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昶
(盐城市响水县老舍畜牧兽医站,江苏盐城 224600)
猪瘟的病因及综合防控措施
王 昶
(盐城市响水县老舍畜牧兽医站,江苏盐城 224600)
猪瘟规模化爆发,与环境因素、内在因素、人为因素等,都有着很大的关系。文章分析此病致病因,同时就临床鉴别诊治中,常混淆的几种病例——败血型猪丹毒、猪流感、急性猪肺疫、猪气喘病等,一一鉴别介绍。文末提出了综合性的防治技术,坚持自繁自养,谨慎购猪;定期检测抗体,及时注射疫苗;发现疑似病例,及早确诊处理,以供参考和借鉴。
猪瘟 鉴别 诊治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感染不分性别和年龄,流行不分季节。本病感染性极强,致死率极高。目前,此病多以非典型和温和型发生,给防控带来困难。一旦有感染病例出现,可能导致猪只大批量的死亡,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地方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暴发猪瘟病例,与生长环境、猪体自身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1.1 环境因素
1.2 内在因素
猪瘟病毒会有自然感染的情况,这样的感染会引起猪瘟病的发病,还会造成许多猪处于亚临床感染状态。一些猪天生就感染了猪瘟病毒,这主要是因为胎盘感染致使幼仔在出生之时就携带猪瘟病毒。猪本身的健康条件较差,没有足够的免疫力应对病毒的入侵。
1.3 人为因素
为猪注射的相关防治疫苗的效价较低,免疫程序不合规范,使得许多猪本身不能产生强大的保护力应对病毒的入侵。防疫工作做不到位,不能使所有的猪都进行相关医疗防疫,免疫空档为猪瘟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在个别猪出现死亡之后,没有对其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对尸体处理的不得当,致使病毒快速传播,造成大量猪群体性感染。
2.1 最急性型
多见于流行初期,发病突然,高热稽留,全身痉挛,四肢抽搐,皮肤和可视黏膜发绀,有出血斑点,很快死亡。
2.2 急性型
恩格斯曾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建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要求:发挥党建高端智库作用,围绕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研究党建理论和实际问题。在此背景下,高校附属医院党建思政理论研究工作必须与工匠精神相融合,必须继承发扬工匠精神的精髓,结合实际精心培育符合需要、推动发展的重大项目,方能走出一条历久弥新之路。
病猪精神差,发热,体温在40℃~42℃,呈现稽留热,喜卧、弓背、寒战及行走摇晃。食欲减退或废绝,喜欢饮水,有的发生呕吐。结膜发炎,流脓性分泌物,将上下眼睑黏住,不能张开,鼻流脓性鼻液。初期便秘,干硬的粪球表面附有大量白色的肠黏液;后期腹泻,粪便恶臭,带有黏液或血液,病猪的鼻端、耳后根、腹部及四肢内侧的皮肤及齿跟、唇内、肛门等处熟膜出现针尖状出血点,指压不褪色,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公猪包皮发炎、阴鞘积尿,用手挤压时有恶臭混浊液体射出。小猪可出现神经症状,表现磨牙、后退、转圈、强直、侧卧及游泳状,甚至昏迷等。
2.3 慢性型
多由急性型转变而来,体温时高时低,食欲不振,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逐渐消瘦、贫血,衰弱,被毛粗乱,行走时两后肢摇晃无力,步态不稳。有些病猪的耳尖、腹部和四肢下部呈蓝紫色或坏死、脱落,病程可长达1个月以上,最后衰弱死亡,死亡率极高。
2.4 温和型
又称非典型猪瘟,主要发生较多的是断奶后的仔猪及架子猪,表现症状轻微,不典型,病情缓和,病理变化不明显,病程较长,体温稽留在40℃左右,皮肤无出血小点,但有瘀血和坏死,食欲时好时坏,粪便时干时稀,病猪十分瘦弱,致死率较高,也有耐过的,但生长发育严重受阻。
猪瘟常见病例中,通常体温骤升,局部皮肤红斑,可视黏膜
出血。此类症状,与败血性猪丹毒、猪流感、急性猪肺疫等,有着类似的症状,不注意鉴别诊断的话,很容易造成误诊。
3.1 败血型猪丹毒
败血型猪丹毒较猪瘟,传播速度较为缓慢,且发病率更低一些。剖检各病变器官,没有明显的炎症变化。而且,感染败血型猪丹毒的病猪,多数排便正常,个别病程不变,极少数有死亡病例。剖检病死畜,可见脾脏、肾脏等脏器明显肿大,甚至出现瘀血,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大红肾。剖检各淋巴结,切片不见明显的大理石状,大肠黏膜的病理变化也不明显。
3.2 猪流感
猪流感感染病猪,体温骤升,高达40℃~43℃,伴有阵发性咳嗽,出现明显的腹式呼吸。同时,眼、鼻、口等处,相继有分泌物流出。病猪皮肤潮红,喜卧不动,运动频率锐减。猪流感后期,剖检病猪咽喉肿痛,肺部、胃部、大肠等处,相继有充血症状。剖检淋巴,多数肿胀,切面多汁。但是,肾脏、膀胱等处,不见有明显的病理变化。
3.3 急性猪肺疫
急性感染病例,发病率小,病猪咽喉肿大。病情较为严重的,咽喉部迅速肿大,由此而呼吸困难。同时,口鼻处有白色泡沫流出。比较而言,猪瘟不会出现类似症状。
3.4 猪气喘病
感染病例典型症状,体温趋向正常,偏高症状很少出现。发病期间,伴有咳嗽、气喘。严重感染病例,多数为腹式呼吸。患病期间,很少有喘鸣声出现。很少卧地、站立,更不见犬卧式症状。剖检病猪,肺心叶、膈叶前部、都会出现明显的“虾肉样”变化。
4.1 坚持自繁自养,谨慎购猪
自繁自养,培育健康种群,是目前防治此病最为有效的方法。如需要外引猪种,购买期间,一定要谨慎处理。在导致猪瘟肆虐的众多病因中,外购猪携带致病病毒是重要的传染途径之一。引进猪种期间,加强引进地疾病检疫,确保无疫情后方可引进。条件允许的,应该反复进行化验检测,做到以防万一。
4.2 定期检测抗体,及时注射疫苗
在各项防疫此病的措施中,注射防疫疫苗是最为有效的一种。但是,受到各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注射免疫效力的高低有待更进一步的确定。疫苗注射的同时,应定期测定母猪猪瘟抗体能力。针对免疫抗体水平的高低,制定切合实际的接种程序,有效遏制此病的发生和蔓延。而规模猪场免疫程序的制定,应以抗体检测结果为重要依据。首次免疫后30d,再次加强注射,尚可提升猪群抗体水平。迟发型猪瘟感染病例,母猪可与空怀期进行免疫,并详细记录抗体免疫效果,作为接下来免疫程序制定的依据。总之,没有一成不变的接种程序,必须要结合猪场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其次,注意保存疫苗质量。疫苗购进、运输、保存等各环节,都应安全操作例行到位。日下市场猪瘟疫苗种类繁多,价格较为便宜假的也比较少。但是,在存储过程中,常会因操作不当,高温过久、反复冻融、失去真空等,导致疫苗失去效力。由此疫苗使用之前,应注意检查疫苗质量,并采用全程冷链化的管理。第三,正确免疫操作,适量配比疫苗。冬季疫苗稀释后,2h内必须用完。夏季疫苗稀释后,0.5h内必须用完。所有残存的疫苗,必须丢弃不用。第四,消除免疫抑制因素。接种免疫抗体疫苗,应考虑母源抗体因素的影响。必要情况下,建议20日龄安排首免。仔猪自外购进,先测定抗体水平,避免抗体干扰,抑制免疫水平。而在免疫前后,更应该控制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做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上述操作例行到位,严格执行,尚可有效预控猪瘟。否则,很难达到有效预控的目的。
4.3 发现疑似病例,及早确诊处理
有疑似病例出现,应迅速进行确诊,果断处置病猪,禁止盲目治疗,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病猪及早隔离诊治,经确诊后,同群中紧急接种猪瘟疫苗,每次用6~8头份。同群中可疑病例,建议用大剂量的猪瘟疫苗,每次用10~20
头份,甚至更大剂量。猪舍严格消毒,所有经接触用具紧急消毒,每天1次,连续消毒1周,防控效果更好。
[1] 蔡宝祥.30年来我国部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发展与回顾[J].畜牧与兽医,2013,(10):1-5.
[2] 栾培贤,肖建华,赵靓,等.猪瘟国内外流行情况概述[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9):155-160.
[3] 刘建,汤德元,李春燕,等.我国猪瘟流行新趋势与防控措施[J].中国猪业,2013,(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