信仰的构建,不仅关系到医学生本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医疗事业的发展。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法,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医学院校医学生信仰状况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80份,有效回收率为88.0%。其中男生384人,占43.6%,女生496人,占56.4%;学生专业涵盖临床、预防、护理、口腔、检验、康复、麻醉、影像等。
当前医学生的思想状况总体上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状态。但在医学生群体内也有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部分医学生缺乏或没有树立正确的信仰,部分医学生信仰状况令人担忧。
2.1信仰缺失
在对问题“目前你是否具有某种信仰”的回答中,37.5%的被调查医学生没有明确的信仰;三分之一的被调查医学生对人生信仰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度,觉得有没有信仰无所谓;明确回答具有某种信仰的占41.4%。很多研究者在不同地区的高校做了类似的调查,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对人生信仰持冷淡态度的医学生占的比例很大。
2.2信仰迷失
在社会利益和多元文化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地位受到冲击,一些医学生尝试着相信其它信仰。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有何看法的回答中,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当作个人信仰来坚持的占23.9%;认为是一种崇高的信仰,但不能坚守的占26.1%。对主导信仰的怀疑以及对非主导信仰的盲从,使不少医学生的信仰不可避免地出现迷茫和迷失的状态。
2.3信仰呈多元化倾向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意识形态复杂多变,一些不良风气随之发展蔓延,医学生很容易被霸权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所迷惑,使医学生的主流信仰被逐渐削弱;为了逃避现实,一些医学生试着通过宗教信仰等决定自己的人生命运,调查发现,有13%的医学生具有某种宗教信仰;[2]另外一些封建迷信思想也开始在大学校园里肆意蔓延,严重影响医学生的身心健康。
2.4信仰呈功利化倾向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利益的追求空前膨胀,社会的不良风气严重地摧残着医学生的心灵。在调查中发现信仰倾向于实用主义的占34.3%,功利主义的占18.4%。医学生处于青年时期,辨别能力不强,一些学生只看到腐败背后的荣耀与富贵,开始崇拜权力,其政治信念发生动摇,认为权力不过是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还有一部分医学生选择医生的职业不是为了救死扶伤,为百姓服务,而是为了依靠收取“红包”、拿回扣等行为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其核心应当是信仰教育,通过各种途径探索医学生信仰教育全面而有效的策略。
3.1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塑造医学生的主流政治信仰
高校首先要重视“两课”课程建设,任课老师必须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坚定的科学信仰,通过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以改变医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态度。另外,社会实践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通过组织具有人文精神的实践活动,让医学生具备一颗仁爱之心,比如组织医学生参加义诊活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鼓励学生参加有益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关心艾滋病患者的红丝带爱心活动,义务献血活动等,增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医学生坚定科学信仰,践行科学理论。[3]
3.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医学生教育主体地位
以往的高校信仰教育理念往往忽视学生自身信仰诉求,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指导和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医学生规划好职业生涯,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为每个人提供公平自由的发展环境,实现每个人的“中国梦”,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让他们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享受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3.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医学生树立崇高信仰
要提升医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使医学生的信仰教育在一种良性的校园文化之中运行。因此,学校应加强校风、学风建设,积极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时常渗透医德精神的培养,列举典型的医学人物成为医学生学习的榜样,学习他们精湛的医术、高超的医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医学生牢固树立为患者服务的思想,要把对人的关爱和尊重贯穿到执业过程中。[4]
3.4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根据恩格斯的理论观点,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实践的、政治的和哲学的三种基本途径。实践的途径即在日常生产和生活的亲身体验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的途径就是指参与到社会的政治生活中,在社会的政治运动发展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哲学的途径,指的是通过哲学研究等理论探索活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5]学校教育必须把书本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然后服务社会。针对现实条件下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中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内涵,最终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1] 付叶亮.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2] 张国启,王天会.论崇高信仰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3):11 _13.
[3] 姜琳琳,李兴华.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信仰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2):103_105.
[4] 李冬梅.大学生信仰教育探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9):57_58.
[5] 陈志尚.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J].党建研究,2010,(5):28.
〔修回日期 2015_10_30〕
〔编辑 商 丹〕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students′belief in Medical College
LIU Wei,JIANG Xiaolong,WANG Xuehan
(Social Sciences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Shenyang 110034,China,E_mail:hellon14@163.com)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medica1 students′be1ief,and judge the overa11 cognition in students of faith,to exp1ore the be1ief education of medica1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strategies.Methods:Using random samp1ing method,questionnaire designed by the medica1 students′be1iefs,carries on the investigation to the students′be1ief in Medica1 Schoo1.Results:The overa11 medica1 students showed positive be1ief,but there are some questions about 1ossing of faith,be1ief is diverse and uti1itarian tendency.Conclusion:Tak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p1ay the main ro1e of the″Two Courses″,to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of campus cu1-ture,guide the medica1 students to estab1ish the 1ofty be1ief,a firm be1ief in Marx.
Medica1 students;The Marx doctrine of faith;Lack of Faith;Faith Education
R192
A
1001_8565(2015)06_0953_02
*本文系2013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医学院校医学生信仰调查与研究》[201310164009]的成果
2015_06_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