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题与破解:网络技术视野中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异化”悖论

2015-01-25 20:47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人格障碍异化人格

尹 健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基础科学学院,山东东营257000)

从古至今,人们始终痴迷于探求人格的形成。按照冰山理论,处于个体素质顶峰的是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基础则是决定着人的发展及行为的各种潜在人格因素。一个人若要身心健康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拥有健康稳定的人格。大学时期是人格定型的关键时期,人格养成在这个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大学生的人格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以Wi-Fi和手机4G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并引起了使用者思维方式的变革。使用智能手机的人们可以方便的利用自己安装在手机上的便捷应用解决诸如读书、打车、餐饮等等工作和生活上的不便。通讯商提供的方便快捷的即时通讯使青年学生作为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者,在融入网络浪潮的同时又迷失了自我。本来应该为个体提供便捷服务的网络技术,反而成为令学生欲罢不能、“奴役”个体的主导者,这种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异化”悖论及其解决,是教育工作者必须破解的谜题。除了具备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所必需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人格的养成是大学生毕业后能够为信息社会所接纳认同的重要因素。

一、网络技术条件下大学生人格培养的悖论

简单地说,人格是指一个现实的人。人格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能力、气质和性格。通常来说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可塑性、独特性以及复杂性等特征。随着微传播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网络使用者利用手机上网,手机网民人数和上网时间有逐年增长的趋势[1]。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网络交往的增加,众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在网络环境交往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网络人格。网络人格和现实人格的结合成为大学生群体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

作为能够随身携带的新型网络技术应用,手机的互联网通讯功能与使用者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悄然变化。人们购买和使用智能手机的原意是希望手机及网络技术为自己提供便捷的服务,如可以随时浏览新闻、即时拍照并发布、出行时提供导航服务、电子邮件的及时处理等等。但现实生活中的网络技术使用者往往变成了手机的奴隶,使用手机网络服务的人被手机驱使:需要及时给手机充电、随时随地寻找WI-FI信号、不停浏览微博、QQ或者微信的回复、发布信息后对他人回复的渴望……这种使用者本应为物的主人,却因为使用不当变成了物的奴隶的“异化”现象,在智能手机使用人群较为集中的在校大学生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本应有益于健康人格养成的新兴技术,却阻碍了青年学生的成长,成为大学生人格培养的“悖论”。

二、网络技术条件下大学生人格障碍的表现

如果要追问是什么事物最深刻改变了现代学生的生存方式,又是什么事物集结了大学生的时代意识,那么,这个事物一定非网络技术莫属。网络让学生们找到了一条通向满足各种需求的阳关大道,极大迎合了年轻人寻找心灵家园的迫切感。手机APP等新兴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也给大学生的人格培养造成了种种挑战。较多见的人格障碍有因刻意追求完美而带有不完善感的强迫型人格障碍、以多疑敏感为主要表现的偏执型人格障碍、以情绪低落、多愁善感、缺乏自信、对环境困难估计过高为主要表现的抑郁型人格障碍等。

(一)强迫性人格障碍

毋庸讳言,网络的存在对大学生人格影响最大的就是以网络成瘾为特点的强迫性人格障碍突显。强迫性人格障碍的主要症状是遇事犹豫不决,谨小慎微,拘泥于繁琐细节之中,做事要求十全十美,追求完美无缺,反复检查、修改,直到自己完全满意,否则会感到焦虑、紧张等。而网络技术给强迫人格赋予了新的表现:部分学生为了上网会放弃一切空闲时间及与朋友的交往,平时表现得非常吝啬,在下网后与同学的交往中也表现得非常僵硬和呆板,常常怀有这样的信念:“我坚信高标准”“所有的评论都要回复”“不能漏过任何朋友圈信息”“细节是非常重要的,错误是不能容忍的”,即使已经找到了需要的信息,还会问“最好的在哪里”等等。这种强迫症状突出表现为三点:首先是表现欲强,遇到问题或事情总是首先想发布在手机网络上;其次是具有戒断症状,即当断网后,总是会想着朋友圈或者QQ空间的回复及更新;另外还表现为上网欲望强烈,一旦有免费无线Wi-Fi就会打开手机浏览。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8.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1.5%。”[2]审视这种“本能自由”的生活,人们并未从色情、毒品和充斥着暴力以及性刺激的网络游戏中获得身心的愉悦,相反感到的是痛苦与毁灭。由于心力衰竭,不能自主激发体内的生命激情,只能借外物来愉悦自己,所以过度迷恋、依赖手机的各种APP功能实际上是一种强迫症。可以说,沉溺在网络中的学生在失去快乐的同时,也失去了快乐的能力。而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对这种现象的引导与约束,还缺乏有力的措施。

(二)偏执性人格障碍

偏执性人格障碍的特点是多疑敏感,不信任别人,易把别人的好意当成恶意,嫉妒心强,对别人的荣誉、成就等感到紧张不安,喜欢挑衅、指责和抱怨,常常产生攻击、报复的心理,对别人缺乏同情心和热情,很少开玩笑,警惕性很高,常怕被人欺骗,处处提防他人等。网游中青少年的高度孤独和厌倦倾向、社交焦虑及自我封闭使这种偏执性人格障碍有明显加重倾向。有这种倾向的青少年经常负面地理解他人和社会,习惯性地消极解释问题,常常对别人表现出愤恨情绪,无论在网上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易产生带有敌意情绪的攻击。

(三)抑郁性人格障碍

抑郁性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精神不振,沉默寡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周围环境估计过高,总是内疚自责,对一切不感兴趣,对生活充满悲观色彩等。具有这种人格障碍倾向的个体常常表现为极端不自信,对于网络中他人的批评非常敏感,在很多时候,他们会尽量选择逃避以避免他人的批评。他们为了避免发生难堪的局面而限制自己的浏览活动,只对确信能够鼓励和支持自己的人进行网上互动,并有较低的自尊。在网上聊天时经常具有的思维是“我希望所有的人都不讨厌我,但我想其实一切都未可知”“我必须尽量避免令人不愉快的回复出现”等等。

三、反思与破解

面对一个竞争日益加剧的世界,让每一位在校大学生具有优良的人格素质,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也是为社会发展进行优质人才储备的需要。

(一)行为主体应重视自身人格塑造

要塑造好自身的人格,个体应做到以下这样几个方面。首先,要拥有积极的自我观念。应既能悦纳自己也能为他人悦纳。虽然有时会感觉不顺意,但肯定、积极的自我观念应占大学生个体人格的优势。其次,能面对和接受现实。即使现实不符合自己的希望与信念,也能踏实地面对和接受现实的考验。第三,能适度地认同他人,能认可别人的存在与重要性,接纳不同个体的性格差别,包容他人的错误与缺陷,而且能与别人分享并且不会因此失去自我。

(二)建立完善的社会、学校、家庭协同一致的人格培养体系

发展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的人格都是自幼逐渐发展而成,至青少年期就大致定型,虽然进入成年期后性格仍将持续发展而产生若干改变,但这些改变通常只是程度上的,而非类型上的改变。建立完善的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协同一致的人格培养体系,是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必要条件。

首先,父母应重视家庭教育对个体健康人格培养的作用。家庭环境的质量通常被认为是决定青少年行为的重要因素。弗洛伊德特别强调,一个人的性格是由幼年的经验所决定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许多学生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他所身处的原生家庭,更确切地说,是家庭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心理或行为障碍。

其次,学校德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加强网络知识、网络技术的培训和提高,另一方面要注意心理健康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和公民道德教育等知识的充实。教育者引导手段的落后性和不适应性,客观上带来了对学生教育引导的困难。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良好的信息道德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有益的网上信息,做到有效指导学生行为,及时排解学生心理冲突,为健全人格的培养保驾护航。

再次,社会有关部门在支持和鼓励青少年科学运用网络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力度。按照心理学的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我们主要是根据情境的特性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的完善是保证社会网络环境净化的必备条件,也是减少学生人格障碍产生的重要因素。

(三)有效利用网络,培养健全人格

针对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在网络技术条件下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效而可行的措施。网上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所关注的是所有青少年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主要目标应放在帮助青少年形成有益于一生的习惯的养成上,并致力于关注其心灵的成长。这种关注是人性化的关注,核心首先是通过大学生熟悉的方式消除紧张感和陌生感,例如利用手机的心理类APP绘制睡眠波动图,帮助睡眠;监测焦虑指数,提供认知行为治疗等。其次通过开设各种主题的工作坊,比如人际交往、两性相处、学习困难、就业指导等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克服心理障碍,防患于未然。网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各级教育机构,主要应以学校为单位,通过有意识的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实施影响,并对学生心理自主建构进行社会互动。因为通过网络进行的教育过程能够使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参与的地位,所以教育的效果相比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会大大提高。

针对心理正常但心理不健康的少数青少年,开辟网上心理咨询服务是更为有效和可行的方式。许多需要咨询人员帮助的学生因为顾及校内范围狭小或者他人的议论而对心理咨询望而却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指导。网上心理咨询则具有独特、隐匿以及新颖的优势。学校的咨询服务部门可以通过开辟相关网页、建立校内心理咨询QQ群、开通微博、微信等易为学生接受的方式为广大在校大学生提供即时贴心的心理学服务,求助者可以将困扰自己成长发展的困惑自由透彻地表达出来,从而获得科学专业的指导。当然进行网上咨询也有其相对的一些缺陷。比如咨询中需要用到的参与技术和影响技术,需要参考求助者的“非形体语言”的显现和隐形表达,网上咨询工作者应注意这种限制性的存在,并尽量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弥补。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面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历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应牢记荣格曾强调的“教育及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使求助者进入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而是帮助他们树立一种面对苦难的、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3]

[1]李培林,陈光金,张翼.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14:233-234.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2-03)[2015-03-23].http://wenku.baidu.com/link?url=r_Ott7jjU5hFuI1ueNGsth9 TZHsbzau0xOUSaYSXT2av6ELJigHmtaVUXvrMJumzDKK_1YKX Vr3e90N8VEF6gfGjpBZqYR3L5IU8dBxNxD_.

[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07.

猜你喜欢
人格障碍异化人格
儿童心理虐待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关系: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探究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三不稳”“一冲动”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从异化看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设想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