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和对策。方法 随机选择120例精神科患者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据精神科不安全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精神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多,给予针对性护理效果确切。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6.196
作者单位:132001 吉林省吉林市第六人民医院
Insecurity and Countermeasures in Psychiatric Care
ZHANG Fan Sixth people's Hospital of Jilin, Jilin 132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security of psychiatric nursing and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120 cas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car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pecial nursing according to insecurity.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atisfaction with care was higher P < 0.05. Conclusion Psychiatric care had much insecurity, giving exact targeted can achieve good effect.
【Key words】Psychiatry,Insecurity, Countermeasure
医院的精神科收治的主要是合并有严重心理和行为活动紊乱的精神疾病患者,考虑到精神疾病患者常有幻想、妄想症状,且具有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的特点,容易在不当情绪的引导下出现自伤、伤人的情况 [1]。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多,需要给予特殊对待,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的同时避免因此而出现的各种医疗纠纷 [2]。本文就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3],排除患者中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肢体功能障碍、免疫系统功能缺陷或者精神发育迟滞的情况。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患者的年龄在23~69岁,平均(44.2±2.9)岁。住院时间在1~15周,平均(6.7±1.1)周。观察组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患者的年龄21~67岁,平均(43.2±2.8)岁。住院时间1~14周,平均(6.6±1.0)周。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精神科护理,遵医嘱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针对精神科护理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1.2.1 精神科护理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包括:精神科环境与管理机制问题、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等方面。
其中,精神科环境与管理机制问题主要体现在:(1)精神科病房的布局不合理,相关保护设施不完全,使得患者的不安全风险增加,逃跑引起不良事件的几率增加 [4-6];(2)精神科护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质量监控制度,一方面,患者作息时间不规律造成护理人员护理工作内容繁重、时间不固定,精神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在缺乏有力质量监控的情况下,护理人员的工作没有一定的约束,工作积极性差、专业性不高,可能引起较多的不安全事件。
护理人员因素主要体现在:(1)精神科的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精神疾病相关护理规范缺,导致在一些专业性护理过程中会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2)护理的安全意识缺乏,理论与实际脱节,无法及时有效识别潜在安全隐患,护理态度欠佳;(3)部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违反操作流程,特别是在给药期间出现差错容易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7];(4)长期在精神科工作,高度的精神压力导致护理人员出现一定心理健康问题,工作热情不高、敷衍,无法有效完成护理工作。
患者的自身因素主要体现在:(1)精神疾病患者大脑功能紊乱,出现不同程度的情感、认知、意志、行为活动障碍,自控力缺失,住院期间有逃离情况,并容易在冲动下出现破坏财物、伤人、自伤等意外;(2)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较低,甚至抗拒治疗,临床效果不太理想 [8]。
1.2.2 基于上述不安全因素,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如下:(1)改善病房环境,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改进病房设计的不合理部分,避免精神患者逃离;制定合理的岗位分配制度、交接班制度,尽量保持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平均,缓解其心理压力;建立一套完善监督制度,督促护理人员提高自身理论与实践水平 [9]。(2)定期组织培训,通过多种形式灵活开展学习,保证护理人员在职业技能提高的基础上,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中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做好自我保护,避免发生严重的护患纠纷 [10]。(3)加强对患者的病情监察,严格遵医嘱给患者提供药物及其他治疗,积极同患者进行交流,适当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护理配合度 [11]。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期间或护理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同时在出院时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期间或护理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3%和25.0%,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0%和80.0%,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本文比较了经常规护理和针对精神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可见,观察组患者不仅发生逃离、伤人、伤己、损毁财物等的概率降低,而且出院时护理满意度更高。精神科由于收治患者的特殊性,在实施治疗、护理等的过程中都需要特别加以重视,尤其要防范患者在意识不清、冲动等情况下做出的一些暴力事件。降低精神科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是精神科护理的两大重要任务,不仅要求有一套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的各项行为进行规范,还要求对护理人员开展积极的培训教育、护理质量监督,提高护理水平,并通过对患者全方位的沟通、安全巡视、病情监察等最大程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