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彩红 邓仁丽 黄 议 万 霞 龙 维 葛婷婷 韩 璐 黄 亚 丁晓艳 陈 丹
(遵义医学院护理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
贵州省老龄人口比重从2000年5.97%到2005年8.21%仅用了5年,突显老年比重陡然提高和老龄化发展速度超快的特征〔1〕。老年人退休后基本处于闲暇状态,闲暇时间普遍比年轻人多,因此他们对城市休闲设施和休闲服务的需求也相应较大〔2〕。本调查旨在了解贵州省老年人休闲生活现状。
1.1研究对象 2012年8月29日至10月30日按经济状况及地理位置分层抽取贵州省(贵阳、遵义和铜仁市的城镇及乡下老年人791人,其中贵阳324人,遵义291人、铜仁176人;汉族644人,少数民族147人;男419人,女372人,年龄60~95〔平均(72.0±1.0)〕岁。>90岁5人、80~90岁78人、70~79岁268人、66~69岁207人、60~65岁233人;小学及以下498人、初中159人、高中、中专79人、大专、本科及以上55人;在婚533人、丧偶213人、离异20人、再婚17人、未婚8人;子女数:0个19人、1个79人、2个182人、3个203人、≥4个308人;与子女同住441人、不与子女同住350人;生活能自理580人、半自理166人、失能45人;农民361人、企业职工171人、教师71人、医务人员27人、机关干部71人、个体户61人、其他29人;月收入<500元156人、500~999元152人、1 000~1 999元172人、2 000~2 999元113人、≥3 000元198人;主要收入来源:退休金325人、配偶19人、(孙)子女272人、其他亲属2人、自己劳动或工作123人、社会福利40人、其他10人;经济状况:够用有余220人、大致够用361人、有些困难156人、十分困难54人。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分为基本情况、休闲活动两部分。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户籍、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居住方式、收入、生活自理能力,休闲活动部分包括休闲活动项目、场所、月花费、对居住社区休闲设施的满意度等。共发出问卷800份,筛除条目不全问卷9份,有效率98.9%。均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护理研究生或本科生提问并记录,被调查者回答。由专人审核及录入。
2.1休闲活动项目 贵州省居前十位的休闲活动依次为散步496人、看电视/听广播435人、聊天295人、读书看报204人、打牌/麻将191人、喝茶131人、爬山99人、唱歌跳舞91人、栽花种草84人、下棋79人。而选择绘画、书法、摄影、集邮、收藏、文学创作的28人。其休闲活动主要以健身类活动、益智类活动、陶冶情操类活动、交流类活动4类为主。其中健身类活动参与度依次为散步、爬山、唱歌跳舞、球类运动、打太极拳。益智类活动参与度依次为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打牌/麻将、看电影/听戏、电脑上网。陶冶情操类活动参与度依次为栽花种草、下棋、外出旅游、钓鱼、养宠物、书法、绘画,而摄影、集邮、收藏、文学创作四项则无人问津。交流类活动主要以聊天、喝茶、逛商店/市场为主。
2.2休闲场所 221人在居住小区内,203人小区周围活动,319人公园或广场休闲,48人社区老年活动中心。
2.3每月休闲消费 467人休闲娱乐消费在<100元,129人100~200元,74人201~400元,>400元121人。
2.4对休闲活动设施的满意度 对居住社区的休闲设施非常满意的49人,比较满意223人,一般359人,不太满意的95人,很不满意65人。
2.5期望的休闲娱乐活动形式 大部分老年人希望社区提供免费的书籍、报纸、下棋,组织旅游、定期文娱表演、钓鱼、品茶、太极拳、跳舞、健身器材、老年朋友聊天,个别希望社区组织宠物交流、陀螺队、花鸟展、逗鸟、打腰鼓等活动。特别是农村老年人休闲娱乐极为有限,每天一份免费的报纸就是最大愿望。
2.6期望的休闲娱乐设施 大多数老年人希望社区能够提供更好的绿化条件、减少噪音,以保证充分的休息与睡眠。另外开放图书馆、阅览室,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文艺活动室、聊天室、棋牌室等是大多数老年人的意愿。少数希望在社区搭建戏台、羽毛球运动场地等。
身体条件越好、收入越高的老年人休闲娱乐观念相对先进,从事的休闲活动种类越多,生活越充实,休闲活动的层次也较高,如经常外出旅游、上网、养宠物等。这部分老人在解决了自己温饱问题后,更关注自己的精神生活,更懂得享受生活,更愿意在休闲娱乐上花钱,以达到自己满意的晚年生活。而收入较低的老年人生活相对拮据,参加的休闲活动则主要是聊天、看电视、读书看报等传统项目。
市区城镇的老人,对休闲娱乐活动的要求比较高,而贵州省大部分老年人居住的社区,能提供的免费休闲活动设施和场所极为有限。大部分老年人选择在居住社区内及周围休闲活动,主要与老年人身体功能下降,主观上不敢走太远。通过与社区管理者访谈,发现,老年人主观上非常愿意社区组织集体外出旅游,但由于老年人身体功能下降,组织集体外出存在一定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老年人外出活动的深层次发展。还有大部分老年人休闲时间主要为晚饭后,由于时间关系,不方便走太远。而老年人活动中心利用率低,原因可能与贵州省社区建设不完善,老年活动中心面积小,活动形式单一及数量少有关。老年人对娱乐设施价格、适用性存在不满。
本调查的农村中,几乎没有什么休闲场所和娱乐设施,老年人(瘫痪在床不能活动者除外)都会帮助家里人干农活、干家务,根本没有休闲时间。还有相当多的农村老人由于受经济条件制约,不得不放弃休闲娱乐。城镇老人抱有更积极的态度。
要改变老年人落后的休闲观念,绝不仅仅是老年人自身的事情,必须在整个社会中普及现代休闲观念,让人们了解休闲的价值和意义〔2〕,引导老年人合理休闲及消费。有关部门应坚持以“老人为本”的原则,加大宣传力度,培养老年人的正确的休闲养老意识,拓展休闲的内容,提升休闲文化生活的质量,变被动休闲为主动休闲〔3〕,让老年人真正参与并享受休闲,真正体会到休闲的乐趣及休闲对身心带来的正面影响,形成全民休闲的良性势头。
赵鹏等〔4〕主张健全社区休闲服务机构、组织及设施,其中必须包括为老年人提供的休闲服务及设施。李享等〔5〕主张企业家们在兴办休闲产业的同时,兼顾于老年人的休闲市场需求。对于经济欠发达的贵州省,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增加社区绿地、公共娱乐设施及免费的健身器材,特别要注意提供与老年人生理需求相匹配的休闲设施。另外,需建立一些设施适用、功能齐全而且具有较高休闲品质的老年休闲中心,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的休闲服务,并着力于提升老年人参与户外休闲活动的便利性和可达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其参与休闲娱乐活动的积极性。
1 李旭东.贵州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对养老保险支出影响实证研究〔J〕.西北人口,2010;31(6):87-92.
2 王 蕾,陈 田,王 昊,等.北京市老年户外休闲行为特征的时空变异分析——以2000年和 2010年为例〔J〕.西北人口,2011;32(3):94-9.
3 仇媛怡,任笑菲,殷海钰,等.北京老年人休闲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建议〔J〕.出国与就业,2011;(20):82-3.
4 赵 鹏,刘 捷,付 玥.北京五类人群休闲方式的比较与分析〔J〕.旅游学刊,2006;21(12):17-21.
5 李 享,宁泽群,马惠娣,等.北京城市空巢老人休闲生活满意度研究——以北京市三大典型社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0;25(4):76-83.