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应志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松桃 554105)
家畜焦虫病的综合防控方法
代应志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松桃 554105)
有资料统计显示:世界范围内越有15亿头牛羊受焦虫病的威胁,是威胁牛羊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此病流行区域,主要侵染1~4岁牛和1~2岁羊。考虑到此病的危害性,笔者提出了牛羊焦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灭蜱,是预控此病的关键。而治疗,所有感染病例,及时隔离,及早诊治。在使用特效杀虫药同时,注意加强护理措施,创造良好的治愈环境,减少各种不良应激。根据康复情况,做强心、补液、健胃等对症疗法。
焦虫病 防治 蜱虫
牛羊焦虫病是由巴贝斯焦虫、泰勒氏焦虫寄生于牛、羊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内所引起的蜱传性血液性原虫病。以高热、贫血、出血、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大为临床特征,常导致牛羊死亡。统计资料显示,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15亿头牛、羊受焦虫病的威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养牛业和养羊业发展很快,牛、羊交易频繁,该病的发生率增加,流行区域逐步扩大,每年该病对农牧民造成的损失超过了30亿元。只有采用特效药物和疫苗早期治疗,运用综合防控措施才可能有效防控本病。
家畜焦虫病主要感染1~4岁牛和1~2岁羊。患过本病的牛羊可获得坚强免疫力,免疫期可持续2.5~6年。该病呈很强的地方流行性,多呈急性型经过,死亡率高达90%以上。从非疫区引入的牛、羊,不分年龄、体质,如果混入患病群,则易发病,且病情严重,纯种牛羊和改良杂种牛羊,即使红细胞的染虫率很低亦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对所有感染病例要及时隔离,及早诊治。在使用特效杀虫药的同时,注意加强护理措施,创造良好的治愈环境,减少各种不良应激。根据临床症状,采取强心、补液、健胃等疗法。
2.1 西药疗法
单一用药治疗的同时,注意对症疗法。积极对症辅助治疗,将加快此症康复的概率。对症疗法,包括强心、补液、健胃、消炎等等。较常使用的西药品,有葡萄糖、VB、VC、ATP、抗生素、卡巴克洛等等。在重视对症疗法的同时,注意补充优质饲草,适量增添精料。体质较为虚弱者,可考虑补喂奶粉,有效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加强放牧管理,禁止高温环境下放牧,避免风吹雨淋下放牧,减少各种不良应激。
西药用杀虫,可供选择的药物:二氮脒,肌肉分点注射,每次用7~10mg/kg,1d/次或隔天1次,2~3次为1疗程。特殊情况下,配合用长效土霉素(剂量0.2ml/kg),板蓝根注射液,康复效果更好。青霉素系列制剂,用量为用2~4mg/kg,可口服或肌肉注射。配合用,消炎药(青霉素、链霉素)和清热解毒药(氨基比林、柴胡等),康复效果更为理想。黄色素,静脉注射,剂量3~4mg/kg,经生理盐水调配为0.5%~1%的水溶液,经静脉注射,康复效果较好。
2.2 中药疗法
方1:白术、云苓、炙甘草、熟地、白芍、当归、川芍各10 g,柴胡、青蒿、积壳、麦芽各15 g,神曲20 g,混水煎汁。倒出汤汁,待温后灌服。
方2:扼了、茯苓、木通、甘草、泽泻、黄芪各10 g,郁金、党参各15 g,龙胆草20 g,大青叶100 g。混水煎汁,倒出汤汁,待温后灌服。个别食欲不振病例,可考虑加焦三仙、枳壳;个别结膜苍白,可考虑加川芎,重用当归、白术。
体质虚弱的病畜,可考虑用“八珍汤加减”即当归、川芍、熟地、白术、白芍、木香、茯苓、陈皮、甘草、黄芪各6 g,党参10g,上药混合,共研磨细粉,开水冲服,待温后灌服,1剂/d,2 d为一个疗程,效果明显。
灭蜱是防控此病的关键。灭蜱既要杀灭牛羊体上寄生的蜱虫,又要杀灭舍内外环境寄生的蜱虫。要在此病流行季节经常检查牛羊机体。尤其是放牧归来,定期抓蜱。蜱肆虐季节,注意定期不定期药浴。可用双甲脒溶液(浓度0.025%~0.05%)、敌百虫溶液(浓度0.2%~0.5%)等,进行药浴驱虫。牛、羊舍内灭蜱,可用药物处理墙壁、地板裂缝等处。秋季要注意用水泥将缝隙填补,清灭越冬的幼蜱。条件允许时,不建议在蜱滋生处放牧。注意定期组织药防,每年的5~9月份,定期用辛硫磷水溶液,每只羊只药浴或喷淋处理。通常情况下,每间隔1~2周,建议驱虫1次,防控效果较为理想。羊群要加强管理,发现有感染病例要及时找出病因,针对性采取治疗措施。早期引进羔羊,加强检疫,尽量隔舍饲喂,切断寄生感染途径。有感染病例出现,及早隔离诊治。分圈独立护理,多饲喂青绿多汁饲料。为提升羊群营养储备,可考虑用颗粒饲料、多维葡萄糖及米汤等,有效提升抗病体质。
[1] 赵建新,巴音查汗,吴国梁,等.吐鲁番地区牛焦虫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1):118-120.
[2] 辛有昌.不同药物对牛焦虫病的治疗效果观察[J].湖北畜牧兽医,2010,(8):27-28.
[3] 刘继荣,王开胜,刘勇,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蜱类区系分布及其与相关疾病关系[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